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邊境巡邏隊

第126章 邊境巡邏隊

恩斯特極力想要改變魯道夫的命運,那是真的對未來感到好奇,反正魯道夫怎麼變,對自己開發東非計劃的影響也不大,其具體效果要等到一戰後纔會突顯出來。

前世有人說過,奧匈帝國是弗朗茨一個人的帝國,那真是非常有道理,這個帝國的建立和滅亡都和弗朗茨息息相關。

反正,奧匈帝國根本是不可能有未來的,就那個二元制政體,也就弗朗茨可以駕馭,分家是遲早的事。

……

遠方傳來駝鈴,一支駝隊出現在肯尼亞的地平線上,數量不算多,大約二十多隻。

帶路的駱駝,步姿優雅的走在沙質土地上,上面坐着的人隨着駱駝一步一步有節奏前搖後晃。

頭戴一頂墨西哥樣式的草帽,身穿特製的淺黃色普魯士軍裝,身後揹着一把普魯士德來賽步槍。

跟在第二位置的駱駝上的士兵,還扛着着一面黑興根王室的獅旗,這些特徵表明這是一支東非殖民地正規武裝部隊。

民兵是拿不到最先進的德來賽步槍的,用的還是要從前方裝填火藥的前裝燧發槍。

而淺黃色軍服在非洲也很少見,這是恩斯特在德意志的工廠特別招標的,普魯士軍隊一直活躍在歐洲,也沒有裝備這種應對熱帶沙漠環境的服裝。

非洲本來就比較熱,而且因爲高原地形的原因大多數地區非常曬人,肯尼亞北部的沙漠地帶更是如此。

所以草帽,目前被東非採購的越來越多,這也算東非的一個特色,田間地頭,村落城市,軍隊政府機關,帶草帽的人非常多。

當前東非的草帽主要從遠東地區訂購,草帽這種東西是很難機械生產的,而靠人工又費時費力。

所以東非的草帽以進口爲主,本來墨西哥也是可以的,那裡人力資源也很豐富,但是和遠東比不了,所以遠東草帽的價格更便宜。

但是遠東草帽的風格太單調,恩斯特個人不喜歡這種款式,所以恩斯特讓人將墨西哥草帽的樣式提供給遠東的商人,讓他們按照樣式去收購。

東非遠東移民裡當然也有人會編制草帽,但頂多是農閒時間,編出來給自己用的,這玩意十分考驗耐心,對於已經能吃飽喝足的移民來說,一點也不划算,甚至有些移民對非洲的烈日毫不在意,畢竟以前也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習慣了烈日當頭的感覺。

正是衣服顏色和草帽的加持,這支東非的駝隊,從遠處看,頗有美洲西部的味道,區別在於北美西部是牛仔,騎着馬,而這支隊伍騎的是駱駝。

駝隊裡有德意志人,也有奧匈人(和德意志人有重疊)和華人,非常符合當前東非殖民地的人口構成。

他們正在遊走的就是索馬里和肯尼亞交界的地方,也就是邊防部隊。

當然,索馬里和肯尼亞現在是沒有明顯邊界的,因爲東非殖民地巡邏的周圍以沙漠和草地爲主,基本沒有多少人居住,更不要說國家勢力。

當前,索馬里就是一鍋大雜燴,土著部落和阿拉伯人勢力一大堆,前世索馬里的殖民者玩家主要是英法意三家。

真正在索馬里活躍的只有英國人,而且英國人主要在索馬里西北部的索馬里蘭地區(亞丁灣沿岸)活動。

而法國只佔了一小塊地區,還和英國人挨着。(主要是吉布提1859年)

意大利人還沒有到來(1889年),所以索馬里中部和南部的廣大地區,實際上就是歐洲人眼中的無主之地(忽略本地土著)。

要不是東非精力主要在肯尼亞北部和東非西北地區,恩斯特是不介意拿下一大塊索馬里的土地的。

但是,對索馬里不能掉以輕心,尤其是摩加迪沙,作爲印度洋沿岸,重要的港口城市,其歷史悠久,鄭和就曾經到達過那裡(稱木骨都束)。

所以和非洲內陸那些沒見過世面的土著不一樣,索馬里深受阿拉伯文明影響,其實力至少和桑給巴爾在一個層次。

上次,桑給巴爾的戰鬥,那是具有戲劇性的,而且當時濱海區距離達累斯薩拉姆不遠,隨時都可以支援戰鬥,也給了軍隊底氣。

而索馬里接壤的北肯尼亞,東非殖民地尚且沒有開發出來,人都沒有多少,恩斯特自然不會冒風險去攻打索馬里。

別到時候偷雞不成蝕把米,搞得和意大利人對埃塞俄比亞那樣狼狽可就丟人了。

而且和意大利人只是單純想在東非地區搞殖民不同,意大利人需要本地土著當勞動力給意大利創造價值。

東非爲了未來統治的穩定,是要清理當地人口的,所以索馬里地區的反抗會更強烈。

摩加迪沙前世是美國人都折戟沉沙與此的地方,不湊個幾千人的部隊,恩斯特不打算對索馬里動手。

那東非殖民地巡邏索馬里和肯尼亞邊界的意義在哪裡?

這就要說道東非殖民地的政策,說難聽點就是和關門打狗一個套路,既然要對肯尼亞北部的土著動手,自然要切斷其與外部的聯繫。

同時要防止境外的土著又滲透到東非殖民地境內來。

要知道,非洲有許多的部落,他們可沒有什麼領土概念,哪裡有水草,就去哪裡狩獵和放牧。

要是東非前腳清理完本土的土著,後腳又讓境外的土著部落溜了進來,那不白忙活了!

尤其是肯尼亞北部和索馬里地區,氣候更爲乾旱,許多部落都是以遊牧爲生。

所以東非邊境巡邏隊的任務就是,強制將索馬里的部落和肯尼亞分開,同時驅逐邊界地帶的索馬里人。

而肯尼亞和索馬里臨時邊界以沙漠和草地爲主,沙漠裡最好的交通工具就是駱駝。

東非殖民地接觸駱駝的時間還是很早的,因爲桑給巴爾就有不少,每一批上岸的東非移民,都能在達累斯薩拉姆等沿海城市見到駱駝。

所以東非殖民地政府用駱駝組建騎兵的歷史也不算晚,在接收了一部分桑給巴爾的駱駝後,就建立了一隻兩百多人規模的駱駝騎兵。

現在這支騎兵部隊,全部活躍在肯尼亞北部,肯尼亞前世也是駱駝大國,數量在三百多萬只左右,僅次於蘇丹和索馬里。

東非殖民地當然不可能在肯尼亞境內養那麼多駱駝,駱駝活動範圍最適合沙漠,在其他區域就不是很靈活了(主要是其他牲口更有優勢)。

東非殖民地目前也只有肯尼亞北部的適合大規模發展駱駝養殖,可肯尼亞北部的草場也不少,而且面積遠在沙漠之上,所以用來大規模養牛,馬都是可以的。

……

漢斯·巴克就是這支駝隊的帶頭人,一個奧匈帝國土生土長的德意志人,而且是根正苗紅的奧地利德意志人。

所以,爲什麼漢斯·巴克可以成爲巡邏隊的隊長,就不言而喻了。

在東非,其實最防範的根本不是華人,而是塞爾維亞等信仰東正教的移民。

以歐洲人的腦子,在這個時代是非常相信文明是分等級的,而當前世界可以和傳統歐洲競爭的只有沙俄。

異端往往比異教徒更令人憎惡,東正教會壞就壞在和歐洲傳統教會(哪怕新教)在正統性上的爭奪。

而華人這種毫無信仰(祖宗崇拜不算),反而不是東非德意志人針對的主要目標,還是傳教的主要目標。

雖然東非沒有教堂,但是很多信徒(尤其是奧地利的天主教徒)熱衷於和華人介紹自己的宗教。

塞爾維亞等東正教就不一樣了,要不是比較老實(畢竟都是農民,都是曾經被統治的對象,而且在奧匈帝國也是地位最低的一批,習慣了),估計能和天主教,新教等打起來。

德意志等歐洲人對華人也不是沒有微詞,就比如那些張嘴一個天主,閉嘴一個老天爺的兩面派(實用主義),讓歐洲人感覺華人不是很虔誠。

至於和阿拉伯地區一個信仰的,也不是沒有,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尤其是許多奧斯曼帝國境內逃到奧匈帝國境內的移民,又被東非殖民地招進了東非,但是數量稀少,目前也沒有看見有人站出來說自己來自阿拉伯教會。

當然,這些都是細枝末節,畢竟生活和工作忙的很,大家又都沒啥文化,嘴也笨,沒有空相互針對。

漢斯·巴克在駱駝身後找了個陰涼的一方,墊上墊子,取下水壺痛快的喝了一口。

其他隊員也下了駱駝,暫時休整一下隊伍。

“海因茨,我們還有多少路程?才能到迪伏(地名)”漢斯·巴克問道。

“快了,大約還有十三裡地,一個小時前我們剛剛經過地圖上標註的乾涸的河牀。”海因茨回答道。

“那就好,我們休息和十分鐘在啓程!”說着漢斯·巴克從兜裡掏出一盒藍色矢車菊牌香菸。

抽出一直,點着火,一臉舒暢的抽了起來。

藍色矢車菊是前世德國的國花,象徵幸福的矢車菊的故鄉在歐洲。

所以黑興根菸草就推出了這款香菸在德意志地區出售,在法國就搞了鳶尾花,沙俄則是向日葵,奧地利的雪絨花……

這一系列以各國比較出名的花朵爲商品標誌的香菸,也被成爲國花系列。

而東非,自然是由德意志地區的菸草廠提供香菸,主要供給軍隊和政府,當然,普通人也可以花錢買,東非當地是有工資的,比較微薄,但是東非恰好娛樂產業相當於一片荒漠,所以許多人就把那點工資花在了菸草上,開始只有奧匈帝國移民抽菸,後來一些華人也學會了。

而幹活和打仗的空閒來上一根,確實能很好的緩解情緒。

(本章完)

第138章 第一百三十六 那基瓦力湖戰役第234章 兄弟拉扯第97章 日常第764章 計劃調整第695章 納塔爾第470章 奧蘭治投英第307章 德國誕生第404章 暴富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154章 發“貨”第492章 靜坐戰第496章 交戰第590章 噓寒問暖第102章 忽悠,接着忽悠第524章 幸福第476章 高等教育第264章 威尼斯大逃亡第599章 世界“第一”第71章 海底電纜第166章 招聘廣告第320章 雙標第408章 劊子手上線第219章 關係戶的重要性第492章 靜坐戰第56章 平衡第332章 稻種第54章 美泉宮談話第110章 數據第341章 民主選舉第381章 國禮第81章 煤礦第63章 攻克桑給巴爾王宮第766章 集結第513章 抉擇第30章 多多馬第339章 加大投資第444章 到家第234章 兄弟拉扯第293章 入關!第59章 桑給巴爾宮廷政變第85章 馬西米連諾一世眼中的東非第467章 觀察第384章 臨危受命第222章 體面第94章 巴拉圭移民到賬第579章 東非模式第564章 貴人第326章 “中央運河”工程第161章 檢閱第25章 軍事工業初級門票第259章 意大利:這次該輪到我上場了吧!第514章 喀布爾大起義第395章 耍無賴第500章 德國大使第25章 軍事工業初級門票第367章 鐵甲艦第440章 太美麗了,維也納!第582章 地理分界第143章 奴隸制經濟第515章 狗咬狗第516章 愛國教育第533章 危若累卵第286章 工人調動第86章 咖啡第256章 意大利“難民”接收第226章 遠東大使第327章 南下第371章 生意第42章 移民熱潮第769章 籌碼第45章 羅恩羅達第96章 西北悲歌第569章 以下犯上第207章 換牌第697章 石油產業佈局第123章 誘拐第415章 在的裡雅斯特第150章 投資和挑撥第571章 封鎖宮古海峽第300章 掠奪第756章 紡織業危機第64章 一日政治第402章 妥協第535章 落後農業國第610章 軍事顧問團第389章 易手第156章 焚燒(內容可能引起不適)第561章 海軍抵達第284章 連環計第715章 短暫團聚第356章 鐵路第516章 愛國教育第119章 農忙第120章 熱帶疾病研究中心第769章 籌碼第465章 準同盟關係第92章 挖牆角第542章 生個艦隊第130章 入侵第69章 黑興根王室領地
第138章 第一百三十六 那基瓦力湖戰役第234章 兄弟拉扯第97章 日常第764章 計劃調整第695章 納塔爾第470章 奧蘭治投英第307章 德國誕生第404章 暴富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154章 發“貨”第492章 靜坐戰第496章 交戰第590章 噓寒問暖第102章 忽悠,接着忽悠第524章 幸福第476章 高等教育第264章 威尼斯大逃亡第599章 世界“第一”第71章 海底電纜第166章 招聘廣告第320章 雙標第408章 劊子手上線第219章 關係戶的重要性第492章 靜坐戰第56章 平衡第332章 稻種第54章 美泉宮談話第110章 數據第341章 民主選舉第381章 國禮第81章 煤礦第63章 攻克桑給巴爾王宮第766章 集結第513章 抉擇第30章 多多馬第339章 加大投資第444章 到家第234章 兄弟拉扯第293章 入關!第59章 桑給巴爾宮廷政變第85章 馬西米連諾一世眼中的東非第467章 觀察第384章 臨危受命第222章 體面第94章 巴拉圭移民到賬第579章 東非模式第564章 貴人第326章 “中央運河”工程第161章 檢閱第25章 軍事工業初級門票第259章 意大利:這次該輪到我上場了吧!第514章 喀布爾大起義第395章 耍無賴第500章 德國大使第25章 軍事工業初級門票第367章 鐵甲艦第440章 太美麗了,維也納!第582章 地理分界第143章 奴隸制經濟第515章 狗咬狗第516章 愛國教育第533章 危若累卵第286章 工人調動第86章 咖啡第256章 意大利“難民”接收第226章 遠東大使第327章 南下第371章 生意第42章 移民熱潮第769章 籌碼第45章 羅恩羅達第96章 西北悲歌第569章 以下犯上第207章 換牌第697章 石油產業佈局第123章 誘拐第415章 在的裡雅斯特第150章 投資和挑撥第571章 封鎖宮古海峽第300章 掠奪第756章 紡織業危機第64章 一日政治第402章 妥協第535章 落後農業國第610章 軍事顧問團第389章 易手第156章 焚燒(內容可能引起不適)第561章 海軍抵達第284章 連環計第715章 短暫團聚第356章 鐵路第516章 愛國教育第119章 農忙第120章 熱帶疾病研究中心第769章 籌碼第465章 準同盟關係第92章 挖牆角第542章 生個艦隊第130章 入侵第69章 黑興根王室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