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4章 東非海軍困境

新漢堡港市。

隨着東非國防軍退守此地,以城區爲中心,東非設立了多條防線,以對抗納塔爾殖民地和莫桑比克合流之後的聯軍。

“目前而言,以新漢堡港市的物資儲備,我們還能堅持兩個月以上,同時維護新漢堡港市的生產是當前我軍面臨的主要難題,尤其是鋼鐵儲備不足,現在新漢堡港市唯一不缺的就是煤,在英軍封鎖新漢堡港市之前,新漢堡港市就是東非煤炭的出口中心之一,在碼頭和市內存儲了大量的煤炭。”

“但是光有煤,只能維持市內工廠和電力的運轉,鐵礦和其他原材料的缺乏,讓兵工廠無法維持武器的生產,現在我們的武器裝備只能通過少量零部件來維持。”

通俗來說,就是修修補補勉強維持戰爭中的損耗,但是新漢堡港市又不是東非重點部署軍事工業的區域,所以產能非常有限。

而且新漢堡港市面臨的軍事壓力比東非任何一座城市都要大,戰爭就沒有停止過,所以即便是零部件供應都已經捉襟見肘。

“現在我們能靠着繳獲從敵人那裡獲得一部分物資,但是也是杯水車薪,兵工廠的原材料甚至開始拆卸一些設備獲取原材料,這種損耗恐怕連半個月都支撐不下去,除非我們只靠步槍作爲武器,而且要忍受彈藥上的不足。”

這對於打慣了富裕仗的東非國防軍而言還是從來沒有遇到過的情況。

“不過也有好消息,總參謀部已經決定要打通海上運輸通道,具體要看海軍的發揮,關於這一點布魯斯少將你們海軍準備怎麼做?”

直到目前爲止,在戰爭中新漢堡港市海軍都沒有什麼大動作,作爲新漢堡港市分艦隊的最高軍事長官布魯斯少將採取了“避戰不出”的策略。

“海軍確實接到了總部的消息,下個星期海軍會對莫桑比克海峽的聯軍海軍出手,到時候我們新漢堡港市艦隊肯定是要配合的,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新漢堡港市和東部的海上航道很快會重新打通。”布魯斯少將對亞力多德說道。

布魯斯少將的話算是緩解了陸軍方面的壓力,陸軍在戰前最依賴的是鐵路和公路系統,但是目前新漢堡港市對外連接的鐵路和公路都已經被聯軍切斷。

而作爲一座港口城市,新漢堡港市的海運條件在東非也是最頂級的一批,同時是最容易突破敵人封鎖的關鍵點。

東非海軍雖然防務壓力大,但是在西印度洋那也是實力最強的,只需要稍微分散一點力量,那一定可以很快解決問題。

說到底還是目前東非在印度洋海域缺乏穩固的軍事基地,所以陷入了這種實力較強,但是無處施力的特徵。

印度洋的島嶼主要集中在東部,中心地帶和東部可利用的島嶼非常稀少,其中對東非最關鍵的就是塞舌爾羣島和索科特拉島。

而這兩個島嶼都在英國人的控制之下,這就使得東非海軍的直接面臨北部和東部的壓力。

以這兩座島嶼爲出發點,都能直接逼近東非沿海,這一點和美國很像,但是美國距離其他大陸位置遙遠,不好軍事幹預。

但是東非的位置距離歐亞大陸那些傳統大勢力,就非常近了,如果忽視各國軍事水平,那東非海域實際上沒有什麼安全性可言。

當然,作爲後發國家,東非目前對海洋的經略已經算是非常超前,就是可惜東非建國太晚,來不及對距離東非最近的幾個島嶼實現控制。

像索科特拉島控制着紅海,亞丁灣,同時也遏制着東非航線,英國早在18世紀中期就干預當地政權,在七十年代更是把索科特拉島納入自己的保護範圍之內。塞舌爾就更沒什麼好說的了,是英國從法國人手中獲得的戰利品,同時是英國印度洋安全的重要支柱點之一。

東非唯一拿的出手的戰略性支柱島嶼也就是科摩羅羣島,但是科摩羅羣島主要作用是遏制莫桑比克海峽和馬達加斯加島。

但是東非往南根本就沒有什麼具有嚴重威脅的大勢力,除非南非和馬達加斯加島上出現地區性強權。

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馬達加斯加島說不好聽點就是一個偏安一隅的孤立島嶼,自身價值除了豐富礦產以外沒有什麼可覬覦的。

也只有英法這種擁有全球性海軍戰略的國家,纔對馬達加斯加島有些興趣,而南非也就是現在的開普敦,也就是控制着好望角而出名。

但是自從蘇伊士運河開通後,其在世界的戰略地位被嚴重削弱,前世開普敦在世界航運中佔有重要地位,主要原因是一些大型遠洋船隻,主要是運油船,無法通過狹窄的蘇伊士運河。

但是在19世紀,石油產業剛剛起步的時候,可沒有那種大傢伙來支撐開普敦的經濟價值。

當然,英國人肯定是不會放手開普敦的,畢竟蘇伊士運河只是一個最佳選項,但不是唯一選項,紅海和地中海甚至印度洋的勢力都有可能威脅紅海航線的安全問題,這個時候,開普敦這個備胎的價值就體現出來了。

當然,這種航運價值是針對歐亞大陸之間的海上運輸而言,如果把視角轉化爲非洲大陸東西兩岸,那開普敦的戰略定位又不一樣。

早期非洲大陸兩岸聯絡,只有一條海上通道,那就是開普敦,蘇伊士運河開通後是兩條。

但是非洲大陸的形狀是上寬下窄,其他不說,光是東非海岸就是自南向北逐漸延伸,這一點從索馬里地形就能得到直觀體現,索馬里海岸線就是向東北方向的延伸的直線,所以從東非即便到奧匈帝國的的裡雅斯特港,實際上距離也非常遙遠,幾乎和印度西部海岸相當。

所以從北部繞路,走海運可以走,但是代價太大,里程直接翻兩三倍。

而南部就很好體現開普敦對非洲航運的重要性了,就比如從新漢堡港市到東非的奧蘭治蒙德僅僅只有兩千多公里路程。

兩千多公里看似不少,但是走北部這也僅僅是從摩加迪沙市到吉布提之間的距離,紅海本身又是兩千多公里,到奧匈帝國那就是六千公里往上。

但是摩加迪沙對於東非而言也是一個偏北港口,如果從蒙巴薩或者達累斯薩拉姆市到達奧匈帝國距離更遠。

這還僅僅是奧匈帝國,如果到更遠的區域,那要繞的路就更誇張了,對於非洲大陸本身而言,開普敦的地位可見一斑。

當然,如果東非未來構建連貫東西的“路橋”,那情況可能就大不一樣了,唯一可惜的地方在於東非水運條件太差,不然通過對內陸河流之間的聯網,完全可以取代開普敦的大部分經濟價值。

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638章 利益交換第69章 黑興根王室領地第402章 妥協第478章 馬普托的情報第619章 繳獲第18章 遠洋貿易第303章 馬拉維湖重工業區第161章 檢閱第142章 三區一改第298章 香蕉園第20章 第一鎮(姆蘭迪濟)第227章 缺大德的東非人第21章 軍事化管理第263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343章 屯田第705章 德蘭士瓦人的算盤第359章 來了就別走了!第565章 海軍合作第574章 服軟第608章 會面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廠第143章 奴隸制經濟第654章 軍用車輛研究所第483章 新民族第302章 考察團續第398章 狗都要挨兩巴掌第453章 借款第369章 送別第42章 移民熱潮第635章 第三百三十六 五萬以內第216章 未來可期第391章 羊入虎口第569章 以下犯上第617章 行動第416章 定位不同第730章 拉穆灣海戰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264章 威尼斯大逃亡第716章 突擊檢查第183章 到達第224章 國王瀑布第32章 霍亨索倫城堡第63章 攻克桑給巴爾王宮第240章 大借款第378章 有自己的路第21章 軍事化管理第112章 人口和農業第225章 東非王國第161章 檢閱第666章 卡爾彼得斯第126章 邊境巡邏隊第312章 劍指阿比西尼亞帝國第628章 引入外資第232章 裁區設省第362章 第一鐵路總體設想第37章 戰爭第376章 作戰會議第226章 遠東大使第567章 電工技校第674章 魚米之鄉第324章 珠海通商區第451章 人口(續)第598章 新年第595章 鼓動第217章 恩斯特的小算盤第764章 計劃調整第370章 (不用訂閱章)第577章 收尾第595章 鼓動第64章 一日政治第359章 來了就別走了!第454章 軍演第466章 各國態度第344章 印度洋之都達累斯薩拉姆第500章 德國大使第76章 應許之地第367章 鐵甲艦第702章 東非的“政治資產”第197章 建議第612章 美食節第416章 定位不同第393章 東英民間衝突第280章 巴加莫約造船廠和文化戰爭第350章 非洲新玩家第621章 歐亞果籃計劃第103章 “大殺器”第588章 哈拉雷市菸草廠第468章 西南非洲第736章 第九旅第297章 軍隊換血第674章 魚米之鄉第80章 農業第270章 忠心愛國的威尼斯商人第717章 南非版“三國同盟”第367章 鐵甲艦第423章 軍工推銷第83章 拯救馬西米連諾一世第450章 人口危機第753章 三個月結束戰爭!
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638章 利益交換第69章 黑興根王室領地第402章 妥協第478章 馬普托的情報第619章 繳獲第18章 遠洋貿易第303章 馬拉維湖重工業區第161章 檢閱第142章 三區一改第298章 香蕉園第20章 第一鎮(姆蘭迪濟)第227章 缺大德的東非人第21章 軍事化管理第263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343章 屯田第705章 德蘭士瓦人的算盤第359章 來了就別走了!第565章 海軍合作第574章 服軟第608章 會面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廠第143章 奴隸制經濟第654章 軍用車輛研究所第483章 新民族第302章 考察團續第398章 狗都要挨兩巴掌第453章 借款第369章 送別第42章 移民熱潮第635章 第三百三十六 五萬以內第216章 未來可期第391章 羊入虎口第569章 以下犯上第617章 行動第416章 定位不同第730章 拉穆灣海戰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264章 威尼斯大逃亡第716章 突擊檢查第183章 到達第224章 國王瀑布第32章 霍亨索倫城堡第63章 攻克桑給巴爾王宮第240章 大借款第378章 有自己的路第21章 軍事化管理第112章 人口和農業第225章 東非王國第161章 檢閱第666章 卡爾彼得斯第126章 邊境巡邏隊第312章 劍指阿比西尼亞帝國第628章 引入外資第232章 裁區設省第362章 第一鐵路總體設想第37章 戰爭第376章 作戰會議第226章 遠東大使第567章 電工技校第674章 魚米之鄉第324章 珠海通商區第451章 人口(續)第598章 新年第595章 鼓動第217章 恩斯特的小算盤第764章 計劃調整第370章 (不用訂閱章)第577章 收尾第595章 鼓動第64章 一日政治第359章 來了就別走了!第454章 軍演第466章 各國態度第344章 印度洋之都達累斯薩拉姆第500章 德國大使第76章 應許之地第367章 鐵甲艦第702章 東非的“政治資產”第197章 建議第612章 美食節第416章 定位不同第393章 東英民間衝突第280章 巴加莫約造船廠和文化戰爭第350章 非洲新玩家第621章 歐亞果籃計劃第103章 “大殺器”第588章 哈拉雷市菸草廠第468章 西南非洲第736章 第九旅第297章 軍隊換血第674章 魚米之鄉第80章 農業第270章 忠心愛國的威尼斯商人第717章 南非版“三國同盟”第367章 鐵甲艦第423章 軍工推銷第83章 拯救馬西米連諾一世第450章 人口危機第753章 三個月結束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