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章 貿易和市場

“阿蘭德大使,鐵路和電報都是我們需要的,但是我們也需要軍事裝備來抵抗入侵者,否則連國家安全都無法保證,我們也無心建設自己的國家。”約翰尼斯四世說道。

阿蘭德:“陛下的憂慮我也清楚,我們東非會爲此做一些準備,保證貴國的安全問題!”

如何保證阿比西尼亞帝國的安全,那自然是解決當前意大利和阿比西尼亞帝國之間的軍事衝突。

所以阿蘭德的這個承諾對阿比西尼亞帝國很重要,畢竟光靠阿比西尼亞帝國肯定無法和意大利達成共識。

當然,給予阿比西尼亞帝國這樣的禮遇和阿比西尼亞帝國對東非重要性有關,阿比西尼亞帝國是唯一一個貿易被東非壟斷的千萬級人口大國。

遠東帝國市場雖然龐大,但是東非在遠東地區的想象力卻很有限,即便是淮海經濟區市場也是和德國,奧地利等國家共享。

德意志地區雖然貿易往來繁榮,可東非的工業品競爭不過同類型的德意志同行,反而向東非本土輸出,這對東非的工業品出口並不算友好。

在1887年東非貿易受到了極大的挫折,尤其是工業產品從增長變成了停滯不前,這對於東非工業發展來說是極大的阻礙。

其次是中東地區,目前中東地區的精華地帶基本上都在奧斯曼控制之下,東非只能通過阿曼和其形成競爭。

所以通過幾個主要市場的現狀來看,目前阿比西尼亞帝國對東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所以扶持阿比西尼亞帝國是當前東非工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戰略,首先就是把路修起來,否則阿比西尼亞帝國南部貿易永遠無法取代紅海貿易,成爲阿比西尼亞帝國的主流貿易線路。

現在阿比西尼亞帝國成爲東非第一大進出口國的原因在於意大利人堵住了紅海,但是戰爭和敵對行爲是不可能一成不變的。

萬一意大利和阿比西尼亞帝國達成妥協,阿比西尼亞帝國可以重新利用紅海航線,那東非貿易很快就會受挫,畢竟埃塞俄比亞高原南部是山區,天然上區位不如紅海地區。

所以現在東非的目標就是打通阿比西尼亞帝國和東非之間的交通問題,進一步擴大貿易量,尤其是工業出口量,來支撐東非工業的發展。

……

東非,第一鎮市。

馮德萊恩:“近十年以來,我們的出口貿易受到了各國的激烈競爭,尤其是東南亞市場,英法兩國在此地的殖民擴張,極大壓縮了東非在該區域的出口量,像緬甸,柬埔寨,安南,就連泰國都受到一定影響。”

“在非洲方面,西非劃分勢力範圍後,我們的貿易也受到一定影響。”

“如果不是淮海經濟區,持續增長,那今年的工業品出口很可能進入負增長,所以開拓新市場是東非急需解決的問題。”“電力,汽車產業我們可以和歐美國家競爭,並且處於優勢地位,但是二者市場狹窄,連國內都很難大規模推廣,傳統工業品的主要市場反而是北方的阿比西尼亞帝國,所以我們必須進一步打好和阿比西尼亞帝國的關係。”

以上就是東非貿易目前受到世界局勢的影響,列強在全世界劃分殖民地,壓縮了東非工業產品的生存空間,只有同阿比西尼亞帝國和遠東帝國貿易沒有受到太大影響。

所以馮德萊恩接着說道:“我們現在有三個方向需要爭取,其中阿比西尼亞帝國肯定是要保證其存在的,所以協調其和意大利的關係就是我們應該做的事,最重要的是讓兩者停止戰爭。”

當然,東非不是讓阿比西尼亞帝國結束和意大利的敵對情緒,僅僅是停戰,畢竟意大利要真是把阿比西尼亞帝國吞掉了,東非的國際貿易會受到很大影響。

所以維持二者之間的平衡很重要,反正現在意大利對阿比西尼亞帝國也沒有什麼進展,反而促進了約翰尼斯四世領導下阿比西尼亞帝國內部的團結,所以兩國戰爭完全沒有必要繼續下去。

“其次是遠東帝國,繼續維繫兩國之間友好關係非常重要,而且我們要給其更多的軍事資助,尤其是海軍上,我們的一些艦艇面臨換代問題,遠東帝國則面臨英國扶持的日本傀儡政府威脅,同時保證遠東帝國政府自主性,也能讓遠東帝國在兩國貿易中,偏向於我們。”

“最後就是南美方向,我們在大西洋沿岸先天條件不足,但是不能忽視南美國家的體量,尤其是南美東部國家。”

“南美是千萬級別的大市場,且有一定的自主性,尤其是阿根廷和巴西,所以大西洋航線是一定要活躍起來的,打通和南美貿易的重要舉措應該分爲三點來看。”

“西南非洲擁有我們在大西洋沿岸唯一的三處港口,最南部的奧蘭治蒙德可以先不考慮,無法對接中東部生產基地和市場,斯瓦科普蒙德是軍港,所以對外貿易也無法走斯瓦科普蒙德,這樣一來只有鯨灣港是唯一選擇。”

“除了這三個主要突破口外,我們同德意志地區,東歐,還有阿拉伯地區之間的貿易也要維繫,工業和農業要分開來看,這三個地區就是東非農業的主要消費市場,農業依然是我國對外經濟的主要支柱。”

恩斯特:“說的不錯,所以對外工業商品貿易想要取得重大突破,目前來說主要是兩個方向,一個是開拓新的市場,第二個就是產業升級。

在新興產業領域,我們和其他國家的差距不大,甚至處於領跑者行列,所以我們要擴大這種優勢,尤其是在電力和汽車產業等新型產業繼續加大布局,同時成立相關研發機構,大學,助推發展,爲後續發展提供後勁,擺脫對德意志地區的依賴。”

提高工業生產能力,降低成本,是提高東非工業產品競爭力,擴大市場的一個重要手段。

當然,目前歐美的主流做法是搶奪殖民地,強行打開商品市場,除了可以給自家工商業提供市場外,還能把競爭對手“拒之門外”。

這何嘗不是另外一種閉關鎖國,所以東非的國策是沒有問題的,國內市場是東非的命脈,而保證國內市場穩定的要求是保證社會秩序穩定。

這也是東非要應對的最大難題,所以東非不能輕啓戰端,必須保證主要經濟地區不受到影響。

當然不能輕啓戰端,不是東非不想開戰,而是要在做好完全準備後,再掀起南部非洲大戰,東非對戰爭的渴望並不比南部德蘭士瓦人,英國人和葡萄牙人弱。

第728章 索馬里海戰第66章 《東桑條約》第109章 聖誕節第69章 黑興根王室領地第592章 巡視巴加莫約第140章 新品第100章 近海防禦系統第518章 循序漸進第264章 威尼斯大逃亡第475章 出手第580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電纜國營一廠第757章 潰不成軍第241章 黑興根入場第751章 西線反攻第601章 橡膠種植業前景和危機第492章 靜坐戰第54章 美泉宮談話第35章 牛馬第702章 東非的“政治資產”第506章 賊心不死第535章 落後農業國第101章 招人第605章 奧蘭治人起義第683章 瓜分世界第一階段完成第349章 窮兵黷武第175章 村落選址第253章 維森堡戰役第602章 夫妻對話第69章 黑興根王室領地第77章 “貨物”到港第743章 第一階段第23章 阻礙時代進步第278章 三千多公里第47章 聯姻事宜第449章 野心第404章 暴富第246章 1870年德意志戰爭的第一槍第525章 血清第706章 東阿外交關係升級第59章 桑給巴爾宮廷政變第98章 遊歷第40章 移民軍回國第314章 貿易和衝突第295章 拒絕第386章 兵臨城下第334章 三角聯盟(續)第75章 大逃亡第166章 招聘廣告第573章 海陸之爭第554章 背後的東猶之爭第460章 衝突第747章 費特河戰役第413章 二元制中學第236章 “羅馬”之謀。第493章 海軍對壘第146章 農業研究所第145章 菸草工廠第363章 百萬畝橡膠林第446章 災情第648章 1883年國防軍事變動報告第373章 五十步笑百步第610章 軍事顧問團第130章 入侵第706章 東阿外交關係升級第714章 伊林加第142章 三區一改第518章 循序漸進第613章 工作報告第671章 西北的機遇第173章 1869年農業發展方向第755章 攻守易勢第66章 《東桑條約》第518章 循序漸進第459章 工作會議第235章 想搞事,又不想出力的恩斯特第556章 氣吐血第573章 海陸之爭第474章 討論第189章 佔領第335章 生豬養殖第463章 站隊第91章 說明:請大家不要划走,一定要看完,第352章 東印度洋的海上馬車伕第215章 交涉第609章 提升第30章 多多馬第325章 恩德貝萊人的支持者第414章 新漢堡港第261章 威脅第354章 電報第681章 金沙薩第737章 奇葩的印度人第646章 南方形勢第752章 軟柿子第286章 工人調動第561章 海軍抵達第153章 送酒第157章 風車磨坊第568章 宜居城市第759章 歹毒手段
第728章 索馬里海戰第66章 《東桑條約》第109章 聖誕節第69章 黑興根王室領地第592章 巡視巴加莫約第140章 新品第100章 近海防禦系統第518章 循序漸進第264章 威尼斯大逃亡第475章 出手第580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電纜國營一廠第757章 潰不成軍第241章 黑興根入場第751章 西線反攻第601章 橡膠種植業前景和危機第492章 靜坐戰第54章 美泉宮談話第35章 牛馬第702章 東非的“政治資產”第506章 賊心不死第535章 落後農業國第101章 招人第605章 奧蘭治人起義第683章 瓜分世界第一階段完成第349章 窮兵黷武第175章 村落選址第253章 維森堡戰役第602章 夫妻對話第69章 黑興根王室領地第77章 “貨物”到港第743章 第一階段第23章 阻礙時代進步第278章 三千多公里第47章 聯姻事宜第449章 野心第404章 暴富第246章 1870年德意志戰爭的第一槍第525章 血清第706章 東阿外交關係升級第59章 桑給巴爾宮廷政變第98章 遊歷第40章 移民軍回國第314章 貿易和衝突第295章 拒絕第386章 兵臨城下第334章 三角聯盟(續)第75章 大逃亡第166章 招聘廣告第573章 海陸之爭第554章 背後的東猶之爭第460章 衝突第747章 費特河戰役第413章 二元制中學第236章 “羅馬”之謀。第493章 海軍對壘第146章 農業研究所第145章 菸草工廠第363章 百萬畝橡膠林第446章 災情第648章 1883年國防軍事變動報告第373章 五十步笑百步第610章 軍事顧問團第130章 入侵第706章 東阿外交關係升級第714章 伊林加第142章 三區一改第518章 循序漸進第613章 工作報告第671章 西北的機遇第173章 1869年農業發展方向第755章 攻守易勢第66章 《東桑條約》第518章 循序漸進第459章 工作會議第235章 想搞事,又不想出力的恩斯特第556章 氣吐血第573章 海陸之爭第474章 討論第189章 佔領第335章 生豬養殖第463章 站隊第91章 說明:請大家不要划走,一定要看完,第352章 東印度洋的海上馬車伕第215章 交涉第609章 提升第30章 多多馬第325章 恩德貝萊人的支持者第414章 新漢堡港第261章 威脅第354章 電報第681章 金沙薩第737章 奇葩的印度人第646章 南方形勢第752章 軟柿子第286章 工人調動第561章 海軍抵達第153章 送酒第157章 風車磨坊第568章 宜居城市第759章 歹毒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