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5章 馬達加斯加島軍事管控區

第815章 馬達加斯加島軍事管控區

東非對馬達加斯加島西部和南部的軍事行動非常順利,這個時候英國政府並不想節外生枝,因爲他們正受到法國人的嚴重威脅。

在南非戰爭期間,法國就趁着英國無暇顧及伊默里納王國佔領了不少領土,把殖民地擴張到伊默里納王國高原地帶。

所以這個時候,爲了更加專心應對法國人的威脅,英國政府唯一的辦法就是穩住東非,讓東非在英法兩國之間的鬥爭中不要站隊。

說實話,就東非在馬達加斯加島上的兵力,根本不需要站隊,甚至可以直接改變馬達加斯加島的格局,不過英法兩國作爲當前世界秩序的主導者,東非沒有必要爲了一個伊默里納王國和兩國翻臉。

其實法國對東非在馬達加斯加島的軍事活動一樣緊張,不過伊默里納王國一直向英國靠攏,在沒有完全殖民伊默里納王國之前,法國還不需要和東非對話,只能眼睜睜看着東非人佔領馬達加斯加島西部和南部地區。

不過這也使得伊默里納王國在英法兩國眼中變得更加重要,隨着東非的擴張,在南部非洲英法兩國能夠插上手的地方就越少,英國尚且有開普敦殖民地作爲支撐,法國現在在南印度洋區域只有法屬留尼汪島完全屬於法國控制。

接下來英法兩國對伊默里納王國的爭奪只會更加激烈,不過從投入上來看,法國最終會取得優勢。

主要原因還是伊默里納王國並不能算英國殖民地,所以英國也不能全力支持伊默里納王國對抗法國人的入侵。

……

東非僅用了三個月時間,就基本確定了東非在馬達加斯加島的勢力範圍,並且和英法兩國各自簽署了安全協議,保證伊默里納王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

接下來東非在馬達加斯加島上就是坐山觀虎鬥環節,至於誰最終取得伊默里納王國的控制權,東非政府並不關心。

伊默里納王國雖然人口偏少,但是卻並不是一塊好吞下的果實,在整個19世紀,伊默里納王國通過數代君主的統治,積極學習歐洲先進國家,實際上形成了較爲先進的文明。

伊默里納王國的首都安塔那那利佛,實際上已經完全是一座具有歐洲風格的城市,甚至基督教成爲了伊默里納王國的國教。

而且安塔那那利佛人口放在歐洲也不算少,在18世紀安塔那那利佛人口就突破八萬,如今更是達到十幾萬之多,這在整個非洲地區都是少見的大城市之一。

甚至在東非之前,除了英葡兩國的殖民地首,整個撒哈拉以南沒有一個城市能和安塔那那利佛相比。

前世即便是法國,殖民伊默里納王國也足足花了長達十三年之久,由此可見伊默里納王國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土著國家。

……

1889年11月27日。

隨着東非對馬達加斯加島軍事行動的結束,東非在馬達加斯加島設立馬達加斯加島軍事管控區作爲臨時過渡行政區。

兩個旅旅部分別駐紮在北部的馬任加和南部的圖萊亞爾,分別控制西部草原地帶和南部乾旱草原地帶。

雖然同屬於熱帶草原氣候,但是熱帶草原氣候內部差異極大,馬達加斯加島南部的降雨量類似多多馬,不足六百毫米,而西部就好的多,幾乎和對岸的莫桑比克持平。

所以馬達加斯加島南部的黑人等主要經濟模式以遊牧業爲主,西部則主要以狩獵和採集爲主。

東非倒是不急於開發馬達加斯加島,糧食完全可以通過海運從東部輸送到馬達加斯加島。

至於當地的黑人則被東非控制起來,建設軍營,道路等等基礎設施,保證東非國防軍對馬達加斯加島軍事管控區的控制。

而對於這個突然出現的鄰居,最緊張的其實是伊默里納王國,東非在南非地區的彪悍戰績,伊默里納王國也是知曉的。

所以對這個“惡鄰”,伊默里納王國一開始是極度緊張的,不過在英國政府的保證下,以及兩個月的觀察,才讓伊默里納王國接受了東非在馬達加斯加島的軍事存在。

同時,伊默里納王國宰相賴尼萊亞里沃尼,派出外交使團出訪東非,尋求建立兩國之間的外交關係。

如今伊默里納王國處在臘納瓦洛娜三世女王的統治之下,不過國家主要政策大多由他的第二任丈夫賴尼萊亞里沃尼制定,也是在賴尼萊亞里沃尼時期,伊默里納王國更加開放和文明。

不過伊默里納王國這個時候再轉型已經太晚,加上實力太弱,根本無力擺脫英法兩國的控制和侵略。

而東非的加入讓伊默里納王國看到了新的突破口,他們寄希望於平衡英國,法國和東非之間的關係,從而達到伊默里納王國的安全問題。

1889年11月6日

就在東非尚未徹底完成在馬達加斯加島軍事行動的時候,伊默里納王國使團抵達達累斯薩拉姆市,並受到東非政府的接待。

對於這個一直隱身在馬達加斯加島的非洲“大國”,東非官員並沒有表現出太大的興趣。

不過對於主動和東非建立外交關係的國家,東非自然是歡迎的,實際上自從南非戰爭之後。

東非的外交環境就發生了巨大變化,越來越多的國家選擇和東非這個新晉世界大國交好。

包括之前因爲種族問題而導致兩國關係變差的美國也重新修繕了同東非的外交關係。

遠東帝國等亞洲國家更是徹底把東非放在了和英法德等列強相同的位置上,日本也再次潛伏起來。

日本一直對南琉球羣島心存幻想,在南非戰爭開始後,更是蠢蠢欲動,但是南非戰爭的結局出乎了日本的意料之外,這讓向來“慕強”的日本,不得不繼續“低頭做小”。

這個時候日本尚未擺脫自卑心理,尤其是經過戰爭的洗禮,雖然在朝鮮地區取得了不少優勢,但是並未和世界上的大國交過手。

同期國力也比歷史上稍弱,不過恩斯特知道這個時候的日本其實已經有資格和除了列強之外的任何勢力交手。

當然,也僅限於此,日本發展的助推劑是甲午戰爭之後獲得的戰爭賠款,在此之前就算日本拼了命攢錢也不可能是世界列強的對手。

當然,像奧斯曼帝國或者遠東帝國,雖然屬於列強,但是隻能算僞列強,而且不要看日本國家體量小,實際日本已經是東亞地區的第一海洋強國。

遠東帝國海軍雖然實力不錯,但是在海洋經濟,民用造船業等等方面都是不如日本的,這也是日本作爲一個島國的優勢。

當然,兩國之間真正的差距其實主要是心態問題,遠東帝國對海洋一直抱有警惕之心,很多開放口岸都是被迫開放,直到如今也是如此,對海洋態度的不同,自然導致日本在西太平洋地區做大,但凡果決一點,提前幾年對付日本,日本那脆弱的經濟也就沒有機會重新崛起。

第581章 “火車頭”第171章 1868年發展情況第1210章 三大艦隊第502章 蘭芳海外省第1078章 海軍南美行第373章 五十步笑百步第912章 羅安達商人第1062章 新興產業蛻變第655章 茶產業發展狀況第696章 油井第513章 抉擇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214章 自己人,別開槍?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316章 萊茵盾第578章 水利建設問題第1124章 軍隊家底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955章 萊茵宮地鐵站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971章 經濟狀況第865章 高原省第482章 波斯尼亞第811章 送行第929章 海軍的心思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254章 不歡而散第568章 宜居城市第1274章 巴士拉的商人第59章 桑給巴爾宮廷政變第418章 學徒第1228章 內陸水運貝爾港第398章 狗都要挨兩巴掌第583章 三六九等第32章 霍亨索倫城堡第973章 籌備第1176章 萊茵帝國東征第826章 德意志人費爾南德斯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1115章 農村大發展第470章 奧蘭治投英第224章 國王瀑布第790章 王旗跌落第648章 1883年國防軍事變動報告第1063章 推力第846章 東非牛仔第572章 停火線第11章 黑興根財團第851章 前往莫桑比克第982章 達累斯薩拉姆城市圈第1061章 無畏艦時代第298章 香蕉園第1153章 雷霆手段第905章 “阿司匹林”第733章 四面楚歌第1331章 巴達維亞第181章 武裝使團第147章 橡膠種植第1061章 無畏艦時代第1215章 區域協調發展第1045章 教育第1158章 歷史淵源第1384章 德奧出兵第175章 村落選址第1190章 南方國家盛會第863章 三縱三橫第934章 兩步溝通第1149章 再臨南美第658章 方針第160章 革新第475章 出手第724章 臨時調整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團第734章 戰備狀態的新漢堡港市第1358章 海軍比例第942章 宣戰第711章 歸國第1004章 鐵路併網第1052章 齊頭並進第865章 高原省第917章 東,法邊境衝突第440章 太美麗了,維也納!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第716章 突擊檢查第1335章 初級工業強國第1229章 百花齊放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1148章 軍火貿易第1252章 軍事安排第1191章 今非昔比第804章 獅子大開口第685章 人盡其用第526章 文明燈塔第1090章 世界第二大海底電纜網絡第954章 恩斯特“上班”路第85章 馬西米連諾一世眼中的東非第33章 尋找“光明”第460章 衝突第25章 軍事工業初級門票
第581章 “火車頭”第171章 1868年發展情況第1210章 三大艦隊第502章 蘭芳海外省第1078章 海軍南美行第373章 五十步笑百步第912章 羅安達商人第1062章 新興產業蛻變第655章 茶產業發展狀況第696章 油井第513章 抉擇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214章 自己人,別開槍?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316章 萊茵盾第578章 水利建設問題第1124章 軍隊家底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955章 萊茵宮地鐵站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971章 經濟狀況第865章 高原省第482章 波斯尼亞第811章 送行第929章 海軍的心思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254章 不歡而散第568章 宜居城市第1274章 巴士拉的商人第59章 桑給巴爾宮廷政變第418章 學徒第1228章 內陸水運貝爾港第398章 狗都要挨兩巴掌第583章 三六九等第32章 霍亨索倫城堡第973章 籌備第1176章 萊茵帝國東征第826章 德意志人費爾南德斯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1115章 農村大發展第470章 奧蘭治投英第224章 國王瀑布第790章 王旗跌落第648章 1883年國防軍事變動報告第1063章 推力第846章 東非牛仔第572章 停火線第11章 黑興根財團第851章 前往莫桑比克第982章 達累斯薩拉姆城市圈第1061章 無畏艦時代第298章 香蕉園第1153章 雷霆手段第905章 “阿司匹林”第733章 四面楚歌第1331章 巴達維亞第181章 武裝使團第147章 橡膠種植第1061章 無畏艦時代第1215章 區域協調發展第1045章 教育第1158章 歷史淵源第1384章 德奧出兵第175章 村落選址第1190章 南方國家盛會第863章 三縱三橫第934章 兩步溝通第1149章 再臨南美第658章 方針第160章 革新第475章 出手第724章 臨時調整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團第734章 戰備狀態的新漢堡港市第1358章 海軍比例第942章 宣戰第711章 歸國第1004章 鐵路併網第1052章 齊頭並進第865章 高原省第917章 東,法邊境衝突第440章 太美麗了,維也納!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第716章 突擊檢查第1335章 初級工業強國第1229章 百花齊放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1148章 軍火貿易第1252章 軍事安排第1191章 今非昔比第804章 獅子大開口第685章 人盡其用第526章 文明燈塔第1090章 世界第二大海底電纜網絡第954章 恩斯特“上班”路第85章 馬西米連諾一世眼中的東非第33章 尋找“光明”第460章 衝突第25章 軍事工業初級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