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輸血

黃沙漫漫,在古商道上流竄,乾涸的遠古河牀上一支阿拉伯商隊頂着炎熱的烈日向着遠方前行。

百十匹駱駝一步一個腳印向前摸索着,看起來沒有一絲睏倦,而駱駝上的商人們卻叫苦連天。

“安德烈洛夫先生,你們爲什麼不從俄國境內把這批武器送到阿富汗,而是要走這裡偷偷給阿富汗人送武器,這條商路說實話,要不是經驗最老到的艾買提大叔帶路,恐怕都摸不清方向。”

被稱爲“安德烈洛夫”的人騎在駱駝背上,用熟練的俄語對着商隊頭目說道:“法魯格先生,這次是秘密行動,你應該也知道我們俄國和英國不對付,不過英國和俄國都是世界大國,所以雖然有衝突,但是不能放在明面上,也就是把你當朋友,我才告訴伱這些,你可千萬不要說出去。”

聽見安德烈洛夫說是自己的朋友,這讓法魯格很開心,法魯格帶着四方小帽子,面帶笑意道:“我當然知道,安德烈洛夫先生,懂得都懂,你們的事我們是絕對不會說出去的,我們商隊你們放心,常年在這片區域做生意,最講究信譽,撒謊,安拉是不喜歡的。”

容不得法魯格對安德烈洛夫關係不錯,因爲幾天接觸下來,法魯格發現安德烈洛夫很尊重自己的信仰,和以往的那些俄羅斯人不一樣。

“安德烈洛夫先生,聽你的口音不像是我平時聽到的俄語。”法魯格問道。

聽到這句話讓初出茅廬的“安德烈洛夫”突然心裡一緊,不過他依然裝作鎮定的樣子詢問道:“法魯格先生,你是如何知道的?”

“我經常和你們俄國人打交道,對俄語很熟悉,就是和那些俄羅斯商人不一樣。”

聽到這裡,“安德烈洛夫”只是頃刻間就明白了怎麼一回事,心中也鬆了一口氣。

他笑呵呵的解釋道:“我是聖彼得堡人,所以說的話可能和南邊的俄國人口音上有些差異。”

“原來是這樣,我知道俄羅斯也是一個地域龐大的國家,所以各個地區的語言存在差異也就好理解了,就像我們阿拉伯教,每個地區的口音都有很大差別。”

聽到這,“安德烈洛夫”就徹底放心了,看來法魯克認同了自己的說法,不過自己的口語確實是聖彼得堡口音,畢竟這個時間段聖彼得堡是俄國的首都。

不過法魯克的話也給了“安德烈洛夫”一個警示,那就是在外國的特工應該多學點方言,等自己回到聖彼得堡就和上面反映一下,要不然日後有同僚因爲口音問題被識破就不好了。

法魯克不知道自己的無心之言意外幫助一個特務組織修正一個缺點,不過也不能說東非國防安全局不專業,畢竟成立沒幾年時間,沒有問題那纔是問題。

就像二戰時英國軍情六處那是典型的記吃不記打,不過英國軍情六處水平還算可以,當然,這全靠對手德國同僚襯托,後面遇到蘇聯,英國情報部門就變猴子了,而耍猴人是克格勃。

作爲德意志,恩斯特肯定不希望東非情報部門和德國學習,所以東非情報部門從一開始就是向着專業化,制度化發展的。

當然,恩斯特在發展情報部門的時候,也希望東非情報部門向德國陸軍學習,那就是不得干預政治。德國雖然是軍國主義,其實更多的是一種軍國主義國家文化,德國人比較軸這一點就體現其中,軍隊只幹軍隊的事,而不能參與政府事務,政府也不能對軍隊指手畫腳。

不過德國整個國家體系,都是圍繞軍隊開展的,所以德國軍隊也犯不着和政府發生衝突,畢竟全是自己人,相較而言,日本那種纔是真正的軍國主義,以下犯上,確實處處凸現着極端思維。

東非軍隊相較於德國而言,權利方面更小,恩斯特雖然自稱學習德國的軍國主義,但是政府不會像德國那樣處處爲軍事服務。

東非的官僚羣體,更像是蘇聯官僚一樣,不過軍方和政府雙方關係不差,每年很多退伍軍人會安排進入政府工作,尤其是早期東非,行政人員很大一部分出身軍武。

如果東非也學德國,那陸軍至少要翻兩倍,雖然東非非黑人口數量肯定沒有德國多,但是人口結構更年輕,還有那麼多黑人作爲生產工具,負擔也比較小,就像遠東古代遊牧政權,一般都是靠着漢人種地,而本民族從事軍事一樣,黑人也起到這個作用,實際上各國都是如此。

只不過東非存在大量可壓榨人口,而且比其他國家更甚,黑人在東非沒有人權和地位,反抗也不起作用,恩斯特這個人缺點多,但是心夠狠,畢竟做聖母那是要付出代價的。

恩斯特自己也時常覺得東非黑人是比較好治理的對象,雖然笨了一點,但是也不懂什麼戰術,當然,這主要和眼界有關,和智商沒有太大關係。

東非殖民非洲時間太短,這些黑人完全無法應對高出兩個維度殖民者的降維打擊,而等他們接觸和學會殖民者的思維和手段後,東非又把他們送走了,斷絕他們在東非復仇的機會,還是去霍霍其他國家吧!

在行走了兩天,“安德烈洛夫”一行人終於到了阿富汗西部邊境一個叫亞茲丹的小地方,不過這裡不是“安德烈洛夫”的最終目的地。

東邊的信丹德地區纔是“安德烈洛夫”的目標,信丹德谷地是阿富汗少有的好地方,對於阿富汗這種國家來說,能種糧食就是好地,尤其是信丹德平地面積很大。

信丹德是阿富汗西部重要的地區,最主要的是這裡距離喀布爾非常遠,英國現在名義上佔領了阿富汗,但是對大部分地區沒有實際佔領,更不用說位置偏遠的信丹德。

前世阿富汗宗教政權就在這裡活動頻繁,所以信丹德地區對英國這個侵略者很是仇視。

“安德烈洛夫”這次的任務就是通過信丹德當地武裝,給阿富汗的抵抗組織輸血,給英國人難堪。

進入信丹德後,一位常年在此地做生意的商人接待了“安德烈洛夫”,這個人自然和東非扯不上關係,但是他和桑給巴爾商人有業務往來,也不得不說桑給巴爾商人神通廣大,生意都做到阿富汗這種偏遠地區了,不過這也不例外,背靠着東非,桑給巴爾商人想不發財都難,東非有商品,而桑給巴爾商人有渠道,雙方算是合作共贏。

這也是桑給巴爾商人願意給東非充當馬前卒的原因,再者說阿富汗在信仰上和桑給巴爾商人羣體一樣,所以支援兄弟反抗侵略在道義上也說的過去,一邊可以賺錢,一邊又可以和阿富汗當地勢力搞好關係,這種划算買賣自然願意做。

再者說東非對阿富汗沒有利益訴求,不會讓雙方合作感到爲難,這件事也就容易辦成了。

第675章 水鐵聯運第594章 矛盾第534章 西印度洋港口之爭第755章 攻守易勢第248章 海因裡希第763章 威脅本格拉第654章 軍用車輛研究所第334章 三角聯盟(續)第676章 摩托第260章 南轅北轍的猜想第401章 駁回第601章 橡膠種植業前景和危機第212章 蘇伊士運河第138章 第一百三十六 那基瓦力湖戰役第100章 近海防禦系統第204章 “流放”?“潤”!第286章 工人調動第251章 各方行動第242章 爲什麼是馬約特島?第301章 奧地利商業考察團第658章 方針第547章 登陸第162章 打魚第2章 恩斯特的改變第88章 衝突升級第424章 奔逃第588章 哈拉雷市菸草廠第239章 弗朗茨究竟再搞什麼?第477章 李濟的責任感第443章 韜光養晦第415章 在的裡雅斯特第134章 第一階段作戰任務結束第553章 大公無私第342章 玻璃產業第731章 損失慘重第432章 三個渠道第188章 維斯特宮第326章 “中央運河”工程第416章 定位不同第749章 南下第29章 艱苦行軍第54章 美泉宮談話第48章 訂婚第623章 摩加迪沙港改造第628章 引入外資第614章 尼古拉特斯拉第684章 黑人力量第514章 喀布爾大起義第767章 佔領安哥拉第640章 工地第94章 巴拉圭移民到賬第393章 東英民間衝突第136章 道路第13章 國際調停第37章 戰爭第226章 遠東大使第368章 插曲第212章 蘇伊士運河第636章 分擔壓力第436章 惡意競爭第594章 矛盾第638章 利益交換第641章 一進一出第45章 羅恩羅達第48章 訂婚第628章 引入外資第250章 敵在巴黎第162章 打魚第757章 潰不成軍第281章 勞務輸出第16章 水城威尼斯第370章 (不用訂閱章)第231章第657章 安哥拉防務第637章 大缺大德第190章 送行和交待第567章 電工技校第237章 小了,格局小了。第630章 勞務合作第227章 缺大德的東非人第575章 達成共識第48章 訂婚第390章 勸離第577章 收尾第411章 斐迪南海軍學院第453章 借款第695章 納塔爾第139章 戰爭結束第291章 “偷國”第251章 各方行動第674章 魚米之鄉第634章 方案選擇第496章 交戰第459章 工作會議第289章 教學第751章 西線反攻第713章 不畏戰第770章 安哥拉遺產繼承第665章 東英必有一戰第165章 拉斯坎坡裡貿易市場的發展
第675章 水鐵聯運第594章 矛盾第534章 西印度洋港口之爭第755章 攻守易勢第248章 海因裡希第763章 威脅本格拉第654章 軍用車輛研究所第334章 三角聯盟(續)第676章 摩托第260章 南轅北轍的猜想第401章 駁回第601章 橡膠種植業前景和危機第212章 蘇伊士運河第138章 第一百三十六 那基瓦力湖戰役第100章 近海防禦系統第204章 “流放”?“潤”!第286章 工人調動第251章 各方行動第242章 爲什麼是馬約特島?第301章 奧地利商業考察團第658章 方針第547章 登陸第162章 打魚第2章 恩斯特的改變第88章 衝突升級第424章 奔逃第588章 哈拉雷市菸草廠第239章 弗朗茨究竟再搞什麼?第477章 李濟的責任感第443章 韜光養晦第415章 在的裡雅斯特第134章 第一階段作戰任務結束第553章 大公無私第342章 玻璃產業第731章 損失慘重第432章 三個渠道第188章 維斯特宮第326章 “中央運河”工程第416章 定位不同第749章 南下第29章 艱苦行軍第54章 美泉宮談話第48章 訂婚第623章 摩加迪沙港改造第628章 引入外資第614章 尼古拉特斯拉第684章 黑人力量第514章 喀布爾大起義第767章 佔領安哥拉第640章 工地第94章 巴拉圭移民到賬第393章 東英民間衝突第136章 道路第13章 國際調停第37章 戰爭第226章 遠東大使第368章 插曲第212章 蘇伊士運河第636章 分擔壓力第436章 惡意競爭第594章 矛盾第638章 利益交換第641章 一進一出第45章 羅恩羅達第48章 訂婚第628章 引入外資第250章 敵在巴黎第162章 打魚第757章 潰不成軍第281章 勞務輸出第16章 水城威尼斯第370章 (不用訂閱章)第231章第657章 安哥拉防務第637章 大缺大德第190章 送行和交待第567章 電工技校第237章 小了,格局小了。第630章 勞務合作第227章 缺大德的東非人第575章 達成共識第48章 訂婚第390章 勸離第577章 收尾第411章 斐迪南海軍學院第453章 借款第695章 納塔爾第139章 戰爭結束第291章 “偷國”第251章 各方行動第674章 魚米之鄉第634章 方案選擇第496章 交戰第459章 工作會議第289章 教學第751章 西線反攻第713章 不畏戰第770章 安哥拉遺產繼承第665章 東英必有一戰第165章 拉斯坎坡裡貿易市場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