第1204章 茶葉市場

印度用事實證明了人多就是了不起,即便歹竹難出好筍,但是筍多了,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質量上的劣勢,至少是人就離不開衣食住行等剛性需求,這就是一個三億人口大市場的魅力。

而東非世博會上的好東西不勝枚舉,汽車只是一項開胃菜,本次東非世博會上光是東非本國提供的科技產品就高達數千件,而算上其他產品,更是高達上萬件。

除了東非以外,其他國家的展品也各有風格和特色,引來不少遊客和商人的注意。

遠東帝國國家館。

“這是一種遠東帝國東南山區生產的茶葉,相較於我們東非的茶葉來說,更加回甘,但是香氣不足,不過兩者味道上各有風味……”一位來自巴加莫約的東非人在品鑑了一口免費茶水後說道。

毫無疑問,遠東帝國的茶葉很受東非民衆的喜歡,在東非擁有不小的茶葉飲用人口基數。

而東非雖然是世界茶葉生產大國,但是擺脫不了東非茶葉品種數量較少的這個巨大劣勢,經過長達數十年的積累,東非本國也僅僅篩選和培育出不足二十種口感比較不錯,且適合本國種植的茶葉品種。

但是光參加本次東非世博會的遠東帝國茶葉就將近百餘種,極大滿足了慕名而來東非民衆的好奇心和味蕾。

參展茶商中,尤其以徽茶居多,值得一提的是,因爲時間原因還有很多企業正在陸續趕來,所以東非世博會目前展品還在繼續增加。

東非茶葉愛好者亞德拉斯說道:“我國茶葉起步也就幾十年時間,而遠東帝國的茶葉文化和歷史卻長達數千年,所以在品種數量上,東非確實很難和遠東帝國相比。”

“還有一點則在於遠東帝國的氣候和地理複雜程度,是要遠超我國的,這也是茶葉品種培育的基礎優勢,意味着可能性更多,而事實也是如此,在遠東帝國,有很多區域性茶葉品種。”

影響茶葉生長的因素有很多,而遠東帝國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是使得遠東帝國成爲世界茶葉王國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比較之下,這也是東非的劣勢,東非氣候雖然適合茶葉生長,但是小氣候和地形地勢沒有遠東帝國複雜。

也可以說如今東非茶葉種植的潛力開發上遠不如遠東帝國,在東非茶葉種植歷史太短,且茶葉的競爭者衆多。

就比如東非肯尼亞這個茶葉最優質地區,同樣是東非咖啡種植條件最好的區域,兩種飲料在事實上存在競爭關係。

“不過我國的茶葉種植是超過印度的,印度茶葉種植歷史雖然長達上百年,但是他們當時引入的品種少,製茶工藝也比較少,而且印度的氣候環境複雜程度也比不上我國。”

印度茶葉種植歷史源於18世紀,至今也有百年曆史,看似很長,但也就是針對東非這個國家歷史短的後起之秀而言。

這種將近百年的差距,東非還是可以通過努力在短時間裡完成逆轉的,而事實上也是如此。

1914年,東非茶葉出口雖然依舊處在世界第三位,但是已經和印度之間的差距大大縮小,而在品種數量和質量上更是成爲僅次於遠東帝國的存在。

“當然,最重要的是近幾年來我國工業和科技的飛速發展,使得茶葉規模化,科學化種植要大大超過遠東帝國和印度兩國。”

現代化茶葉種植,尤其是隨着工業化時代到來,一個產品能否大面積覆蓋國際市場的關鍵就在於其是否能實現大工業生產。

在東非這個世界第三大茶葉生產國出現之前,印度毫無疑問在這方面佔據絕對優勢。

而情況發生變化的時間出現在本世紀初,隨着東非工業和科技的爆發,東非茶葉產業發展也迎來了新一輪的質變,一方面,茶葉培育,種植,採摘等技術不斷取得突破,茶園機械化率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茶葉加工更是迅速實現更加先進的現代化工廠取代原來的小作坊,在質量和口感上得到更多的保證,穩定市場銷量和鞏固發展品牌形象意識。

通過這些年的發展,東非茶葉在國際上已經站穩了腳跟,開拓和穩定了長期開發的中東歐市場,在德國,奧匈帝國和俄國等國家裡十分風行。

而毫無疑問,東非茶葉崛起,最受打擊的國家就是印度,兩國間的競爭最爲激烈。

雖然遠東帝國是世界第一大茶葉生產國,但是其本國市場穩定且龐大,反而在海外市場上表現並不出彩,也就難以對印度,東非茶葉造成威脅。

而且作爲僅次於遠東帝國和英國的世界第三愛喝茶的國家,東非除了本國茶葉以外,也會從遠東帝國進口大量茶葉,來滿足本國需求。

雖然東非人肯定沒有英國人那樣喜歡喝茶,但是東非的茶葉愛好者,顯然比英國人更加講究。

畢竟東非在文化上受到遠東帝國影響比較深刻,所以對茶葉有着僅次於遠東帝國人的理解。

而東非雖然也產好茶,但是優質茶葉品種上終究因爲歷史底蘊不足,難以完全滿足本國飲茶人羣的多樣化需求,所以從遠東帝國進口茶葉也就成了必然。

至於印度,其茶葉問題和東非類似,品種少,口味過於統一,所以在東非飲茶鄙視鏈中,印度茶葉處於絕對三國墊底的存在。

這也很容易理解,就像前世印度茶葉在國際市場上的佔有率處在絕對優勢地位,但是印度茶葉想獲得遠東帝國的認可那是千難萬難。

畢竟印度的茶葉文化不存在,僅僅是一種純熱帶經濟作物,東非茶葉種植雖然也傾向於其經濟屬性,但是東非茶葉文化同樣存在。

所以在東非民衆的認知裡,遠東帝國的茶葉屬於高端貨,東非屬於中端產品,印度屬於低端產品,至於其他國家那就完全歸於不入流的行列了。

這種主觀上的想法自然有國家情緒的影響,但也反映了東非茶葉近些年來的巨大發展,畢竟東非茶葉真是一坨,東非人也不可能厚着臉皮將本國茶葉地位放在印度之上。

與之相比,印度人才是真正的沒有自知之明,他們比東非人還敢吹,在印度人口中,其印度茶葉就是世界第一,如果只以現在的出口量來說,確實如此,但是出口大,完全是佔據了英國殖民市場的優勢,而非印度茶葉真的天賦異稟。

而且就像之前所說,茶葉雖然是東非重要的經濟種植作物之一,但是在飲料領域,東非選擇性多,這在很大程度上分攤了東非對茶葉產業的投資。

在飲品上,東非呈現明顯的多元化發展狀態,前世世界上三大傳統飲料,茶葉,咖啡和可可,在東非都有對應成品,並且在國際市場上都佔據一定地位,尤其是東非咖啡,這幾年口碑上升最快,迅速搶奪大量市場。

而其他飲料,尤其是酒水,汽水,各類糖水,牛奶等等方面,東非同樣十分出彩。

在一戰爆發前,東非已經成爲世界第二大飲料生產國和消費國,在這方面僅次於美國。

畢竟東非開放時間短,市場活躍度和美國還有一定差距,尤其是消費領域,東非民衆顯然還沒有美國人那麼放的開。

第846章 東非牛仔第197章 建議第307章 德國誕生第126章 邊境巡邏隊第1201章 經濟體制優勢第1209章 世界第四海軍第141章 中亞馬匪第915章 西海岸的戰略價值第731章 損失慘重第642章 制裁和認慫第244章 轉敗爲“勝”第1092章 菜市場第476章 高等教育第688章 巡邏兵第278章 三千多公里第595章 鼓動第809章 事後第1147章 貿易繁榮第134章 第一階段作戰任務結束第765章 南非戰爭下面目全非的歷史第134章 第一階段作戰任務結束第965章 德國人的震撼第843章 《黑(東),德經濟合作開發協議》第94章 巴拉圭移民到賬第714章 伊林加第309章 私人特工組織第914章 他鄉故知第129章 西北將戰第286章 工人調動第750章 葡萄牙士兵的抱怨第225章 東非王國第629章 教育第896章 “草原”大遷徙第621章 歐亞果籃計劃第565章 海軍合作第731章 損失慘重第129章 西北將戰第716章 突擊檢查第438章 倒計時第603章 能源問題第1104章 第一百二十六 訛詐第482章 波斯尼亞第327章 南下第1146章 趁虛而入第1149章 再臨南美第591章 歸途第674章 魚米之鄉第1041章 新農業第445章 蝗災和乘火打劫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團第881章 經濟作物機械化的可行性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418章 學徒第775章 紹奎第104章 飲食第1056章 以德國爲首第420章 安若泰山第105章 葡萄牙人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312章 劍指阿比西尼亞帝國第836章 交通狀況第370章 (不用訂閱章)第190章 送行和交待第373章 五十步笑百步第206章 “收破爛”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637章 大缺大德第1116章 泰坦尼克號第832章 押解第982章 達累斯薩拉姆城市圈第837章 颱風第876章 白麪閻羅第18章 遠洋貿易第699章 兵役登記第12章 戰場間隙第24章 籌措資金第766章 集結第1062章 新興產業蛻變第32章 霍亨索倫城堡第165章 拉斯坎坡裡貿易市場的發展第376章 作戰會議第452章 東非鐵路網第143章 奴隸制經濟第825章 不同抉擇第903章 萊茵宮第1134章 奧匈帝國內部爭議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844章 魯道夫第945章 空軍第927章 高等教育大手筆第51章 坦噶港第1082章 工業軸心第148章 教育移民第264章 威尼斯大逃亡第1101章 東非對波斯尼亞的滲透第749章 南下第1038章 資源城市問題第617章 行動
第846章 東非牛仔第197章 建議第307章 德國誕生第126章 邊境巡邏隊第1201章 經濟體制優勢第1209章 世界第四海軍第141章 中亞馬匪第915章 西海岸的戰略價值第731章 損失慘重第642章 制裁和認慫第244章 轉敗爲“勝”第1092章 菜市場第476章 高等教育第688章 巡邏兵第278章 三千多公里第595章 鼓動第809章 事後第1147章 貿易繁榮第134章 第一階段作戰任務結束第765章 南非戰爭下面目全非的歷史第134章 第一階段作戰任務結束第965章 德國人的震撼第843章 《黑(東),德經濟合作開發協議》第94章 巴拉圭移民到賬第714章 伊林加第309章 私人特工組織第914章 他鄉故知第129章 西北將戰第286章 工人調動第750章 葡萄牙士兵的抱怨第225章 東非王國第629章 教育第896章 “草原”大遷徙第621章 歐亞果籃計劃第565章 海軍合作第731章 損失慘重第129章 西北將戰第716章 突擊檢查第438章 倒計時第603章 能源問題第1104章 第一百二十六 訛詐第482章 波斯尼亞第327章 南下第1146章 趁虛而入第1149章 再臨南美第591章 歸途第674章 魚米之鄉第1041章 新農業第445章 蝗災和乘火打劫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團第881章 經濟作物機械化的可行性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418章 學徒第775章 紹奎第104章 飲食第1056章 以德國爲首第420章 安若泰山第105章 葡萄牙人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312章 劍指阿比西尼亞帝國第836章 交通狀況第370章 (不用訂閱章)第190章 送行和交待第373章 五十步笑百步第206章 “收破爛”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637章 大缺大德第1116章 泰坦尼克號第832章 押解第982章 達累斯薩拉姆城市圈第837章 颱風第876章 白麪閻羅第18章 遠洋貿易第699章 兵役登記第12章 戰場間隙第24章 籌措資金第766章 集結第1062章 新興產業蛻變第32章 霍亨索倫城堡第165章 拉斯坎坡裡貿易市場的發展第376章 作戰會議第452章 東非鐵路網第143章 奴隸制經濟第825章 不同抉擇第903章 萊茵宮第1134章 奧匈帝國內部爭議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844章 魯道夫第945章 空軍第927章 高等教育大手筆第51章 坦噶港第1082章 工業軸心第148章 教育移民第264章 威尼斯大逃亡第1101章 東非對波斯尼亞的滲透第749章 南下第1038章 資源城市問題第617章 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