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8章 軍火貿易

這個時代,鋼鐵產量就是衡量國家工業實力的最重要標準之一,東非的鋼鐵產量攀升到世界第一位,一定程度上說明東非的工業規模甚至可能超過了美國。

這也很好理解,畢竟東非人口比美國要多,本國工業需求量大,而且在本世紀之初,東非工業一直都處在高速擴張階段,反觀歐美因爲經濟危機的原因,工業發展一波三折。

如果不是一戰爆發,打斷了新一輪經濟危機的蔓延,那歐洲各國工業還有可能進一步萎縮。

隨着約翰李爾的話音落下,也讓東非政府部分官員對現在出口貿易有了一定程度的瞭解。

在1914年,全球商船總噸位也就才四千多萬噸,其中英國獨佔鰲頭,達到驚人的兩千萬噸,佔據世界航運業的半壁江山,其次就是德國,美國和東非排在第二梯隊。

也就是說如今全世界百分之二十五左右的海上貨物運輸船隻爲東非服務,這是一個相當驚人的數字,能與之相比的大概只有英國和美國兩個國家。

美國自不用多說,一戰前工業規模常年居世界第一位,並且有大西洋航線優勢,而英國則是有龐大殖民地以及全球市場託底。

值得一提的是,戰爭爆發後,英國同樣對東非下了大量訂單,而這些貨物主要由英國本國的貨運公司來執行,而英國航運業本來就處在世界首位,所以自然不需要其他國家幫助。

這也是德國和奧匈帝國國內遠洋商船在東非對外出口中佔據重要地位的主要原因,受到英國的限制,德國和奧匈帝國只能將有限的資源利益最大化。

“受到戰爭影響,軍火貿易也水漲船高,尤其是使用德系武器的國家,如德國,奧匈帝國,保加利亞,奧斯曼帝國等等,進一步加大了我國海外武器出口的總量。”

一般來說,英國人可以容忍美國和東非和同盟國之間民用品貿易,而軍火這種東西,肯定會嚴防死守。而東非之所以能繞開英法聯合“執法”的主要原因在於東非對歐洲貿易路線的多元化。

美國對歐洲貿易主要通過大西洋來實現,而東非和歐洲貿易的海上路線卻有三條。

分別是大西洋航線,從東非西海岸出發,主要目的地是英,法,德三國。地中海、黑海航線,主要目的地是中東歐國家,以俄國和奧匈帝國爲主。最後是波斯灣航線,而波斯灣航線也是東非對歐洲走私軍火的關鍵線路。

而約翰李爾也解釋道:“我國對同盟國軍火貿易,主要通過奧斯曼帝國作爲中轉站,先抵達奧斯曼帝國的伊拉克港口,最後通過巴格達鐵路輸送到中東歐地區。”

“其中奧匈帝國是我國開闢的重要新興軍火市場之一,受到戰爭影響,奧匈帝國不得不從我們這裡定製大量步槍,彈藥,火炮等軍用武器。”

早期,東非和奧匈帝國的軍火交易,一般都是東非從奧匈帝國進口,比如火炮,軍用艦艇等,後來隨着東非本國軍工業發展壯大,東非和奧匈帝國的軍火貿易幾乎持平。

但是,從來沒有發生過奧匈帝國從東非訂購大量陸軍武器的案例,這還是半個世紀以來的第一次。

之所以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爲奧匈帝國開戰前沒有做好戰爭準備。

約翰李爾對此也做出了說明:“現在戰況發展超出了奧匈帝國的預估,所以奧匈帝國不得不進二次動員,使得奧匈帝國的軍工生產線跟不上軍隊規模的擴充。”

雖然現在奧匈帝國不像一樣德國,面臨兩面作戰的壓力,但是光是沙俄一個國家,就讓奧匈帝國難以招架,更何況戰前被奧匈帝國輕視的塞爾維亞拖住了奧匈帝國大量兵力。

而這還不是最糟糕的情況,畢竟和奧匈帝國有矛盾的國家還有一個意大利,目前意大利還維持着中立政策,但是奧匈帝國只要出現頹勢,意大利一定會狠狠地咬上一口。

至少,意大利肯定想奪回倫巴第和威尼斯的失地,只不過現在意大利謹慎了許多,可不是前世那個在歐洲赫赫威名的列強守門員。

對於意大利而言,能收復倫巴第那就是巨大勝利,如果能奪回威尼斯,那意大利王國將重新變成意大利人的功臣,只不過上個世紀意奧戰爭的慘敗,讓如今意大利高層心有餘悸,所以暫時不敢輕舉妄動。

但是,這並不意味意大利王國不值得重視,這幾年意大利王國在經濟層面上的發展順風順水,因爲意奧戰爭受到的損失的人口和工業,基本上彌補回來。

畢竟意大利地區,尤其是南部的那不勒斯王國就是如今歐洲最能生的地方,意大利王國能充分從教宗國和那不勒斯王國吸納工業發展人口,同時爲意大利開闢紅海殖民地提供了基礎條件。

而意大利的存在,也讓奧匈帝國不得不重視,隨時可能開闢西線戰場,還有羅馬尼亞也不是穩定因素。

雖然羅馬尼亞主政的是錫格馬林根王室,但是羅馬尼亞的主流民意確是向着英法兩國的。

而匈牙利東部生活着大量羅馬尼亞人,羅馬尼亞想將奧匈境內羅馬尼亞人聚集區納入本國領土,當然,羅馬尼亞比意大利穩定的多,所以這個不穩定因素暫時可以不用理會。

總而言之,奧匈帝國龐大的國防壓力,讓奧匈帝國不得不從東非訂購大量武器裝備,來填補當下本國軍工業的缺口。

奧匈帝國雖然和東非武器標準上存在差異,但是因爲當年東非從德國和奧匈帝國學藝的原因,還是有不少共同點的。

約翰李爾接着說道:“當然,相對於奧匈帝國,保加利亞以及奧斯曼帝國是我們目前最穩定的歐洲客戶,兩國雖然還沒有參與戰爭,但是也在進行戰爭準備。”

“其中,保加利亞從我們進口的武器數量,可以排在第三位,僅次於德國和奧匈帝國,而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是德國因爲雙線作戰,本國軍工業優先爲德軍服務,以至於保加利亞拿不到貨,所以只能從我們這裡想辦法。”

保加利亞的戰爭動員能力遠在其他國家之上,作爲巴爾幹半島的普魯士,可以說青出於藍勝於藍。

而東非也能從如今保加利亞的訂單情況,推斷出保加利亞的下一步動作,因爲第二次巴爾幹戰爭的失敗,保加利亞對塞爾維亞痛之入骨,肯定會尋找機會背刺塞爾維亞。

前世一戰保加利亞可是足足動員了一百多萬人蔘戰,而恩斯特也想知道這個巴爾幹小強,在東非加持下能爆發出什麼樣的戰鬥力。

而東非和上述國家間的軍火貿易,幾乎都是依靠巴格達鐵路來完成,當然,歐洲軍火訂單確實讓東非吃的滿嘴流油,但是肯定不可能長久。

等到德國和奧匈帝國的生產全面轉型完成後,這部分市場缺口基本上會被補齊,而保加利亞則完全不同。

東非政府敢肯定保加利亞會參戰,而保加利亞也是在歐洲戰場展現東非武器性能最好的廣告,畢竟前世保加利亞表現的戰鬥力驚人,恩斯特相信東非武器能在保加利亞軍隊裡發揮最優良的表現。

第1157章 “0”號文件第180章 足球國度第758章 331師第151章 在法國第765章 南非戰爭下面目全非的歷史第311章 意大利王國的想法第1050章 伊林加市工業探索第636章 分擔壓力第271章 新海軍基地選址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838章 鋼鐵“怪物”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團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達瓦市想法第993章 東方省的強省會戰略第7章 擴大生產第1207章 法爾塔新區第705章 德蘭士瓦人的算盤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282章 “進步”的桑給巴爾蘇丹國第779章 登陸成功第1108章 比利時人的震撼第971章 經濟狀況第1074章 市場和矛盾第948章 奪取馬尼拉第670章 人口流動第952章 “雄獅”版圖第743章 第一階段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208章 選擇困難症第1201章 經濟體制優勢第1199章 討論第872章 棉花擴產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1022章 南德意志王國第348章 城鎮化率第892章 產業孵化中心第790章 王旗跌落第548章 東非歷史課第290章 長絨棉第41章 衣錦還鄉第206章 “收破爛”第120章 熱帶疾病研究中心第141章 中亞馬匪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達瓦市想法第344章 印度洋之都達累斯薩拉姆第787章 進攻納塔爾第760章 421師野望第943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344章 印度洋之都達累斯薩拉姆第1109章 四國會議第418章 學徒第818章 馬普托鐵路第957章 農林牧漁第1039章 哈拉雷市工農業發展計劃第823章 西海岸開發第559章 誣陷第950章 巴黎會議第698章 魚餌第937章 戰爭倒計時第887章 北方八市第567章 電工技校第974章 方隊組成第991章 抵達第841章 大國使團第233章 又水一章(勿訂)第513章 抉擇第960章 開闢新市場第383章 引入第1056章 以德國爲首第1150章 羅德斯公司第543章 南琉球羣島第1186章 南半球經濟體系第222章 體面第153章 送酒第1169章 戰場問詢第544章 奎河拱水壩第269章 大津巴布韋遺址第677章 公務員制度嘗試第543章 南琉球羣島第324章 珠海通商區第1104章 第一百二十六 訛詐第731章 損失慘重第407章 軍事改革第809章 事後第1061章 無畏艦時代第693章 再次獨立!第335章 生豬養殖第462章 由德國引發的危機:狼來了!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461章 弗里德里希第847章 畜牧業第126章 邊境巡邏隊第1116章 泰坦尼克號第1108章 比利時人的震撼第673章 象牙第805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964章第997章 工業之基
第1157章 “0”號文件第180章 足球國度第758章 331師第151章 在法國第765章 南非戰爭下面目全非的歷史第311章 意大利王國的想法第1050章 伊林加市工業探索第636章 分擔壓力第271章 新海軍基地選址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838章 鋼鐵“怪物”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團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達瓦市想法第993章 東方省的強省會戰略第7章 擴大生產第1207章 法爾塔新區第705章 德蘭士瓦人的算盤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282章 “進步”的桑給巴爾蘇丹國第779章 登陸成功第1108章 比利時人的震撼第971章 經濟狀況第1074章 市場和矛盾第948章 奪取馬尼拉第670章 人口流動第952章 “雄獅”版圖第743章 第一階段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208章 選擇困難症第1201章 經濟體制優勢第1199章 討論第872章 棉花擴產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1022章 南德意志王國第348章 城鎮化率第892章 產業孵化中心第790章 王旗跌落第548章 東非歷史課第290章 長絨棉第41章 衣錦還鄉第206章 “收破爛”第120章 熱帶疾病研究中心第141章 中亞馬匪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達瓦市想法第344章 印度洋之都達累斯薩拉姆第787章 進攻納塔爾第760章 421師野望第943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344章 印度洋之都達累斯薩拉姆第1109章 四國會議第418章 學徒第818章 馬普托鐵路第957章 農林牧漁第1039章 哈拉雷市工農業發展計劃第823章 西海岸開發第559章 誣陷第950章 巴黎會議第698章 魚餌第937章 戰爭倒計時第887章 北方八市第567章 電工技校第974章 方隊組成第991章 抵達第841章 大國使團第233章 又水一章(勿訂)第513章 抉擇第960章 開闢新市場第383章 引入第1056章 以德國爲首第1150章 羅德斯公司第543章 南琉球羣島第1186章 南半球經濟體系第222章 體面第153章 送酒第1169章 戰場問詢第544章 奎河拱水壩第269章 大津巴布韋遺址第677章 公務員制度嘗試第543章 南琉球羣島第324章 珠海通商區第1104章 第一百二十六 訛詐第731章 損失慘重第407章 軍事改革第809章 事後第1061章 無畏艦時代第693章 再次獨立!第335章 生豬養殖第462章 由德國引發的危機:狼來了!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461章 弗里德里希第847章 畜牧業第126章 邊境巡邏隊第1116章 泰坦尼克號第1108章 比利時人的震撼第673章 象牙第805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964章第997章 工業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