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幾日,所有人幾乎都在圍繞着善後工作在運轉。
最終得到的統計戰果看起來倒也差強人意,此戰:天鳳軍方面陣亡六十四人,傷殘七人,斬獲隋軍一百五十二人,傷殘四十一人,俘獲六百八十四。並且俘獲的人中,有半數屬於凍傷,經過治療應該能恢復如初,餘下的半數多少都留下一些傷殘的症狀。
其餘兵器、盾牌和各類輜重所獲倒也不多,倒是完好的制甲得了接近八百套,正好解決了新軍甲冑不足的問題。
七日後,還是舅侄倆親自主持了軍禮儀式,將陣亡將士的骨灰下葬烈士陵園。
隨後便是論功行賞,大犒三軍。
此戰的全場MVP依舊還是來自遠程部隊,一名叫做徐四孃的蘆山二期女兵,一個人就造成了四次有效擊殺,而且居然是全部射中頭部,因此毫無爭議可言。
鑑於當時的值戍班長呂星佩和南營主官呂星武指揮得當應對得體,兩人各記三等功一次,然後在此戰中付出了巨大傷亡的前軍第一營陳奉部也獲得了集體嘉獎,和團體二等功,並且黃娜還提議給此戰立功的前軍第一營命名專屬代號爲鷹擊營,對此黃小剛自然不會反對,只要黃娜開心就好。
此外,之前黃小剛讓專研錢模的吳大、吳六父子的研究也有了新的突破,他們已經通過手工雕刻打磨的方式弄出了新版錢幣的鐵笵。可是想想現在就發行天鳳軍的專屬貨幣有些爲時過早,並且配套的衝壓設備黃小剛也還沒動手來搞,於是乾脆讓父子倆先把鑄幣的事情擱置下來。
當然,也不能讓他們沒事可幹,於是黃小剛便讓他們用鐵笵法造徽章,並且拿出了黃娜早就制定好的徽章條例做了二次修改。
黃娜設計的整個徽章體系目前一共分別三個系列,分別是軍籍軍銜標識、功勳獎章和軍事技能章,分爲鐵(士官)、銅(校官)、銀(尉官)、金(將官)四階。
軍籍軍銜標識和軍事技能章較爲繁瑣,並且原本的設計以刺繡爲主,自然不會讓吳家父子來負責,他們負責的只要就是各類功勳獎章,而功勳獎章也分爲三大類,分別是參戰紀念章、戰鬥英雄獎章、特殊功勳獎章。參戰紀念章也就是根據每一場只得記錄的戰鬥來製作,比如說天鳳軍第一次出戰擊潰豹山曹家村人的戰鬥,就值得製作一枚紀念章,還有奪回呂家村的戰鬥、奇襲高密的戰鬥等等,就眼下而言也不要吳家父子搞全乎了,就先讓他們做了幽幽谷初戰紀念章、高密奇襲戰紀念章、第一次高密保衛章紀念章三種,並且也把特、一、二、三等戰鬥英雄獎章做了出來。
結果等小樣做出來以後,黃娜說既然咱們都做徽章了,乾脆把軍銜也給大夥實受了吧!
反正現在天鳳軍中的女兵接近一千兩百人,讓她們一齊動手來刺繡,速度也是很快的。
黃小剛自然也沒必要反對,於是也就決定於大業十二年的二月初二這天舉行一場授銜儀式,給結業的高密一期新兵和全體蘆山老兵集體授銜。
天鳳軍目前的初步軍階主要分成兵、士、校、尉、將五級。
兵爲最基本單位,分爲列兵、下兵和上兵三等,以頭冠和肩章上的箭矢作爲標識,列兵一根箭矢、下兵兩根、上兵三根。
士也就是士官,分爲下士、中士、上士,以盾牌爲標識。因爲這古代都是尉高於校,是以接下來便是少校、中校和上校,標識爲長槍。
而尉官分別以准尉、少尉、中尉、上尉和大尉分列,前面三級的標識爲長劍,後面兩級分別單劍插盾和雙劍交叉帶盾。隨後的將官自然也是分爲五級,分別是准將、少將、中將、上將和元帥,本來黃小剛建議將官的標識用雙面斧,不過黃娜覺得還是用星星更好看,直接就是一星到五星。
此外,領章的花紋陸軍分爲步兵的車輪和騎兵的交叉馬刀、遠程部隊爲長弓,海軍統一所爲船錨,空軍爲美式老鷹。
而實受軍銜後,現有天鳳軍的伍、班、排、營、團、師、軍架構不變,伍長由上兵擔任、排長爲上士、營長爲上校、團長爲大尉、師長爲準將,軍(計劃是組成集團軍或方面軍)爲中將及以上。
說來也是巧了,天氣進入十二月後,雖然拉尼娜現象依然激烈,但大範圍高強度的降雪卻是少了,整個十二月前後也就下了三場雪,其餘的日子天氣都是放晴,地面的積雪不超過半尺,黃娜等來等去,最後只能無奈的宣佈放棄北上奇襲的計劃,聽黃小剛的話好好蟄伏,專心練兵。
至於黃小剛自己,他當然也是沒閒着,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土地政策改革上面,和房圭一起釐清了眼下高密縣內受天鳳軍控制的土地總量。
結果是不算不知道,一算還是嚇了一跳,單單是高密縣城一地,連帶五十里半徑的三個鄉和十幾個村落,便總計有公田近二十餘萬畝,私田超過三十萬畝。
如此算來黃小剛也才明白,爲什麼當初打下高密時城中的庫房裡會堆有八萬多石糧食。
當然了,別看土地總量不少,但這個時代的農業技術相當原始,很多田地都不能年年復耕,很多都是耕作幾年后土地肥力耗盡,就必須要休耕恢復地力。不過眼下這個問題恰恰就不是黃小剛要擔心的問題,在算清了家底以後,這接下來便是要施行新政了。
首先就是,根據百姓自主上報的材料進行土地確權,然後將確權後冒漏出來的土地直接劃爲公田,給排隊登記的民衆發放,並且還貼心的賒給得到土地的農民一定的糧食種子和工具,除此外黃小剛還準備組織一個大型的翻耕隊伍,採用聯合犁進行大規模的聯合翻耕作業。
對了,在大業十一年的十二月二十六這日,黃小剛等待了許久的船匠隊伍終於駕船繞過了膠東半島,抵達了黃縣近海。旋即黃小剛便以縣府的名義將黃縣近海的桑島徵爲軍用封閉了起來,並組織民壯上島修築房舍和廠房,桑島造船廠便由此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