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運河背後

1872年10月4日。

康斯坦丁國王蒞臨第三鎮市進行運河工程的視察工作,第三鎮市作爲以前殖民地時期東非大區首府(上濱海區),憑藉先發優勢,依然是濱海省內第二大城市,僅次於省會兼海港城市的坦噶市。

隨着恩德貝萊人被東非整體押送到中央省,中央運河的挖掘工作也展開了一段時間,其中一號運河即聯通小萊茵河與瓦米河下游段開掘進度最快。

一號運河起點在第三鎮(基通加),距離第一鎮市不足八公里的位置,終點在瓦米河的姆沃梅羅村。

自從東非行政區劃調整後,第三鎮這個曾經和第一鎮同級別的城市,差距被迅速拉大,未來很有可能和第二鎮(魯伏)一樣變成第一鎮的一部分。

第一鎮市的發展方向也是如此,以西部、北部爲主,選擇和達累斯薩拉姆市,巴加莫約市錯開方向發展。

“一號運河總長是四十四公里,河道寬二十米,深度六米,需要清理土石五百多萬立方,全部勞工數量是五萬人,按照當前施工進展,應該能在六個月內完成。”一號運河負責人向康斯坦丁介紹道。

康斯坦丁對這些數字沒有什麼概念,但是他知道蘇伊士運河修建了十年時間,所以他詢問道:“東非的運河是三段同時施工,當時你們說中央運河完成後長度同蘇伊士運河相當,但是據我所知,蘇伊士運河花費了十年時間才修建完成,爲什麼我們的運河只需要幾個月?”

工程師回答道:“陛下,中央運河僅僅是長度可以和蘇伊士運河相比,但是其他數據就差太遠了,就拿寬度來說,我們的運河寬度設計是二十米,而蘇伊士運河的寬度則在兩百米以上,是我們的十倍,同時蘇伊士運河的深度也是中央運河的兩倍以上,所以蘇伊士運河需要清理的土石總量至少是我們的二十倍以上,而且這只是一號運河的數據,像二號運河,三號運河,因爲地形的原因,肯定要做些讓步,寬度和深度達不到這個標準。”

原來是這樣,不過康斯坦丁還是認爲工程速度太快,他問道:“這樣高強度作業,會不會使勞工受不了?”

“陛下,我們的團隊是充分計算過得,每個勞工每天需要完成至少五方土石的清理工作,這對於熟練掌握使用鐵鍬和鋤頭挖土技能的勞工來說不是難事,一些身體壯碩的勞動力一天甚至可以完成十方清理量,五萬人一天也就可以完成至少二十五萬立方工程量。”

康斯坦丁:“難道他們不會出現傷病麼?我可是聽聞蘇伊士運河挖掘死了不少人。”

“陛下,如果你詳細瞭解過蘇伊士運河的挖掘工作後,你就知道原因了。

蘇伊士運河修建是一點也不把埃及勞工當人看待,而是完全當做一次性消耗品,蘇伊士運河穿越沙漠地帶,酷熱難耐不說,還極其缺水,每天都有大量勞工被活活渴死,這一點對於我們來說是不可想象的。

而飲用水都不願意供應,飲食方面條件可想而知會更差,蘇伊士運河公司每天提供給勞工的食物量還不夠兒童充飢,勞工長時間處於飢餓狀態進行高強度勞作,如果這種條件下,蘇伊士運河修建不死人才是怪事,埃及爲了修建蘇伊士運河付出了十二萬條生命,平均每千米就死亡七百八十三人。”

康斯坦丁:“那我們在這方面條件怎麼樣?”

雖然運河工程是康斯坦丁提出的設想,不過具體操作由恩斯特執行,所以康斯坦丁對運河的具體情況不是很瞭解。

“飲用水我們是管夠的,同時都會提前使用明礬對飲用水進行簡單的淨化工作。

飲食方面我們也做的很到位,按照貢獻率分配食物,即便是貢獻率最低的土著也能獲得一天所需的食物量。”

說着工程人員帶着康斯坦丁觀看工地的食堂,食堂分爲兩部分,一部分是東非國民(主要是監工)的就餐區域,一部分則是土著勞工就餐區域。

監工的食堂沒有什麼特色,和東非的公共食堂基本一致,就是建築條件差許多,畢竟是臨時工地。土著食堂就很新奇了,桌椅板凳是別想了,就一個巨大的場地,吃飯的時候隨便找地方。

“這口鍋裡熬的是什麼?”康斯坦丁指着鍋裡糊糊狀的東西問道。

廚子:“木薯炒飯。”

“炒飯!”如果不說的話,康斯坦丁還以爲這是粥之類的東西,不過聞起來還挺香。

康斯坦丁:“伱是用什麼方法把這些東西炒的這麼香?”

廚子:“陛下,主要是在鍋熱後加入大量的油,同時加入了一點香辛料給予底味,使用浸泡過的木薯倒入其中,最後加上鹽。”

“原來如此!不過是不是有些過頭了。”康斯坦丁有點心疼,這都是錢啊!

一旁的工程師說道:“對土著勞工的伙食不能太差,這是恩斯特殿下特意交代過的,他特別囑咐要用大鹽大油,讓土著長的壯實一些,因爲這些勞工日後還要出售給其他國家。”

“那就好,物盡其用,那吃的好一點也不是不能理解。”康斯坦丁瞬間轉變了面孔,豬都要養肥了再賣,所以飼料成本是無法避免的。

“他們每天都只吃這種東西?”

“陛下,當然不是,還有玉米,大豆等輪替,偶爾在週末還提供一次蔬菜魚肉湯。”

東非的一些土著勞工吃的並不是很差,甚至比世界絕大多數國家生活水平要好上不少,就挖掘中央運河的土著勞工而言,其生活質量水平遠超日本平民,至於東非國民,雖然收入不高,但是生活質量水平可以對標英美。

實際上殖民地的殖民者的生活質量都不會太差,就拿隔壁的莫桑比克來說,葡萄牙人肯定不會爲衣食住行煩惱,他們主要是想撈更多的錢,然後回本土消費掉,東非王國雖然已經成爲獨立國家,但是黑人人口太多,本質上也是半殖民地國家,東非王國公民也是在土著身上吸血。

而在這種條件下,東非經濟沒有什麼起色的原因,主要還是東非進行的長期投資比較多,投入高於產出,成果需要十幾年後才能體現。

中央運河就是典型例子,整個小萊茵河上都沒有多少船隻,東非內河航運基本爲零,天然河道都沒有得到有效利用,中央運河開發出來後至少要閒置幾年時間,盈利更是要考慮到至少十幾年後。

好在土著勞工是不用考慮工資的,只要維持其基本生存需求就可以,而這一部分則由東非政府承擔,雖然東非不存在農業稅,但是糧食產出完全由國家分配,而東非耕地資源要高於大多數國家,這樣使得即便是生產力水平比較低的情況下,東非的糧食產量仍然十分可觀,政府只需要拿出一部分就可以滿足土著勞工的需求。刨除掉東非國民需求和土著勞工基本需求後,剩下的糧食依然可以大量出口。

而當前國際糧食產能過剩嚴重,在出口可能受阻的情況下,東非王國也不可能繼續給予國民更高的分配標準,那樣容易養懶人,不利於社會運作。

所以接下來像中央運河這樣的工程會越來越多,把糧食爛在倉庫裡,不如拿出來實施各種大工程,大基建,這在其他國家不容易達成,因爲市場經濟下,底層至少享有一定的談判權,只是籌碼不多而已。

東非這種比普魯士還要極端的君主專制國家則完全不用考慮,只要維持軍隊規模,隨時高壓統治土著,這樣東非就有十幾年內都白嫖不完的免費勞動力。

第282章 “進步”的桑給巴爾蘇丹國第689章 心態失衡第331章 插翅難飛第520章 發電廠第364章 燃燒第1061章 無畏艦時代第65章 電燈第712章 鐵路所見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達瓦市想法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643章 西班牙和菲律賓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809章 事後第283章 特雷西亞軍事指揮學院第1153章 雷霆手段第8章 普奧聯動第741章 殺戮機器“馬克沁”第766章 集結第1185章 速成第946章 那勒斯日記第418章 學徒第210章 小丑第822章 卡賓達第1184章 通吃第1001章 王子婚事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648章 1883年國防軍事變動報告第898章 太特市第978章 後續影響第464章 勸說第196章 鐵路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第269章 大津巴布韋遺址第245章 我的總督舅舅第284章 連環計第113章 野望第1167章 工程奇蹟第762章 分鍋會議第230章第486章 外交打壓第899章 東非鋁產業第566章 比較第566章 比較第1116章 泰坦尼克號第82章 麪粉廠第1182章 中間商第1069章 德國討論第1118章 巴爾幹危機第926章 機耕路第841章 大國使團第76章 應許之地第25章 軍事工業初級門票第562章 世界列強第66章 《東桑條約》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790章 王旗跌落第851章 前往莫桑比克第736章 第九旅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1199章 討論第116章 魯道夫噩夢之源第9章 接觸戰第287章 西逃第865章 高原省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216章 未來可期第214章 自己人,別開槍?第345章 援助團第432章 三個渠道第1106章 開放市場第113章 野望第738章 雙方謀劃第851章 前往莫桑比克第434章 遙遙領先第755章 攻守易勢第459章 工作會議第19章 黑興根軍事學院第232章 裁區設省第1145章 機遇第169章 費舍爾的工作第683章 瓜分世界第一階段完成第626章 封閉和開放第949章 戰敗第399章 還是要請爹第1036章 鐵路二五規劃第239章 弗朗茨究竟再搞什麼?第871章 “萊茵”市第1007章 準備插手第856章 最後的準備第825章 不同抉擇第972章 新興產業強國第905章 “阿司匹林”第950章 巴黎會議第865章 高原省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256章 意大利“難民”接收第347章 開飯第130章 入侵第323章 恩德貝萊大起義
第282章 “進步”的桑給巴爾蘇丹國第689章 心態失衡第331章 插翅難飛第520章 發電廠第364章 燃燒第1061章 無畏艦時代第65章 電燈第712章 鐵路所見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達瓦市想法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643章 西班牙和菲律賓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809章 事後第283章 特雷西亞軍事指揮學院第1153章 雷霆手段第8章 普奧聯動第741章 殺戮機器“馬克沁”第766章 集結第1185章 速成第946章 那勒斯日記第418章 學徒第210章 小丑第822章 卡賓達第1184章 通吃第1001章 王子婚事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648章 1883年國防軍事變動報告第898章 太特市第978章 後續影響第464章 勸說第196章 鐵路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第269章 大津巴布韋遺址第245章 我的總督舅舅第284章 連環計第113章 野望第1167章 工程奇蹟第762章 分鍋會議第230章第486章 外交打壓第899章 東非鋁產業第566章 比較第566章 比較第1116章 泰坦尼克號第82章 麪粉廠第1182章 中間商第1069章 德國討論第1118章 巴爾幹危機第926章 機耕路第841章 大國使團第76章 應許之地第25章 軍事工業初級門票第562章 世界列強第66章 《東桑條約》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790章 王旗跌落第851章 前往莫桑比克第736章 第九旅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1199章 討論第116章 魯道夫噩夢之源第9章 接觸戰第287章 西逃第865章 高原省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216章 未來可期第214章 自己人,別開槍?第345章 援助團第432章 三個渠道第1106章 開放市場第113章 野望第738章 雙方謀劃第851章 前往莫桑比克第434章 遙遙領先第755章 攻守易勢第459章 工作會議第19章 黑興根軍事學院第232章 裁區設省第1145章 機遇第169章 費舍爾的工作第683章 瓜分世界第一階段完成第626章 封閉和開放第949章 戰敗第399章 還是要請爹第1036章 鐵路二五規劃第239章 弗朗茨究竟再搞什麼?第871章 “萊茵”市第1007章 準備插手第856章 最後的準備第825章 不同抉擇第972章 新興產業強國第905章 “阿司匹林”第950章 巴黎會議第865章 高原省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256章 意大利“難民”接收第347章 開飯第130章 入侵第323章 恩德貝萊大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