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嫣將爺爺留下的那本簡牘看了一遍,然後交待護衛士兵一個一個放進門,與屈巫一起逐一甄別是不是遠親。
回答得出子家主要親人的姓名、與他們的親緣關係的,就暫時留置在院內,而什麼都答不出的,從側門放出去。
結果二十幾個人中只有四個人的確是親戚,其他人都是來歷不明的人,想乘子家主人是一個小女孩好欺負,想混進子家撈取好處,子嫣讓護院士兵將這些想混進來的人全部趕走,且讓子馨將這些人用手機拍照,以防備他們再來滋擾。
四個遠親有三個是十七、八歲的青年,而另一個有五十歲了。
這四人雖說是親戚,但之前與子嫣並未有過任何往來,子嫣對他們並不瞭解,但還是讓他們先在子家院內住下,待以後再給他們安排適當的事做。
屈巫與子嫣商量了一下子歸回子家的安排,因爲子歸是將來子家宅院的主人,因而必須隆重熱烈,以彰顯子家的榮耀從此恢復。
商量後屈巫作了安排,並與桑執作了接洽,桑家也很重視這件事,不僅因爲子歸要承繼的爵位比桑家還高一級,更主要是的確有很深的感情,特別是桑執的妻子和最小的妾,都將他視爲己出。
二天後,桑執親率十幾輛馬車送子歸回到子家宅邸,子家張燈結綵,一派喜慶氣氛。
桑執走下馬車後牽着子歸的手來到子家大院門口,親手將子歸交到子嫣手中。
此時的子歸,早已不是子嫣記憶中的那個流着鼻涕、稚氣未脫的孩子了,雖然他還只有十三歲,但看起來已然是一個翩翩公子,舉手投足頗有幾分成年人的成熟與穩重。
子嫣拉着子歸的手,眼裡噙含着熱淚,口脣顫抖地問道:“子歸,你還記得我嗎?”
“姐,我怎會不認得你,我們分手時我已經長大了。七年了,我經常想着哪一天會再次見到你和子馨。”
“是姐姐對不住你,狠心地讓你離開。”子嫣流着淚說道。
“姐,我們分手時就知道我們家遭難了,您是迫不得已,況且您那時也不大。好在我遇到了好人家,給了我一個新的家。現在我回到你身邊,但在我心裡,依然還是桑家的孩子。”子歸說道。
一旁的桑執聽得熱淚盈眶,對子歸說道:“是的,桑家永遠都會留着你的房間、永遠都留着你的牀,只要你踏進桑家大門,還是我們桑家的少爺。”
子歸聽了桑執的話,對桑執跪下磕了一個頭與桑執告別,含着眼淚跟着子嫣、子馨兩個姐姐走進了子家宅邸的大門。
子歸左右手分別被子嫣和子馨牽着進入大門,全部子家的親友、家丁、侍女組成兩列隊伍歡迎子歸回家。
子嫣將子歸牽到屈巫面前,對子歸說道:“弟弟,這是你未來的姐夫屈巫先生。”
“姐夫哥哥,早我聽我爹提起您,他說您救過他的命,您也是我們子家的恩人,謝謝您。”子歸說道。
“子歸,歡迎你回到子家。我們是一家人了,這些事都是應該做的。”屈巫說道。
大家簇擁着子歸走進大院第二道大門進入花園中。按屈巫的想法,是要讓子歸在這裡爲大家說幾句話的,但是被子嫣否決了。
畢竟這是古代,那種作秀的方式並不適合古人。
子歸回到子家後,屈巫就聯繫大孫伯,請他代爲奏請楚穆王恢復子家世襲爵位、歸還子家伯爵的銅印和封冊。
在請大孫伯奏請楚穆王的同時,屈巫和子嫣請了一位禮儀官,突擊對子歸進行宮中禮儀訓練,避免出現不該發生的失誤。
楚穆王在接到大孫伯奏請後,招見了子歸,並親手將銅印和封冊交到子歸手中。
子家恢復爵位,除了可以享受相應爵位的奉祿,還可以建立世族武裝,其封邑領地的土地所有權和奴隸都是其私有財產,當然土地也可以出租給平民以收取租金。
此時的世卿世祿制,爵位、卿位可以世襲,但是,官位無法世襲,這就是所謂的“有官無爵,有爵無官,有職無權,有權無職”。
不過有了爵位,獲得官職的可能性很大,只要舉薦得當,一般都可以獲得官職。
子歸尚小,要想將來混跡於貴族階層,沒有一點真本事是難有成就的。因此子嫣想的是讓子歸學更多的本事,早日獲得朝廷的青睞。
子歸雖然現在承襲了伯爵爵位,但畢竟他還小,子家的所有人、財、物還是掌握在子嫣手中。
不過子家剛剛緩過氣來,萬事待興,之前的財帛早已煙消雲散,所以幾乎所有開支都是靠屈巫來支撐。
好在屈巫財力豐厚,支撐子家還是沒有問題。
子嫣當然知道屈巫的付出,屈巫付出的每一筆大的開支她都記錄了下來,等將來子家恢復後返還。
子嫣最不能理解的,是屈巫給她說過幾次,讓她將子馨許配給在清雅茶樓當侍應生的孫叔敖,畢竟在她看來,這個男孩雖然勤奮,屈巫也一再強調孫叔敖前程遠大,但其貌不揚,也並未世襲爵位,讓子嫣難以相信。而自己的妹妹雖然才十三歲,但已長得亭亭玉立、姿容玉色,頗有大家閨秀的風範。
不過她拗不過屈巫的一再堅持,終於答應了下來,讓屈巫找孫叔敖來提親。
屈巫找到羋洪和潘紅夫婦,讓他們來子家提親,羋洪夫婦本以爲自己的兒子可以與子馨配婚,沒想到子家卻將這根婚姻紅線拋給了父母已不在、獨自謀生的外甥孫叔敖,感嘆他竟有如此好的運氣。
孫叔敖更是喜出望外,作爲孤兒,對家的渴望遠比其他人來得更爲強烈,而娶名門望族的女子爲妻,是他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何況這個女子不僅身世清白,而且還貌美如花。
孫叔敖無父無母,作爲舅舅的羋洪攜重禮來到子家府邸,爲外甥孫叔敖定下了與子馨的婚姻緣分,兩家定在兩年之後舉行婚禮。
從子歸回到子家的那一天起,圍繞着子家世族復興的一系列舉措就開始實施。
首先是子嫣爲子歸聘請了專職的私塾先生學習文化和禮儀,還聘請了專職的武術高手指導子歸習武。
其次是建立子家的世族武裝,這是增強自身力量的必要選擇。
屈巫開始爲子家的世族武裝定製戰車、招兵買馬。
好在屈巫是青雲幫幫主,青雲幫歷來也重視弟子武功的教授與練習,因而從青雲幫中挑選了許多人年輕人充實子家的世族武裝,一些武藝高強的人還委以重任。
還有就是子家宅院的內部擴充。要讓子家興旺,首先要人丁興旺,偌大的宅院,若只有三姐弟和十幾個侍女僕從,未免過於冷清。
不過子歸年齡尚小不宜結婚、開枝散葉,子嫣將後院平房用於氏族武裝的營房,這樣也利於對宅院的保護。
按百乘之軍的規模,世族武裝人員達三千之多,爲解決軍士的住宿,屈巫還在自己購置的宅院內外搭建營地,親自指導這些子家世族武裝的訓練,並順便讓他們參與自家宅院的一些清理、裝修工程。
屈巫對宅院的裝修一反之前的精細與奢華,而是偏重於田園風格,大量使用圓木、素木板來裝修,這讓負責裝修工程的工坊老闆都覺得不可思議,原以爲是房主是爲了省錢,但根據屈巫的設計,裝修出來的效果並不差,整個庭院似乎與自然景觀融爲一體,裝修速度也快很多。
那間有密室的房間將是作爲屈巫與子嫣的婚房,屈巫在裝修中全程參與並監督指揮施工,以確保秘密不被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