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湊在此時給瓦崗系的軍隊將領封官,不管怎麼看這個操作都顯得很突兀和騷氣。
然後指派瓦崗系的軍隊來洛陽擔任城衛的騷操作,也叫朝廷內外紛紛大吃一驚,便是元文都等人也沒看懂,不過隨着這道聖旨一同下發的另外一道給王世充的旨意卻是讓人看明白了:楊桐要王世充好好練兵,近期沒事就不用入宮覲見了。
在元文都他們要幹王世充的這個問題上,楊桐明顯也是有腦子的,雖然王世充最近搞了很多事情,但名義上他畢竟還是當朝納言和吏部尚書,只要沒有明着打起反旗,這大傢伙的面子還是要維持下去的。
對於這突如其來的變化,同樣懵逼的王世充自然也不會貿然亂動,雖然隱隱約約猜到點什麼,但以太尉府現在的實力肯定還不是掀桌子的好時機,所以王世充同樣也選着了隱忍。
不過,王世充也不是蠢貨,他隱隱約約知道自己肯定是暴露了,但卻拿不準現在發動的勝算到底有幾成,於是表面上裝作乖巧,暗地裡卻是開始了緊鑼密鼓的籌備。
在這之後,先是被派去犒軍的皇甫無逸在二月二十六轉回洛陽,二十八郭文懿也奉召從回洛倉趕回,這二人雖然都屬於中間派,但因爲之前不在城中,所以一回來就被段達拉着陛見,然後使之成爲了“楊桐派”。
只是,在聽過了段達的分析,以及得知了楊桐做出的應對之後,皇甫無逸和郭文懿都是驚出了一身的冷汗,這王世充猶如猛虎在側姑且不說,又把瓦崗軍的兩員勇將引入洛陽,此等計謀說好聽點是“膽大心細、兵行險着”,說不好聽就是“引狼入室、自取滅亡”。
思來想去,皇甫無逸倒是一拍腦袋,給楊桐出了一個好主意!
先來說說這皇甫無逸,表字仁儉,本是安定朝那(今甘肅省靈臺縣朝那鎮)人,爲弘義郡公皇甫誕之子。
此人初以門蔭,起家便是員外郎的官職,在其父爲漢王楊諒所害後(大業初楊諒起兵反楊廣),隋煬帝念其父忠誠,封其爲平輿縣侯,出任淯陽太守,遷右武衛將軍、東都留守。
之後,皇甫無逸一直在東都留守的任上勤勤懇懇,直至輔佐楊侗登基又加封了一個兵部尚書的實職,成爲了洛陽朝中的“七貴”之一。
但也說這皇甫無逸因爲走了一趟黎陽犒軍,大致上也算是對屯兵城前的李密軍和楊春軍這兩支軍的情況大致有些瞭解,知道經過一個冬天的蟄伏,李密也算是完成了對這支軍隊的整訓和整合,楊春那邊的情況也是差不多。
然後這楊春本就是楊桐的家將,忠誠方面可以完全不用擔心,而李密雖然是招安來的,但此人本是皇族貴胄出身,跟楊桐有着一直的利益,想來也不會支持王世充造反,畢竟楊桐已經算是把能給的都給了,又是太尉、又是尚書令、還有什麼東南道大行臺行軍元帥和魏國公,更聲稱平定叛亂之後便讓李密去東都輔政,難不成王世充還能封出更高的官職?
所以皇甫無逸也就提出了一個好主意,既然已經知道了元文都和王世充這兩幫人馬不日就要在洛陽死磕,那麼咱們不如找個理由躲到外面全,給他們機會打生打死,打出個勝負來,待得時機成熟再引領大軍殺一個回馬槍回來平定大局就是了。
於是,皇甫無逸便待楊桐擬了兩封書信,分別發於楊春和李密二人,信中的意思倒也直白,也就是楊桐聽聞前線開戰在即,且此次對叛軍之役意義重大,因此問問二人他若要效仿先帝楊廣也來個御駕親征,這事可行不可行。
對了,這個時代的御駕親征比之宋明時代來說,可謂是稀鬆平常之事。
不說隋朝建立之初,楊家父子從來都是親自掛帥上陣廝殺,便是大業年間楊廣搞事情去三徵高麗和巡幸邊關,也次次都是御駕親征的。
那麼,這個時候洛陽與黎陽的軍驛也不過快馬兩日就可打個來回,回信就送了回來。
楊春這邊肯定是沒有異議的,並且他的營區靠後,防區正好覆蓋洛陽的東面,當即就派軍來爲楊桐護駕,而李密的回信更是熱情洋溢,言辭更是異常恭謹,說什麼“能得皇帝臨陣督戰,我軍必士氣大振,攻克賊逆必如砍瓜切菜一般”,甚至李密還公開給洛陽朝廷上了一封“請皇帝御駕親征疏”
然後,大概也就是三月初五這天的小朝會上,楊桐拿着李密奏疏假裝來問朝中衆人的意思,然後先有皇甫無逸出面假裝反對,跟着盧楚和段達也出面表示這個時候搞什麼御駕親征有點過火。
不過王世充卻是從中看出了機會,居然主動跳出來大力支持,甚至可以說是故意鼓動,說什麼“新皇欲安定天下,須得有大武功方可服衆,且先帝、太祖皆武功高絕,御駕親征勢在必行”,楊桐便順水推舟下詔將要“御駕親征”。
然後便是天鳳三年的三月二十,楊隋僞帝楊桐在李密的邀請和王世充的鼓動之下,領宗室二百餘、段達、皇甫無逸、郭文懿等百餘大臣隨行,由禁軍五千護駕出行,前往黎陽李密軍中犒軍督戰。
只是,三月二十六日,楊桐行至衛縣大營,尚未安頓下來便有人密報,稱其察覺李密軍中似有異動,楊桐忙召皇甫等人商議,意欲西歸。
是日下午,楊桐匆忙僅以鑾駕及宗室,領千人規模的禁軍出營,並命楊春領親軍兩萬沿途護送。
結果楊桐的隊伍自衛縣大營行出不過兩日,李密軍中果然發生譁變,王伯當、程咬金領七千人馬銜尾追擊。
二十九日,楊春護送楊桐等人行至新鄉,突遇狂風阻斷道路使大軍不前,程咬金領本部三千人馬銜尾擊之,結果楊春部一觸即潰,楊桐得殿前將軍谷屠、左武衛將軍裴況拼死護衛撤離戰場,隨行宗室盡數被虜。
三十日晨,李密親率一萬五千勁卒後發先至,提前埋伏在新鄉西面的野牛坡,與撤退的楊春殘部接戰,是役裴況戰歿、楊春被俘,陣斬逾萬,僅有殿前將軍谷屠攜楊桐及親衛百餘人南逃。
四月初二,谷屠攜楊桐渡黃河至原武,被王伯當部遊騎所獲,當時楊桐身邊僅餘谷屠及親隨十三人。
四月初六,王伯當、程咬金合軍一路,連克溫縣、河陽、偃師三縣,進逼至洛陽近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