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屈指南行冬更好(續)

第517章 屈指南行冬更好(續)

袁術的威逼得逞了,在他提出了那兩個明顯帶有極大侮辱性兼特殊政治含義的要求後,第二日白天,剛剛走到章陵白水鄉的時候,眼瞅着就要十七歲的小天子便直接妥協了,而且妥協的極爲徹底。

半個月前還是個被軟禁的囚犯, 前一日還只是個白身的袁公路,憑藉着前女婿呂布給他留下的兩千兵,搖身一變成爲了大漢朝的大將軍錄尚書事。

沒辦法,司空這個職務天子實在是沒臉送出去……人家曹孟德爲國盡忠剛剛纔七八日而已,這麼做太昧良心了!但大將軍這玩意,卻隨着天子倉促立了呂布遺孀袁夫人爲皇后以後,變得有些合情合理起來。

畢竟嘛,自古以來外戚爲大將軍也算是漢室的根本政治傳統了。

而從袁術的角度來說,白水鄉之後,不管如何,四世間出了五位三公級別大員的天下仲姓袁氏,如今竟然還達成了外戚的成就……完全可以說袁公路已經將袁氏的地位提高到一個新的位置了。

死而無憾了!

當然了,此事雖然看起來因爲天子的妥協而一時皆大歡喜,可疑慮還是有的。

比如說很多臣工就不理解,即便是想用嫁女兒這種方式獲得名正言順控制天子的權力,可袁大將軍爲何一定要讓長女做皇后呢?

須知道,袁術兩個女兒,小女兒雖然沒到確切及笄的年紀,卻也有十三四歲,強行及笄與天子成婚也是完全可行的……相對而言,袁術長女,呂布遺孀袁夫人未免有些微妙。

倒不是說寡婦如何,寡婦當皇后在漢室也算是某種傳統了, 而且有意思的是,幾位寡婦皇后都爲漢室生下了極爲出色的繼承人,文帝、武帝的生母全都是寡婦出身, 而且前期並不受寵,後來卻母以子貴。

可問題在於,這呂布不是纔剛剛失足而死嗎?

區區三五日而已,頭七都沒過,這邊就急着嫁過來做皇后,未免給人一種袁氏在刻意侮辱天子的感覺。

此言既出,鄧芝雖然依舊疑懼,卻不再多言,而京澤卻是若有所思,然後連連頷首。

而天子慌亂一時,也想拔出自己的天子劍,但他區區一個十幾歲少年,一輩子連雞都未曾殺過,如何能和身前之人那般果決?!

須臾之間,袁公路已面目猙獰,提劍來到天子身側,而天子慌亂之間,連劍都未曾出鞘,反而驚嚇跌坐於地。

畢竟嘛,是個人都感覺到了,袁公路現在的精神狀態確實有些不正常,很多人猜想,袁大將軍這應該是之前被軟禁時吃的豬羊雜碎太多,以至於腦子確實有這麼一點恙,再加上時局確實壞到了極致,這才如此不講究。

須知道,此時隨行的兵馬,不管是袁術江夏招募跟到南陽的人,還是呂布自己在南陽招募的人,又或是呂布親信部衆,本質上都是呂布所領着的……所以,正如那些大臣們猜度的一樣,很多士卒對袁術的效忠多是基於封建時代人身依附的本能,是奉呂布之命聽命於呂布的岳父,而非是直接對袁術效忠。

一碗熱水可以解乏,可以取暖,漢室體面是個什麼玩意?!且到江夏再說吧!

話說這一日,乃是十月最後一天,匆匆南行的天子一行人約三四千衆來到了南陽郡與江夏郡交界處的隨(通隋)縣境內,眼見着天色將晚,卻來不及入城,便乾脆宿在了城北二十里外一處挨着溠水的荒丘之上。

不過,天子卻並不以爲然,而且理由也很充分——遲則生變,說不得什麼時候袁術又發神經,再將他隔離起來了,大好機會丟掉且不提,萬一那廝真瘋了,真把他這個天子給宰了怎麼辦?

除此之外……

袁術繼續向前,卻忽然發現左右人影晃動,定睛一看才發現左右居然有幾十名甲士圍上,而且直接拔刀!

這是當然的。

天子勉力做答:“太尉抱病,沒有過來,又或許少可纔來,這箱珍寶就在這裡……”

言罷,其人兀自扭頭去看溠水,再不回頭。

袁術聽得此言,倒也無話可說……雖然後面追兵被蔡瑁擋住,但這才區區半月,路上卻已經逃散了不少人,確實也該如此,再加上聽說楊彪也去,而且他自恃兵馬在手,便徹底無虞,徑直引着十幾騎隨鄧芝而去。

但是話說回來,袁皇后卻也不好,更不敢讓自己父親和‘新丈夫’見面。因爲她能看出來,自己父親狀態不正常,沒有那個意思未必不能做出那種事情,然後天子也明顯是帶了極大怨氣的……雙方此時見面,便是原本袁術沒有什麼不忍言的想法,說不得也會有什麼不忍言之事發生。

而等到了隊伍中間天子所據的營帳前,天色已黑,袁術已經完全不能分辨士卒區別,只是遙遙看到天子坐在溠水畔的小丘下烤火而已,便兀自下馬上前喝問:“天子何故在此吹風?天色已黑,何妨與皇后入帳歇息,早生皇子?珍寶指與老臣便是!”

所以袁大將軍此舉,看起來是肆無忌憚、任意而爲,其實是心中思慮妥當、一石二鳥,既控制了天子,奪得了政權,又隔絕了長女,徹底控制了軍隊!

堪稱完美!

周圍士卒還是第一次看到天子流眼淚,而且眼見着所謂天子哭起來跟自家十七八歲的熊孩子相比並無倆樣,也是議論紛紛,指指點點。

此時天子思及此事,一來,不免聯想起漢室失天命一論;二來,卻是又想起了他那無辜被鴆殺的兄長……卻是一時感時傷懷,轉身來到自己營帳旁的荒丘之上,立在河畔,望着溠水潸然淚下。

所以,當如今的皇后、呂布的遺孀,兼袁術的長女出面,還有專門的賞賜,這些兵頭子根本無話可說。一時間,二名曲軍侯也不彙報親自在後方斷後的袁術,便直接遵命,將京澤、鄧芝和幾十名長安跟來的虎賁軍甲士,還有十來個宦官之類的人放入天子身側。

袁皇后一時驚惶,卻只能勉力強笑再勸:“陛下不妨寬心,我父未有此意。”

實際上,白水鄉之後的路上,天子身側一些僅存的大臣們私下議論紛紛,也只能想出兩個可能性:

其一,袁大將軍就是在刻意羞辱天子,而且是無端的羞辱天子。

“皇后不懂!”天子見到袁皇后來問,反而哭的愈發傷心起來,甚至不得不遮面相對。“朕是想到我那去世已久的皇兄,更兼心知不能免於皇兄舊事,所以才如此難安……”

“除此之外,卿等想一想。”身邊換成了從小就習慣的虎賁軍軍士,天子說話都舒坦了不少,也沒有傍晚時那種哀意不決之態了,反而有幾分按捺不住的決意。“以如今劉表之姿態,雖然有些首鼠兩端,但其人借我穩住大江一帶的心思還是有的,江夏也是確實準備讓出來的……既如此,若能在入江夏前便掃除此獠,渾身無贅而入江夏,那雖不指望振作一時,再反撲回來,卻說不得能借此機會掌握一郡,不再屈伸難爲。”

正所謂,滔滔長河,亙古奔流,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於是乎,袁皇后轉身離開天子,卻是先取了半匣子隨身攜帶的金珠,然後並沒有尋自己親父,反而是主動來到行伍中喚來了兩名就在天子儀仗周邊的曲軍侯,將金珠公平按比例賞賜給二人還有二人手下一些基層軍官,復又親自對自己前夫舊部下了命令,讓他們放開禁制,允許虎賁中郎將京澤來天子身前負責戍衛。

但不管如何了,匆匆逃難路上,堂堂漢室朝堂凋零到了這種份上,體面盡失,這種議論反而顯得可笑……講句難聽點的話,這個時候的天子權威與大臣臉面,甚至都比不上每日宿營後的一碗熱水來的重要。

話說,此時天子基本上被隔離開來,除了這些袁術所分派的士卒外,唯獨袁皇后與兩位貴人能在身旁,而兩位貴人這幾日根本不敢出帳……所以袁皇后倒不免惴惴和慚愧起來。

天子搖頭不止:“皇后何必遮掩?殺朕者未必是燕逆,且事到如今,燕逆真殺了朕,朕也沒什麼不甘心的了……怕只怕是大將軍!”

而其二,卻是有人以爲,這可能是因爲呂布猝死,袁大將軍實際上並不能真正妥善控制那關鍵的兩千兵馬,而其長女袁夫人,也就是現在的袁皇后了,某種程度上因爲她的遺孀身份對這支漢室最後的武裝力量也保有影響力。

袁皇后聞言驚疑萬分:“陛下何出此言?身後蔡將軍並未放燕逆過來,咱們不是已經一路逃到江夏邊上了嗎?到了江夏,按照幾位大臣們所言,總是能再有幾年穩妥日子的,到時候再做計較便是……”

而這個寶珠,便是與和氏璧並稱的隋候珠了。

衆人既然知道此處來歷,自然少不了一番談古論今。而別人倒也罷了,天子卻是忽然順着這個典故想起和氏璧所成的傳國玉璽來。想當年,洛陽大亂,年未十歲的他隨兄長少帝劉辨一起逃亡邙山,回來以後,天子六璽俱在,卻獨獨不見了傳國璽。

三人既然議定,便不再猶豫,鄧芝即刻出發,趁着夕陽西下往後軍去尋大將軍袁術,乃是說天子那裡有一箱從長安帶來的朝廷珍寶,卻並不是什麼必須之物,如今時局艱難,便準備讓後面的大將軍和前面的太尉一起過去一趟,分配一下,以賞賜羣臣士卒,維繫士氣。

袁皇后尷尬無比,卻又躲不過去,卻是緩緩頷首,無奈退下。

不過,說是荒丘,傍晚夕陽下宿營以後,卻有隨行官員發現了一處殘碑,細細一看才曉得此處居然是天下聞名的斷蛇丘!

所謂斷蛇丘,乃是說春秋時隋候在此遇到了一條斷成兩截卻不死的大蛇,以爲神異,便下令上藥連結,而大蛇受藥連起後立即遊動如常,一走了之……後來卻主動叼着一顆巨大的寶珠來見隋候以作報答。

“若無此意,何至於身處軍中卻連身側侍衛都要被驅逐?”天子愈發搖頭。“我從長安至此,身側不過三四十虎賁軍甲士以做防備,如今大將軍手握兩千軍環繞,名位、軍權俱在,何懼三四十人?可大將軍偏偏就要將區區三四十人攆走,宦官也只兩三人……儼然是隨時要殺朕!”

平心而論,小天子自己都沒想到事情會這般順利,心下暗喜之餘,更是與京、鄧二人順勢再議大事。此時,鄧芝主動建議天子稍作緩和,過兩日進入江夏以後再行下手,理由是既然外面的士卒這麼容易動搖,天子也可以施恩拉攏,到時候會穩妥一些;而且再過幾天袁術的警惕心也會進一步下降。

話說,袁皇后雖然年紀不大,卻最起碼能確定兩件事情,第一,自己父親雖然確實有些瘋癲意味,但其實並沒有殺了天子的意思,最起碼短期內是沒有的;第二,天子的委屈、擔憂和負氣是毋庸置疑的,也是可以理解的,逼到這份上,連隨行的老宮女都私下議論紛紛,何況他本人?

袁皇后聽到最後,愈發惶急不安,但剛要說話,天子卻已經止淚回頭,正色相對:“勞煩皇后去請一請大將軍!就說朕雖羸弱,亦是高祖之後,並不懼死……他若欲殺朕,今日便殺了吧!否則,還請將原本舊人換回來!”

而袁術繼續向前跟上,根本沒注意身後的鄧芝轉過身去,卻又再度詢問不止:“文先如何不在?珍寶在何處?”

半路夫妻,強行借兵馬佔據後位,偏偏這幾日晚間夫妻之間的肌膚之恩也還是有的,再加上袁皇后心中有事,總覺得愧對天子……但無論如何了,如今天子哭成這樣,周圍並無他人,身爲正經夫妻,袁皇后也只能硬着頭皮上前勸慰。

而且再說了,便是真的效命袁術,這才幾天啊?

天子面色漲紅,卻又緊張起身。

而且越想便越傷心,越傷心眼淚便越停不下來。

袁公路驚怒交加之中不及後退,卻居然急中生智,順勢拔出腰中佩劍,朝天子而去,儼然要拿下天子爲人質,以控制局勢!

只能說,不愧是當年燒過洛陽北宮的人物,再怎麼爛,這點經驗還是有的。

但就在此時,忽然間,一人從天子身後的陰影中閃出,只一劍便從容捅穿了袁公路之腹,卻正是虎賁中郎將京澤京有喜。

天子回頭看了眼京澤,眼中感激之意溢於言表,而隨後,其人復又看向了尚有氣息俯身於前的袁公路,卻是冷汗迭出之餘勃然大怒:

“意圖弒君之人,罪不可赦!當車裂!”

————我是車裂的分割線————

“大辟之刑法,曰車裂,曰腰斬,曰棄市,曰梟首,曰磔。”——《漢律.解詁》.盧植

PS:感謝書友騎着幽靈虎的熊行天下、南極歸來的本初殘魂、煥煥的煥煥的打賞,感謝新盟主危笑忘。

(本章完)

第225章 不負天下第224章 呼喝而死第494章 故人北走臨沂水第43章 僞書盜印第253章 思故明來意第446章 世間魚鳥各飛沉第451章 白雪紛紛落庭中(上)第221章 雕蟲小技第533章 不見枯枝培土時(下)第270章 草木黃落兮雁北飛(下)第514章 終剛強兮不可凌第309章 莫嫌舊日雲中守第528章 銅雀遊客恨來遲第4章 相談第94章 放火第324章 忽進忽退忽渡河第468章 長安城內聞更聲第536章 今逢四海爲家日第17章 歸家第279章 舊俗疲庸主第475章 用忠豈用力?第97章 處置(中)第73章 辭行(6k二合一)第138章 劫持(上)第266章 天涼好個秋晚上別等第354章 道德幾時曾去世第410章 世間底是英雄物第109章 道旁第390章 時事難從無過立第53章 中流擊水第421章第84章 檻車第85章 首尾第18章 虎 羊 狼(6k大章)第280章 文物多師古(上)第163章 岔口第75章 撤屯(上)第159章 定策(下)第494章 故人北走臨沂水第163章 岔口第125章 無生第256章 借問佳人何處有第506章 身當恩遇恆輕敵(續)第229章 進退而定第536章 今逢四海爲家日第434章 三面終成圍第108章 中臺第393章 早歲那知世事艱附錄9:女頻寫手日記(下)——sduyiyi第280章 文物多師古(上)第413章 強移棲息一枝安(上)第316章 翩翩河邊走(上)第72章 宦遊(5.3k二合一)第456章 獨往人間不獨還(繼續感謝白銀大萌江第459章 舊恩如言亦難收(續)第413章 強移棲息一枝安(上)第320章第411章 未許公孫笑本初第410章 世間底是英雄物第194章 只見舊人哭(下)第437章 舊怨平兮新怨長(繼續小小2合1)第79章 遠迎第420章 難奪三軍志第401章 去留皆灑然第113章 探問第161章 秋獵(下)第16章 存問風俗第534章 人世幾回傷往事?第416章 單騎偏能復十城第13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第352章 龍眠老子識馬意第370章 忠勇如公更不多第101章 大事(中)第286章 公山陽貨本同謀第75章 撤屯(上)第388章 一棹每隨潮上下第16章 存問風俗第81章 雞湯(上)第418章 毫端千黜是春秋第377章 人言寶刀投烈士第167章 祭旗第302章 河內洛中兩相隔第288章 須信人心有真僞完本總結第455章 白雲出處從無例(感謝白銀大盟江南第504章 金樽應啼別離後第300章 滿酌陶碗俯首退第346章 單于在山西(下)(新年快樂!)第130章 一招第356章 波濤失意虓虎起第263章 首身離兮心不懲第279章 舊俗疲庸主第222章 擲首而還(7.7k)第95章 當走第292章 鄉音無改鬢毛衰第245章 傅南容乘夜拭白珪第56章 路遇第495章 舊友南行雨紛紛第104章 折返
第225章 不負天下第224章 呼喝而死第494章 故人北走臨沂水第43章 僞書盜印第253章 思故明來意第446章 世間魚鳥各飛沉第451章 白雪紛紛落庭中(上)第221章 雕蟲小技第533章 不見枯枝培土時(下)第270章 草木黃落兮雁北飛(下)第514章 終剛強兮不可凌第309章 莫嫌舊日雲中守第528章 銅雀遊客恨來遲第4章 相談第94章 放火第324章 忽進忽退忽渡河第468章 長安城內聞更聲第536章 今逢四海爲家日第17章 歸家第279章 舊俗疲庸主第475章 用忠豈用力?第97章 處置(中)第73章 辭行(6k二合一)第138章 劫持(上)第266章 天涼好個秋晚上別等第354章 道德幾時曾去世第410章 世間底是英雄物第109章 道旁第390章 時事難從無過立第53章 中流擊水第421章第84章 檻車第85章 首尾第18章 虎 羊 狼(6k大章)第280章 文物多師古(上)第163章 岔口第75章 撤屯(上)第159章 定策(下)第494章 故人北走臨沂水第163章 岔口第125章 無生第256章 借問佳人何處有第506章 身當恩遇恆輕敵(續)第229章 進退而定第536章 今逢四海爲家日第434章 三面終成圍第108章 中臺第393章 早歲那知世事艱附錄9:女頻寫手日記(下)——sduyiyi第280章 文物多師古(上)第413章 強移棲息一枝安(上)第316章 翩翩河邊走(上)第72章 宦遊(5.3k二合一)第456章 獨往人間不獨還(繼續感謝白銀大萌江第459章 舊恩如言亦難收(續)第413章 強移棲息一枝安(上)第320章第411章 未許公孫笑本初第410章 世間底是英雄物第194章 只見舊人哭(下)第437章 舊怨平兮新怨長(繼續小小2合1)第79章 遠迎第420章 難奪三軍志第401章 去留皆灑然第113章 探問第161章 秋獵(下)第16章 存問風俗第534章 人世幾回傷往事?第416章 單騎偏能復十城第13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第352章 龍眠老子識馬意第370章 忠勇如公更不多第101章 大事(中)第286章 公山陽貨本同謀第75章 撤屯(上)第388章 一棹每隨潮上下第16章 存問風俗第81章 雞湯(上)第418章 毫端千黜是春秋第377章 人言寶刀投烈士第167章 祭旗第302章 河內洛中兩相隔第288章 須信人心有真僞完本總結第455章 白雲出處從無例(感謝白銀大盟江南第504章 金樽應啼別離後第300章 滿酌陶碗俯首退第346章 單于在山西(下)(新年快樂!)第130章 一招第356章 波濤失意虓虎起第263章 首身離兮心不懲第279章 舊俗疲庸主第222章 擲首而還(7.7k)第95章 當走第292章 鄉音無改鬢毛衰第245章 傅南容乘夜拭白珪第56章 路遇第495章 舊友南行雨紛紛第104章 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