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

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

“爲了順應東非經濟發展需要,成立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統籌協調全國工業,農業,能源,技術,工程等建設。”

“成立該機構的主要原因是爲了制定國家中長期發展規劃,維持發展政策的穩定性,同時更加科學的設計東非自主經濟發展道路,協調國有企業和各個事業單位,各級政府部門工作,制定生產計劃,提高工農業生產能力。”

在東非這樣一個以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主要是農業)爲主導的國家,憑藉西方傳統或者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模式顯然是行不通的。

所以在1895年10月,恩斯特正式推動東非國家計劃經濟委員會的成立,從東非各個政府機關抽調精兵強將,構成了這個迥然不同於西方世界的經濟政策機關。

東非國家計劃經濟委員會的成立,並不意味着東非對市場經濟的否定,而是爲了更加科學的指導東非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的發展。

當然,東非主要私有經濟就是王室企業,所以實際上也會順應政府要求從而制定企業在東非本土的發展策略。

不過對於這個機構,東非內部政府的綽號是“經濟內閣”,畢竟他完全不像財政部,大多數工作都是在部門內完成,而是能直接干預和國家經濟領域相關的所有部門的工作,一把手自然由恩斯特兼任。

“在我國經濟組成中,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佔據主導地位,所以爲了方便國有企業和集體經濟管理,計劃委員會是必要機構,過去我國經濟長期處於野蠻發展狀態,各個部門和企業之間溝通和協作缺乏聯通性,同時不利於國家經濟政策的制定,所以東非計劃委員會的任務就是貫徹‘全國經濟一盤棋’的大大方針,制定政府經濟工作任務發展方向,爲企業和經濟團體發展提供指導。”

對於恩斯特所言,東非的很多官員只感覺不明覺厲,畢竟這在世界各國沒有先例存在。

不過也沒有引起太大的波瀾,畢竟過去東非也是“計劃”經濟,國家發展大方針完全由恩斯特一人拍板決定。

當然,恩斯特一個人肯定是沒有這個能力的,主要還是依靠智囊團隊來完成具體工作,最後由恩斯特簽字同意。

所以現在東非計劃委員會實際上就相當於恩斯特把智囊團隊升級成爲正式的政府機關,“換湯不換藥”的情況下,大家自然無感。

在東非計劃委員會成立之後,財政部權力大大縮減,但是依舊是政府的重要經濟部門,畢竟理論上計劃委員會沒有實權,而辦事花錢,最後還要財政部審覈和簽字確認。

在部門成立後,恩斯特說道:“轉眼就要到世紀之交,再過四年就是20世紀,也意味着新時代的來臨,所以在這四年時間裡,計劃經濟委員會要全面接管國家經濟發展策略上的制定,同時熟悉相關工作,制定在1900年之前,我國經濟發展的總體目標,不需要定的調子太高,務實工作,完善當前國家的經濟體系。”

計劃經濟委員會畢竟剛剛成立,所以能不能完成恩斯特的要求還有待考察,所以從1895年到1900年這中間的四年時間,是其磨合階段。

讓他們制定詳細計劃,那是不可能的,先制定粗略的發展規劃,到1900年的時候,再觀察一下效果,再做大的調整和變動。

在恩斯特看來,東非的計劃經濟,尤其不能操之過急,雖然容易出成績,但也容易忽視潛在的弊端。

總要手底下人熟悉先各項事務,瞭解國家經濟發展的國情,以及世界經濟發展趨勢,然後才能依照東非國家的具體情況,制定相對科學的發展計劃。

這就導致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制定的第一個國家發展計劃相當保守:

新建立各類國有企業至少五十家,鋼鐵產量突破三百萬噸(當然東非在兩百多萬噸),耕地面積突破十五億畝,糧食產量至少突破兩千億(當前一千百七多億斤),鐵路突破七萬公里(比鐵道部原計劃還要少三萬公里)……

而且在一些經濟領域,目標制定相當含蓄,畢竟短時間內,計劃經濟委員會對東非國情的瞭解並不透徹,並不能掌握詳細的數據。

所以只能說鼓勵各個行業發展,推動產業升級改造,大力發展國防軍事工業……等不確定性話題。

對此恩斯特是比較能理解的,畢竟是沒有經驗,所以恩斯特的要求也不高,等到四年之後,估計計劃經濟委員會才能熟悉相關工作,到時候就不會像現在這樣“手足無措”了。

這也讓東非的其他政府部門看了“笑話”,畢竟工作業務不熟練,使得東非的計劃經濟委員會看起來不倫不類,其制定的經濟發展目標,甚至不及原各級政府部門制定的計劃。

其中就包括鐵道部,鐵道部設計的原方案是1900年之前,東非鐵路總里程突破十萬公里,被計劃經濟委員會一砍,直接沒了一個法國全國鐵路里程。

當然,初期計劃經濟委員會的任務主要是磨合和學習,其制訂經濟政策只具有指導意義,如果鐵道部能超額完成任務自然再好不過。

不過計劃經濟委員會給出七萬公里這個數據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其數據是按照往年東非鐵路建設數據來制定的,畢竟東非鐵路建設有高峰也有低峰,按照他們的預估,未來四年內,東非鐵路建設很難達到七,八十年代那種規模,畢竟七。八十年代鐵路建設爆發有經濟危機這個因素。

關於兩者的爭論,只有通過時間能夠來證明,在此前,鐵道部自然依舊按照原計劃規劃國家鐵路建設方案。

所以,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成立之後,在1895年到1900年之間,幾乎不會對東非國家經濟發展造成太大影響。

實際上,就是沒有這個部門,目前東非經濟在世界經濟復甦這個大週期裡,發展速度也不可能太慢。

在19世紀末,正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爆發期,只要能維持國家整體穩定,就算遠東帝國當前政府都能取得不錯的政績。

事實上,遠東各國經濟和東非有很大相似性,那就是洋務運動中政府興辦的大批企業,實際上就是國有企業,而這個時間段正是遠東帝國軍事工業等領域快速發展的階段。

當然,遠東帝國政府顯然在工業投入上還是有些畏首畏尾,不像東非全部都是大手筆,這也和兩國國情有很大關係。

尤其是在遠東戰爭之後,這可以看做遠東帝國的一個國運轉折點之一,在經歷了十幾年的和平發展之後,遠東戰爭也意味着區域動盪的重新開始。

而東非則因爲南非戰爭,未來十幾年內都將處於和平穩定狀態,這種情況下,東非很有可能極速縮小和遠東帝國在經濟體量上的差距。

第660章 貿易和產業第731章 損失慘重第842章 優勢互補第198章 烏龍對話第924章 海洋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57章 探險隊第550章 戰友敘舊第429章 薄弱基礎第268章 “愛國者”牛肉土豆罐頭第1072章 七大城市羣第476章 高等教育第346章 移民過渡點第513章 抉擇第556章 氣吐血第659章 對阿貿易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裝甲部隊設想第703章 有軌電車和東非電力發展機遇第820章 購艦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1039章 哈拉雷市工農業發展計劃第527章 東英(印)貿易第526章 文明燈塔第566章 比較第897章 遠東戰爭結束第98章 遊歷第1021章 海外領地建設第30章 多多馬第828章 奧蘭治人口危機第376章 作戰會議第818章 馬普托鐵路第707章 貿易和市場第827章 種植園改農場第103章 “大殺器”第14章 王國的野心第974章 方隊組成第712章 鐵路所見第714章 伊林加第716章 突擊檢查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1052章 齊頭並進第492章 靜坐戰第659章 對阿貿易第424章 奔逃第821章 裁軍第1021章 海外領地建設第215章 交涉第789章 態度第573章 海陸之爭第912章 羅安達商人第19章 黑興根軍事學院第830章 蓄水池第429章 薄弱基礎第189章 佔領第967章 奧拓第542章 生個艦隊第602章 夫妻對話第18章 遠洋貿易第453章 借款第417章 炊事車第67章 大臣路線第147章 橡膠種植第717章 南非版“三國同盟”第464章 勸說第1008章 分析第776章 第三階段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737章 奇葩的印度人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963章 合作想法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413章 二元制中學第848章 教育資源集中化第103章 “大殺器”第677章 公務員制度嘗試第701章 城市化第149章 王位第953章 新家第170章 第一百六十八 購物第566章 比較第215章 交涉第12章 戰場間隙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裝甲部隊設想第459章 工作會議第1008章 分析第599章 世界“第一”第770章 安哥拉遺產繼承第972章 新興產業強國第668章 都需要時間第417章 炊事車第330章 跑路第63章 攻克桑給巴爾王宮第1085章 兩國交易第441章 回國第904章 卡賓達第765章 南非戰爭下面目全非的歷史第64章 一日政治第359章 來了就別走了!第209章 第一鐵路立項第936章 軍售
第660章 貿易和產業第731章 損失慘重第842章 優勢互補第198章 烏龍對話第924章 海洋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57章 探險隊第550章 戰友敘舊第429章 薄弱基礎第268章 “愛國者”牛肉土豆罐頭第1072章 七大城市羣第476章 高等教育第346章 移民過渡點第513章 抉擇第556章 氣吐血第659章 對阿貿易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裝甲部隊設想第703章 有軌電車和東非電力發展機遇第820章 購艦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1039章 哈拉雷市工農業發展計劃第527章 東英(印)貿易第526章 文明燈塔第566章 比較第897章 遠東戰爭結束第98章 遊歷第1021章 海外領地建設第30章 多多馬第828章 奧蘭治人口危機第376章 作戰會議第818章 馬普托鐵路第707章 貿易和市場第827章 種植園改農場第103章 “大殺器”第14章 王國的野心第974章 方隊組成第712章 鐵路所見第714章 伊林加第716章 突擊檢查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1052章 齊頭並進第492章 靜坐戰第659章 對阿貿易第424章 奔逃第821章 裁軍第1021章 海外領地建設第215章 交涉第789章 態度第573章 海陸之爭第912章 羅安達商人第19章 黑興根軍事學院第830章 蓄水池第429章 薄弱基礎第189章 佔領第967章 奧拓第542章 生個艦隊第602章 夫妻對話第18章 遠洋貿易第453章 借款第417章 炊事車第67章 大臣路線第147章 橡膠種植第717章 南非版“三國同盟”第464章 勸說第1008章 分析第776章 第三階段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737章 奇葩的印度人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963章 合作想法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413章 二元制中學第848章 教育資源集中化第103章 “大殺器”第677章 公務員制度嘗試第701章 城市化第149章 王位第953章 新家第170章 第一百六十八 購物第566章 比較第215章 交涉第12章 戰場間隙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裝甲部隊設想第459章 工作會議第1008章 分析第599章 世界“第一”第770章 安哥拉遺產繼承第972章 新興產業強國第668章 都需要時間第417章 炊事車第330章 跑路第63章 攻克桑給巴爾王宮第1085章 兩國交易第441章 回國第904章 卡賓達第765章 南非戰爭下面目全非的歷史第64章 一日政治第359章 來了就別走了!第209章 第一鐵路立項第936章 軍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