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騰飛(一)

第二天一大早,張萌桓收拾好行囊,等着盛宣懷一起啓程,那盛宣懷來到張萌桓住所,做出一副甘把青春獻臺灣的高大上姿態來,表示不回去了。

張萌桓還以爲盛宣懷昨天晚上的酒還沒醒,忙不迭給盛宣懷拿來熱毛巾,盛宣懷一把推開了張萌桓的熱毛巾,雙手握着張萌桓的手,語重心長信誓旦旦表示自己的酒早就醒了,經過一晚上激烈的思想鬥爭後,這才做出了平生最爲重要的決定。盛宣懷請張萌桓回去轉告太后和皇上,他要爲大清國開拓邊疆,爲臺灣的經濟建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把臺灣建設成大清國的海上長城!

張萌桓確認盛宣懷沒喝醉,不過,還是認爲盛宣懷吃錯了藥。直到周憲章率臺灣官吏士紳前來爲他送行,張萌桓才反應過來,盛宣懷是真的不走了——他和周憲章站一起,站在了送行的隊伍中,向他揮手作別。

張萌桓疑竇叢生。盛宣懷在大陸家大業大,又是朝廷的寵臣,怎麼一夜之間,竟然心甘情願地留在了臺灣這麼個荒蠻之地,給周憲章提鞋,莫非昨天晚上喝花酒的時候,被人在酒裡做了手腳?

當然,這是不可能的,唯一的可能就是,周憲章這傢伙昨天晚上一定和盛宣懷達成了什麼秘密交易!

但不管怎麼說,盛宣懷的事,與張萌桓無關,張萌桓這次臺灣之行,收穫頗豐,早已是功成名就,如今全身而退,張萌桓也懶得惹是生非,去探究什麼秘密交易。張萌桓知道,周憲章不是好惹的,沒事去惹他幹嘛。

周憲章派人,一路吹吹打打,把張萌桓送到基隆港,張萌桓登船回京向朝廷覆命。

緊接着,周憲章請求朝廷任命盛宣懷爲臺朝開發大臣的奏章也到了北京。

周憲章在奏章中,詳細闡述了臺灣和朝鮮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臺灣地處中國東南沿海,是中國海上的重要屏障,朝鮮則是處在中國東北地區,是滿洲和重要門戶。大清國扼守住着兩個地區,就能夠極大地遏制來自海上的威脅。十九世紀,大清國的主要威脅,幾乎全部來在海上,周憲章的建議,切中時弊,正中朝廷的下懷。

爲了把臺灣和朝鮮建成大清國的前沿堡壘,軍事佔領固然重要,但更爲重要的,是對這兩個地區進行全面開發建設,這樣才能牢牢控制住這兩個地區。以前,大清國對臺灣和朝鮮的政策,是聽之任之,朝廷不願意在這兩個地區投入太多的人力物力,在朝廷眼裡,臺灣和朝鮮都是不值得開發的化外之地。而現在不同了,隨着現代工業的興起,這兩個地方原本就具備相當的資源基礎,如果大清國不開發,那麼,西洋列強就會插足,而西洋列強的勢力一旦進入這兩個地區,就會把這裡變成他們進攻中國的橋頭堡!

周憲章的奏章論據充分,朝廷也不得不承認,周憲章的看法是正確的。只是,朝廷心有不甘的是,這兩個地區,全部都在周憲章的掌控之下,開發臺灣和朝鮮,需要有投入,而這些投入,其實是進了周憲章的腰包。那等於朝廷拿錢,去資助自己的敵人!

所以,當朝廷看到,周憲章並沒有向朝廷要錢,只是要一個人——盛宣懷,朝廷大大鬆了一口氣。馬上給出答覆,一切按照周憲章的要求做——任命盛宣懷爲臺朝開發大臣,常駐臺灣,同時,盛宣懷仍然兼任郵政大臣,負責全國的郵政事業。

如今,周憲章開發臺灣和朝鮮的雄心勃勃的計劃,終於是萬事俱備。

從日本人手裡拿到了三億白銀的賠償款,這筆錢,是兩地開發的啓動資金。臺灣向來不缺勞力,這是人力資源保障。日本人按照協議,向臺灣輸送了兩千名技術工人和專家,並提供技術,這是技術保障。而盛宣懷則是兩地開發的總設計師和管理師,對兩地的實業佈局進行總體規劃和管理,這是管理保障。

盛宣懷是被周憲章強留在臺灣的,不過,這人還真能恪守職業道德。既然當上了臺朝開發大臣,就盡心盡責,真心誠意地幫着周憲章,規劃臺灣的工礦企業。

盛宣懷能在實業開發上做出巨大的成就,不僅僅是因爲他具有現代實業頭腦,也是因爲,搞實業,原本就是他的興奮點,這個人天生就是爲實業活着的。臺灣生活條件比起大陸差很遠,可是,當盛宣懷看到臺灣蘊藏豐富的礦藏、四通八道的海路,他馬上就意識到,這是一個發展現代工業的寶地!盛宣懷心頭一陣激動,一頭鑽了進去,再也難以自拔。

煤炭、鋼鐵、鐵路、和遠洋海運是十九世紀工業體系的四駕馬車,煤炭是能源,鋼鐵是原材料,鐵路是串起能源與原材料的交通紐帶,而海運則能夠把產品運往世界各地,再把世界各地的原材料運回來。

臺灣和朝鮮,兼具這四架馬車!

臺灣北部,歷來就盛產煤炭,劉銘傳當政的時候,曾經開辦煤礦,但因爲管理不善,更因爲缺乏現代化的機械設備,煤礦經營不見起色,產量極低,反倒虧了不少錢。不過,臺灣北部,尤其是基隆一帶的煤礦已經初具規模,現在,只需要在這些煤礦的基礎上,引入現代化的設備和管理,就可以擴大生產。

而朝鮮的煤炭資源尤爲豐富,其東海岸的無煙煤、西海岸的煙煤蘊藏量巨大。樸永烈依靠法國人的投資,已經在溫泉一帶建設了三座現代化的煤礦,產煤量每天高達五千噸。

所以,盛宣懷按照能源爲先、先易後難的原則,首先在臺灣北部、朝鮮規劃了十座大型煤礦,利用日本人提供的白銀,從西方和日本購買了大批現代化採煤設備,對原有煤礦進行改造,同時,興建新的煤礦。

此後兩年中,臺灣、朝鮮兩地煤炭工業迅猛發展,產量劇增。兩地燃煤不僅完全能夠供應本地工業、民用和軍事,而且遠銷到日本、俄國、東南亞。同時,爲過往船隻提供燃煤,僅此一項,就爲兩地獲得了數億的現銀收入。同時,煤礦大量招收採煤工人,爲臺灣和朝鮮民衆提供了十幾萬人的就業崗位,煤礦工人收入激增,相當於十幾萬個家庭收入激增。此外,圍繞煤炭工業興起的服務業也爲周邊百姓帶來了巨大的收入。兩地民衆的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煤炭工業初具規模後,盛宣懷隨即開始了鋼鐵工業建設。鋼鐵是工業體系的骨架,沒有鋼鐵,就沒有製造業,沒有製造業,工業就只能是一個靠賣原材料出口賺錢的低級水平。要發展鋼鐵,需要鐵礦石,臺灣的鐵礦蘊藏量較爲貧瘠,雖然也有砂鐵礦,可以鍊鐵,但不能鍊鋼。然而,朝鮮的鐵礦蘊藏量確實極爲豐富,位於鴨綠江邊的茂山鐵礦,是一個超級礦山,鐵礦石蘊藏量達三十億噸,可謂是取之不竭!

盛宣懷在朝鮮茂山和臺灣西港各規劃了一個鋼鐵廠,引進西方鋼鐵技術,利用日本的技術工人,於1896年下半年正式動工,茂山鋼鐵廠就地取材,而西港鋼鐵廠則是依靠來自朝鮮的鐵礦石。一年後,兩座鋼鐵廠竣工投產,年產鋼鐵一百萬噸,隨後,產量逐年提升,到了戊戌年,兩地鋼鐵產量達到了三百萬噸,不僅完全可以滿足兩地的需要,而且,還出口到日本和東南亞,成爲兩地又一個主要的外匯來源。

有了燃煤和鋼鐵,下一步,就是鐵路。劉銘傳當政的時候,曾經規劃個一個雄心勃勃的鐵路建設計劃。按照劉銘傳的計劃,將修建一條橫貫臺灣全島的縱貫線,以臺北爲樞紐,向北通基隆,向南直達臺南。然而,這個龐大的計劃,由於缺乏經費,也由於大清國朝廷的冷漠,花了六年時間,僅僅只修建了臺北到新竹99公里,就停止了。這條99公里的鐵路,化了一百萬兩銀子。

在周憲章的全力支持下,盛宣懷重新啓動了這個計劃,並且,把原先的規劃進一步延伸到了西港,與西港鋼鐵廠相連,號稱縱貫線。1896年8月,縱貫線破土動工,由於有大把銀子做後盾,鐵路修建極其順利,僅僅只用了兩年時間,就全線貫通,縱貫線全線耗費白銀五千萬兩,這原本是一筆鉅款,然而,周憲章手裡有的是錢,他不僅掌握着三億兩白銀的日本賠償款,而且,每年還有好幾億的煤炭和鋼鐵收入,五千萬兩銀子,小菜一碟了!

與此同時,從漢城到平壤的鐵路也破土動工,並在1987年年底竣工通車,朝鮮終於有了一條屬於自己的鐵路,那些常年行走在泥濘小道上的朝鮮百姓,第一次坐上了風馳電掣的火車,心中充滿了新奇感。

到了戊戌年,臺灣和朝鮮的鐵路總長,超過了大清國所有鐵路的總和!到達了八百公里,與日本鐵路擁有量相差無幾。

第97章 洋鬼子第194章 舊事重提第234章 割據者第151章 天機第190章 拖死豬第30章 小兵吳佩孚第32章 休戰第248章 打出來的尊嚴第19章 洋務與清流第250章 天地之大唯一人第217章 分道揚鑣第231章 戰爭的代價第12章 靠山垮了第159章 定情第30章 小兵吳佩孚第121章 出征第233章 戰敗賠償第177章 奴才與主人第242章 天津來人第40章 信仰的垮塌第239章 專訪第250章 渡江第216章 結拜第97章 殺人立威第53章 封魂谷第46章 九連城第224章 仇人伏法第39章 贓物第237章 東牀快婿第214 逼宮第257章 貴妃與貴人第259章 競選總統第210章 做個買賣第186章 進攻!第142章 內線?第50章 皇上病危第89章 最後的願望第256章 如煙如塵第251章 軼聞第47章 悶戰第202章 名號之爭第18章 腳踏兩隻船第134章 天上掉下個皇叔第25章 鋌而走險第236章 無法掙脫的失敗第109章 鮮血作畫第182章 屠城第74章 元帥軍魂第26章 木桶浴第31章 恩威並重第180章 從元老到罪人第162章 變臉第215章 天倫第110章 脫逃第153章 安州第243章 擒賊擒王第171章 偷吃馬料的賊第201章 老婆該聽老公的!第246章 江河日下第13章 綱常禮義第45章 國民與臣民第109章 千里迢迢第7章 填油第117章 黑色絕唱第180章 從元老到罪人第179章 被埋沒的英雄!第34章 陷阱第158章 血戰赤巖洞第3章 從天而降的炮彈第87章 兩股勢力的較量第74章 元帥軍魂第76章 奸細第89章 炸炮第181章 老長官第180章 從元老到罪人第156章 轎伕(一)第78章 你應該當總兵!第128章 奪權(二)第206章 精神出軌第66章 最恨的人第144章 太后的眼睛第126章 觀戰第112章 殖民觀第220章 老兄弟第189章 性情之遊第182章 屠城第83章 軍前效命第206章 誰來保衛家第109章 鮮血作畫第95章 神槍手第12章 靠山垮了第80章 朝廷旨意第256章 如煙如塵第179章 諜中諜第224章 紙包不住火第232章 非法佔領?第253章 無功偏安第121章 天狼第79章 剪辮子第187章 服務
第97章 洋鬼子第194章 舊事重提第234章 割據者第151章 天機第190章 拖死豬第30章 小兵吳佩孚第32章 休戰第248章 打出來的尊嚴第19章 洋務與清流第250章 天地之大唯一人第217章 分道揚鑣第231章 戰爭的代價第12章 靠山垮了第159章 定情第30章 小兵吳佩孚第121章 出征第233章 戰敗賠償第177章 奴才與主人第242章 天津來人第40章 信仰的垮塌第239章 專訪第250章 渡江第216章 結拜第97章 殺人立威第53章 封魂谷第46章 九連城第224章 仇人伏法第39章 贓物第237章 東牀快婿第214 逼宮第257章 貴妃與貴人第259章 競選總統第210章 做個買賣第186章 進攻!第142章 內線?第50章 皇上病危第89章 最後的願望第256章 如煙如塵第251章 軼聞第47章 悶戰第202章 名號之爭第18章 腳踏兩隻船第134章 天上掉下個皇叔第25章 鋌而走險第236章 無法掙脫的失敗第109章 鮮血作畫第182章 屠城第74章 元帥軍魂第26章 木桶浴第31章 恩威並重第180章 從元老到罪人第162章 變臉第215章 天倫第110章 脫逃第153章 安州第243章 擒賊擒王第171章 偷吃馬料的賊第201章 老婆該聽老公的!第246章 江河日下第13章 綱常禮義第45章 國民與臣民第109章 千里迢迢第7章 填油第117章 黑色絕唱第180章 從元老到罪人第179章 被埋沒的英雄!第34章 陷阱第158章 血戰赤巖洞第3章 從天而降的炮彈第87章 兩股勢力的較量第74章 元帥軍魂第76章 奸細第89章 炸炮第181章 老長官第180章 從元老到罪人第156章 轎伕(一)第78章 你應該當總兵!第128章 奪權(二)第206章 精神出軌第66章 最恨的人第144章 太后的眼睛第126章 觀戰第112章 殖民觀第220章 老兄弟第189章 性情之遊第182章 屠城第83章 軍前效命第206章 誰來保衛家第109章 鮮血作畫第95章 神槍手第12章 靠山垮了第80章 朝廷旨意第256章 如煙如塵第179章 諜中諜第224章 紙包不住火第232章 非法佔領?第253章 無功偏安第121章 天狼第79章 剪辮子第187章 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