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曹孟德暑日懷霜雪

第244章 曹孟德暑日懷霜雪

五月末,下午時分,豫州潁川郡長社,烈日驕陽。

“這五官中郎將到底是何意?”

長社城牆上,看着西面密密麻麻的浩蕩黃巾軍營,性格向來以激烈著稱的朱儁憤然難平, 居然一拳錘在城牆上。“我軍四萬被賊人十萬大軍困在此處,他引如此浩蕩軍勢,卻只駐紮在十幾裡外的洧水後面坐視不理!這都三日了,爲何還毫無動靜?若是他能提大軍渡河,以黃巾賊的戰力,咱們兩面夾擊, 賊人早就全軍潰退了!”

“公偉且稍安勿躁。”相處十餘日,年逾五旬的皇甫嵩早已知曉對方脾氣, 於是當即在旁笑道。“公孫中郎將雖然軍勢浩大, 但其中一萬倒是在東郡臨時招募的,不堪一戰。而若是以一萬兵輕易渡河來此處援助,怕是反而要擔憂後路……”

“義真兄的意思是……他是膽小不敢戰了?”朱儁當即嗤笑一聲。

“怎麼會呢?”皇甫嵩望着北面遙遙可見的洧水一聲長嘆。“依照這位往日的舉止、戰績來看,他怎麼可能不敢戰呢?依我猜度,他應該是在思索破敵之法。”

“那便是不想戰了。”朱儁依舊冷笑。“全軍渡河來攻難道不是破敵之法?此時不動,無外乎是想看你我出醜,乃至於坐等我軍拼死一戰,他再坐收全功!”

“將軍!”

“中郎將!”

就在這時,不待皇甫嵩再勸,旁邊卻是忽然閃出兩個人來。

曹孟德也不接瓜,只是搖頭不止。

“將軍。”孫文臺懇切言道。“昔日我從臧中郎將出塞擊彈汗山,曾經奉命去夏育處傳遞消息,當時全軍皆退,獨公孫將軍一人引兵向前,燒彈汗山而返,全軍皆賴其生還……那個時候我就知道,其人是個真英雄!恕在下冒昧,如此英雄絕非坐收漁利之輩!”

公孫珣愈發覺得好笑起來:“孟德跟朱公、皇甫公兩位關係很好嗎?還是說彼處兵馬全都出自北軍,多與你相熟?”

但不滿歸不滿……仗還是要打的!

此時此刻,不算民夫、後勤,十萬黃巾大軍在長社西面,自長社城南到北面洧水,一路連營二十里有餘!而漢軍在長社城中兩萬、城東兩萬,共計四萬相互連結堅守!

其中,朱儁這個人是出了名的‘剛’,歷史上他從年輕一直‘剛’到死,也算是給‘剛’這個字在史書上做了一個完美的註釋。所以雖然看在周圍人都勸的份上不好再扯什麼,但他心裡始終是對公孫珣不來過河存了幾分偏見。

“所見種種如何?”公孫珣不以爲意。

歷史上,曾清楚記載東吳市場上有夏日賣瓜之人,甚至此時河對岸孫堅祖上就是種瓜發家的,漢代詩文中的瓜果二字就是更是普遍了……而想來,應該就是多指香瓜而非西瓜。

“我問你。”公孫珣黑着臉詢問道。“瓜從哪裡來?”

沒錯,這年頭西瓜和葡萄一樣還不是很普及,但香瓜卻是本土作物,極爲普遍。

“回稟君候!”魏越當即鬆了一口氣,復又趕緊解釋道。“就在營後五里處,那裡有好大一片瓜田……”

二人搶了個話,然後傅燮當即禮貌的在城頭上後退了半步,而孫堅倒也當仁不讓。

其中,黃巾軍背靠幾乎全面淪陷的潁川、南陽,後勤充足,民夫輸送軍糧、器械不斷;而漢軍也背靠陳留,勉強能保持後勤供給……故此,兩軍半是對峙,半是圍困,形勢頗爲緊張。

“非是爲私情。”曹操難得正色。“文琪,剛開始出兵的時候,隨你四處轉戰於大河之上,彼時只覺得軍旅匆忙,還看不出什麼局勢。可自東郡一戰,到此爲止,凡所見種種……”

“洧水在咱們眼前是自西向東。”曹孟德繼續對着幾名北軍軍官還有魏越侃侃而談。“可在咱們下游十里處卻又陡然轉向南面而流,將長社城包了進去。而這條河雖然不是很寬闊,甚至還可以行船輸送物資,但若想要在十萬黃巾賊的跟前強渡四萬大軍,無異於癡人說夢……所謂官軍被困,其實是被黃巾賊困在了這條洧水身前!現在的情況是,長社官軍不敢過河,亦不敢棄城,宛如陷入死地,而賊軍卻毫無顧忌!”

“君侯,呂、婁兩位先生,還有審、董兩位司馬請您速速回營,說是今日一早出去探查的諸位司馬、曲長俱已經探查完畢,各自回來了!”

“如此局面,哪裡需要我們去救?”

公孫珣忍不住看了一眼一語道破漢軍困境的曹孟德,這廝果然是個天生的將軍,這纔出來領了幾天兵,就已經有如此眼力了。

然而,後一個霜雪,卻是地地道道的霜雪本意,並引申出了民生之多艱,換言之,曹操此時居然有幾分對社會秩序崩壞的深層反思了!

“探查何事?”曹孟德順勢低頭問道。

話說,公孫珣單衣束冠,此刻正端坐在洧水北岸一個小坡上的大樹下,然後遙望河對岸的黃巾大營。所謂迎面夏風習習,頭頂蔭涼怡人,腳下水流不停,本來就夠神清氣爽的了。而如今居然又有瓜吃,戰場之中倒是難得有了幾分愜意的感覺。

話到此處,曹操復又赤足來到公孫珣身前,正色詢問起來:“文琪……如此局面雖然稱不上勢如危卵,可我軍既然已經受命來此援護,那總不能一直隔岸觀火吧?長久下去,長社城中友軍還是會士氣漸漸低落,洛陽那邊也會焦急不堪的。”

“來,吃瓜!”公孫珣掰開了第二個瓜,並分了一半給眼前的曹孟德。

魏子度被盯得發毛,當即扔下手中瓜皮老老實實站了起來。

魏越也猛地怔住,半晌方訥訥解釋道:“此處十幾萬大軍雲集,人早就逃得乾乾淨淨了,彼處那個裡中也就只有一個做里門監的老頭還在看家……”

不過,公孫珣看了看眼前這個矮個子男人,心下卻居然沒有半分觸動之意……畢竟嘛,眼前之人可是曹孟德,經此大亂,何處人心不動,何處人心不亂?這位另一個時空中的‘魏武’若是沒有因此產生半點政治家的覺悟,那隻能說明眼前是個假的曹孟德了!

對不對?人曹孟德畢竟是曹孟德,又不是隻會擇人瓜的魏越。

“我讓雲長、翼德、素卿、子經他們各自帶隊,兵分兩路,幷州軍官往下游,幽州軍官往上游,去找方便大軍潛渡的地方了!”公孫珣豁然起身,一邊解釋,一邊便往身後大營步行而走。

故此,他們二人一起開口,倒是讓朱儁和皇甫嵩各自神色有異了起來,再加上公開貶低一個和他們身份一樣的持節中郎將終究是有些過分的,就只好訕訕幾句,不再多言什麼了。

而如今,此人陡然警惕起來,那皇甫義真心中那個有些奇襲感覺的計策,便不免降低了不少成功率,着實坑人!

一言以蔽之,公孫珣的到來,讓兩位持節中郎將都有些不滿起來!

至於向來善於做人的皇甫嵩,則是另有想法。

“還是官軍處於下風的,也確實算是被困。”曹操眯着眼睛從河中走上來,立即打斷並糾正了魏越和幾名北軍軍官的言語。“皇甫將軍和朱將軍並不是被困在長社城裡,而是被困在長社……其中關鍵就是這條洧水。”

而相對應的,依舊還在仰頭做‘志懷霜雪’狀的曹操聽得刺耳,卻是忍不住想要說話了。

皇甫嵩也有意見,但他的意見不是針對公孫珣這個人的,而是針對公孫珣這路援軍的……說實話,他是萬萬沒想到,自己暫時示敵以弱,居然讓朝廷急的添了一路援兵過來!

沒辦法,誰能想到公孫珣只花了二十天就將東郡黃巾一戰而覆,並掃蕩一空呢?

“我……”曹操本想說自己提本部那幾千兵先過河去救的,但瞅着河對岸密密麻麻的黃巾軍大營,到底是心虛,便又把話嚥了下去。“我是說,眼前局勢勢如危卵……”

“將軍,吃瓜!”洧水北岸,魏越打馬而來,卻居然從馬後拎出半筐瓜來,並親自尋出一個最大的在河中洗乾淨了纔給公孫珣恭敬遞了上去。

“魏子度。”公孫珣愈發不耐了。“人走了便能直接拿嗎?而且你也知道還有一個老者守在裡中嗎?你缺這幾個瓜錢?”

他前一個志懷霜雪的‘霜雪’乃是刀兵白刃的文雅說法,換言之,曹操當時給夏侯淵寫信是暗示他此次從軍,是想着用刀槍拼出來一個前程的,是對軍旅生涯存有極大的浪漫主義遐思的。

曹操這番話說的極爲懇切,也極有高度。

其中一人,相貌雄偉,眉毛粗厚,眼神銳利,頭戴一頂赤色幘巾, 操着徐揚口音,卻正是昔日參與過征討彈汗山的吳郡英豪, 佐軍司馬孫堅孫文臺。

魏越不敢再廢話,當即叩首請罪,然後麻溜的上馬送錢去了。

“我哪裡會知道呢?”言道此處,曹孟德仰天而言道。“之前出兵時,我受封騎都尉,一躍爲兩千石,彼時只想着建功立業,還曾寫信給家中的妙才,說我是‘志懷霜雪’!然而,現在盛暑難耐,我沿途卻只想一事,那就是夏日好過,可等到霜雪之日,陳留、沛國、樑國等鄉中士民又該是何等局面……卻居然也是‘志懷霜雪’!”

“天氣太熱,不如呆在這裡多歇幾日。”

夏風激烈,卷的頭頂大樹嘩啦作響,河畔衆人俱皆不敢出聲,魏越也是覺得有些無奈和委屈。

最後,居然又有兩萬自東郡呼嘯而來的援軍,隔着一道區區洧水,坐觀這邊的十四萬大軍對峙,並把形勢攪得更加微妙起來。

“要我說,等他們打出狗腦子來,我們再全軍渡河,從賊軍背後狠狠的來一下,屆時賊軍首領必然被我們所獲,斬首也應該我們最多……”

實際上,在皇甫嵩看來,此人確實是個有些頭腦和水準,甚至是用兵天分之人,不然也不會擊破朱儁,然後又抓住戰機逼近到長社,還操持十萬大軍如此井井有條了。甚至可以說,這麼一個人,本身的唯一缺陷便在於軍事經驗不足罷了,所以纔會露出如此明顯的破綻。

話說,孫堅是朱儁的小老弟,手上有他自己招募的千餘淮揚子弟;傅燮是皇甫嵩的涼州小老弟,更是北地名門出身……二人此時都任千石軍司馬,獨領一軍,身份、地位、信重在兩個持節中郎將跟前都是數得着的。

當然了,不言歸不言,卻不代表這兩位持節中郎將心裡沒想法。

“東郡河堤上的慘烈之事倒也罷了,畢竟是戰場。”曹操聞言嘆氣道。“只說全軍穿過陳留……此地幾乎可稱是我家鄉,乃是舊日我往來慣了的……可昔日繁茂,如今一朝俱無,更兼田野荒蕪,百姓流離,盜匪四起!文琪,這大亂纔起來三個多月,就已經是如此局面,若是遷延日久,又當如何呢?”

“那你以爲我該如何呢?或者說孟德兄另有決斷?”公孫珣不以爲意的掰開了手裡的香瓜。

“魏曲長!”公孫珣終於嘆氣道。“你到底懂不懂,我是主將,你是我下屬。你這瓜既然是給我吃的,那若是你給了錢,便是我受你招待,你好我好大家好;可若是不給錢,便是我這個上司失德……而且你到底缺這個瓜錢嗎?難道要逼着我割發代首,以正視聽?!”

“是啊,四萬大軍又有堅城可以依靠,還是朝廷精銳,如此軍勢對上十萬黃巾賊,與其說是被困,倒不如說是對峙吧?”

一念至此,公孫珣也不去看曹孟德了,而是陡然扭頭盯住了魏越。

“中郎將。”傅燮也隨之拱手道。“我與公孫將軍同學於恩師劉公門下,雖然相處時日不長,但其人既然爲劉師所重,素有稱頌,想來必然不會有負德之行!”

“賊軍如此勢大,如何有心思吃瓜?”曹操頭也不回的應聲道。“文琪,賊衆十萬,連營二十里,我們只是隔河相對嗎?”

“危卵?!”公孫珣一口吐出了幾片瓜子,臉上嘲諷之意不要太明顯。“彼方雖然有十萬大軍,可皇甫將軍與朱將軍那裡也有四萬大軍,還有一座城池可以依靠……如此局勢,怎麼就變成勢如危卵了呢?”

可是……真不需要啊,他皇甫嵩真的只是示敵以弱而已!他已經找到了破敵之法,並準備瞅準時機實施了,結果忽然間就來了這麼一個援軍,反而讓原本已經鬆懈下來的波才警惕了不少好不好?

須知道,眼前的黃巾軍統帥波纔出生潁川大族,很早便開始持家並操作潁川太平道的活動,算得上是有上位者的歷練。而在潁川這個地方長大的豪族子弟,想來也是讀過書的,同時他還年富力強。

公孫珣依舊不爲所動,只是吃瓜不止:“那孟德兄又覺得會如何呢?”

“給錢了嗎?”公孫珣陡然打斷對方。

“孟德兄不來吃瓜嗎?”公孫珣遙遙捧瓜朝着赤腳立在河中的曹操致意。“你都盯着對岸看了半日了……不累嗎?”

魏越和幾名北軍司馬廝混的極佳,幾人一邊吃瓜一邊附和着公孫珣,但這種捧場面的話,卻說着說着就極不像話了。

可就在這時,一騎從身後營中忽然疾馳而來,與魏越擦肩而過,便飛速在公孫珣身前滾落馬鞍,恭敬行禮:

另一人,身長八尺,容貌威嚴出衆,佩劍鶡冠,卻又眼神純淨,說的是洛陽雅音,乃是公孫珣的師弟,北地名門之後,護軍司馬傅燮傅南容。

“不錯。”孫堅復又言道。“我此番從徐州過來,路上便聽人說,公孫將軍破廣陽黃巾後,便不顧律法,跨境擊賊,自請南下,其言有‘不負天下’之語,聞之讓人壯懷激盪,至今讓人心緒難平。”

換言之,公孫珣這個吃瓜圍觀之人是有些掉價的……堂堂持節五官中郎將,配着雙印雙綬,號稱天下名將,卻連個西瓜都吃不起!也難怪人家就在洛陽廝混的曹孟德看不上了。

幾名同樣被矇在鼓裡的北軍軍官面面相覷,復又趕緊跟上。

而曹操也是登時大喜,便順勢也要回營,然而剛一動身,才醒悟自己沒穿鞋子……一低頭,卻又看到黃橙橙的半塊香瓜正擺在河邊草地上。

曹孟德穿好鞋子,順勢抓過瓜來,悶頭一口,不及速速去追公孫珣,便已然在心中暗自讚歎:

“這瓜……真香!”

—————我是真香的分割線—————

“初,漢軍四萬,爲黃巾賊波才十萬衆困於長社,勢如危卵,城中旦暮皆驚。珣既平東郡賊,復奉旨引兵至長社,乃臨洧水而不渡,又營後有瓜田數畝,旦夕唯引軍中校尉臨河品瓜望陣,指點河山。賊遙遙見之,皆笑。操適爲珣副,亦勸曰:‘吾等與長社諸軍,俱有袍澤之誼,若坐視不救,惟知臨河啖瓜,恐被天下豪傑恥笑。’珣笑而不應。城中左中郎將朱儁,性剛,登城而見,憤懣愈加。唯右中郎將皇甫嵩見而勸之:‘遼西公孫,素昧生平,然觀其過往,固知其志懷霜雪,心存謀略。今引而不發,必有後爲,且觀之。’”——《漢末英雄志》.王粲

PS:借最風流一個標題……志懷霜雪其實出自孔融稱讚禰衡的《薦禰衡表》……嘖嘖,大佬也是惡趣味。然後求推薦票!

(本章完)

第157章 親厚第414章 強移棲息一枝安(下)(三合一)第492章 當頭退避也應難第149章 清楚附錄4:《舊燕書》.太祖武皇帝本紀.卷一——第343章 新人敢言天下事第160章 秋獵(上)第407章 空期戎馬收河北第121章 崩壞(下)第198章 摒除萬般事(上)第512章 出不入兮往不反(續)第263章 首身離兮心不懲第297章 白雲迷路合復開第449章 玉壺寒冰不受污第16章 存問風俗第35章 夜涼必須要單章感謝瀟瀟和諸位新盟主第120章 崩壞(中)第196章 不聞新人來(中)第13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第523章 又聞子規愁空山第269章 草木黃落兮雁北飛(中)第108章 中臺第24章 緱氏山下第100章 大事(上)第522章 但見悲鳥號古木第124章 待死第475章 用忠豈用力?第419章 誠知匹夫勇(跪謝若冰大佬的白銀盟第362章 馬上相逢無紙筆第110章 宮前第380章 破敵克將下蒲關第19章 大案第261章第434章 三面終成圍第395章 塞上長城空自許(2合1)第82章 雞湯(下)第144章 盛意(上)第372章 紛紛入歧途第203章 皆憐宮闕土第387章 貴賤不相逾第181章 日出東南隅第135章 何從第319章 紛紛塞上行第124章 待死第240章 赴前連赴後第209章 喜怒形於色(續)第158章 定策(上)附錄6:舊燕書.太祖武皇帝本紀.卷一.卷二—第403章 人生分合常相伴(7.9k勉強2合1)第286章 公山陽貨本同謀第73章 辭行(6k二合一)第429章 魚困自見水第14章 有故人久候第217章 范陽之枉第348章 降虜西擊胡第339章 河北有義士第344章 平城逢候騎第227章 上下相疑第526章 使人聽此凋朱顏(續)第92章 進退第405章 羽書無路達深宮第105章 渡口第319章 紛紛塞上行第314章 叛軍崩殂畏的盧第333章 伐心在強不在謀第358章 大河封凍亂武興(下)第502章 虎嘯喧爭如竊語(續)第252章 辨聲知人心第446章 世間魚鳥各飛沉第494章 故人北走臨沂水第386章 人生有新舊(繼續2合1還債)第470章 時亦猶其未央第470章 時亦猶其未央第511章 出不入兮往不反第496章 三杯拔劍刺虎穴第250章 羣英會玄德做歌第16章 存問風俗第99章 小謀第356章 波濤失意虓虎起第461章 山人琴畔鬼吹燈第221章 雕蟲小技第191章 天意憐孤草第113章 探問第346章 單于在山西(下)(新年快樂!)第448章 愛嘆非爲婚姻故第183章 荒庭生芳草第378章第252章 辨聲知人心第518章 屈指南行冬更好(終)第346章 單于在山西(下)(新年快樂!)第331章 太守半月覆遼東第411章 未許公孫笑本初第467章 榆中西門逢故人(續)第209章 喜怒形於色(續)附錄9:女頻寫手日記(下)——sduyiyi第315章 白馬獵長原第525章 使人聽此凋朱顏第78章 撤屯(終)第216章 郭公之願
第157章 親厚第414章 強移棲息一枝安(下)(三合一)第492章 當頭退避也應難第149章 清楚附錄4:《舊燕書》.太祖武皇帝本紀.卷一——第343章 新人敢言天下事第160章 秋獵(上)第407章 空期戎馬收河北第121章 崩壞(下)第198章 摒除萬般事(上)第512章 出不入兮往不反(續)第263章 首身離兮心不懲第297章 白雲迷路合復開第449章 玉壺寒冰不受污第16章 存問風俗第35章 夜涼必須要單章感謝瀟瀟和諸位新盟主第120章 崩壞(中)第196章 不聞新人來(中)第13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第523章 又聞子規愁空山第269章 草木黃落兮雁北飛(中)第108章 中臺第24章 緱氏山下第100章 大事(上)第522章 但見悲鳥號古木第124章 待死第475章 用忠豈用力?第419章 誠知匹夫勇(跪謝若冰大佬的白銀盟第362章 馬上相逢無紙筆第110章 宮前第380章 破敵克將下蒲關第19章 大案第261章第434章 三面終成圍第395章 塞上長城空自許(2合1)第82章 雞湯(下)第144章 盛意(上)第372章 紛紛入歧途第203章 皆憐宮闕土第387章 貴賤不相逾第181章 日出東南隅第135章 何從第319章 紛紛塞上行第124章 待死第240章 赴前連赴後第209章 喜怒形於色(續)第158章 定策(上)附錄6:舊燕書.太祖武皇帝本紀.卷一.卷二—第403章 人生分合常相伴(7.9k勉強2合1)第286章 公山陽貨本同謀第73章 辭行(6k二合一)第429章 魚困自見水第14章 有故人久候第217章 范陽之枉第348章 降虜西擊胡第339章 河北有義士第344章 平城逢候騎第227章 上下相疑第526章 使人聽此凋朱顏(續)第92章 進退第405章 羽書無路達深宮第105章 渡口第319章 紛紛塞上行第314章 叛軍崩殂畏的盧第333章 伐心在強不在謀第358章 大河封凍亂武興(下)第502章 虎嘯喧爭如竊語(續)第252章 辨聲知人心第446章 世間魚鳥各飛沉第494章 故人北走臨沂水第386章 人生有新舊(繼續2合1還債)第470章 時亦猶其未央第470章 時亦猶其未央第511章 出不入兮往不反第496章 三杯拔劍刺虎穴第250章 羣英會玄德做歌第16章 存問風俗第99章 小謀第356章 波濤失意虓虎起第461章 山人琴畔鬼吹燈第221章 雕蟲小技第191章 天意憐孤草第113章 探問第346章 單于在山西(下)(新年快樂!)第448章 愛嘆非爲婚姻故第183章 荒庭生芳草第378章第252章 辨聲知人心第518章 屈指南行冬更好(終)第346章 單于在山西(下)(新年快樂!)第331章 太守半月覆遼東第411章 未許公孫笑本初第467章 榆中西門逢故人(續)第209章 喜怒形於色(續)附錄9:女頻寫手日記(下)——sduyiyi第315章 白馬獵長原第525章 使人聽此凋朱顏第78章 撤屯(終)第216章 郭公之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