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第231章

“按照現在的版圖,突然多出這麼多土地,同時也是爲了新佔領土地的統治需要,我看應該對現有的行政區劃進行改革。”康斯坦丁說道。

目前東非總共有行政區18個,還有兩處地區沒有設立行政區劃,屬於軍事佔領區,即西南(贊比亞)和東北(索馬里)。

這18個行政大區,17個在東部,過了姆貝亞,只有一個東加丹加區在西南。

17個行政區裡,刨除掉中央區和北方奧莫拉特特區,其餘15個分佈在原坦桑尼亞,肯尼亞和大湖區。

康斯坦丁早就想對東非的行政區劃進行改革了,東非地廣人稀,東部行政區劃分的太小,每個行政區的人口也不多,很是浪費行政資源。

最主要的是,東非因爲擴張造成的地區的變動,讓原本大區變的有些不夠看,尤其是防務工作。

就比如同葡萄牙交界的南方,魯伏馬河沿岸分爲東馬拉維湖區和下濱海區,兩個行政區應該合併成爲一個。

可以更好的應對葡萄牙殖民地的潛在威脅,而且東馬拉維湖區的存在感太弱,以鬆蓋阿爲中心,明顯競爭不過姆貝亞,反而是下濱海區擁有良港姆特瓦拉,同時首府羅恩羅達發展不錯,而姆特瓦拉當年建港的一個目的就是爲東馬拉維湖區和下濱海區服務,所以從國防,經濟,互補性還有行政成本上來說應該將兩個地區合併。

還有中濱海區,存在感更弱,也沒有獨屬於自己的港口,完全依附於中央區,其實中濱海區不是沒有優良港灣,其東部的基爾瓦基斯瓦尼島在中世紀曾是東非最強大城市,其最遠輻射區域甚至抵達過津巴布韋,只不過後來沒落了,就只剩下一片古代遺蹟羣。

現在東非也沒有開發新港口的想法,目前的港口完全夠用,還有冗餘。不過中濱海區可以合併到中央區,中央區自己就獨佔兩個優良港口。

東非還有一個大草原區,深居東非腹地,當時恩斯特把它設立成獨立大區完全是因爲它地方太大,可以說是野生動物天堂。

還有姆貝亞市所在的上馬拉維湖區,現在看姆貝亞市的潛力,上馬拉維湖區面積太小。

除了以上這些問題,最突出的就是新佔領的東北和西南地區,完全就是一片白地。

要想在當地建立統治,光靠軍隊鎮壓肯定不行,必須建立政府部門,而東非的行政人員本來也不多,所以想利用本來就爲數不多的行政人員,最簡單的辦法還是在東部合併行政區,這樣就可以將原來的政府機關人員劃出一半來投入到新佔領區域,內部行政調整,可以解放出更多的行政人員,投入到新開發的土地上,這方面其實和明治政府對日本的規劃差不多。

但是日本比東非更加極端,因爲東非有大量新進土地來安置這些官員去向,同時日本有中央集權的需求(大名諸藩),東非則沒有。

“陛下,我們確實有必要將一些定位不清晰的大區拆分掉,就比如奧莫拉特特區(奧莫河流域及北肯尼亞廣大土地),以前是最靠北的大區,現在格勒迪蘇丹國被併入後,我們的國境線就推進到索馬里中部,謝貝利河以北,除了索馬里諸國及部落,距離英法兩國在紅海沿岸的殖民地,也不太遠,不管怎麼變,謝貝利河以北都應該整合起來,應對土著和英法等勢力。”

“嗯,阿比西尼亞帝國也是,其體量大,人口多,歷史悠久,是個潛在威脅。”菲利克斯開口道。

“我的看法則完全相反,阿比西尼亞帝國對我們幾乎沒有任何威脅,不管從實力還是利益上來說都是如此。就算假設阿比西尼亞帝國國力和我們東非一樣,他們也不會和我們發生衝突,現在我們已經佔盡天時地利,加上德意志民族就是人和也有了,阿比西尼亞帝國不會爲了埃塞俄比亞高原南部的一堆爛地和我們交手的。”馮德萊恩則發表了反對意見。

阿比西尼亞帝國核心區域在埃塞俄比亞高原北部,東非的奧莫拉特特區通過多年滲透,逐漸完成了對埃塞俄比亞高原南部奧羅莫人,盧歐諸部,以及庫希特人的戰爭,才擁有現在的面積。

這些都是土著部落,所以戰鬥力並不是很強,不過有些部落和阿比西尼亞帝國還是有些聯繫的,類似其藩屬國,但是看到東非武裝後,經過英國人教育的阿比西尼亞帝國對東非的擴張選擇了裝死,這些從屬的黑人勢力也就被東非輕鬆剿滅。

東非也沒有繼續北擴的需求,純黑人種被完全從當地抹除,北方膚色危機解決了百分之八十。

而且埃塞俄比亞高原並不是東非理想的擴張區域,埃塞俄比亞高原海拔比東非高原還高一千米。

東非高原的海拔,就是人類最宜居的海拔高度了(科學實驗證明人類最宜居的海拔在500到2000米之間),平均海拔超過兩千五百米的埃塞俄比亞高原其環境,尤其是氧氣含量並不適合東非移民居住,容易引起高反讓人心理不適。

這也是東非選擇向西南擴張的原因,那裡海拔同東非高原相差無幾,移民幾乎沒有高原反應,反而很宜居,習慣東非高原環境作戰的東非軍隊向那裡擴張,簡直就和回家了一樣。

尤其是德意志移民,在東非完全沒有感覺到和歐洲的區別,東非的德意志移民大多數來自奧地利,或者南德意志。

而那片區域,在歐洲算是海拔比較高的地方了,阿爾卑斯山,巴伐利亞高原,平均海拔在五百米左右。

“嗯,現在便宜佔的差不多了,我們再佔領一些易於防守的地段,就可以在北方收手了,阿比西尼亞帝國夾在英法,埃及以及我們東非中間,明顯英法,甚至埃及對他的威脅更大,他們不會傻到再得罪我們的地步。”思維特贊同道。

實際上阿比西尼亞確實不可能這麼傻,東非佔領的奧莫河流域以及埃塞俄比亞高原南部,羣山環繞,地勢險峻,根本不是行軍的好場所,東非是借了熱武器的便利才能拿下這片區域。

現在東非只要在一些交通要道上佈置一些簡易要塞基本上就無懼阿比西尼亞帝國的威脅。

而且阿比西尼亞帝國也根本沒理由向南部擴張,就像東非向奧莫河上游擴張的理由那樣,東非是爲了保護上游水源地不受威脅,除此外埃塞俄比亞高原南部基本沒有任何經濟價值,即便前世該區域也是埃塞俄比亞人口最少,經濟最不發達的區域。

“看看埃及的領土,正好把埃塞俄比亞高原半包圍在南方,現在是海洋的時代,阿比西尼亞帝國連個出海口都沒有,未來發展可想而知。”

本來就落後,現在連對外交流的窗口也被堵死了,如果前世沒有意大利的殖民,恐怕埃塞俄比亞會更落後。

(本章完)

第497章 準備調停第55章 到東非去第122章 北境開發第46章 船隊第743章 第一階段第561章 海軍抵達第199章 結款第732章 雙輸第551章 交給時間檢驗第143章 奴隸制經濟第310章 援助非洲第540章 文化宗教事務局第365章 詐騙式移民第167章 文化滅絕第430章 客人第656章 擴產和升級第135章 休整第626章 封閉和開放第127章 拉斯坎坡裡交易市場第69章 黑興根王室領地第134章 第一階段作戰任務結束第732章 雙輸第31章 部落衝突第290章 長絨棉第62章 激戰第658章 方針第306章 交接馬約特島第350章 非洲新玩家第717章 南非版“三國同盟”第662章 參會人選第436章 惡意競爭第296章 拿下威尼斯第385章 煽動第379章 黃金葉第401章 駁回第315章 清倉第323章 恩德貝萊大起義第436章 惡意競爭第176章 霍恩菲斯和瑪利亞第449章 野心第253章 維森堡戰役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達瓦市想法第150章 投資和挑撥第741章 殺戮機器“馬克沁”第32章 霍亨索倫城堡第458章 太平洋“明珠”第419章 危機爆發第443章 韜光養晦第562章 世界列強第611章 打入內部第607章 迂迴第737章 奇葩的印度人第527章 東英(印)貿易第133章 西北移民工作第85章 馬西米連諾一世眼中的東非第84章 消息第277章 騰籠換鳥之計第20章 第一鎮(姆蘭迪濟)第37章 戰爭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117章 天倫之樂第403章 撤資第655章 茶產業發展狀況第171章 1868年發展情況第697章 石油產業佈局第410章 海軍問題第611章 打入內部第106章 《東非與莫桑比克互不侵犯條約》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達瓦市想法第31章 部落衝突第160章 革新第745章 菜雞互啄第44章 新歐陸局勢第269章 大津巴布韋遺址第296章 拿下威尼斯第192章 拆分研發部第618章 良知第48章 訂婚第308章 滲透第766章 集結第149章 王位第365章 詐騙式移民第287章 西逃第130章 入侵第602章 夫妻對話第227章 缺大德的東非人第646章 南方形勢第335章 生豬養殖第198章 烏龍對話第509章 起步第612章 美食節第478章 馬普托的情報第157章 風車磨坊第726章 深入第577章 收尾第232章 裁區設省第174章 食品產業獨立第132章 躍躍欲試第28章 “圈地運動”第79章 閒談
第497章 準備調停第55章 到東非去第122章 北境開發第46章 船隊第743章 第一階段第561章 海軍抵達第199章 結款第732章 雙輸第551章 交給時間檢驗第143章 奴隸制經濟第310章 援助非洲第540章 文化宗教事務局第365章 詐騙式移民第167章 文化滅絕第430章 客人第656章 擴產和升級第135章 休整第626章 封閉和開放第127章 拉斯坎坡裡交易市場第69章 黑興根王室領地第134章 第一階段作戰任務結束第732章 雙輸第31章 部落衝突第290章 長絨棉第62章 激戰第658章 方針第306章 交接馬約特島第350章 非洲新玩家第717章 南非版“三國同盟”第662章 參會人選第436章 惡意競爭第296章 拿下威尼斯第385章 煽動第379章 黃金葉第401章 駁回第315章 清倉第323章 恩德貝萊大起義第436章 惡意競爭第176章 霍恩菲斯和瑪利亞第449章 野心第253章 維森堡戰役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達瓦市想法第150章 投資和挑撥第741章 殺戮機器“馬克沁”第32章 霍亨索倫城堡第458章 太平洋“明珠”第419章 危機爆發第443章 韜光養晦第562章 世界列強第611章 打入內部第607章 迂迴第737章 奇葩的印度人第527章 東英(印)貿易第133章 西北移民工作第85章 馬西米連諾一世眼中的東非第84章 消息第277章 騰籠換鳥之計第20章 第一鎮(姆蘭迪濟)第37章 戰爭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117章 天倫之樂第403章 撤資第655章 茶產業發展狀況第171章 1868年發展情況第697章 石油產業佈局第410章 海軍問題第611章 打入內部第106章 《東非與莫桑比克互不侵犯條約》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達瓦市想法第31章 部落衝突第160章 革新第745章 菜雞互啄第44章 新歐陸局勢第269章 大津巴布韋遺址第296章 拿下威尼斯第192章 拆分研發部第618章 良知第48章 訂婚第308章 滲透第766章 集結第149章 王位第365章 詐騙式移民第287章 西逃第130章 入侵第602章 夫妻對話第227章 缺大德的東非人第646章 南方形勢第335章 生豬養殖第198章 烏龍對話第509章 起步第612章 美食節第478章 馬普托的情報第157章 風車磨坊第726章 深入第577章 收尾第232章 裁區設省第174章 食品產業獨立第132章 躍躍欲試第28章 “圈地運動”第79章 閒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