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奧蘭治投英

東非的行爲讓開普敦很跳腳,但是現在單靠自己的力量面對東非這個龐然大物沒有絲毫辦法,不過開普敦也不用傷心,東非不是有意針對開普敦,實際上安哥拉的葡萄牙人也感覺膽戰心驚。

萊塔尼亞省距離鯨灣港很遠,中間隔着廣袤的沙漠區域,但是萊塔尼亞省西邊的納米比亞和安哥拉交匯地區氣候條件還不錯!這一點從納米比亞地圖就可以看出來,基本上納米比亞的重要河流都分佈在北方。

雖然這些河流也以季節性河流爲主,但是北部地區的高原面積相當龐大,降水量勉強能達到五百毫米。

而南部地區雖然也有高原,但是還存在山地,這些山地就是東非不方便從東方直接入侵納米比亞的原因。

試想一下,好不容易穿過卡拉哈里沙漠,結果迎頭碰上的卻是綿延的高山,越過高山高原,結果還是沙漠,這種絕望不是靠意志力可以克服的,所以東非才會在殖民納米比亞時採取海陸並進的方式。

在萊塔尼亞省西面的高原區域,在前世納米比亞稱爲奧萬博蘭地區,是該國最重要的農耕區域,可以種植粟、高粱、薯類等自給性糧食作物,生活着全國百分之三十的人口。

這一地區對納米比亞有多重要,就這麼說,納米比亞的糧食自給率僅僅百分之二十左右,而這百分之二十的糧食自給率大部分都是奧萬博蘭貢獻出來的。

也難怪葡萄牙人對納米比亞不待見,這塊地確實是貨真價實的爛地,不過這僅僅是從殖民成本方面考慮。

對於東非來說納米比亞的價值就不一樣了,海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如果奪取納米比亞,東非立刻就能變成兩洋國家。

至於納米比亞氣候過於惡劣,對於東非來說並不算難題,東非本身的農業耕地足夠多,不需要再額外增加,就像當初對南非地區的定位一樣,不必大力發展種植業。

1877年4月。

東非同時對剛果雨林地帶進行規劃,烏班吉河內河部隊成立,對剛果河以及烏班吉河進行常態化巡航,這也預示着東非將烏班吉河以東的剛果盆地徹底納入自己的國土中。

東非在西部整體呈現一種攻勢狀態,而有了鐵路加持,東非的運輸能力大爲提升,尤其是中央鐵路西段,直逼安哥拉殖民地,在內陸戛然而止,形成了斷頭鐵路的感覺。

而中央鐵路西段爲什麼修成這樣,可以說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就是圖謀安哥拉殖民地的表現之一。

……

1877年5月。

布隆方丹。

在英國人的說服之下,奧蘭治自由邦對於是否加入開普敦殖民地開展了最後一次投票。

“投票結果,支持一千三百零八票,反對兩百三十票,棄權四百一十五票,我宣佈從今天開始奧蘭治自由邦解散,自動加入開普敦。” 布蘭德總統親自解散了最後一個布爾人共和國,這樣南非地區徹底從三方勢力變成兩虎對峙。

實際上布蘭德總統也是很無奈。他本人是比較希望奧蘭治自由邦共和國繼續保留的,但是如果他真這麼幹,恐怕第二天奧蘭治自由邦就有可能發生內戰,所以和開普敦殖民地合併在布蘭德眼中是不得不吞下去的毒藥。

除開布爾人,南非還剩下的勢力就只剩下萊索托王國了,但是萊索托王國在年初被英國趁火打劫,宣佈亡國了,這也符合英國人的性格,畢竟被東非打殘了的萊索托王國已經沒有絲毫利用價值,隨着奧蘭治自由邦也併入開普敦,英國初步統一了南非南部。

在奧蘭治自由邦反對票代表着不希望和英國人同流合污,或許東非不是好東西,但是英國絕對是壞種,至於棄權的人大多數是不想攪和英國人和德意志人的爭端之中,在他們看來奧蘭治自由邦應該保持中立。

這些人一般是奧蘭治自由邦本地人,不過反對派和棄權派勢單力薄,更多的布爾人尤其是那些被東非驅趕到奧蘭治自由邦的布爾人,都對東非恨之入骨,在他們情緒帶動之下,奧蘭治自由邦的民衆大多數也對東非懷有仇恨。

在英國人的忽悠下,奧蘭治自由邦毫不猶豫的投入英國開普敦殖民地的懷抱,成爲開普敦殖民地的一部分。

前狼後虎的形勢之下,顯然英國比東非更有威懾力,而且之前東非在德蘭士瓦共和國的所作所爲,奧蘭治自由邦是相當清楚的,他們也害怕步入德蘭士瓦共和國的後塵。

英國開普敦特使萊恩特:“布爾人做出了正確的抉擇,從今天開始你們,就都是我的親兄弟,我們將共同聯手捍衛南非和平的秩序。”

英國人爲了拉攏布爾人也是下了血本,爲了和布爾人達成一致,英國人對奧蘭治河的鑽石礦大方表示可以和布爾人五五分賬,當然,出於國防壓力的需要,暫時由自己代管,用以維持軍費開支,三年後再把那部分還給布爾人。

同時英國人還承諾免除之前兩國的欠款,這一點對於奧蘭治很重要,奧蘭治自由邦和德蘭士瓦共和國算是半斤八兩,財政收入基本上處於虧空狀態,所以和英國人借了不少錢,畢竟布爾人也不可能向祖魯人等土著借錢。

對於布爾人,開普敦方面亨利·巴克利總督還開出價碼,許諾布爾人同英國公民同等地位,英國尊重布爾人的權利,保障布爾人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

當然,要恩斯特知道英國人對布爾人的承諾,肯定會嗤之以鼻,狗改不了吃屎,英國人的承諾也是如此。

而且這次英國人的騙術幾乎和前世沒有區別,他們甚至連一點實質性的好處都沒有拿出來,只是喊喊口號,藉助奧蘭治自由邦內德蘭士瓦共和國移民的反東非情緒,就把奧蘭治自由邦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

這一點幾乎是必然的,德蘭士瓦共和國本來人口就比奧蘭治自由邦要多,在東非將他們驅離後,大量德蘭士瓦人涌入奧蘭治自由邦,迅速憑藉人口優勢在奧蘭治自由邦取得話語權,加上英國人的背後支持,反而使得奧蘭治自由邦原本的布爾人權力被架空。

這一點東非可以說是自己給自己挖了一個坑,不過驅逐德蘭士瓦共和國的布爾人對於東非來說是最佳選擇,恩斯特要是真的把布爾人留在東非境內纔是真正的定時炸彈。

布爾人已經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民族意識形態,這和東非的德意志化是背道而馳的,而想改造布爾人,那付出的成本太高,而且不一定就有效果,所以還不如讓他們離開,雖然東非知道這一批布爾人日後可能成爲敵人,也必須這麼做。

(本章完)

第346章 移民過渡點第65章 電燈第619章 繳獲第675章 水鐵聯運第21章 軍事化管理第573章 海陸之爭第311章 意大利王國的想法第186章 “三線”計劃第36章 濱海區第384章 臨危受命第111章 第一百一十像 文明論第297章 軍隊換血第360章 安排第156章 焚燒(內容可能引起不適)第659章 對阿貿易第668章 都需要時間第246章 1870年德意志戰爭的第一槍第113章 野望第521章 申請第333章 三角聯盟第513章 抉擇第223章 瑞典之行第323章 恩德貝萊大起義第273章 雞飛狗跳第778章 跨海作戰第304章 調停第434章 遙遙領先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廠第764章 計劃調整第24章 籌措資金第330章 跑路第607章 迂迴第284章 連環計第117章 天倫之樂第316章 萊茵盾第726章 深入第204章 “流放”?“潤”!第779章 登陸成功第375章 第一鎮市的安全形勢第716章 突擊檢查第595章 鼓動第377章 意大利的進展第138章 第一百三十六 那基瓦力湖戰役第571章 封鎖宮古海峽第174章 食品產業獨立第186章 “三線”計劃第601章 橡膠種植業前景和危機第251章 各方行動第175章 村落選址第415章 在的裡雅斯特第764章 計劃調整第204章 “流放”?“潤”!第547章 登陸第325章 恩德貝萊人的支持者第529章 申請回國第444章 到家第88章 衝突升級第674章 魚米之鄉第31章 部落衝突第314章 貿易和衝突第650章 牛糞經濟第117章 天倫之樂第123章 誘拐第7章 擴大生產第259章 意大利:這次該輪到我上場了吧!第157章 風車磨坊第113章 野望第751章 西線反攻第387章 初交手第245章 我的總督舅舅第744章 心態調整第25章 軍事工業初級門票第78章 奧匈帝國第97章 日常第374章 熱鬧的南非第581章 “火車頭”第460章 衝突第12章 戰場間隙第154章 發“貨”第612章 美食節第551章 交給時間檢驗第556章 氣吐血第3章 在柏林第613章 工作報告第588章 哈拉雷市菸草廠第17章 達累斯薩拉姆第779章 登陸成功第59章 桑給巴爾宮廷政變第286章 工人調動第401章 駁回第200章 分裂第349章 窮兵黷武第110章 數據第125章 魯道夫的變化第350章 非洲新玩家第194章 迎接第35章 牛馬第399章 還是要請爹第173章 1869年農業發展方向第291章 “偷國”
第346章 移民過渡點第65章 電燈第619章 繳獲第675章 水鐵聯運第21章 軍事化管理第573章 海陸之爭第311章 意大利王國的想法第186章 “三線”計劃第36章 濱海區第384章 臨危受命第111章 第一百一十像 文明論第297章 軍隊換血第360章 安排第156章 焚燒(內容可能引起不適)第659章 對阿貿易第668章 都需要時間第246章 1870年德意志戰爭的第一槍第113章 野望第521章 申請第333章 三角聯盟第513章 抉擇第223章 瑞典之行第323章 恩德貝萊大起義第273章 雞飛狗跳第778章 跨海作戰第304章 調停第434章 遙遙領先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廠第764章 計劃調整第24章 籌措資金第330章 跑路第607章 迂迴第284章 連環計第117章 天倫之樂第316章 萊茵盾第726章 深入第204章 “流放”?“潤”!第779章 登陸成功第375章 第一鎮市的安全形勢第716章 突擊檢查第595章 鼓動第377章 意大利的進展第138章 第一百三十六 那基瓦力湖戰役第571章 封鎖宮古海峽第174章 食品產業獨立第186章 “三線”計劃第601章 橡膠種植業前景和危機第251章 各方行動第175章 村落選址第415章 在的裡雅斯特第764章 計劃調整第204章 “流放”?“潤”!第547章 登陸第325章 恩德貝萊人的支持者第529章 申請回國第444章 到家第88章 衝突升級第674章 魚米之鄉第31章 部落衝突第314章 貿易和衝突第650章 牛糞經濟第117章 天倫之樂第123章 誘拐第7章 擴大生產第259章 意大利:這次該輪到我上場了吧!第157章 風車磨坊第113章 野望第751章 西線反攻第387章 初交手第245章 我的總督舅舅第744章 心態調整第25章 軍事工業初級門票第78章 奧匈帝國第97章 日常第374章 熱鬧的南非第581章 “火車頭”第460章 衝突第12章 戰場間隙第154章 發“貨”第612章 美食節第551章 交給時間檢驗第556章 氣吐血第3章 在柏林第613章 工作報告第588章 哈拉雷市菸草廠第17章 達累斯薩拉姆第779章 登陸成功第59章 桑給巴爾宮廷政變第286章 工人調動第401章 駁回第200章 分裂第349章 窮兵黷武第110章 數據第125章 魯道夫的變化第350章 非洲新玩家第194章 迎接第35章 牛馬第399章 還是要請爹第173章 1869年農業發展方向第291章 “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