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幕後黑手

意大利黑幫在碼頭拉人,對於普通人來說,如果真的成爲黑幫一員,或許會是不錯的夥計,雖然危險一點,但是黑幫成員的待遇還不錯,還可以藉助身份,欺壓一些平頭百姓,有一種虛榮感,不過,意大利黑幫怎麼可能消化掉這麼一大批意大利移民!

這個時候,意大利黑幫就展示出什麼叫做專業了,美國目前正在大肆新修鐵路和進行西部大開發,缺的是人手,有的是需求,意大利黑幫就藉此機會開始參與各種工程。

一般意大利人接手工程也容易,你不讓我們幹,你也別想正常開工了,我就派人三天兩頭來搗亂,看誰先堅持不住。

沒有辦法,大多老闆選擇息事寧人,不過活可以交給你們,但是必須做好了,惹急了照樣找人收拾伱。

而意大利黑幫不可能憑空變出人來,所以到意大利拉人就極爲重要,這也是意大利黑幫願意替移民出船費的原因。

從南北戰爭結束後,美國本土生產的所有鋼鐵中有一半用於製造鐵軌,美國鐵路的黃金時代也就此來臨,而紐約也抓住了這次機會,得到了迅速發展。

紐約,也就是美國的新鄉,發現時間還是比較晚的,所以發展起步也比較晚,1524年,意大利人喬瓦尼·達韋拉扎諾在法國國王的支持下,發現了紐約港,他乘着太子妃號進入了紐約港區,宣佈此地爲法國所有,並將之命名爲新昂古萊姆。成爲第一個歷史記載的造訪紐約的歐洲人,所以意大利人和紐約的關係源遠流長。

美國獨立後,紐約極速發展,1790年,紐約超越費城成爲美國第一大城市。1800年美國的外來商品大約只有9%通過紐約港進入美國,1825年伊利運河通航,紐約成爲商品集散中心,到1860年,外來商品比例已經躍升到62%。同時紐約人口突破百萬,紐約成了世界上有史以來最大的新興城市,而現在紐約又趕上了鐵路發展熱潮,有望更進一步發展。

紐約大中央火車站就是紐約鐵路發展的代表性標誌之一,紐約大中央火車站由鐵路巨頭範德比爾特出資建造。

他於1877年繼承父親遺產,然後大規模擴展紐約中央鐵路網,購入芝加哥和西北鐵路,芝加哥、紐約和聖路易鐵路,克利夫蘭、哥倫布、辛辛那提和印第安納波里鐵路,大中央火車站是他的得意之作之一。

大中央火車站建設,是美國鐵路擴張的一個縮影,建成後可以容納一萬五千名乘客,完工後的紐約大中央火車站就是曼哈頓的地標性建築,同時是北美洲最大的單體建築。

在大中央火車站建設過程中意大利人居功至偉,目前意大利是美國最大的移民來源國,雖然美國整體移民數量和質量遠不如前世,但也不算太遜色,意大利人和斯拉夫人填補了德意志人留下的空缺位。

黑興根財團買通報社在德意志地區對美國德意志人的客觀描述打消了大部分德意志移民前往美國的念頭,而選擇東非。

雖然他們對東非同樣不太瞭解,可他們瞭解貴族的套路,黑興根王室大貴族的號召力擺在那裡,就不是美國暴發戶們可比的。

當然,美國作爲一片熱土,對不少比較有反骨的德意志人吸引力還是不錯的,這種人就和執意到緬北發財的人一樣,對黑興根財團對美國的客觀描述嗤之以鼻。

什麼“人間地獄”?那是我沒去,我去了美國,靠着在德意志磨練的“手藝”就可以發財,聽說美國的富人可都是出手大方的“善人”,隨便綁幾票,咱們不就發財,然後可以衣錦還鄉了麼?

你要問他們,你怎麼知道?他就說,以前和我同村的人現在都混發財了,當時叫我我沒去,現在大腿都快拍青了。

這種不識好歹的人,只相信自己“可靠小道消息”,那就去唄,反正沒人攔着,到了美國能不能混上口飯吃都是問題,畢竟前輩們已經把路堵死了,而他們顯然又沒有意大利人團結。

意大利到北美的既有革命者又有黑幫組織,組織能力上比德意志人要強的多。

他們組建各種工程公司,然後拉人當“工人”,對美國私人和企業提供有償廉價勞動力服務,也就是外包。

今年紐約正在建設的大中央火車站,就使用了大量的意大利勞工,意大利人在美國地位也就比華人,印度人,黑人稍高,除了黑人數量比較多外,就數意大利人數最多,所以意大利人地位高的極其有限,大多數意大利人到美國後只能從事美國社會認證的低端工作,廚師、木匠和建築工人等。

反正是沒有什麼人權,大多都是往死裡用,想反抗,就要先過黑幫這一關,作爲資本家的合作伙伴,黑幫成員會協助管理自己的同胞,防止他們鬧事。

雖然高強度工作下時刻有暴斃的風險,但是總比待在意大利餓死強,就算在歐洲工作條件未必比美國強,可能社會地位上低了點,但是大部分意大利人習慣了,而且在歐洲可沒有黑人這種生物來襯托自己,只要有人過得比我還慘,那心裡就至少有個安慰。

總體上意大利移民對在美國的生活是滿意的,意大利黑幫就更滿意了,錢根本就賺不完,而美國企業和資本家也滿意了,意大利人價格低,還有黑幫壓着,不會鬧事,意大利人本身也比印度人和黑人勤勞,管理成本低,誰不喜歡這樣的勞動力。

而且意大利人沒有強大祖國作爲後盾,目前意大利又恢復了四分五裂的狀態,地位自然不可能高起來,也就是沾了歐洲人的光,才比華人,印度人和黑人地位高一點。

實際上初來意大利的移民地位還是比較高的,也被美國社會接納,當時意大利移民主要是些小商販,勞工數量不足七分之一。

但是最近這些年,尤其是近兩年,意大利人大量涌入,還多是些沒有什麼技能的普通人,就算給他們機會也只能從事低端工作,加上意大利黑幫紛紛在美國開堂口,造成美國社會治安極大下滑,犯罪率飆升,意大利移民社區更是貧民窟中的貧民窟,所有這一切都極大拉低了意大利移民羣體在美國的形象和地位。

而始作俑者其實是美國政府,意大利黑幫,意大利王國,奧匈帝國以及恩斯特這五方勢力,大家共同推動才造成了這種情況的發生。

按照正常移民程序,就算髮生戰爭,到美國的意大利移民也不應該這麼不堪,但是恩斯特提前把許多優質移民篩選到了東非和巴拉圭,去到美國的意大利移民能有好才奇怪。

第640章 工地第196章 鐵路第489章 戰爭歸戰爭,貿易規貿易第443章 韜光養晦第1185章 速成第1187章 東非世界博覽會第827章 種植園改農場第168章 餐具第1199章 討論第697章 石油產業佈局第1047章 奧匈海軍求助第894章 能源格局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927章 高等教育大手筆第1013章 站隊第1083章 憂心忡忡的英國人第574章 服軟第640章 工地第802章 爭論第675章 水鐵聯運第122章 北境開發第862章 後續第24章 籌措資金第152章 恢復聯絡第506章 賊心不死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913章 外國資本第655章 茶產業發展狀況第998章 貝拉市第559章 誣陷第713章 不畏戰第897章 遠東戰爭結束第323章 恩德貝萊大起義第616章 行蹤第911章 工業基礎的重要性第950章 巴黎會議第58章 密謀第931章 漢斯萊頓的改革第934章 兩步溝通第306章 交接馬約特島第271章 新海軍基地選址第810章 海岸線第67章 大臣路線第760章 421師野望第164章 肉類第331章 插翅難飛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團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839章 強大的東非電力第29章 艱苦行軍第555章 羞辱第95章 兵工廠升級第239章 弗朗茨究竟再搞什麼?第426章 回歐第283章 特雷西亞軍事指揮學院第589章 繁榮新城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1202章 家電廚具第965章 德國人的震撼第221章 先苦一苦尼格第469章 鯨灣港第1219章 先兵後禮第1088章 紅海航線的戰略意義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606章 後悔第733章 四面楚歌第425章 擴大市場第697章 石油產業佈局第1038章 資源城市問題第83章 拯救馬西米連諾一世第764章 計劃調整第969章 有限度合作第306章 交接馬約特島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307章 德國誕生第49章 疾病防控第367章 鐵甲艦第53章 土豆種植第310章 援助非洲第848章 教育資源集中化第967章 奧拓第573章 海陸之爭第952章 “雄獅”版圖第180章 足球國度第390章 勸離第1098章 造船業影響第135章 休整第337章 美利堅老鄉第646章 南方形勢第173章 1869年農業發展方向第905章 “阿司匹林”第1008章 分析第215章 交涉第593章 巴爾特庫姆造船廠第396章 推測第56章 平衡第958章 巴拉圭第1084章 底氣
第640章 工地第196章 鐵路第489章 戰爭歸戰爭,貿易規貿易第443章 韜光養晦第1185章 速成第1187章 東非世界博覽會第827章 種植園改農場第168章 餐具第1199章 討論第697章 石油產業佈局第1047章 奧匈海軍求助第894章 能源格局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927章 高等教育大手筆第1013章 站隊第1083章 憂心忡忡的英國人第574章 服軟第640章 工地第802章 爭論第675章 水鐵聯運第122章 北境開發第862章 後續第24章 籌措資金第152章 恢復聯絡第506章 賊心不死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913章 外國資本第655章 茶產業發展狀況第998章 貝拉市第559章 誣陷第713章 不畏戰第897章 遠東戰爭結束第323章 恩德貝萊大起義第616章 行蹤第911章 工業基礎的重要性第950章 巴黎會議第58章 密謀第931章 漢斯萊頓的改革第934章 兩步溝通第306章 交接馬約特島第271章 新海軍基地選址第810章 海岸線第67章 大臣路線第760章 421師野望第164章 肉類第331章 插翅難飛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團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839章 強大的東非電力第29章 艱苦行軍第555章 羞辱第95章 兵工廠升級第239章 弗朗茨究竟再搞什麼?第426章 回歐第283章 特雷西亞軍事指揮學院第589章 繁榮新城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1202章 家電廚具第965章 德國人的震撼第221章 先苦一苦尼格第469章 鯨灣港第1219章 先兵後禮第1088章 紅海航線的戰略意義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606章 後悔第733章 四面楚歌第425章 擴大市場第697章 石油產業佈局第1038章 資源城市問題第83章 拯救馬西米連諾一世第764章 計劃調整第969章 有限度合作第306章 交接馬約特島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307章 德國誕生第49章 疾病防控第367章 鐵甲艦第53章 土豆種植第310章 援助非洲第848章 教育資源集中化第967章 奧拓第573章 海陸之爭第952章 “雄獅”版圖第180章 足球國度第390章 勸離第1098章 造船業影響第135章 休整第337章 美利堅老鄉第646章 南方形勢第173章 1869年農業發展方向第905章 “阿司匹林”第1008章 分析第215章 交涉第593章 巴爾特庫姆造船廠第396章 推測第56章 平衡第958章 巴拉圭第1084章 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