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茶產業發展狀況

恩斯特去了一趟基敦達山武器裝備試驗場,總體上還是以參觀各種武器裝備試驗爲主,至於“軍用車輛研究所”現在基本上是一個空架子,不過在整個汽車產業起步階段也很好理解,所以一天不到的時間,恩斯特就重返了第一鎮市。

財政大臣馮德萊恩給恩斯特提供了一份茶葉產業清單,這幾年茶葉產業已經發展成爲東非的重要產業之一。

“在1879年,東非茶葉產量僅次於遠東帝國和印度,但是到了1882年我們的茶葉出口量首次攀升到世界第三的位置,去年我們產業出口量僅次於印度茶區和遠東茶區,產量達到兩萬兩千多噸,其中出口一萬一千多噸左右,而遠東帝國產量應該在十萬噸上下,印度在兩萬多噸左右,我們的茶葉主要銷往德意志,東歐和地中海沿岸(包括北非),以及中東地區。”

東非增加的茶葉出口量,大多來自於黑興根財團的助力,因爲中東歐地區,並不像英國人那樣有嗜茶習慣,更沒有印度那樣的優質產地,所以想擴大市場,就必須在德意志地區投入廣告還有和經銷商合作,而遠東帝國的出口茶葉貿易也大部分被英國壟斷,當然,英國本土也是出口茶葉最大的消費國。

東非茶葉質量整體上,尚且不能和前兩國茶葉產地競爭,但也互有優劣,並不是完全沒有競爭力。

首先就是東非掌握的德意志等茶葉市場,當前全世界茶葉產量遠不及後世,前世光肯尼亞一地茶葉產量就比遠東帝國,印度和東非高,所以市場容積量還很大,尤其是不產茶的歐洲和阿拉伯地區(中東和北非)。

英國和西歐,茶葉貿易主要控制在英國,荷蘭手中,對中東歐地區影響也比較大,但是更便宜的東非茶,產量上來後對中東歐原有茶飲市場衝擊很大,目前成爲東非最重要的茶葉市場。

阿拉伯地區,主要是北非和阿拉伯半島區域,茶飲市場,東非也有一定優勢,北非除了海上通道以外,陸地茶葉貿易通道也很繁榮,尤其是撒哈拉沙漠腹地的阿拉伯商隊。

阿拉伯半島上東非茶葉能擠進去,還要多虧了阿曼人,也可以稱桑給巴爾商人,阿曼是阿拉伯地區印度洋貿易最興盛的國家,所以依託桑給巴爾商人,東非的茶葉順勢就進去了阿拉伯半島,並向其他地區輻射。

除了中東歐和阿拉伯地區以外,東非在其他區域明細競爭不過遠東帝國和印度,遠東帝國能自主的茶葉生意覆蓋整個東亞和部分東南亞,中亞,北亞(沙俄,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除此外因爲口感和產量原因,印度茶區尚且無法和遠東帝國競爭。

“綠茶不需要發酵,但要經過“殺青”。殺青,即鮮茶葉採下後,或炒,或烘,或曬,或蒸,儘可能保持其原色原味,不過這種茶葉在歐洲銷量還是比不過紅茶,反倒是地中海地區比較受歡迎,其中奧地利和意大利地區是主要市場。”

“反而是紅茶和黑茶類產品普遍能夠長期保存,而且有越陳越香的品質使得其在海外市場大受歡迎。”

“不過我國內部對綠茶的消費量要高於紅茶,主要是遠東移民,順帶把綠茶文化引入東非。”

當然,東非的綠茶文化是很普通的底層民間茶文化,講究沒有遠東帝國大戶人家那麼多,但是這也爲東非普及茶飲做出大力。

這種飲茶文化,也就忽悠忽悠德意志地區來的移民,相對應的德意志地區移民也能把對咖啡的研究介紹給遠東移民。

實際上茶葉亦或者咖啡,對於兩大移民羣體來說,瞭解的都不深刻,更多都是身處本國文化環境下的的耳濡目染。“東非全域基本上都可以種植茶樹,尤其是東部廣大高原地區(肯尼亞、馬拉維、烏干達、坦桑尼亞、莫桑比克等),都是優良的茶葉產地,其中主要分爲兩個部分,一個是北方茶區(肯尼亞),一個是南方茶區(馬拉維湖沿岸)。”

“北方茶區是我們東非的優質茶區,引入的最早的一批茶葉,其中有三個茶葉品種經過多年深耕,已經比較成熟。

另外,北方茶區因爲其茶葉葉片完整度高、色澤亮、有花般的東非香氣、略帶苦澀的口感,氣味十分濃郁鮮烈、湯色紅豔透亮、口感甘醇、品質上乘,別有一種風味,所以在德意志地區比較受歡迎,其中兩款爲紅茶,一款爲黑茶,工藝上主要復刻了遠東帝國技術,但是我們也正在研究相關機械設備,在不影響口感的前提下提高產量。”

得益於北方茶區優越的地理條件,年均氣溫二十度上下,充足的光照、充沛的降水,相對較少的害蟲,以及一千五百米的海拔高度,還有略帶酸性的火山灰土壤,使北方茶區成爲優質高地茶葉的理想產地。

而且東非的茶樹全年常青,以北方茶區爲例,每年六七月間,茶農平均每兩三個星期就會採摘一輪茶葉;而在每年十月採茶的黃金季節,五六天就可以採摘一次,所以東非茶葉可全年生長,沒有休眠期,這使得東非茶葉在同等面積下,產量更高。

“今年在蒙巴薩市我們成立了蒙巴薩茶葉拍賣所,用來提供給奧地利,德國,阿曼等國商人競拍。”

東非北方茶區,目前已經形成了初步口碑,這屬於老天爺賞飯吃,同樣的品種,種在遠東可能籍籍無名,但是在東非口感就大爲提升,頗有一種橘生淮南的韻味。

“南方茶區年產量約爲四千多噸,主要產紅茶。茶湯清澈,品質中上等,茶種屬於印度種,所以分級方法和印度茶相同,並且同樣採用茶葉拼配的製作方法。”

“南方茶葉產區,產品主要以“印度茶”爲招牌,銷往西歐,我們通過荷蘭茶商合作,以低於正品印度茶百分之三的價格,出售,不過算上運費,因爲印度茶區主要位於東北部,所以比東非航線要多大約一千多公里的路程,這就使得馬拉維茶葉產區的成本更低。”

這也算東非茶葉出口的一個策略,畢竟東非算是新晉茶葉產區,所以在非黑興根財團業務核心區不可避免的要藉助遠東帝國或者印度這兩個茶葉產業比較成熟的口碑來打通市場。

當然,山寨貨不是長久之計,東非也在着力發展自己的茶葉品牌,這也是北方茶區的主要任務,北方茶區是東非最優質的茶葉茶區,尤其是已經比較成熟的三種茶葉質量,可以和遠東帝國許多茶葉相媲美。

所以北方茶區茶葉憑藉價格和質量優勢,在德意志地區銷量不錯,而價格路線是東非茶葉的一個發展重點。

畢竟從前世茶葉的發展路徑來看,歐美國家對茶葉檔次並不是十分看中,或者說是沒有東亞地區濃郁的茶葉文化底蘊和氛圍,反而是大工業生產加工下的茶葉品牌,更容易被接受。

第218章 跑歪的會議第499章 建交熱第687章 近衛師境況第37章 戰爭第21章 軍事化管理第555章 羞辱斐迪南大公第659章 對阿貿易第40章 移民軍回國第243章 70式第75章 大逃亡第93章 姆特瓦拉第51章 坦噶港第40章 移民軍回國第258章 夜襲第651章 西南非洲第429章 薄弱基礎第449章 野心第697章 石油產業佈局第579章 東非模式第141章 中亞馬匪第335章 生豬養殖第597章 軍紀敗壞第642章 制裁和認慫第340章 淮海經濟區第420章 安若泰山第590章 噓寒問暖第455章 劍指南洋第462章 由德國引發的危機:狼來了!第698章 魚餌第541章 下次還敢第544章 奎河拱水壩第624章 要人第235章 想搞事,又不想出力的恩斯特第290章 長絨棉第343章 屯田第734章 戰備狀態的新漢堡港市第398章 狗都要挨兩巴掌第579章 東非模式第497章 準備調停第465章 準同盟關係第560章 記者會第330章 跑路第459章 工作會議第224章 國王瀑布第645章 馬塔貝萊省工業發展第531章 兵城第336章 東非菜?第312章 劍指阿比西尼亞帝國第591章 歸途第43章 行政區劃第379章 黃金葉第113章 野望第421章 東非大鐵路計劃第474章 討論第302章 考察團續第513章 抉擇第630章 勞務合作第164章 肉類第441章 回國第522章 列強守門員第346章 移民過渡點第10章 各國反應第622章 索馬里漁業前景第83章 拯救馬西米連諾一世第521章 申請第310章 援助非洲第280章 巴加莫約造船廠和文化戰爭第108章 歷史課第528章 與時俱進第154章 發“貨”第45章 羅恩羅達第73章 消化第130章 入侵第759章 歹毒手段第239章 弗朗茨究竟再搞什麼?第529章 申請回國第660章 貿易和產業第228章 留學生第249章 熱度第327章 南下第101章 招人第138章 第一百三十六 那基瓦力湖戰役第173章 1869年農業發展方向第712章 鐵路所見第636章 分擔壓力第695章 納塔爾第226章 遠東大使第613章 工作報告第733章 四面楚歌第739章 防線失守第351章 過往第11章 黑興根財團第359章 來了就別走了!第499章 建交熱第594章 矛盾第755章 攻守易勢第336章 東非菜?第138章 第一百三十六 那基瓦力湖戰役第104章 飲食
第218章 跑歪的會議第499章 建交熱第687章 近衛師境況第37章 戰爭第21章 軍事化管理第555章 羞辱斐迪南大公第659章 對阿貿易第40章 移民軍回國第243章 70式第75章 大逃亡第93章 姆特瓦拉第51章 坦噶港第40章 移民軍回國第258章 夜襲第651章 西南非洲第429章 薄弱基礎第449章 野心第697章 石油產業佈局第579章 東非模式第141章 中亞馬匪第335章 生豬養殖第597章 軍紀敗壞第642章 制裁和認慫第340章 淮海經濟區第420章 安若泰山第590章 噓寒問暖第455章 劍指南洋第462章 由德國引發的危機:狼來了!第698章 魚餌第541章 下次還敢第544章 奎河拱水壩第624章 要人第235章 想搞事,又不想出力的恩斯特第290章 長絨棉第343章 屯田第734章 戰備狀態的新漢堡港市第398章 狗都要挨兩巴掌第579章 東非模式第497章 準備調停第465章 準同盟關係第560章 記者會第330章 跑路第459章 工作會議第224章 國王瀑布第645章 馬塔貝萊省工業發展第531章 兵城第336章 東非菜?第312章 劍指阿比西尼亞帝國第591章 歸途第43章 行政區劃第379章 黃金葉第113章 野望第421章 東非大鐵路計劃第474章 討論第302章 考察團續第513章 抉擇第630章 勞務合作第164章 肉類第441章 回國第522章 列強守門員第346章 移民過渡點第10章 各國反應第622章 索馬里漁業前景第83章 拯救馬西米連諾一世第521章 申請第310章 援助非洲第280章 巴加莫約造船廠和文化戰爭第108章 歷史課第528章 與時俱進第154章 發“貨”第45章 羅恩羅達第73章 消化第130章 入侵第759章 歹毒手段第239章 弗朗茨究竟再搞什麼?第529章 申請回國第660章 貿易和產業第228章 留學生第249章 熱度第327章 南下第101章 招人第138章 第一百三十六 那基瓦力湖戰役第173章 1869年農業發展方向第712章 鐵路所見第636章 分擔壓力第695章 納塔爾第226章 遠東大使第613章 工作報告第733章 四面楚歌第739章 防線失守第351章 過往第11章 黑興根財團第359章 來了就別走了!第499章 建交熱第594章 矛盾第755章 攻守易勢第336章 東非菜?第138章 第一百三十六 那基瓦力湖戰役第104章 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