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章 費特河戰役

默爾克的說法不算誇張,因爲布爾人的沒有電力系統,也就無法及時的協調組織各個戰場反擊。

東非的電報線路建設在整個非洲都是首屈一指的,而布爾共和國境內只有一條專業電報線,是從開普敦通往金伯利礦區。

現在布爾共和國不像前世,掌握着南非的金礦,所以在各個方面的建設都非常落後,而且他們還要維繫龐大的軍事力量,對基礎設施建設基本爲零。

至於金伯利地區的電報線則是英國人控制下,布爾共和國唯一重要礦產,金剛石產區那些英國商人建設的。

這些都被東非國防安全局彙報給了東非政府,所以布爾共和國不僅國家小,人口少,實際上還十分落後,而這種落後狀態,無異對布爾共和國的戰爭進度非常不利。

……

但是對付布爾人應該是足夠了,布爾人的裝備在聯軍裡可以說是最差的,尤其是對重武器的缺乏。

整個布爾人陣地一片混亂,畢竟第一次面對這種場景,還是在黑夜,很難被安撫下來。

唯一可惜的地方就在於,東非沒有給這些“匪軍”搶劫東非本土的機會,這一點從東非的產業佈局上就能看出來,東非的工業區都位於後方,就是南部邊境的農業都沒有怎麼開發。

布爾人軍官眼睜睜的看着己方士兵發生的混亂,卻無能爲力,這個時候就算是想組織反擊,也不可能實現。

本來布爾人的防線就修建的非常粗糙,大部分以土木結構爲主,雖然南非雨水稀少,但是對這種粗糙的工事也有一定的破壞力。

即便有聰明人開始往黑暗裡跑,也很容易被誤傷不說,黑暗本身也有一定的危險,比如被雜物絆倒,或者被其他人推搡。

隨着東非軍隊上岸,炮兵就開始組織對布爾人掩體的攻擊,當然,這次渡河的炮兵使用的實際上是擲彈筒,這種被大規模應用在東非陸軍的輕型便攜式小口徑火炮。

費特河兩岸一片沉寂,雖然是南非雨季,但是深居內陸的費特河兩岸,其實遇到下雨的情況並不算太多,這給東非帶來了一些便利。

然後在模糊的目光裡,彷彿看到了河裡有微弱的光照,那是東非鋼盔反射的光線。

“東非人打過來了!”

而真實原因是雨季導致布爾人防線發生了一定程度的土崩瓦解,而東非遲遲沒有發動進攻,使得這三個月來,布爾人對防禦工事的維護漸漸不太上心。

而小船雖然可以承受東非重型火炮的重量,但是不穩定且效率很低,加上是夜間突襲,也不方便攜帶。

因爲黑夜的原因,現在布爾人可謂兵不識將,將不識兵,加上東非炮火子彈的巨大噪音,更是加大了指揮難度,或者說現在布爾人軍隊的指揮系統完全癱瘓。

午夜。

東非的大規模動作,還是被布爾人發現了,但是這個時候,本來應該是休息的時間,很多布爾人士兵甚至連營地都沒有出來,東非的軍隊就已經殺上岸。

這個時候東非人想要追擊這些逃兵是很困難的,不過只要拿下布爾人的沿河陣地,後方布爾共和國已經無險可守,而且短時間內布爾共和國政府根本無法再把這些部隊收攏起來。

第一個發現東非人的是一個布爾人酒鬼勞倫斯,作爲後勤人員,勞倫斯經常可以搞到不少好東西,就比如今天,英國進口的威士忌,白天和幾個布爾人士兵喝醉過去,結果午夜憋醒去河邊解決生理問題。

這一點和索馬里地區的謝貝利河,朱巴河很像,索馬里地區雨水稀少,但是埃塞俄比亞高原豐富的降水讓這兩條河流成爲常年流量可觀的大河。

隨着擲彈筒的炮彈落下,這些防禦工事完全不堪一擊,東非炮兵通過對“火光”的定位,一般很少有失誤。

所以不像之前圖蓋拉河的英軍,連船隻都準備不充分,東非方面在和平時期就準備了無數進攻奧蘭治自由邦的預案,而突破奧蘭治河的船隻是必不可少的裝備,幾乎每個據點都有一定的儲備。

但是主要原因還是布爾人對這些防禦工事維護不當所導致的,現在布爾人就要爲他們的粗心大意買單。

而上岸後的東非軍隊就不是那麼好解決了的,而造成這一結果的還是布爾人的懈怠,之前三個月東非都處於防禦態勢,沒有發動過進攻。

在這種狀態下,布爾人前線士兵很容易麻痹,事實上也是如此,東非國防軍因爲恩斯特的原因十分重視紀律建設。

勞倫斯瞬間清醒過來,但是面對越發接近的東非軍隊,有些不知所措,愣了三秒才反應過來,並且開始往陣地跑。

隨着勞倫斯的大喊大叫,越來越多的布爾人士兵開始被叫醒,急匆匆的組織反抗。面對熙熙攘攘的布爾人,迴應他們的是東非的炮火。

說起來很難置信,布爾人的防禦工事非常粗糙,甚至比開戰前更加落敗,要知道這可不是東非人乾的。

東非的三線進攻都非常順利,其中只有西部稍微遇到了一點麻煩,在那裡的英軍顯然比布爾人更有經驗,不過也只是比布爾人堅持稍久一點。

東非在渡河方面,準備是非常充足的,從消滅德蘭士瓦共和國那天開始,東非政府就清晰的知道和布爾人之間關係的惡劣,所以雙方肯定還會交戰。

而且這個時候他們的重武器也發揮不了作用,因爲夜間的原因,現在根本就不知道東非軍隊的具體位置,只感覺到處都是人。

這次東非直接出動了三萬大軍,藉着黑暗的遮掩,開始渡過費特河,雖然位於南非高原腹地,這裡雨水情況不是很充足,但是來自德拉肯斯山脈的豐富雨水,補充了奧蘭治河的各個支流。

在一輪炮火以後,布爾人已經徹底崩潰,東非軍隊開始對其進行收割,當然,因爲夜色的原因,很多布爾人選擇跑路,沒有和東非軍隊進行對抗。

這些火光大多是用來夜晚照明或者取暖的篝火,現在成了布爾人的催命符。

但是作爲英國小弟的德蘭士瓦人可就沒有這種覺悟了,他們在軍隊建設上可以說和英軍有樣學樣,用“土匪”來形容,更合適不過。

目前布爾人前線軍隊數量雖然多,但是軍隊短時間擴容,也讓布爾人軍隊內部兵員雜七雜八,尤其是一些奧蘭治人根本無心應戰。

在他們的帶頭下,德蘭士瓦人也選擇逃命,只有很多原本德蘭士瓦共和國的地主階層,是堅定的抵抗分子,畢竟東非在之前就切實傷害了他們的利益,更多的底層布爾人反而不戰自潰。

第517章 過剩第421章 東非大鐵路計劃第418章 學徒第729章 正式宣戰第745章 菜雞互啄第489章 戰爭歸戰爭,貿易規貿易第261章 威脅第532章 圖謀琉球第266章 羅馬二次光復第406章 黑色產業鏈第46章 船隊第55章 到東非去第223章 瑞典之行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80章 農業第202章 收攏軍權第697章 石油產業佈局第500章 德國大使第477章 李濟的責任感第56章 平衡第763章 威脅本格拉第124章 水井第63章 攻克桑給巴爾王宮第444章 到家第555章 羞辱第182章 抉擇第670章 人口流動第637章 大缺大德第726章 深入第149章 王位第478章 馬普托的情報第369章 送別第602章 夫妻對話第411章 斐迪南海軍學院第37章 戰爭第169章 費舍爾的工作第193章 夫妻交談第149章 王位第257章 雙方算計第645章 馬塔貝萊省工業發展第770章 安哥拉遺產繼承第692章 差距懸殊第239章 弗朗茨究竟再搞什麼?第287章 西逃第498章 和談第609章 提升第191章 青檸第278章 三千多公里第210章 小丑第506章 賊心不死第476章 高等教育第342章 玻璃產業第270章 忠心愛國的威尼斯商人第412章 買造結合第695章 納塔爾第132章 躍躍欲試第103章 “大殺器”第569章 以下犯上第37章 戰爭第542章 生個艦隊第95章 兵工廠升級第466章 各國態度第454章 軍演第620章 步步爲營第531章 兵城第174章 食品產業獨立第147章 橡膠種植第276章 “老朋友”第722章 人員再培訓第502章 蘭芳海外省第97章 日常第236章 “羅馬”之謀。第584章 黑森鐵路設想第82章 麪粉廠第61章 桑給巴爾新朝雅政第225章 東非王國第339章 加大投資第508章 經濟制裁第510章 給英國找點事做第142章 三區一改第709章 人才召回第119章 農忙第731章 損失慘重第368章 插曲第323章 恩德貝萊大起義第56章 平衡第392章 戰略安全第352章 東印度洋的海上馬車伕第739章 防線失守第543章 南琉球羣島第437章 霍亂和黑幕第80章 農業第434章 遙遙領先第139章 戰爭結束第226章 遠東大使第681章 金沙薩第509章 起步第199章 結款第236章 “羅馬”之謀。第229章 開足馬力
第517章 過剩第421章 東非大鐵路計劃第418章 學徒第729章 正式宣戰第745章 菜雞互啄第489章 戰爭歸戰爭,貿易規貿易第261章 威脅第532章 圖謀琉球第266章 羅馬二次光復第406章 黑色產業鏈第46章 船隊第55章 到東非去第223章 瑞典之行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80章 農業第202章 收攏軍權第697章 石油產業佈局第500章 德國大使第477章 李濟的責任感第56章 平衡第763章 威脅本格拉第124章 水井第63章 攻克桑給巴爾王宮第444章 到家第555章 羞辱第182章 抉擇第670章 人口流動第637章 大缺大德第726章 深入第149章 王位第478章 馬普托的情報第369章 送別第602章 夫妻對話第411章 斐迪南海軍學院第37章 戰爭第169章 費舍爾的工作第193章 夫妻交談第149章 王位第257章 雙方算計第645章 馬塔貝萊省工業發展第770章 安哥拉遺產繼承第692章 差距懸殊第239章 弗朗茨究竟再搞什麼?第287章 西逃第498章 和談第609章 提升第191章 青檸第278章 三千多公里第210章 小丑第506章 賊心不死第476章 高等教育第342章 玻璃產業第270章 忠心愛國的威尼斯商人第412章 買造結合第695章 納塔爾第132章 躍躍欲試第103章 “大殺器”第569章 以下犯上第37章 戰爭第542章 生個艦隊第95章 兵工廠升級第466章 各國態度第454章 軍演第620章 步步爲營第531章 兵城第174章 食品產業獨立第147章 橡膠種植第276章 “老朋友”第722章 人員再培訓第502章 蘭芳海外省第97章 日常第236章 “羅馬”之謀。第584章 黑森鐵路設想第82章 麪粉廠第61章 桑給巴爾新朝雅政第225章 東非王國第339章 加大投資第508章 經濟制裁第510章 給英國找點事做第142章 三區一改第709章 人才召回第119章 農忙第731章 損失慘重第368章 插曲第323章 恩德貝萊大起義第56章 平衡第392章 戰略安全第352章 東印度洋的海上馬車伕第739章 防線失守第543章 南琉球羣島第437章 霍亂和黑幕第80章 農業第434章 遙遙領先第139章 戰爭結束第226章 遠東大使第681章 金沙薩第509章 起步第199章 結款第236章 “羅馬”之謀。第229章 開足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