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窮兵黷武

安德:“在來東非前,我就託人向洋商請教過,他們說歐洲諸國相互征伐,戰爭不休,尤其是德意志地區,衆國林立,極爲好戰,而普魯士又是其中最爲窮兵黷武的一個,聽聞其歷史上有個“士兵國王”,其他君主也多是如此,就比如現在的威廉一世,在位期間就先對北方鄰居丹麥王國發動戰爭,現在更是和法蘭西爭雄,不知最終鹿死誰手。”

李格:“這普魯士,聽起來好像和暴秦有些相似啊!不行仁政,恐將二世而亡!”

安德:“世嚴兄!慎言,我們如今所在東非王國可就和這個普魯士有所淵源,萬一被有心之人聽了去可就麻煩了!”

李格:“這是何故?”

“你可能以爲所謂東非王國和普魯士扯不上關係,實際上他們是一家人,這東非王國的康斯坦丁國王原來就是普魯士王室的親王,他們都是普魯士王族。”

李格:“原來如此,不過一個在歐羅巴,一個在阿非利加,兩國之間聯繫上恐怕不是多麼親密,一兩代還好,以後可就難說了。”

李格的意思就是東非王國和普魯士的關係就如兄弟分家,別管現在怎麼樣,未來都是各過各的。

安德:“話雖如此,可兩國的制度人文可能是最相似的,這普魯士窮兵黷武,東非王國恐怕也是不遑多讓。”

李格:“只有親自到了東非才知道傳言並不是假的,而是客觀描述,所謂國雖大,好戰必亡,東非一蕞爾小國,卻處處能見到軍人,這樣的國家,民衆生活一定是不幸的。”

安德搖搖頭道:“世嚴兄,恐怕你說的有些絕對了,國雖大,好戰必亡,但是後面還有一句天下雖安,忘戰必危,如今我們遠東面臨的不正是後一種困境麼?再說了,事無絕對,我們不能因爲一個國家軍人多,就說是錯誤的。”

李格:“這可是老祖宗傳下來的經驗!”

安德:“普魯士這個國家,地理位置過於危險,如果不全民皆兵,那隨時都有滅國風險,西方夷人又都不修德行,所謂春秋無義戰,目前歐羅巴諸國就停留在我們幾千年前的狀態,所以普魯士現在的方式對於他來說可能是最好的。”

李格:“那東非也和普魯士一樣麼?普魯士處在四戰之地,東非王國應該不太可能吧!所謂逐鹿中原,那是四方想要擴張都要取得中原,畢竟誰也繞不開中間的地方,這東非王國聽名字就知道是處在阿非利加洲的東部,很明顯不是四戰之地,有必要維持那麼多軍隊!”

安德:“你說,有沒有一種可能,這個東非王國是入侵的一方,所以軍隊數量多,伱看,康斯坦丁國王來自普魯士,而我們古籍上記載此處是古代崑崙奴的地盤,前朝鄭和曾到訪此地,可是你我昨天在達市見過多少崑崙奴?”

李格:“這……好像還真沒有多少。”

安德:“就是如此,而且這東非王國還在我們東方招募移民,那你說東非王國如何養活這麼多移民?”

李格:“肯定要有足夠多的糧食。”

安德:“這就對了,糧食不可能憑空變出來,而是從土裡長出來,而這土是在土地上,那康斯坦丁一個歐羅巴人,他哪來的土地?”

李格:“你是說,搶過來的!”

安德:“難道不是麼!總不可能是土著把他請過來的,所以這個東非王國的軍隊是用來幹什麼的,不言而喻。”

李格:“真蠻夷也!”

此時維也納的恩斯特打了個噴嚏:“誰在說我壞話!”

安德:“普魯士四周皆是強國,而東非王國周圍可不存在什麼強大國家,所以德意志人到了東非,其軍隊就不是用來自保的,而是用來搶土地的。按照西洋人的說法,世界分爲五大洲,我們天朝國土如此龐大,卻也僅僅是亞細亞洲上的一個國家,那阿非利加洲想來也是不小,所以東非王國的狼子野心也就暴露無遺,或者說毫不掩飾。”

李格:“嗯,有道理,不過東非到底有多少軍隊,人口有多少,面積有多大,其周邊是否有類似政權,畢竟不可能只有康斯坦丁一個聰明人,其他西洋國家應該也會對阿非利加洲感興趣吧!”

安德:“不好說,這些東西我們怎麼可能接觸到,我們也僅僅是通過達市來管中窺豹罷了,這些數據,除非東非王國願意告訴別人,我想應該沒有哪國政府會這麼蠢,要我是東非王國政府,那肯定不會交待這些數據悶聲大財。至於東非周邊是否有類似政權,那肯定是有的,海對岸就有個桑給巴爾蘇丹國,在船上時聽水手們說過,這東非王國就是從其手裡搶走了其大陸部分國土。”

李格猜測到:“還有大不列顛,我想大不列顛國應該也有人在阿非利加有領土的,他們不是號稱日不落麼,所以應該在非洲有不少殖民地,還有法蘭西大概也是如此。”

透過達累斯薩拉姆市的繁榮,李格二人可不相信其他殖民者會放着這麼好的地方視而不見。

安德:“也許這也是東非王國拼命擴軍的原因,英法是世界強國,要真是來非洲競爭,東非拿什麼抵抗,只能靠全民皆兵這個方式,站穩腳跟。”

顯然兩人誤解了東非,把移民當成東非軍隊,東非軍隊雖然多,可也沒有那麼誇張,畢竟七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國土,確實有這方面需要。

第688章 巡邏兵第351章 過往第484章 訓練第355章 安卡村第162章 打魚第241章 黑興根入場第752章 軟柿子第161章 檢閱第582章 地理分界第352章 東印度洋的海上馬車伕第141章 中亞馬匪第768章 無謂的抵抗第3章 在柏林第518章 循序漸進第177章 放牧第566章 比較第59章 桑給巴爾宮廷政變第561章 海軍抵達第721章 1885型重機槍第54章 美泉宮談話第266章 羅馬二次光復第31章 部落衝突第228章 留學生第172章 擴張和移民問題第610章 軍事顧問團第291章 “偷國”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86章 咖啡第201章 走馬上任第115章 聖誕節後第123章 誘拐第351章 過往第312章 劍指阿比西尼亞帝國第752章 軟柿子第654章 軍用車輛研究所第615章 交流電第400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469章 鯨灣港第135章 休整第211章 “口袋”計劃第142章 三區一改第267章 各自戰場第445章 蝗災和乘火打劫第197章 建議第530章 朱巴綜合訓練基地第748章 第二階段第387章 初交手第201章 走馬上任第39章 利薩海戰第122章 北境開發第219章 關係戶的重要性第322章 視察多多馬市。第337章 美利堅老鄉第756章 紡織業危機第330章 跑路第114章 東非的聖誕節第122章 北境開發第27章 地圖第504章 借人第119章 農忙第689章 心態失衡第397章 普魯士在下一盤大棋第136章 道路第315章 清倉第342章 玻璃產業第268章 “愛國者”牛肉土豆罐頭第716章 突擊檢查第94章 巴拉圭移民到賬第519章 百萬黑奴第159章 實驗基地第419章 危機爆發第711章 歸國第125章 魯道夫的變化第626章 封閉和開放第648章 1883年國防軍事變動報告第80章 農業第156章 焚燒(內容可能引起不適)第253章 維森堡戰役第178章 葉克王國第448章 1874年行政區劃第560章 記者會第252章 戰爭爆發第191章 青檸第727章 艦隊第329章 落後當前版本第208章 選擇困難症第341章 民主選舉第193章 夫妻交談第14章 王國的野心第379章 黃金葉第673章 象牙第238章 三把“刀”第202章 收攏軍權第108章 歷史課第383章 引入第575章 達成共識第664章 隱藏的內部危機第272章 亞得里亞海海戰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267章 各自戰場
第688章 巡邏兵第351章 過往第484章 訓練第355章 安卡村第162章 打魚第241章 黑興根入場第752章 軟柿子第161章 檢閱第582章 地理分界第352章 東印度洋的海上馬車伕第141章 中亞馬匪第768章 無謂的抵抗第3章 在柏林第518章 循序漸進第177章 放牧第566章 比較第59章 桑給巴爾宮廷政變第561章 海軍抵達第721章 1885型重機槍第54章 美泉宮談話第266章 羅馬二次光復第31章 部落衝突第228章 留學生第172章 擴張和移民問題第610章 軍事顧問團第291章 “偷國”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86章 咖啡第201章 走馬上任第115章 聖誕節後第123章 誘拐第351章 過往第312章 劍指阿比西尼亞帝國第752章 軟柿子第654章 軍用車輛研究所第615章 交流電第400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469章 鯨灣港第135章 休整第211章 “口袋”計劃第142章 三區一改第267章 各自戰場第445章 蝗災和乘火打劫第197章 建議第530章 朱巴綜合訓練基地第748章 第二階段第387章 初交手第201章 走馬上任第39章 利薩海戰第122章 北境開發第219章 關係戶的重要性第322章 視察多多馬市。第337章 美利堅老鄉第756章 紡織業危機第330章 跑路第114章 東非的聖誕節第122章 北境開發第27章 地圖第504章 借人第119章 農忙第689章 心態失衡第397章 普魯士在下一盤大棋第136章 道路第315章 清倉第342章 玻璃產業第268章 “愛國者”牛肉土豆罐頭第716章 突擊檢查第94章 巴拉圭移民到賬第519章 百萬黑奴第159章 實驗基地第419章 危機爆發第711章 歸國第125章 魯道夫的變化第626章 封閉和開放第648章 1883年國防軍事變動報告第80章 農業第156章 焚燒(內容可能引起不適)第253章 維森堡戰役第178章 葉克王國第448章 1874年行政區劃第560章 記者會第252章 戰爭爆發第191章 青檸第727章 艦隊第329章 落後當前版本第208章 選擇困難症第341章 民主選舉第193章 夫妻交談第14章 王國的野心第379章 黃金葉第673章 象牙第238章 三把“刀”第202章 收攏軍權第108章 歷史課第383章 引入第575章 達成共識第664章 隱藏的內部危機第272章 亞得里亞海海戰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267章 各自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