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2章 新興產業強國

第972章 新興產業強國

要說本次全國工業總結中,最突出的部分,還是集中在內燃機車輛領域,同時也是恩斯特和東非政府重點關注的領域之一。

“截止到去年,我國內燃機車總量已經達到七十萬輛,覆蓋汽車,卡車和拖拉機三大類型,汽車保有量世界第一,超過十七萬輛,卡車二十萬輛,拖拉機數量超過三十萬輛,建設新型公路一百多萬公里,返修,新建機耕路三百萬公里。”

在這方面,東非真正實現了遙遙領先,光汽車一個類別,東非汽車保有量就超過了全世界其他國家的總和,其中世界排名第二的美國全國汽車數量纔剛剛破萬,東非汽車產量是美國的十倍以上。

而且在下一個十年內,東非汽車產業將迎來新一輪的爆發,本次產業升級中,東非已經對本土汽車產業進行了整合升級,全國形成了七個大型汽車生產企業,覆蓋五十九個汽車品牌,全國三十多座城市,四百多家工廠。

在如今東非,汽車,卡車和拖拉機制造業都已經成爲可以和傳統產業抗衡的新興產業。

而與東非內燃機車輛大發展相對應的,從殖民到建國,再到現在,恩斯特感覺自己的主要任務就是搞基建,東非目前的基礎設施建設除了新建以外,可以分爲三大部分。

在全國就是重新建設公路系統,搞路面硬化,爲汽車產業發展提供基礎,翻新中,東部河道水網和水利設施,新建其他地區水利設施,畢竟以前東非水泥等工業產品產量有限,所以原本水利設施比較原始,以土木結構爲主,現在水泥,鋼鐵產量上來後自然要重新建設,很多無法實現的水利工程也要新建。

而拖拉機普及又要求東非對農村,農田,種植園,牧場等農業區道路進行更新換代,所以在進入九十年代後,東非的工程量反而比以前更多了。

相較於汽車,卡車和拖拉機的普及力度更大,從產量上就可以看出來,卡車和拖拉機數量都超過汽車,畢竟東非本身更重視實用性和效率。

汽車生產完全是出於收買人心的需要,主要給東非的官員和科研人員配備。

而這已經算是不錯的了,畢竟歐美國家現在只有有錢人才玩的起汽車,汽車產業還沒有下沉到平民市場。

而從東非汽車產量上來看,東非會比歐美國家先一步實現汽車對平民市場的下沉。

當然,在恩斯特的指示下,東非同樣重視對公共交通工具的研發力度,畢竟東非本土的石油資源是相對比較匱乏的。

同理,東非汽車研發也朝着“提速”和“省油”的兩大思路邁進,這就要求東非車企做到國內和國外市場的差異處理,而國內市場又要分爲民用市場和軍用市場。

恩斯特有“能源安全和危機”意識,國外市場可沒有相關概念,所以國外市場對汽車的追求重視體驗,而“省油”必然要犧牲一部分體驗價值,好在東非是封閉市場國家,所以搞差異化路線也算輕車熟路。

要不然東非龐大的汽車產能完全能壓垮其他國家汽車廠商,實際上現在國際友商就已經對東非競爭者苦不堪言了,而這僅僅是東非沿海車企發力的情況下。

東非的汽車產業主要佈局在內陸地區,同時也主要以供應國內爲主,外銷主要靠達累斯薩拉姆和蒙巴薩兩座沿海城市的汽車生產企業。

畢竟東非屬於計劃經濟,並不需要太過強調市場經濟內容,當前計劃經濟的內容就是提升東非工業化水平。

像內燃機車輛製造,東非就不太在意利潤,要不然依照目前東非居民的收入水平,想要推動東非汽車產業發展,那無疑是十分艱難的,就算東非官員也不可能輕易買的起。

所以東非汽車產業的市場,在刨除國外這個高利潤市場,在本國內有的路線就像前世遠東帝國鐵路部門一樣,客運虧損,靠貨運回血,這也是東非爲什麼卡車和拖拉機產量高於汽車的原因,卡車和拖拉機能夠創造更多的工農業收益,而汽車就差很多。

當然,即便如此,這對於東非汽車產業的擴張也是有利的,畢竟在政府的行政措施下,強行製造出了本國市場,而這個市場在全世界是規模最大的,雖然利潤遠不及國外市場。

下一步東非車企的目標就是進一步壓縮生產成本,擴大產能,從而真正實現東非“車輪上國家”這個目標。

“內燃機車輛在我國交通運輸,工程建設,農業生產中已經開始發揮巨大作用,同時內燃機相關的工業生產設備,如發動機,發電機在工廠中廣泛應用,水利等民生設施大量使用泵站也需要內燃機或者電機作爲動力。”

“內燃機產業和電力產業無疑成爲了我們東非發展的最重要引擎,使得我們東非在新興產業領域率先實現工業強國的目標。”

“如果沒有這些新興產業持續發力和巨大潛力,那我們東非永遠都只是歐美國家的追隨者,而新興產業上的領先地位,等於我國工業發展抓住了未來,隨着時間推移,我國工業必然會在世界範圍內優勢越發凸顯。”

在傳統產業領域,東非,德國,美國都不可能輕易超越英國,尤其是蒸汽機和紡織業領域,而解決辦法就是通過新興產業淘汰傳統產業,從而奪取市場份額。

當然,相對於東非,美國和德國的傳統產業同樣十分強大,而這正是東非和兩國之間經濟存在巨大差距的主要原因。

還有一點則是東非目前工業規模和兩國尚且存在差距,不過這個差距並不算太大,主要還是東非的人口增長速度太快,在這種情況下,就算東非的工業化率和城市化率不再提升,工業規模也會人口增長而被動增加。

其實美國工業在1890年超越英國就是這個路線,人口是重要的資源,在工業化時代,各個正在工業化的國家都會迎來人口的暴漲。

不過東非想保證本國工業化水平不下降並且實現增長難度也很大,畢竟人口多了也是負擔。

不過東非工業化階段所處的國際環境遠比前世遠東帝國好的多,在這個時代,先發國家對落後國家的封鎖力度小的多,畢竟世界並非一家獨大,而是真正的多極化,雖然有強有弱,但無疑給落後地區和國家創造了更多機會。

而19世紀的貨幣綁定的是金銀,作爲金礦大國,東非工業化階段幾乎可以買到自己想要的任何工業設備,這也是東非能輕鬆完成產業升級的重要原因之一。

當然,東非本省新興產業實力不弱,但是在產業升級後,煤炭,鋼鐵,鐵路,化工,紡織業等產業也實現了更新迭代,大大節省了時間和效率。

這就爲東非下一步工業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下一個十年裡,即便面對人口增長壓力,東非政府也有信心保證本國工業水平的進一步增長。

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865章 高原省第905章 “阿司匹林”第1065章 黑人天堂第458章 太平洋“明珠”第836章 交通狀況第787章 進攻納塔爾第263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822章 卡賓達第881章 經濟作物機械化的可行性第595章 鼓動第98章 遊歷第200章 分裂第484章 訓練第1011章 借錢第444章 到家第378章 有自己的路第581章 “火車頭”第510章 給英國找點事做第702章 東非的“政治資產”第112章 人口和農業第676章 摩托第837章 颱風第292章 先進的包稅制第827章 種植園改農場第1033章 一五計劃尾聲第552章 過往第601章 橡膠種植業前景和危機第239章 弗朗茨究竟再搞什麼?第266章 羅馬二次光復第386章 兵臨城下第804章 獅子大開口第651章 西南非洲第664章 隱藏的內部危機第56章 平衡第498章 和談第361章 k001第79章 閒談第572章 停火線第377章 意大利的進展第2章 恩斯特的改變第584章 黑森鐵路設想第1031章 軍火貿易第271章 新海軍基地選址第1103章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爆發第641章 一進一出第87章 西北之亂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965章 德國人的震撼第556章 氣吐血第993章 東方省的強省會戰略第926章 機耕路第821章 裁軍第527章 東英(印)貿易第1012章 萌芽第126章 邊境巡邏隊第507章 兩頭通吃第66章 《東桑條約》第1036章 鐵路二五規劃第347章 開飯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205章 別說沒給你機會啊!第841章 大國使團第1099章 鋼鐵第930章 漢薩省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第907章 三通政策第4章 萬事開頭難第469章 鯨灣港第466章 各國態度第56章 平衡第456章 帝國主義第465章 準同盟關係第951章 想法破產第1064章 人口和城市第232章 裁區設省第423章 軍工推銷第92章 挖牆角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959章 南美國家關係第46章 船隊第55章 到東非去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650章 牛糞經濟第159章 實驗基地第721章 1885型重機槍第657章 安哥拉防務第957章 農林牧漁第367章 鐵甲艦第899章 東非鋁產業第18章 遠洋貿易第828章 奧蘭治人口危機第213章 西南攻略第74章 “整肅”運動第513章 抉擇第754章 東非海軍困境第220章第309章 私人特工組織第560章 記者會
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865章 高原省第905章 “阿司匹林”第1065章 黑人天堂第458章 太平洋“明珠”第836章 交通狀況第787章 進攻納塔爾第263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822章 卡賓達第881章 經濟作物機械化的可行性第595章 鼓動第98章 遊歷第200章 分裂第484章 訓練第1011章 借錢第444章 到家第378章 有自己的路第581章 “火車頭”第510章 給英國找點事做第702章 東非的“政治資產”第112章 人口和農業第676章 摩托第837章 颱風第292章 先進的包稅制第827章 種植園改農場第1033章 一五計劃尾聲第552章 過往第601章 橡膠種植業前景和危機第239章 弗朗茨究竟再搞什麼?第266章 羅馬二次光復第386章 兵臨城下第804章 獅子大開口第651章 西南非洲第664章 隱藏的內部危機第56章 平衡第498章 和談第361章 k001第79章 閒談第572章 停火線第377章 意大利的進展第2章 恩斯特的改變第584章 黑森鐵路設想第1031章 軍火貿易第271章 新海軍基地選址第1103章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爆發第641章 一進一出第87章 西北之亂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965章 德國人的震撼第556章 氣吐血第993章 東方省的強省會戰略第926章 機耕路第821章 裁軍第527章 東英(印)貿易第1012章 萌芽第126章 邊境巡邏隊第507章 兩頭通吃第66章 《東桑條約》第1036章 鐵路二五規劃第347章 開飯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205章 別說沒給你機會啊!第841章 大國使團第1099章 鋼鐵第930章 漢薩省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第907章 三通政策第4章 萬事開頭難第469章 鯨灣港第466章 各國態度第56章 平衡第456章 帝國主義第465章 準同盟關係第951章 想法破產第1064章 人口和城市第232章 裁區設省第423章 軍工推銷第92章 挖牆角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959章 南美國家關係第46章 船隊第55章 到東非去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650章 牛糞經濟第159章 實驗基地第721章 1885型重機槍第657章 安哥拉防務第957章 農林牧漁第367章 鐵甲艦第899章 東非鋁產業第18章 遠洋貿易第828章 奧蘭治人口危機第213章 西南攻略第74章 “整肅”運動第513章 抉擇第754章 東非海軍困境第220章第309章 私人特工組織第560章 記者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