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4章 汽車之都

1905年12月3日。

萊茵市。

作爲一國之都,萊茵市飛速發展,而其中格外引人注目的就是萊茵市街道上已經並不稀奇的汽車。

汽車雖然已經廣泛出現在世界各個主要大城市,成爲工業文明的一個象徵,往往越發達的城市,汽車數量也越多。

在柏林,巴黎,倫敦和紐約街頭,都或多或少可以看見這種稀奇事物,但是在萊茵,汽車數量多的有些過分,光是註冊的汽車就達到了驚人的三萬三千多輛。

彼時萊茵市總人口也就接近四十萬,這相當於相當於每十幾個人就有一輛汽車,汽車在東非已經徹底成爲了主流的出行工具。

同時城市軌道車輛,和公交車數量也明顯大幅度增加,在區域內密度高居世界首位,作爲當前世界上的一座中等規模城市,萊茵市的發達程度可見一斑。

一五計劃之前,東非汽車產業在世界上本來就比較出名,而彼時東非汽車產量還在各國外交人員理解範圍之內,但是等到一五計劃結束後,東非汽車年產量已經很難讓各國外交人員理解。

當然,歐美各國外交人員還可以找到理由來解釋萊茵市的汽車規模,就比如法國大使湯姆森就說道:“東非在汽車產業上起步確實比較早,不過這並不能說明東非已經超越歐洲國家,實際上東非這種集權國家,很容易把資源集中到首都來,恐怕東非政府將全國大部分汽車產量都優先分配給了萊茵市,這在我們法國就不可能存在這種情況。”

“我們法國不可能像東非政府這樣,通過政治手段,集全國之力打造自己的政治中心,這是一種浪費極其嚴重的政績工程,如果是在法國,只要你的能力強,就算巴黎以外的國民也可以購買的起汽車,而在東非,恐怕除了萊茵市等幾個發達城市以外,完全是如同沙皇俄國一樣的兩幅面孔。”

就算親眼見到了,歐洲人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承認東非在某些領域超過了自己,這就是一種傲慢,實際上東非和美國都享受着這種“歧視”待遇,作爲世界文明中心的歐洲怎麼可能被東非和美國這兩個野蠻之地的國家超越呢!這是當前持有歐洲中心論的人所不能接受的。

當然,也不是沒有有識之士注意到東非和美國飛速發展的問題,美國尚且有跡可循,作爲“天選之地”,美國的各項基礎條件都不遜色歐洲,所以能夠發展起來也在情理之中。

但是,當他們想要探查東非內部原因的時候,會遇到各種挫折,就以汽車產業爲例,衆所周知東非汽車產業在世界第一梯隊,但是東非汽車產業成功的原因卻很難尋找到。

因爲東非是封閉國家,東非七大汽車廠都位於內陸地區,這些地方都不是外國人可以接觸到的,沿海地區比較開放,但是從沿海只能看到幾家和歐美同類型的小型汽車工廠,本質上沒有任何差別。

距離各國外交人員最近的汽車生產基地就是新法蘭克福市,但是萊茵市的“結界”讓他們無法穿過僅僅幾十公里的路程。

好在東非汽車產業是比較收斂的,如果真和國際市場對接,那對於其他國家的汽車產業絕對是一場災難。

相對於歐美外交人員,遠東帝國等落後國家外交人員自然沒有這樣的“歧視”濾鏡,即便東非工業化程度依舊偏低,但放眼全世界,也是僅次於英,美,德的頂尖工業強國,就目前而言,法國工業對上東非都已經沒有太大優勢。

法國就相當於東非工業發達的中,東部,但是東非國土面積大,很多區域發展程度並不高,這拖累了東非工業化程度,而不是說法國工業比東非強。

如果刨除人均概念,東非工業不管規模還是質量,都已經超過了法國,和英國差距也不算大,當然,在輕工業方面,東非和兩國相比另說。

而東非工業之所以能迅速崛起,實際上和第二次工業革命這個風口有着巨大關係,東非和德國,美國一樣,是二次工業革命中的佼佼者。

只不過德國和美國早在第一次工業時期就打好了底子,這也是東非在傳統工業類型難以和德國,美國競爭的主要原因。

實際上日本也是第二次工業革命主要受益者,只不過目前日本工業在其他工業國看來還遠遠達不到讓人“驚歎”的程度。

第二次工業革命對世界格局的衝擊力是相當強的,德國和美國實現了對英國和法國兩個老牌強國的超越,日本也在遠東地區迅速崛起,同時創造了東非這個“非洲怪物”。

後發國家只要把握住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機會,基本上都實現了自身實力的跨越式增長,反之,則繼續在列強國家面前緩慢的匍匐前行。

東非從殖民時代到目前階段,正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息息相關,第二次工業革命發源於上世紀七十年代,而彼時東非已經完成了初步殖民地建設活動,擁有了一定的經濟規模和體量。

而七十年代又正好是東非藉助歐美經濟危機,大規模引入工業的重要機遇期,彼時東非雖然因爲人才限制工業建設比較困難,但是憑藉德意志地區外溢的教育資源,也就是人均小學教育學歷,東非工業還是完成了框架的搭建工作,在八,九十年代就是對這個框架進行不斷完善。

同時,東非本土教育不斷髮展,最終在九十年代末,東非在科研和人才領域終於結出碩果。

在這個基礎上,東非一五計劃順利實行,東非工業產能加速擴張,使得現在東非正式成爲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引領國之一。

在一五計劃結束的同時,東非在人才,工業,科研,市場等重要領域,已經徹底形成了國內大循環,就算彼時其他國家對東非實行制裁或者封鎖,也不可能在阻擋東非崛起的腳步。

而東非通過幾十年的努力,將東非變成一個半工業強國,雖然成績受到歐美社會的質疑,卻足以令歐美之外的國家羨慕嫉妒了。

遠東帝國大使李凌就說道:“三四十年前,我們對東非有着種種誤解,彼時我國對海外瞭解甚少,這導致我們認爲東非和其他西洋國家無異,但是後來我們才知道東非只不過是這個世界上歷史最短的國家,比美利堅更甚,但是在不到五十年的時間裡,東非就算一片未開化之地,變成了面積相當之大,人口衆多,工業強盛的世界大國。”

“東非發展的經驗,對於我們這個國家有很強的借鑑意義,此國能迅速在極短時間裡完成蛻變,雖然說有非洲富庶的原因,但在其立政權之初,連基本人口都無法滿足,尚且需要在我國引入大量移民。”

“所以東非模式絕對不是簡單三言兩語就能概括的,其和歐美國家在制度上相差甚遠,但是能一枝獨秀,毫無疑問對我國復興有着重大啓示。”

遠東帝國外交人員對東非感興趣很正常,彼時遠東帝國還是君主制國家,所以政府官員自然也傾向於繼續維持君主制。

第622章 索馬里漁業前景第804章 獅子大開口第371章 生意第938章 換血第950章 巴黎會議第417章 炊事車第402章 妥協第914章 他鄉故知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876章 白麪閻羅第926章 機耕路第602章 夫妻對話第1001章 王子婚事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587章 東美“西進運動”第124章 水井第384章 臨危受命第471章 漏洞第493章 海軍對壘第245章 我的總督舅舅第99章 岸防炮第800章 威尼斯變化第671章 西北的機遇第474章 討論第486章 外交打壓第7章 擴大生產第925章 造船業第836章 交通狀況第171章 1868年發展情況第309章 私人特工組織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340章 淮海經濟區第763章 威脅本格拉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513章 抉擇第967章 奧拓第205章 別說沒給你機會啊!第934章 兩步溝通第207章 換牌第685章 人盡其用第581章 “火車頭”第39章 利薩海戰第1074章 市場和矛盾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406章 黑色產業鏈第553章 大公無私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817章 東非糧倉第161章 檢閱第767章 佔領安哥拉第978章 後續影響第190章 送行和交待第842章 優勢互補第980章 大西洋經濟區第397章 普魯士在下一盤大棋第525章 血清第979章 西部機遇第402章 妥協第728章 索馬里海戰第1085章 兩國交易第699章 兵役登記第1014章 輕工業第412章 買造結合第180章 足球國度第1038章 資源城市問題第569章 以下犯上第917章 東,法邊境衝突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826章 德意志人費爾南德斯第775章 紹奎第796章 強硬態度第287章 西逃第704章 底氣第671章 西北的機遇第83章 拯救馬西米連諾一世第247章 黑興根旅第966章 參觀姆貝亞第4章 萬事開頭難第969章 有限度合作第878章 無線電第453章 借款第813章 馬達加斯加島第983章 試點地區第896章 “草原”大遷徙第956章 專家建議第921章 西班牙不按套路出牌第35章 牛馬第266章 羅馬二次光復第442章 東非威脅論第635章 第三百三十六 五萬以內第753章 三個月結束戰爭!第981章 捷徑第225章 東非王國第287章 西逃第733章 四面楚歌第531章 兵城第694章 訛詐第663章 混亂西非第880章 安哥拉農業
第622章 索馬里漁業前景第804章 獅子大開口第371章 生意第938章 換血第950章 巴黎會議第417章 炊事車第402章 妥協第914章 他鄉故知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876章 白麪閻羅第926章 機耕路第602章 夫妻對話第1001章 王子婚事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587章 東美“西進運動”第124章 水井第384章 臨危受命第471章 漏洞第493章 海軍對壘第245章 我的總督舅舅第99章 岸防炮第800章 威尼斯變化第671章 西北的機遇第474章 討論第486章 外交打壓第7章 擴大生產第925章 造船業第836章 交通狀況第171章 1868年發展情況第309章 私人特工組織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340章 淮海經濟區第763章 威脅本格拉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513章 抉擇第967章 奧拓第205章 別說沒給你機會啊!第934章 兩步溝通第207章 換牌第685章 人盡其用第581章 “火車頭”第39章 利薩海戰第1074章 市場和矛盾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406章 黑色產業鏈第553章 大公無私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817章 東非糧倉第161章 檢閱第767章 佔領安哥拉第978章 後續影響第190章 送行和交待第842章 優勢互補第980章 大西洋經濟區第397章 普魯士在下一盤大棋第525章 血清第979章 西部機遇第402章 妥協第728章 索馬里海戰第1085章 兩國交易第699章 兵役登記第1014章 輕工業第412章 買造結合第180章 足球國度第1038章 資源城市問題第569章 以下犯上第917章 東,法邊境衝突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826章 德意志人費爾南德斯第775章 紹奎第796章 強硬態度第287章 西逃第704章 底氣第671章 西北的機遇第83章 拯救馬西米連諾一世第247章 黑興根旅第966章 參觀姆貝亞第4章 萬事開頭難第969章 有限度合作第878章 無線電第453章 借款第813章 馬達加斯加島第983章 試點地區第896章 “草原”大遷徙第956章 專家建議第921章 西班牙不按套路出牌第35章 牛馬第266章 羅馬二次光復第442章 東非威脅論第635章 第三百三十六 五萬以內第753章 三個月結束戰爭!第981章 捷徑第225章 東非王國第287章 西逃第733章 四面楚歌第531章 兵城第694章 訛詐第663章 混亂西非第880章 安哥拉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