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勸說

暫時先把斐迪南的話當真,可是讓奧匈帝國保護東非這件事,弗朗茨也不能輕易答應,即便東非派自己的弟弟過來也不行。

“人口不等於國力,雖然東非的土地也不小,可是這些改變不了東非是一個小國的地位。”弗朗茨說道。

這句話說出來沒有任何問題,當前世界不是說有人口和土地就能算大國強國的,要是這麼算那遠東和印度應該排在最前列。

弗朗茨對東非的國土還停留在上一次,就算東非這些年東非無限制擴張,頂多在三百多萬平方公里。

這就是刻板印象,在弗朗茨看來非洲還有其他玩家,像葡萄牙,英國,法國等勢力,他們再拉也不至於光看着東非吃肉,而且土著再不堪大用,東非想消化掉這些土著,恐怕也需要時間,美國屠殺印第安人都不至於十年內完成,實際上現在美國人還在繼續對西部殘存的印第安人進行迫害。

“東非整體上確實不是一個強國,地理位置也不算太重要,可是我們東非的戰略地位對奧匈帝國很重要!”斐迪南說道,“奧匈帝國的海軍勢力在地中海,甚至可以說只能輻射東地中海區域,而現在蘇伊士運河把地中海同印度洋聯繫在一起,蘇伊士運河的控制權在英法手中,這也是奧匈帝國海軍的發展困境,但是我們從地圖上這麼看,東非在蘇伊士運河的南方,奧匈帝國在蘇伊士運河的北方,如果我們兩國海軍聯手,那你知道這意味什麼麼?”

意味着什麼?那就是蘇伊士運河被兩國海軍聯手包夾在中間,那就等於間接性控制了蘇伊士運河,不過東非海軍有這個實力麼!

答案是肯定的,至少紙面實力上如此,別人不清楚東非海軍的實力,奧匈帝國海軍肯定了解,東非的艦艇大部分訂單都是由奧地利來完成的,實際上在兩國實力對比中,東非海軍力量已經是最接近奧地利海軍的指標。

當前東非服役的主力鐵甲艦是三艘,遠不及奧匈帝國海軍,但是還有三艘正在建設,一艘已經開始設計,加上這次東非海軍又要訂購一艘排水量七千五百噸頂級鐵甲艦,明年這個時候東非現役鐵甲艦數量就能達到六艘,到1880年東非就能擁有一支規模媲美奧匈帝國海軍的印度洋艦隊。

當前奧地利海軍的鐵甲艦數量是十艘,其中有兩艘是從意大利海軍奪來的,託東非訂單的福,去年開始奧匈帝國海軍也開始新增了兩艘鐵甲艦建設,所以這個數據明年會提升到十二艘,到1880年奧匈帝國的鐵甲艦數量大概可能會一直維持在十五艘上下左右。

東非到1880年鐵甲艦數量不會超過奧匈帝國海軍,即便在斐迪南的提議下,東非新增了一艘鐵甲艦,加上弗里德里希號鐵甲艦,東非鐵甲艦也僅達到九艘,而這幾年不知道奧匈帝國是否還有新的造艦需求,當然奧匈帝國海軍的老船居多,其中七艘鐵甲艦是利薩海戰前的服役的。

不過東非海軍的紙面實力不差,內核比奧匈帝國差的不是一點半點,缺乏配套的海軍培養體系,經驗豐富的水兵和高級海軍軍官極度缺乏。

這方面雖然有奧地利海軍扶持,可奧地利海軍派往東非的海軍軍官都是些不受歡迎新人,沒有指揮海戰的經驗,至於斐迪南大公他屬於海軍建設能力滿級,指揮能力有幾成功力,恐怕沒人知道。

所以作爲新興勢力,東非海軍的具體戰鬥力不可得知,裝備上這幾年投入很大,人才跟不上,不過只靠着裝備數據確實已經可以和北洋水師那樣比較唬人了。

“嗯,東非海軍這些年實力增長確實不錯,連我都有些羨慕和嫉妒,如果從海軍方面合作確實有和帝國海軍相匹配的實力。”

一想到東非海軍的發展,弗朗茨也不得不承認黑興根王室是真有錢,而且捨得下血本,恐怕只有英國皇家海軍才能壓東非海軍一頭。

實際上奧匈帝國海軍一開始也想着把老船賣給東非,自己造新艦的,但是奈何東非是買方市場,奧匈帝國卡不了東非的脖子,而且恩斯特也不太想接手那些“古董”。

爲了應對列強,恩斯特硬生生用錢在短時間內打造的東非海軍,本來海軍素質就不算高,裝備再菜,那東非海軍的境地可就尷尬了。

而且恩斯特主要是想用這批購買的軍艦應付個二三十年,把時間拖到二十世紀,這一點只有新艦可以滿足。

東非可以向奧匈帝國下訂單,也能向英國,法國,意大利甚至是德國和沙俄下訂單。

實際上恩斯特自己的造船廠多花點功夫也能堆出鐵甲艦,這麼多年大筆投入和黑興根遠洋貿易公司把飯喂到嘴裡,四大造船廠積累了豐富的造大船經驗,其中本土的巴加莫約造船廠已經開始試水,嘗試製造東非第一艘國產鐵甲艦,雖然排水量只有區區的兩千五百噸。

“不過我們對於海洋的渴望並不強烈,奧匈帝國的位置天然對爭奪海洋霸權不利,因爲你是我兄弟的原因,我也不怕你笑話,就是對歐陸霸權的爭奪,實際上帝國也已經放棄,因爲我們失去了德意志,所以再也沒有這個機會,現在帝國就像一艘在大海上漂泊的大船,但是身爲這艘大船的舵手,我不知道該駛向何處,只能盡力安撫水手們,讓這艘船繼續前進!”

斐迪南還是第一次聽到弗朗茨這樣悲觀的情緒,他說道:“弗朗茨,其實伱做的已經很好了,實際上奧匈帝國的問題是早就已經被帝國前輩們埋下,他們也無法想象到如今這種強大的民族情緒對帝國的影響,只能說是時代拋棄了帝國,等到你掌握這個國家的時候,已經很難再轉向。”聽到斐迪南的安慰,弗朗茨很是開心,這個曾經讓自己頭疼和擔心的弟弟現在也開始會體諒自己了!

不過斐迪南畫風一轉道:“不過,正是因爲如此,帝國才更應該和東非聯手,尤其是奧地利,我們這些年對匈牙利的妥協太大,而其他民族看到匈牙利的成功經驗後,如果也有樣學樣,那未來的帝國的命運只有四分五裂,而當帝國不存在時,這意味着哈布斯堡家族也處於危險境地。”

“我們和東非結盟就能解決這種困境呢?”

“當然不能!”斐迪南大公肯定的斷定道:“但是我們有有能力消化掉帝國的一些不穩定因素。”

斐迪南喝了口茶後接着說道:“實際上東非一直在實行一項計劃,那就是避免奧匈帝國的解體,着力點就在於通過東非的移民策略,弱化奧地利周邊一些重要地區獨立的風險。”

斐迪南的話果然引起了弗朗茨的興趣,東非干涉奧匈帝國內政?感覺有一股天方夜譚的味道。

“這個計劃沒有紙面文書,但是效果已經得到體現,那就是針對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以及捷克地區的人口進行改良,從1873年經濟危機開始我們有計劃的從上述地區移民,集中於三個地區的斯拉夫人,以失業工人和農民爲主,把他們引入東非,消弱三個地區的民族主義情緒以及根基。”

“其實還有之前意奧戰爭你還記得罪魁禍首是誰麼?”

“恩斯特!”

“就是他,他的根本目的還是爲了加強奧匈帝國的實力,尤其是穩定帝國的人心。”

“但是這件事帝國承擔了風險,而且恩斯特也在戰爭中賺了不少。”

“可是最後選擇權在你手裡,不是麼?你心動了,而且賭贏了,意大利來不及消化自身國力,恰逢法國被普魯士纏住,奧匈帝國拿回了失地,帝國的榮光彷彿又回來了一樣!”

意奧戰爭對於奧匈帝國的民衆自信心是一劑強心劑,證明了古老帝國寶刀未老。

斐迪南接着說道:“包括這次經濟危機,黑興根財團對於穩定帝國經濟所起到的作用,我不必多說,僅僅是鋼鐵訂單就保證了帝國經濟沒有徹底崩塌。”

弗朗茨被斐迪南大公這麼一說才發現,自己好像真受到了恩斯特的不少照顧。

“爲什麼是奧匈帝國?德國明顯更強大!”弗朗茨問出了自己最後的疑問。

這就讓斐迪南大公有些尷尬了:“咳咳,你都已經說了,現在德國很強勢,但這恰恰不是東非心怡的合作對象,因爲合作的基礎是互相需要,更重要的是實力對等,很明顯德國政府有些過於強勢,這樣的國家東非合作起來肯定沒有和奧匈帝國放心。”潛臺詞就是奧匈帝國對於東非沒有威脅性。

弗朗茨聽完臉都黑了:“喝完茶就趕緊離開吧!”

“那聯盟的事!”

“等我消息。”

第644章 量身定做第462章 由德國引發的危機:狼來了!第140章 新品第298章 香蕉園第699章 兵役登記第643章 西班牙和菲律賓第593章 巴爾特庫姆造船廠第257章 雙方算計第422章 鐵路和銅礦第737章 奇葩的印度人第577章 收尾第248章 海因裡希第178章 葉克王國第50章 教育第206章 “收破爛”第158章 閉塞的東非第149章 王位第568章 宜居城市第98章 遊歷第379章 黃金葉第673章 象牙第113章 野望第644章 量身定做第583章 三六九等第185章 交易達成第768章 無謂的抵抗第725章 戰前算盤第391章 羊入虎口第189章 佔領第737章 奇葩的印度人第104章 飲食第453章 借款第360章 安排第560章 記者會第608章 會面第224章 國王瀑布第272章 亞得里亞海海戰第359章 來了就別走了!第473章 新總督的煩惱第557章 江戶諜影第651章 西南非洲第76章 應許之地第68章 阿拉斯加第68章 阿拉斯加第663章 混亂西非第694章 訛詐第719章 騾馬帝國第453章 借款第249章 熱度第211章 “口袋”計劃第368章 插曲第436章 惡意競爭第262章 英俄態度第759章 歹毒手段第425章 擴大市場第273章 雞飛狗跳第460章 衝突第105章 葡萄牙人第748章 第二階段第108章 歷史課第721章 1885型重機槍第434章 遙遙領先第557章 江戶諜影第339章 加大投資第54章 美泉宮談話第241章 黑興根入場第708章 東非標準化協會第654章 軍用車輛研究所第767章 佔領安哥拉第783章 馬普托陷落第750章 葡萄牙士兵的抱怨第583章 三六九等第56章 平衡第578章 水利建設問題第420章 安若泰山第245章 我的總督舅舅第241章 黑興根入場第36章 濱海區第651章 西南非洲第535章 落後農業國第119章 農忙第258章 夜襲第779章 登陸成功第321章 基圖伊煤礦第122章 北境開發第12章 戰場間隙第727章 艦隊第66章 《東桑條約》第192章 拆分研發部第766章 集結第681章 金沙薩第500章 德國大使第348章 城鎮化率第20章 第一鎮(姆蘭迪濟)第542章 生個艦隊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達瓦市想法第671章 西北的機遇第379章 黃金葉第516章 愛國教育第335章 生豬養殖
第644章 量身定做第462章 由德國引發的危機:狼來了!第140章 新品第298章 香蕉園第699章 兵役登記第643章 西班牙和菲律賓第593章 巴爾特庫姆造船廠第257章 雙方算計第422章 鐵路和銅礦第737章 奇葩的印度人第577章 收尾第248章 海因裡希第178章 葉克王國第50章 教育第206章 “收破爛”第158章 閉塞的東非第149章 王位第568章 宜居城市第98章 遊歷第379章 黃金葉第673章 象牙第113章 野望第644章 量身定做第583章 三六九等第185章 交易達成第768章 無謂的抵抗第725章 戰前算盤第391章 羊入虎口第189章 佔領第737章 奇葩的印度人第104章 飲食第453章 借款第360章 安排第560章 記者會第608章 會面第224章 國王瀑布第272章 亞得里亞海海戰第359章 來了就別走了!第473章 新總督的煩惱第557章 江戶諜影第651章 西南非洲第76章 應許之地第68章 阿拉斯加第68章 阿拉斯加第663章 混亂西非第694章 訛詐第719章 騾馬帝國第453章 借款第249章 熱度第211章 “口袋”計劃第368章 插曲第436章 惡意競爭第262章 英俄態度第759章 歹毒手段第425章 擴大市場第273章 雞飛狗跳第460章 衝突第105章 葡萄牙人第748章 第二階段第108章 歷史課第721章 1885型重機槍第434章 遙遙領先第557章 江戶諜影第339章 加大投資第54章 美泉宮談話第241章 黑興根入場第708章 東非標準化協會第654章 軍用車輛研究所第767章 佔領安哥拉第783章 馬普托陷落第750章 葡萄牙士兵的抱怨第583章 三六九等第56章 平衡第578章 水利建設問題第420章 安若泰山第245章 我的總督舅舅第241章 黑興根入場第36章 濱海區第651章 西南非洲第535章 落後農業國第119章 農忙第258章 夜襲第779章 登陸成功第321章 基圖伊煤礦第122章 北境開發第12章 戰場間隙第727章 艦隊第66章 《東桑條約》第192章 拆分研發部第766章 集結第681章 金沙薩第500章 德國大使第348章 城鎮化率第20章 第一鎮(姆蘭迪濟)第542章 生個艦隊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達瓦市想法第671章 西北的機遇第379章 黃金葉第516章 愛國教育第335章 生豬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