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生豬養殖

1871年6月12日。

東非王國,第一鎮市,魯伏村。

一場慘劇正在村口上演,如果這個時候經過魯伏村村口,滿耳能聽到的盡是撕裂般怒嚎的聲音。

今天魯伏村所有村民都到村口湊熱鬧,圍觀這場慘劇的發生,一些好些年沒見識過如此場面的人看的津津樂道,一些從未見識過這種事的人則連連驚呼。

尤其是白人村民,哪裡識過這種場面,他們倍感震撼,同時又感覺下身一緊,彷彿已經感同身受。

“我的上帝,他真的是獸醫麼?我看他更像是屠夫,還有他的裝備看起來和普通的刀非常不一樣,更像一個被拍平的勺子,這是不是你們東方的什麼秘術?安德烈。”尤里斯對着東方鄰居,同時也是村子治安隊長的安德烈問道。

“按你們歐洲的道理來說是的,給豬治病那不就是獸醫!畢竟這是手術的一部分,我想劁豬應該也算手術吧!那個劁豬刀應該算是手術刀的一種。”安德烈儘量用自己的語言和尤里斯解釋道。

尤里斯:“可這些豬很健康!不像生病的樣子,這樣有什麼意義?”

安德烈:“健康?你吃過豬肉麼?”

尤里斯:“吃過啊!”

安德烈:“那就好,我在德意志的時候,也是見過伱們的豬肉的,確實比遠東豬肉味重了許多,而且是怎麼用水都洗不乾淨的那種。”

安德烈是從黑興根學校畢業的,沒有上過初中,就被派到東非來了,所以這點見識還是有的。

安德烈:“所以你們養豬都不給小豬閹割?”

尤里斯:“當然,我們歐洲沒有人這麼做,難道這裡面有什麼講究不成?”

安德烈像尤里斯科普道:“我這樣和你說,這小豬閹割後,肉長的更快,味也不騷,要是不閹割,那產出的豬肉味可是騷哄哄的。”

尤里斯有些半信半疑道:“真的是這樣?”

安德烈:“騙你做什麼,這都是前人總結出來的經驗!畢竟任何事物都有它存在的道理,只不過閹割豬的肉更美味,你們的祖先還沒有來的及發現罷了。”

尤里:“原來如此!也就是說這個被閹割的豬長大了,沒有騷味?”

歐洲人也吃豬肉,但是在養殖上並不會對豬進行閹割,這樣的豬肉味道非常濃郁,所以進行二次加工很重要,歐洲人大多是不太會處理豬肉的,一般都是用香料來掩蓋豬肉氣味。

東非雖然是香料生產國之一,但是種植面積不大,而且香料以出口爲主,東非平民不需要香料這種東西,這就是恩斯特的看法。

那如何解決豬肉氣味大的問題,自然是引入劁豬匠這一職業,對小豬閹割,不過按照西方標準,劁豬匠那是妥妥的獸醫。

看着像是屠夫,實則是東非的獸醫,往那一站壯若泰山,兩個村民將一頭豬仔遞過來,他單手就將豬腿提了起來,把手裡的小豬仔拿捏了。

隨手從盛着酒精的瓷碗裡拿來一把消毒後的劁豬刀,“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嘴裡振振有詞。

只見頃刻間,手起刀落,對着小豬仔的荔枝就是一刀,瞬間兩個荔枝掉落提前準備好的碗裡。

這時那頭小豬仔才反應過來,痛得哇哇大叫,獸醫拿來針線簡單縫製兩下,對着傷口撒些粉末,一場閹割手術就完成了,兩邊羣衆則在一邊看的細緻。

“好了,你們村還有沒有豬仔了?要是還有需要劁豬蛋的就趕快送過來,我還趕着去下一村呢!”獸醫開口道。

東非獸醫稀少,會劁豬的就更少,所以大多是流動性工作,根據政府安排,沿着固定路線對自己負責的區域內生豬進行閹割。

“沒了,沒了,政府發的豬仔就這些頭!”

豬仔是東非政府免費發放到村子裡飼養的,用來提升東非居民的肉食量,更是爲了消耗過剩生產的糧食。

在東非養殖業分爲農區養殖和牧區養殖,牧區養殖好理解,農區養殖也就是以圈養爲主,飼料餵養佔大頭。

之前東非圈養的主要是牛馬等勞動型牲畜,現在牛馬產量有一定提升,但是主要用作勞作,交通。其中北部牧場還有部分用於出口,就是很少有分到東非民衆碗裡的。

東非的牧場其實和其他地區相比,那是大大不如,也就比澳大利亞強上一些。

像歐洲,南北美都有最適合牧草生長的溼潤草原,而東非溼潤的地方是雨林,草原卻分爲雨旱兩季。一到旱季,牧草就會減少,不利於放牧

所以在東非一直是牧場養殖和農區養殖並重,只不過農區養殖比較分散,單位比較小,但是體量一點不比牧區養殖差。

同時,農區養殖,自然更適合穀物飼養,雞鴨牛羊豬,其中豬肉就非常適合提升東非肉食產量,首先一頭豬從出生到出欄大約只需要半年左右的時間,而且繁殖能力強,其次豬作爲一種雜食動物是完全不挑食的,有大量的農副產品都可以用來當做豬的飼料,相對來說養豬的成本比養殖其他動物的成本都要低一些。

在東非有大量專門爲黑奴種植的薯類等作物,這類不需要太多精力打理的農作物種植起來也不麻煩,產量還極大,可以用作豬飼料。

而歐洲人在吃肉選擇上,和遠東是沒有太大區別的,大家本來就是以豬肉作爲最重要的肉食來源,也只有受阿拉伯文化影響的人不吃豬肉。

而德意志人在吃豬肉這件事上,有很大熱情,體現在各種香腸製作上。不過當前時代,大家都是能吃飽就不錯了,沒有那麼講究,往鍋裡一扔,煮熟就完事。

這次東非王國一共引進了20萬頭種豬,主要在中央省和濱海省,海湖省,南薩爾茨堡省試點推廣,以村子爲單位進行養殖,也就是不搞大規模養殖那一套。

大規模養殖風險高,技術要求大,一個不小心就可能造成全軍覆沒,尤其是圈養,那麼多牲畜養在一起,衛生問題都不好解決。

第1114章 抉擇第1362章 醫療產業第1340章 準備干預歐洲戰爭第339章 加大投資第867章 推銷第240章 大借款第574章 服軟第1025章 未雨綢繆第1006章 英日兩國動作第907章 三通政策第960章 開闢新市場第1137章 領土交易第289章 教學第799章 威尼斯會議第1062章 新興產業蛻變第1123章 東非的顧慮第991章 抵達第470章 奧蘭治投英第286章 工人調動第385章 煽動第848章 教育資源集中化第859章 登陸,被俘,遣返第1316章 對話第1360章 防疫和經濟並重第1159章 交易和威脅第826章 德意志人費爾南德斯第942章 宣戰第951章 想法破產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第910章 坦克試驗場第1067章 城市化和國力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926章 機耕路第988章 彀中計劃第397章 普魯士在下一盤大棋第135章 休整第344章 印度洋之都達累斯薩拉姆第262章 英俄態度第337章 美利堅老鄉第42章 移民熱潮第878章 無線電第164章 肉類第438章 倒計時第27章 地圖第547章 登陸第561章 海軍抵達第357章 索加請假第132章 躍躍欲試第1128章 開端第351章 過往第1048章 以“歐美”爲鏡第1102章 備戰第725章 戰前算盤第742章 大捷第1005章 人造纖維第126章 邊境巡邏隊第536章 間諜第189章 佔領第1281章 酒館第890章 鐵路建設第406章 黑色產業鏈第307章 德國誕生第973章 籌備第751章 西線反攻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1351章 士兵的“奮鬥”第612章 美食節第212章 蘇伊士運河第1276章 酒精第1103章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爆發第1139章 三色旗落下第698章 魚餌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1265章 新世界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1006章 英日兩國動作第1014章 輕工業第1007章 準備插手第1086章 以法國爲底線第405章 運河背後第94章 巴拉圭移民到賬第286章 工人調動第661章 柏林會議第86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1020章 反向移民第1198章 遠東人員第488章 情報戰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406章 黑色產業鏈第1251章 二手艦隊第67章 大臣路線第10章 各國反應第1168章 法國前線第1090章 世界第二大海底電纜網絡第616章 行蹤第232章 裁區設省第123章 誘拐第1295章 巴拉諾夫大使
第1114章 抉擇第1362章 醫療產業第1340章 準備干預歐洲戰爭第339章 加大投資第867章 推銷第240章 大借款第574章 服軟第1025章 未雨綢繆第1006章 英日兩國動作第907章 三通政策第960章 開闢新市場第1137章 領土交易第289章 教學第799章 威尼斯會議第1062章 新興產業蛻變第1123章 東非的顧慮第991章 抵達第470章 奧蘭治投英第286章 工人調動第385章 煽動第848章 教育資源集中化第859章 登陸,被俘,遣返第1316章 對話第1360章 防疫和經濟並重第1159章 交易和威脅第826章 德意志人費爾南德斯第942章 宣戰第951章 想法破產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第910章 坦克試驗場第1067章 城市化和國力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926章 機耕路第988章 彀中計劃第397章 普魯士在下一盤大棋第135章 休整第344章 印度洋之都達累斯薩拉姆第262章 英俄態度第337章 美利堅老鄉第42章 移民熱潮第878章 無線電第164章 肉類第438章 倒計時第27章 地圖第547章 登陸第561章 海軍抵達第357章 索加請假第132章 躍躍欲試第1128章 開端第351章 過往第1048章 以“歐美”爲鏡第1102章 備戰第725章 戰前算盤第742章 大捷第1005章 人造纖維第126章 邊境巡邏隊第536章 間諜第189章 佔領第1281章 酒館第890章 鐵路建設第406章 黑色產業鏈第307章 德國誕生第973章 籌備第751章 西線反攻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1351章 士兵的“奮鬥”第612章 美食節第212章 蘇伊士運河第1276章 酒精第1103章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爆發第1139章 三色旗落下第698章 魚餌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1265章 新世界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1006章 英日兩國動作第1014章 輕工業第1007章 準備插手第1086章 以法國爲底線第405章 運河背後第94章 巴拉圭移民到賬第286章 工人調動第661章 柏林會議第86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1020章 反向移民第1198章 遠東人員第488章 情報戰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406章 黑色產業鏈第1251章 二手艦隊第67章 大臣路線第10章 各國反應第1168章 法國前線第1090章 世界第二大海底電纜網絡第616章 行蹤第232章 裁區設省第123章 誘拐第1295章 巴拉諾夫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