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2年10月4日。
康斯坦丁國王蒞臨第三鎮市進行運河工程的視察工作,第三鎮市作爲以前殖民地時期東非大區首府(上濱海區),憑藉先發優勢,依然是濱海省內第二大城市,僅次於省會兼海港城市的坦噶市。
隨着恩德貝萊人被東非整體押送到中央省,中央運河的挖掘工作也展開了一段時間,其中一號運河即聯通小萊茵河與瓦米河下游段開掘進度最快。
一號運河起點在第三鎮(基通加),距離第一鎮市不足八公里的位置,終點在瓦米河的姆沃梅羅村。
自從東非行政區劃調整後,第三鎮這個曾經和第一鎮同級別的城市,差距被迅速拉大,未來很有可能和第二鎮(魯伏)一樣變成第一鎮的一部分。
第一鎮市的發展方向也是如此,以西部、北部爲主,選擇和達累斯薩拉姆市,巴加莫約市錯開方向發展。
“一號運河總長是四十四公里,河道寬二十米,深度六米,需要清理土石五百多萬立方,全部勞工數量是五萬人,按照當前施工進展,應該能在六個月內完成。”一號運河負責人向康斯坦丁介紹道。
康斯坦丁對這些數字沒有什麼概念,但是他知道蘇伊士運河修建了十年時間,所以他詢問道:“東非的運河是三段同時施工,當時你們說中央運河完成後長度同蘇伊士運河相當,但是據我所知,蘇伊士運河花費了十年時間才修建完成,爲什麼我們的運河只需要幾個月?”
工程師回答道:“陛下,中央運河僅僅是長度可以和蘇伊士運河相比,但是其他數據就差太遠了,就拿寬度來說,我們的運河寬度設計是二十米,而蘇伊士運河的寬度則在兩百米以上,是我們的十倍,同時蘇伊士運河的深度也是中央運河的兩倍以上,所以蘇伊士運河需要清理的土石總量至少是我們的二十倍以上,而且這只是一號運河的數據,像二號運河,三號運河,因爲地形的原因,肯定要做些讓步,寬度和深度達不到這個標準。”
原來是這樣,不過康斯坦丁還是認爲工程速度太快,他問道:“這樣高強度作業,會不會使勞工受不了?”
“陛下,我們的團隊是充分計算過得,每個勞工每天需要完成至少五方土石的清理工作,這對於熟練掌握使用鐵鍬和鋤頭挖土技能的勞工來說不是難事,一些身體壯碩的勞動力一天甚至可以完成十方清理量,五萬人一天也就可以完成至少二十五萬立方工程量。”
康斯坦丁:“難道他們不會出現傷病麼?我可是聽聞蘇伊士運河挖掘死了不少人。”
“陛下,如果你詳細瞭解過蘇伊士運河的挖掘工作後,你就知道原因了。
蘇伊士運河修建是一點也不把埃及勞工當人看待,而是完全當做一次性消耗品,蘇伊士運河穿越沙漠地帶,酷熱難耐不說,還極其缺水,每天都有大量勞工被活活渴死,這一點對於我們來說是不可想象的。
而飲用水都不願意供應,飲食方面條件可想而知會更差,蘇伊士運河公司每天提供給勞工的食物量還不夠兒童充飢,勞工長時間處於飢餓狀態進行高強度勞作,如果這種條件下,蘇伊士運河修建不死人才是怪事,埃及爲了修建蘇伊士運河付出了十二萬條生命,平均每千米就死亡七百八十三人。”
康斯坦丁:“那我們在這方面條件怎麼樣?”
雖然運河工程是康斯坦丁提出的設想,不過具體操作由恩斯特執行,所以康斯坦丁對運河的具體情況不是很瞭解。
“飲用水我們是管夠的,同時都會提前使用明礬對飲用水進行簡單的淨化工作。
飲食方面我們也做的很到位,按照貢獻率分配食物,即便是貢獻率最低的土著也能獲得一天所需的食物量。”
說着工程人員帶着康斯坦丁觀看工地的食堂,食堂分爲兩部分,一部分是東非國民(主要是監工)的就餐區域,一部分則是土著勞工就餐區域。
監工的食堂沒有什麼特色,和東非的公共食堂基本一致,就是建築條件差許多,畢竟是臨時工地。土著食堂就很新奇了,桌椅板凳是別想了,就一個巨大的場地,吃飯的時候隨便找地方。
“這口鍋裡熬的是什麼?”康斯坦丁指着鍋裡糊糊狀的東西問道。
廚子:“木薯炒飯。”
“炒飯!”如果不說的話,康斯坦丁還以爲這是粥之類的東西,不過聞起來還挺香。
康斯坦丁:“伱是用什麼方法把這些東西炒的這麼香?”
廚子:“陛下,主要是在鍋熱後加入大量的油,同時加入了一點香辛料給予底味,使用浸泡過的木薯倒入其中,最後加上鹽。”
“原來如此!不過是不是有些過頭了。”康斯坦丁有點心疼,這都是錢啊!
一旁的工程師說道:“對土著勞工的伙食不能太差,這是恩斯特殿下特意交代過的,他特別囑咐要用大鹽大油,讓土著長的壯實一些,因爲這些勞工日後還要出售給其他國家。”
“那就好,物盡其用,那吃的好一點也不是不能理解。”康斯坦丁瞬間轉變了面孔,豬都要養肥了再賣,所以飼料成本是無法避免的。
“他們每天都只吃這種東西?”
“陛下,當然不是,還有玉米,大豆等輪替,偶爾在週末還提供一次蔬菜魚肉湯。”
東非的一些土著勞工吃的並不是很差,甚至比世界絕大多數國家生活水平要好上不少,就挖掘中央運河的土著勞工而言,其生活質量水平遠超日本平民,至於東非國民,雖然收入不高,但是生活質量水平可以對標英美。
實際上殖民地的殖民者的生活質量都不會太差,就拿隔壁的莫桑比克來說,葡萄牙人肯定不會爲衣食住行煩惱,他們主要是想撈更多的錢,然後回本土消費掉,東非王國雖然已經成爲獨立國家,但是黑人人口太多,本質上也是半殖民地國家,東非王國公民也是在土著身上吸血。
而在這種條件下,東非經濟沒有什麼起色的原因,主要還是東非進行的長期投資比較多,投入高於產出,成果需要十幾年後才能體現。
中央運河就是典型例子,整個小萊茵河上都沒有多少船隻,東非內河航運基本爲零,天然河道都沒有得到有效利用,中央運河開發出來後至少要閒置幾年時間,盈利更是要考慮到至少十幾年後。
好在土著勞工是不用考慮工資的,只要維持其基本生存需求就可以,而這一部分則由東非政府承擔,雖然東非不存在農業稅,但是糧食產出完全由國家分配,而東非耕地資源要高於大多數國家,這樣使得即便是生產力水平比較低的情況下,東非的糧食產量仍然十分可觀,政府只需要拿出一部分就可以滿足土著勞工的需求。刨除掉東非國民需求和土著勞工基本需求後,剩下的糧食依然可以大量出口。
而當前國際糧食產能過剩嚴重,在出口可能受阻的情況下,東非王國也不可能繼續給予國民更高的分配標準,那樣容易養懶人,不利於社會運作。
所以接下來像中央運河這樣的工程會越來越多,把糧食爛在倉庫裡,不如拿出來實施各種大工程,大基建,這在其他國家不容易達成,因爲市場經濟下,底層至少享有一定的談判權,只是籌碼不多而已。
東非這種比普魯士還要極端的君主專制國家則完全不用考慮,只要維持軍隊規模,隨時高壓統治土著,這樣東非就有十幾年內都白嫖不完的免費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