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

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

“目前內燃機式拖拉機主要以姆貝亞市和達累斯薩拉姆市兩地爲研發中心,哈拉雷因爲深處內陸的原因,在技術人才培養方面尚且較爲薄弱,同時不利於學術交流開展,所以未來哈拉雷等中部城市想要在教育領域有所創新,就必須發展對外和對內兩條通道。”東非教育部大臣阿德李奇向恩斯特說道。

目前東非的尖端領域技術正在大力向內陸推進,因爲東非作爲後發國家,大部分知識來源都是“舶來品”,本土人才培養體系尚不健全。

發展歷史較早的姆貝亞市就是當前東非對外吸收世界先進文化知識和技術的終點,至於哈拉雷市過於深入中心,且歷史較短,雖然在工業上飛速發展,體量已經超過姆貝亞市,但在尖端科技和科學教育遠落後於姆貝亞等東部城市。

“其實哈拉雷距離海洋並不算太遠,只不過之前莫桑比克在葡萄牙人手裡,現在莫桑比克已經歸入東非,所以我們必須打通哈拉雷最快對外通道,從而主推中部城市發展速度,尤其是高端產業領域。”交通部大臣劉益德維爾說道。

東非大臣們的名字頗爲奇特,當然作爲外來人口融合的國度,這一點很正常,就像交通部大臣是老一輩華人移民,出身於黑興根軍事學院。

恩斯特對着劉益德維爾問道:“那你們交通部有什麼想法?”

“王儲殿下,現在貝拉港已經頗具規模,所以我們認爲現在修建從哈拉雷市到貝拉的鐵路條件已經成熟,鐵道部和我們一致認爲修建哈貝鐵路是非常具有必要性的,僅僅只需要450公里左右的鐵路,就能讓哈拉雷市獲得最快出海口,同時能夠促進莫桑比克中部地區的發展。”劉益德維爾說道。

鐵路系統顯然也屬於交通的一部分,但是在19世紀的東非,鐵道系統被單獨劃分爲一個政府部門,和交通部同級,當然,雙方之間的緊密聯繫,使得兩個部門在東非國家發展中必須相互溝通協作。

“哈貝鐵路能夠解決哈拉雷市的出海口問題,如果建成,從哈拉雷到貝拉只需要一天的時間,這隻比從達累斯薩拉姆市到多多馬多十幾公里,比姆貝亞到達累斯薩拉姆市時間甚至縮短一半。”鐵道部大臣安德烈說道。

東非鐵路時速在30到50之間,所以如果哈貝鐵路建成,只需要不到一天的時間,就能抵達,而目前以莫桑比克的條件,也不可能在沿途設置太多站點,因爲鐵路沿線附近根本沒有城市,甚至村莊都是鳳毛麟角般的存在,這意味着哈貝鐵路建成後能極大節約時間成本。

像東非的黑人西非輸出線路之所以走的慢,就是因爲沿途城市和據點多,而且黑奴吃喝拉撒都要解決,這樣走走停停浪費了很多時間。

恩斯特點點頭道:“哈貝鐵路的價值肯定是毋庸置疑的,這對於東部城市發展十分必要,不過這遠遠不夠,我們在莫桑比克和安哥拉以及布爾共和國這些新佔領區,未來都要通上鐵路,目前東非鐵路的格局是東部多,中部和北部持平,西部和南部少,這一點你們鐵道部要仔細規劃。”

安德烈回答道:“截止到去年,也就是1889年,我國鐵路總里程是一萬九千公里,在1889年因爲戰爭原因鐵路建設稍微拖延了一年,過去20年平均每年修建一千多公里鐵路,所以對西部和南部鐵路建設具體情況要看地況和經濟,以及國防上的要求。”

東非鐵路的建設時間其實是在1873年前後,並沒有達到二十年,不過在七十年代,受到經濟危機影響,世界鋼鐵產能過剩,東非鐵路建設速度很快,八十年代反而有所下降。

當然,這也促進了東非產業結構的健康發展,在七十年代大部分鋼材和器械主要從歐洲進口,而到了八十年代末東非鐵路國產化已經達到百分之七十以上。

“我國鐵路建設在過去二十年取得了輝煌的成績,在非列強勢力中,相只有阿根廷能和我們相比,不過阿根廷鐵路增長速度雖然快,卻沒有超過一萬公里,我們是阿根廷鐵路的兩倍,目前鐵路里程最多的國家是美國,應該在二十多萬公里,其次是沙俄,在四萬公里以上,德國鐵路里程應該在四萬公里左右,然後是英國在三萬公里左右,法國接近三萬公里,奧匈帝國同法國差不多。”安德烈說道。

美國鐵路不用多說,在經濟危機之前就已經是世界第一。

阿根廷鐵路發展速度飛快,1870年,阿全國鐵路僅740公里,1880年2133公里,1886年5964公里,1890年就已經達到9254公里。

東非雖然是阿根廷的兩倍,但是一算密度,東非完全不是對手,畢竟阿根廷國土只有東非的四分之一左右。

當然,世界霸主英國的鐵路雖然只有三萬公里,但這只是本土,在過去二十年時間,英國修建鐵路也很誇張,就比如前面提到的阿根廷鐵路主要就是英國資本建設,除此外還有美國和印度鐵路,英國資本都有參與。

在1890年,印度鐵路長度已經超過兩萬五千多公里,如果單獨拿出來已經超過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

而沙俄鐵路長度就和東非在同一緯度了,沙俄鐵路同樣是東非的二倍,但是沙俄的面積幾乎比東非大了一千萬平方公里,所以兩國基本持平。

且西伯利亞鐵路尚未開建,沙俄鐵路基本集中在歐洲區域,而歐洲區域內,很多鐵路分佈在波蘭和西烏克蘭等地區,所以單就俄羅斯地區的鐵路而言,未必比東非強多少。

至於法國,顯然是受到了普法戰爭後遺症影響,所以鐵路建設頗爲吃力,實際上在普法戰爭之後的整個七十年代,法國政府都在爲恢復經濟而努力,但是卻又不幸遇上經濟危機。

所以直到七十年代末,法國才雄心勃勃的提出了“弗雷西內計劃”,即大規模修建鐵路網,公路和水運,爲此法國政府撥出了了五十億法郎的專項資金。

計劃二十年內建設三萬公里鐵路,二十萬公里公路,二百公里運河,同時新開闢和疏浚南特,波爾多,魯昂,敦刻爾克等港口。

這個筆資金剛好和普法戰爭的戰爭賠款相當,等於說普法戰爭讓法國直接失去了最少“二十年”。

不過這也能側面反映法國頑強的生命力,僅用了十年時間基本就消除了戰爭對法國的負面影響。

至於奧匈帝國,基本和法國持平,畢竟奧匈帝國本身就比法國落後許多。

除了這些國家,歐洲的一些小國發展也極爲迅猛,尤其是低地國家荷蘭,比利時,以及北歐三國。

這些國家以外,其餘都不太理想,像日本在1890年鐵路僅兩千七百多公里,遠東帝國更是僅四百公里左右。

所以東非鐵路建設雖然誇張,但是放在全世界範圍來看,並不算特別突出。

第647章 準備第910章 坦克試驗場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844章 魯道夫第397章 普魯士在下一盤大棋第253章 維森堡戰役第1092章 菜市場第1062章 新興產業蛻變第753章 三個月結束戰爭!第746章 士氣可用第1009章 新型戰列艦第256章 意大利“難民”接收第858章 蔫壞的英國佬第455章 劍指南洋第825章 不同抉擇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768章 無謂的抵抗第105章 葡萄牙人第116章 魯道夫噩夢之源第279章 索馬里香蕉第984章 一五計劃之鋼鐵產業第976章 開始第643章 西班牙和菲律賓第500章 德國大使第493章 海軍對壘第44章 新歐陸局勢第604章 民不聊生第398章 狗都要挨兩巴掌第804章 獅子大開口第976章 開始第76章 應許之地第385章 煽動第66章 《東桑條約》第142章 三區一改第340章 淮海經濟區第240章 大借款第1006章 英日兩國動作第622章 索馬里漁業前景第380章 夜談第793章 籠中鳥第217章 恩斯特的小算盤第134章 第一階段作戰任務結束第1038章 資源城市問題第942章 宣戰第174章 食品產業獨立第572章 停火線第582章 地理分界第336章 東非菜?第710章 鞏固經濟第788章 俘虜的“覺悟”第926章 機耕路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477章 李濟的責任感第91章 說明:請大家不要划走,一定要看完,第6章 戰爭臨近第784章 自己人第46章 船隊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934章 兩步溝通第370章 (不用訂閱章)第889章 遠東戰火第531章 兵城第529章 申請回國第321章 基圖伊煤礦第359章 來了就別走了!第157章 風車磨坊第327章 南下第838章 鋼鐵“怪物”第661章 柏林會議第176章 霍恩菲斯和瑪利亞第711章 歸國第639章 不對等交易第648章 1883年國防軍事變動報告第69章 黑興根王室領地第385章 煽動第184章 談判第384章 臨危受命第681章 金沙薩第1003章 鐵路系統調整第525章 血清第661章 柏林會議第524章 幸福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402章 妥協第903章 萊茵宮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313章 盜版“斯圖加特”第1006章 英日兩國動作第716章 突擊檢查第750章 葡萄牙士兵的抱怨第60章 向達累斯薩拉港進軍第1018章 磋商第340章 淮海經濟區第1095章 《東,英和解條約》第948章 奪取馬尼拉第822章 卡賓達第345章 援助團第119章 農忙
第647章 準備第910章 坦克試驗場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844章 魯道夫第397章 普魯士在下一盤大棋第253章 維森堡戰役第1092章 菜市場第1062章 新興產業蛻變第753章 三個月結束戰爭!第746章 士氣可用第1009章 新型戰列艦第256章 意大利“難民”接收第858章 蔫壞的英國佬第455章 劍指南洋第825章 不同抉擇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768章 無謂的抵抗第105章 葡萄牙人第116章 魯道夫噩夢之源第279章 索馬里香蕉第984章 一五計劃之鋼鐵產業第976章 開始第643章 西班牙和菲律賓第500章 德國大使第493章 海軍對壘第44章 新歐陸局勢第604章 民不聊生第398章 狗都要挨兩巴掌第804章 獅子大開口第976章 開始第76章 應許之地第385章 煽動第66章 《東桑條約》第142章 三區一改第340章 淮海經濟區第240章 大借款第1006章 英日兩國動作第622章 索馬里漁業前景第380章 夜談第793章 籠中鳥第217章 恩斯特的小算盤第134章 第一階段作戰任務結束第1038章 資源城市問題第942章 宣戰第174章 食品產業獨立第572章 停火線第582章 地理分界第336章 東非菜?第710章 鞏固經濟第788章 俘虜的“覺悟”第926章 機耕路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477章 李濟的責任感第91章 說明:請大家不要划走,一定要看完,第6章 戰爭臨近第784章 自己人第46章 船隊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934章 兩步溝通第370章 (不用訂閱章)第889章 遠東戰火第531章 兵城第529章 申請回國第321章 基圖伊煤礦第359章 來了就別走了!第157章 風車磨坊第327章 南下第838章 鋼鐵“怪物”第661章 柏林會議第176章 霍恩菲斯和瑪利亞第711章 歸國第639章 不對等交易第648章 1883年國防軍事變動報告第69章 黑興根王室領地第385章 煽動第184章 談判第384章 臨危受命第681章 金沙薩第1003章 鐵路系統調整第525章 血清第661章 柏林會議第524章 幸福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402章 妥協第903章 萊茵宮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313章 盜版“斯圖加特”第1006章 英日兩國動作第716章 突擊檢查第750章 葡萄牙士兵的抱怨第60章 向達累斯薩拉港進軍第1018章 磋商第340章 淮海經濟區第1095章 《東,英和解條約》第948章 奪取馬尼拉第822章 卡賓達第345章 援助團第119章 農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