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節 躲過暗殺

“禿鷹”號專機冒着零星小雪衝向雲霄。左前方几架德蘇戰鬥機糾結在一起。元首周圍佈滿了掩護的戰鬥機,李德毫不懷疑:假如不知死活的蘇軍飛機膽敢向他發起攻擊的話,身邊這些小夥子們會駕機撞向敵機,那怕犧牲自己的年輕生命也會掩護他。

但是,儘管有如此忠勇的士兵,李德仍然感到莫明其妙的煩惱,自上了飛機後一言不發。魯德維卡小姐送來咖啡後一屁股坐在他身邊,試圖哄他開心,她的甜蜜微笑如今失去了魅力,元首閉目養神,沒有搭理她,她只得怏怏不樂地坐到後面去了。

蘇軍全線反攻,一路上蘇軍的飛機很活躍。李德知道盟軍早已破獲了德軍的恩尼格瑪密碼,蘇聯間諜小組“紅色樂隊”活躍在德國軍事經濟領域,保護自己的有效手段就是頻繁改變計劃,讓敵人無規律可循,這在以前數次得到證明。

到1941年,希特勒經歷了十幾次暗殺,比較有名的有兩次:

1938年11月9日,希特勒來到慕尼黑,紀念“啤酒館暴動”15週年,在數千名歡迎人羣中,有個名叫毛里斯?巴瓦烏德的瑞士男子,他的外套口袋中藏着一把6.5毫米口徑的手槍,他確信希特勒是魔鬼的化身,所以計劃在這一天將這個納粹狂魔殺死。然而,當希特勒從巴瓦烏德面前經過時,他身邊的人羣刷刷地伸出右手向希特勒行納粹禮,口中高呼着“嗨,希特勒”,巴瓦烏德壓根兒就看不見他的目標,更不用說朝他射擊了。

第二年,也是紀念“啤酒館暴動”。一名勤雜工埃爾瑟來到慕尼黑,在希特勒將要發表演講的啤酒館用過晚餐,隨後,他藏在啤酒館大廳一個商店的櫥櫃中,等啤酒館關門後,他再悄悄溜出來,用錘子將希特勒演講臺後面的一個柱子慢慢鑿出一個洞。將炸彈放了進去。炸彈定在1939年11月8日晚上9:20爆炸,按預定時間表,希特勒當時正在啤酒館進行演講。

然而意想不到的是,希特勒很快結束了演講,也沒有像以往那樣接見老黨員就匆匆離開,炸彈在規定時間爆炸時,他已經到機場了。

“鮑爾,到卡盧加。”元首今天本來打算直飛南方戰區的克里木半島,然而李德有種不祥之感,便讓專機駕駛員改變方向,飛往中央戰區。好在飛行員鮑爾對元首臨時改變路線習以爲常,專機翅膀一斜,向東飛去。

飛機在卡盧加降落,李德首先讓人給柏林打電話,讓另一架一模一樣的專機從柏林馬上飛往克里木,然後他在機場召見幾位將領。

半個小時後,帝國師師長比特里希與第45步兵師師長施利佩爾少將應召前來。令李德驚訝的是原先信心百倍的黨衛軍師長一臉沮喪,說話顛三倒四,平時的趾高氣揚一掃而光;步兵師師長鬍子拉碴,吊着胳膊,臉上貼着一小塊膠布,一副標準的敗將形象。從中可以看出戰鬥的激烈。

從兩人的彙報中。李德不難設想前線兩天來的情況:

1月5日凌晨4點30分,夜空中閃亮的星星從他們頭頂上掠過,那是敵軍轟炸機的夜航燈,飛機在冬壁防線後方傾瀉上千噸炮彈,德軍指揮部、醫院、倉庫、兵營和後方淺縱深陣地遭到飽和轟炸。

飛機剛剛離開,東邊蘇軍陣地上升騰起桔紅色的雪茄,卡秋莎火箭炮和大口火炮把半邊天都染紅了。元首視察過的帝國師陣地的標語:“爲把德意志帝國建設成偉大的世界強國而努力奮鬥。”頃刻之間灰飛煙滅。

友鄰陣地巨幅標語牌寫着:“我們一天天強大,敵人一日日腐爛。”經過炮火洗禮後變得殘缺不全,只剩下幾個字:“我、天、天、日、爛。”

轟炸過後,在風捲松濤般的“烏啦”聲音,蘇軍像潮水一樣涌過來,從德軍地堡裡噴射出幾十條火舌,像割麥子一般把進攻者掃倒在冰上。蘇軍士兵像潮水碰到礁石上一樣退了回去。

蘇軍的37炮、四聯20mm高射炮、輕重機槍把密集的彈雨射向德軍地壘的射擊孔,T34坦克擺放在河對岸,76.2毫米炮向剛纔暴露的火力點直射,接着在冰面上投放了幾十枚煙霧彈,煙霧還未散盡時,冰面上又出現了幾十個鋼板車:兩米高、四米寬的V型鋼板上安着三隻小鐵輪子,進攻者躲避在鋼板後面,緩緩向前推進。

德軍雨點般的子彈傾瀉在鋼板上,只留下一片小白點。很多鋼板被迫擊炮炮彈炸翻,被反坦克槍射穿,被手榴彈炸得偏離方向。無奈鋼板車太多了,有一些已抵達地堡下面,被雨點般的手榴彈炸得擡不起頭來。

一些鋼板車攜帶着汽油,在地堡下面放起火,一會後包裹在地堡外面的冰甲融化了,掉落的冰自上而下咂向躲避在下面的蘇軍,把始作俑者埋藏在冰塊裡。

德軍士兵被迫鑽出地堡,爬到地堡頂上,向下面投擲雨點般的手榴彈,激戰到黃昏,蘇軍退回對岸。

但是,蘇軍不計傷亡,繼續發動一波又一波的兇狠攻勢,一些德軍機槍手被小山般的屍體震驚得發瘋了。

兩位師長彙報完後低頭不語。李德詢問哈羅德的情況,步兵師師長言:“作爲以前的工兵來說,他適應得很快。作爲連長來說,他打得很頑強。”

李德與兩位師長談了半個小時,給他們打氣,說了些“既不能被敵人嚇倒,也不要輕敵。”之類正確的廢話、並給每人頒發了一枚一級鐵十字勳章後,心事重重地登上飛機,趕往克里木半島。

按照他與陸軍總部的約定,中央戰區由陸軍總部負責,他是元首,不能被防禦戰捆住手腳,他要進攻,要征服克里木。

李德踏上登機梯時接到報告:那架從柏林起飛的專機黑海上空遭到蘇軍飛機的伏擊,稀裡糊塗地成爲替死鬼。飛機上的人都被嚇出一身冷汗,越發相信元首的直覺。

經過十天後,元首一班人又重新回到辛菲羅波爾西南28公里的農場裡,白磚紅瓦的禮堂仍在,只是這次少了愛得萊德和空軍副官貝洛:前者還有集訓,後者仍在治療。

曼施坦因熱烈歡迎元首,他興沖沖地說,由於元首的正確預見,蘇軍在費奧多西亞登陸後,受到46步兵師的阻擊,第3摩托化步兵軍13師已經奉命調往那裡,蘇軍艦艇正在遭受第8航空軍的轟炸。

“光聽到自吹自擂,怎麼沒聽你說起羅馬尼亞部隊的情況?”來到這裡後,李德的心情如藍天一般睛朗起來,忍不住開了個小小的玩笑。

曼施坦因一臉不屑:“羅馬尼亞第3集團軍派出一個師救援,半路上碰到三輛KV坦克和十來輛T34,他們像大白天見到鬼一樣四散而逃了。”

“羅馬尼亞人。”元首做了個滑稽的表情,沒有休息就要趕往60公里以外的登陸地。

一輛8輪裝甲偵察車開過來了,元首、鮑曼與曼施坦因坐到裡面,其他人分乘坐兩輛卡車跟在後面,向東方急駛,偶爾一發炮彈落在鋪着薄薄白雪的山坡上,驚起一隻野兔驚恐地奔跑。

裝甲車裡噪聲震天,散發着濃烈的汽油味道,李德弓背褸腰,以防頭碰到裝甲板上和周圍的鐵管、鏍絲之類的物件上。儘管小心翼翼還是防不勝防:裝甲車猛然剎車,他與鮑曼的頭重重地碰在一起。

“到了。”傳來司機甕聲甕氣的聲音。李德打開側窗,裝甲車發動機的聲音被外面的炮火聲替代。窗外白茫茫一片,一座小山包橫在面前,山頂似乎有一座堡壘。

曼施坦因把元首扶下裝甲車,三人冒着炮火登上一個小山包,進入用鋼板包裹的炮臺,放大炮的地方立着一架高倍望遠鏡。

“哈,不錯。”元首裹着雪花進入,看見火爐子時樂了,他先把僵硬的手烤熱,一股暖流流遍全身。一股酒氣撲面而來,冉妮亞摘下黑皮手套,纖小的雙手緊緊抓住他已經烤熱的手,他擺脫:“去去去,手跟冰塊一樣。”

冉妮亞調皮地咯咯笑着,把一隻手伸向他的皮衣下面。他不再躲避,默默忍受着她冰涼的手在胸前摩挲,心中間生出一種異樣的感覺。元首的隨從與曼施坦因見怪不怪,各幹各的事,守在炮臺裡的士兵瞠目結舌地看着,“砰” 地一聲,高個子參謀手中的杯子掉到地下。

渾身血液流暢之後,元首精神十足地走到高倍望遠鏡前,右手按在直徑達23毫米的目鏡上,另一手按住左眼,右眼湊近望遠鏡,卻尷尬地發現他得踮着腳才能看到目標,鮑曼把一塊水泥塊墊到他腳下。他發現冉妮亞樂彎了腰。

“真是土冒兒,讓開。”冉妮亞一步三晃地扭過來,踢開墊腳石,搖動支架上幾個旋轉調節閥中的一個,把望遠鏡調低,把李德剛纔派不上用場的手分別按到另處兩個旋轉調節閥上,最後得意地拍打他的背,繼續烤火去了。

李德轉動左手旋轉調節閥,鏡頭裡十幾公里外的海灘變成灰濛濛的天空,登陸艇上方密密麻麻飄浮着阻塞汽球,希望用如此脆弱的東西影響德軍飛機瞄準。

他轉動右手,眼前閃過一排排敵人的登陸艇,都一個尺寸,有的冒着煙,有的在燃燒,更多的登陸艇上卸下人員裝備,一些登陸艇正在靠岸,還末停穩,艇艏橫板放下來了,坦克後面冒出黑煙,前面噴着火焰衝上海灘。

曼施坦因在耳邊介紹情況:“敵人在27公里的寬大正面登陸,在這裡防守的是46步兵師的一個工兵營,因而被突破。第二道防線在我們腳下,由一個步兵營防守。”

“其他地方呢?”李德頭也不回地問道。

“這裡是唯一的登陸場”。此君可能因戰事緊張,導致消化不良,因而嘴裡泛出一股酸臭味道。

元首爲了避開他,離開望遠鏡走到火爐邊,鮑曼上前把一雙醉眼貼在望遠鏡上,笨拙地搖動着旋轉閥。

元首信心倍增:“只要其它地方堅守住,眼前這塊登陸場不足爲患,只是應該充實點反坦克力量。”

“我已經把第211重炮營調來了,有13門88毫米炮,還有15輛突擊炮。”曼施坦因坐到冉妮亞旁邊,她略一遲疑,悟着嘴跑開了。

第17節 西路軍兵敗河西走廊第23節 突破蘇伊士運河第22節 人蟻大戰第3節 招兵買馬第2節 微服私訪第12節 政治局常委們第5節 花楸樹第14節 虎落平川被犬欺第10節 還不如到別的戰區慰問第9節 狂傲不羈的科學家第2節 與軍工企業家鬥智鬥勇第23節 狗咬狗 一嘴毛第19節 人體輸送帶第28節 倆口子睡覺幾條腿?第2節 慕尼黑動亂第21節 元首的夢魘第7節 領袖戰鬥過的地方第9節 小心我的孩子第10節 北極弧光第19節 元首的三個半女人引子第30節 元首的水龍頭沒關緊第2節 隆美爾醉酒第18節 殲滅縱火犯第22節 人蟻大戰第1節 虎口脫險與復仇第15節 里希特霍芬第15節 卡廷慘案第10節 大戰前的恬靜第17節 非洲戰略第1節 虎口脫險與復仇第23節 今夜我感覺離你很近第13節 潛入火箭發射基地第12節 阿拉曼第2節 鷹巢第2節 慕尼黑動亂第12節 在埃菲爾鐵塔高瞻遠矚第13節 將帥爭執第19節 煮酒論英雄第6節 殘酷的人生第13節 針對元首的暗殺行動第11節 蘇軍最後一次反攻第15節 黨和人民注視着你們第27節 德日外長的鬥雞表演第16節 麗達回來了第18節 白俄羅斯的游擊隊第16節 元首決策英明第26節 紅色的德米揚斯克第14節 救援官二代哈羅德第11節 信天翁大戰美國兵第12節 阿拉曼第21節 安置戰俘第12節 在埃菲爾鐵塔高瞻遠矚第11節 新潛艇:艱難的抉擇第4節 好男不跟女鬥第7節 劫後餘生第21節 在北極的成敗(上)第23節 運河破襲戰第10節 雞蛋走路——滾第28節 激戰蒂朗島第12節 在埃菲爾鐵塔高瞻遠矚第7節 弗拉索夫加盟第2節 隆美爾醉酒第15節 黨和人民注視着你們第22節 蓋世太保在行動第11節 新潛艇:艱難的抉擇第21節 拿別人屁股當自己的臉第1節 希特勒偷情第9節 狂傲不羈的科學家第1節 對美國宣戰第16節 坦克部隊的鍥形攻勢第21節 原身穿越者與墨索里尼第16節 元首視察黨衛軍陣地第8節 穿越綜合症與索契第25節 沙盤對抗演練第1節 人在旅途,心繫伊拉克第5節 朱可夫的慘敗第17節 空投物資是乒乓球第3節 爾虞我詐的烏克蘭第28節 大戰餘音第25節 從埃及到東非第11節 新潛艇:艱難的抉擇第7節 元首的美女代表第8節 獵殺朱可夫大將第24節 元首憶苦思甜第19節 家門口的德國航母第14節 三國首腦們第7節 看魂魄激盪第15節 里希特霍芬第1節 曼施坦因捱罵第24節 法國絕代佳人第8節 德國版泰坦尼克號第12節 希特勒的反對者第23節 與衆將在巴士拉第5節 元首搬運炮彈第21節 在克里特島第7節 被情人陷害的禿頂參謀第28節 霞光漸漸淡下去了第28節 大戰餘音第12節 希特勒的反對者
第17節 西路軍兵敗河西走廊第23節 突破蘇伊士運河第22節 人蟻大戰第3節 招兵買馬第2節 微服私訪第12節 政治局常委們第5節 花楸樹第14節 虎落平川被犬欺第10節 還不如到別的戰區慰問第9節 狂傲不羈的科學家第2節 與軍工企業家鬥智鬥勇第23節 狗咬狗 一嘴毛第19節 人體輸送帶第28節 倆口子睡覺幾條腿?第2節 慕尼黑動亂第21節 元首的夢魘第7節 領袖戰鬥過的地方第9節 小心我的孩子第10節 北極弧光第19節 元首的三個半女人引子第30節 元首的水龍頭沒關緊第2節 隆美爾醉酒第18節 殲滅縱火犯第22節 人蟻大戰第1節 虎口脫險與復仇第15節 里希特霍芬第15節 卡廷慘案第10節 大戰前的恬靜第17節 非洲戰略第1節 虎口脫險與復仇第23節 今夜我感覺離你很近第13節 潛入火箭發射基地第12節 阿拉曼第2節 鷹巢第2節 慕尼黑動亂第12節 在埃菲爾鐵塔高瞻遠矚第13節 將帥爭執第19節 煮酒論英雄第6節 殘酷的人生第13節 針對元首的暗殺行動第11節 蘇軍最後一次反攻第15節 黨和人民注視着你們第27節 德日外長的鬥雞表演第16節 麗達回來了第18節 白俄羅斯的游擊隊第16節 元首決策英明第26節 紅色的德米揚斯克第14節 救援官二代哈羅德第11節 信天翁大戰美國兵第12節 阿拉曼第21節 安置戰俘第12節 在埃菲爾鐵塔高瞻遠矚第11節 新潛艇:艱難的抉擇第4節 好男不跟女鬥第7節 劫後餘生第21節 在北極的成敗(上)第23節 運河破襲戰第10節 雞蛋走路——滾第28節 激戰蒂朗島第12節 在埃菲爾鐵塔高瞻遠矚第7節 弗拉索夫加盟第2節 隆美爾醉酒第15節 黨和人民注視着你們第22節 蓋世太保在行動第11節 新潛艇:艱難的抉擇第21節 拿別人屁股當自己的臉第1節 希特勒偷情第9節 狂傲不羈的科學家第1節 對美國宣戰第16節 坦克部隊的鍥形攻勢第21節 原身穿越者與墨索里尼第16節 元首視察黨衛軍陣地第8節 穿越綜合症與索契第25節 沙盤對抗演練第1節 人在旅途,心繫伊拉克第5節 朱可夫的慘敗第17節 空投物資是乒乓球第3節 爾虞我詐的烏克蘭第28節 大戰餘音第25節 從埃及到東非第11節 新潛艇:艱難的抉擇第7節 元首的美女代表第8節 獵殺朱可夫大將第24節 元首憶苦思甜第19節 家門口的德國航母第14節 三國首腦們第7節 看魂魄激盪第15節 里希特霍芬第1節 曼施坦因捱罵第24節 法國絕代佳人第8節 德國版泰坦尼克號第12節 希特勒的反對者第23節 與衆將在巴士拉第5節 元首搬運炮彈第21節 在克里特島第7節 被情人陷害的禿頂參謀第28節 霞光漸漸淡下去了第28節 大戰餘音第12節 希特勒的反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