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革新

第160章 革新

安東·佩魯茲教授的想法,接下來的幾年都會在東非驗證,不過在繼續自己的科學研究同時,還要兼顧爲東非尋找提升農業產量方法和改良作物的重任。

這是恩斯特給安東·佩魯茲團隊下達的任務,不然誰知道這些科學家的研究方向會歪到什麼程度。

搞科學研究可以,但是爲東非殖民地做貢獻也必須進行,恩斯特資助農業研究所,說到底是爲自家殖民地服務的,又不真的是要爲人類科學事業做貢獻。

……

1868年11月7日。

歐洲,普魯士,黑興根。

隨着時間的推移,黑興根軍事學院的規模也變得越來越大,各項設施和師資力量也日益完備。

目前在校人數高達三千七百多人的規模,主要生源來自歐洲,遠東和南美這三個地方。

本來當年建立黑興根軍事學院,恩斯特的初衷是往專業軍事院校方面發展的。

結果事與願違,因爲東非殖民地的開發,需要大量的語言翻譯和軍事技術性人才,使得黑興根軍事學院變成了速成德語學校。

而東非殖民地發展到現在,已經不再需要爲移民配備語言翻譯來做到指令和政策的實行了。

隨着歐洲移民數量的大幅度提升和東非德語教育初見成效,許多非德語移民都已經學會了用德語交流,同時倒逼剩下的人主動學習德語。

加之這兩年來黑興根文化學校開始替代黑興根軍事學院,爲東非提供專業的低學歷人才,而且東非正規軍也沒有擴張的慾望,所以東非對黑興根軍事學院的需求大大縮減。

這些綜合因素導致恩斯特想把黑興根軍事學院重新拉回正軌上來,讓其真正成爲爲自家培養專業軍事人才的搖籃。

爲了恢復黑興根軍事學院本應該有的面貌,恩斯特准備從四個方面入手。

第一是學制,取消速成班,恢復正常教學秩序,改爲三年制。

東非軍事人才當前處於飽和狀態,打的敵人全是土著,所以用不着那麼多專業軍事人才。

加之黑興根文化學校建立,開始爲黑興根軍事學院提供德語生源,所以黑興根軍事學院不再需要對非德語學生進行語言教育。

如果說黑興根文化學校就是小學,黑興根軍事學院就是中學,這兩年來黑興根收養的學生,都先扔入黑興根文化學校進行初步培養。

黑興根文化學校畢業的學生可以分爲三個檔次,第一檔成績特別優異者,可申請或者由恩斯特指派進入德意志教育系統學習深造,一般都是真正的天才纔有的待遇。

第二檔,成績優異,但只是在黑興根文化學校裡比較突出的學生,進入黑興根軍事學院學習或者黑興根財團旗下企業實習。

第三檔,成績一般,或者比較差的學生送往東非殖民地從事教育和翻譯等工作。

黑興根文化學校的學生爲黑興根軍事學院提供了相對優秀的生源。

第二是革新教材,尋找專業人士對黑興根軍事學院的教材進行修改,添加更多的專業知識和課程。

第一版黑興根軍事學院的教材那是恩斯特自己參與編撰的,專業性並不強,教材裡自己給學生洗腦的那一套東西自然不能刪減,但是可以修改專業部分的內容。

第三是師資力量,僱傭一批普魯士軍隊的專業退役士官到校任教。

黑興根軍事學院目前的師資力量還是太薄弱,需要一批有真才實學的高級教師。

第四是建設專業的訓練場所。

一個軍事類院校,自然少不了大量的訓練,而目前黑興根軍事學院被限制在校園裡,缺乏專業的訓練場地。

恩斯特准備在黑興根協調出一塊麪積較大,地形相對複雜的地區建立訓練場,來供學生訓練使用。

地方就選在黑興根西部,那裡人煙相對稀疏,而且丘陵平原交錯,還有大片叢林非常合適。

說幹就幹,才從法國回來不久的恩斯特就開始在黑興根軍事學院搞起了改革。

先對黑興根軍事學院的學生進行一遍梳理,因爲年齡原因,黑興根軍事學院的一部分學生並不是從黑興根文化學校升上來的,所以黑興根軍事學院的學生質量參差不齊。

恩斯特貼心的爲他們準備了一場考試,成績合格的繼續留下,成績不合格的分兩批處理。

年齡偏小的發回黑興根文化學校,回爐重造,年齡偏大的直接發往東非就業。

這樣留下的學生,基本上文化水平差不多,而且身體素質也比較健康,方便接下來的統一教學。

建材和教師方面,恩斯特打算從德意志各國邦國入手,挖普魯士牆角肯定困難些。

但是小邦國的一些人才還是可以發掘的,尤其是普魯士整合了北方各國的軍事力量後。

一些理念和普魯士軍隊不同的肯定被剔除軍隊,雖然軍事理念不同,但軍事素養還是不錯的,恩斯特打算髮動關係把他們聘請到黑興根來任教。

軍事理念不同沒關係,黑興根軍事學院是學校,不是軍隊,是恩斯特專門培養骨幹型軍事人才的地方,軍事理念只要不涉及學生的思想領域,恩斯特都是可以容忍的。

訓練場地,是最好解決的,整個黑興根名義上都是自家的,那就不必客氣了,讓自己老爹劃塊地給自己。

然後,拉上警戒線,搭配上配套設施,就可以讓學生荷槍實彈的搞演練了。

在學校裡訓練的再多,恩斯特也不可能在黑興根軍事學院裡搞出靶場等設施來,當初爲了方便物資和建設。

黑興根軍事學院選擇在黑興根鎮的郊區,距離居民區不算太遠,所以根本就不可能發給武器讓他們放開手訓練。

而且當時以速成爲主,並不重視學生的專業水平,也就沒必要搞實彈演習之類的,課本知識學個七七八八,會開槍,體質健康就能直接到東非去軍隊謀職了。

現在,恩斯特要將黑興根軍事學院變成專業的軍事院校,自然要搞實戰演習。

實戰永遠是檢驗軍隊戰鬥力的唯一標準,黑興根軍事學院的學生現在自然沒有機會接觸到真正的戰爭,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搞些演習,模擬戰場環境來提高學生的軍事素養。

(本章完)

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達瓦市想法第652章 經濟收入第359章 來了就別走了!第677章 公務員制度嘗試第359章 來了就別走了!第641章 一進一出第380章 夜談第643章 西班牙和菲律賓第574章 服軟第144章 貿易第366章 “禮尚往來”第27章 地圖第374章 熱鬧的南非第369章 送別第736章 第九旅第409章 比屬剛果第360章 安排第46章 船隊第22章 殖民地開發第575章 達成共識第346章 移民過渡點第710章 鞏固經濟第432章 三個渠道第457章 插旗佔地第27章 地圖第273章 雞飛狗跳第436章 惡意競爭第696章 油井第214章 自己人,別開槍?第237章 小了,格局小了。第673章 象牙第566章 比較第616章 行蹤第241章 黑興根入場第149章 王位第746章 士氣可用第513章 抉擇第64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618章 良知第299章 預判第142章 三區一改第198章 烏龍對話第637章 大缺大德第265章 戰前準備第282章 “進步”的桑給巴爾蘇丹國第357章 索加第695章 納塔爾第80章 農業第501章 四海兩湖兩內陸第658章 方針第561章 海軍抵達第317章 《東埃邊界劃定協議》第744章 心態調整第252章 戰爭爆發第334章 三角聯盟(續)第548章 東非歷史課第547章 登陸第487章 太特城第107章 圖爾卡納湖第184章 談判第598章 新年第447章 趣談第263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512章 給俄國人提供舞臺第598章 新年第539章 鄰居論第282章 “進步”的桑給巴爾蘇丹國第668章 都需要時間第423章 軍工推銷第284章 連環計第156章 焚燒(內容可能引起不適)第477章 李濟的責任感第376章 作戰會議第359章 來了就別走了!第95章 兵工廠升級第258章 夜襲第587章 東美“西進運動”第223章 瑞典之行第685章 人盡其用第343章 屯田第217章 恩斯特的小算盤第319章 總部搬遷第16章 水城威尼斯第554章 背後的東猶之爭第351章 過往第301章 奧地利商業考察團第9章 接觸戰第520章 發電廠第345章 援助團第13章 國際調停第495章 準備反攻第514章 喀布爾大起義第499章 建交熱第86章 咖啡第733章 四面楚歌第413章 二元制中學第507章 兩頭通吃第410章 海軍問題第385章 煽動第50章 教育
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達瓦市想法第652章 經濟收入第359章 來了就別走了!第677章 公務員制度嘗試第359章 來了就別走了!第641章 一進一出第380章 夜談第643章 西班牙和菲律賓第574章 服軟第144章 貿易第366章 “禮尚往來”第27章 地圖第374章 熱鬧的南非第369章 送別第736章 第九旅第409章 比屬剛果第360章 安排第46章 船隊第22章 殖民地開發第575章 達成共識第346章 移民過渡點第710章 鞏固經濟第432章 三個渠道第457章 插旗佔地第27章 地圖第273章 雞飛狗跳第436章 惡意競爭第696章 油井第214章 自己人,別開槍?第237章 小了,格局小了。第673章 象牙第566章 比較第616章 行蹤第241章 黑興根入場第149章 王位第746章 士氣可用第513章 抉擇第64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618章 良知第299章 預判第142章 三區一改第198章 烏龍對話第637章 大缺大德第265章 戰前準備第282章 “進步”的桑給巴爾蘇丹國第357章 索加第695章 納塔爾第80章 農業第501章 四海兩湖兩內陸第658章 方針第561章 海軍抵達第317章 《東埃邊界劃定協議》第744章 心態調整第252章 戰爭爆發第334章 三角聯盟(續)第548章 東非歷史課第547章 登陸第487章 太特城第107章 圖爾卡納湖第184章 談判第598章 新年第447章 趣談第263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512章 給俄國人提供舞臺第598章 新年第539章 鄰居論第282章 “進步”的桑給巴爾蘇丹國第668章 都需要時間第423章 軍工推銷第284章 連環計第156章 焚燒(內容可能引起不適)第477章 李濟的責任感第376章 作戰會議第359章 來了就別走了!第95章 兵工廠升級第258章 夜襲第587章 東美“西進運動”第223章 瑞典之行第685章 人盡其用第343章 屯田第217章 恩斯特的小算盤第319章 總部搬遷第16章 水城威尼斯第554章 背後的東猶之爭第351章 過往第301章 奧地利商業考察團第9章 接觸戰第520章 發電廠第345章 援助團第13章 國際調停第495章 準備反攻第514章 喀布爾大起義第499章 建交熱第86章 咖啡第733章 四面楚歌第413章 二元制中學第507章 兩頭通吃第410章 海軍問題第385章 煽動第50章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