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區區計生死

第282章 區區計生死

聽到舅舅詢問,京澤趕緊遞上了隨身酒囊。

照理說,軍中也好、官員也好應該嚴禁酗酒,但實際上,長久以來酒水都是貴族和軍官們的必需品。

這跟享樂無關,而是說在開水得到普及之前, 貴族和軍官們想要保證喝到沒有致病風險的水,一般按照經驗來說就只能選擇喝酒。

故此,身爲一郡兩千石,身邊常備酒水乃是尋常之事。更不要說河北剛剛經歷了一場死傷無數的大疫,而此時又是被困在泥濘的鉅鹿澤中,根本沒有乾淨水源了。

“你也喝點。”郭典果然只是微微潤了潤喉嚨,便將所剩無幾的酒囊遞了回去。“記住了,除非渴到不行, 千萬不要喝這裡的水, 實在是萬不得已,也要找活水飲用……”

京澤立即點頭稱是,然後趕緊灌了幾口,卻又小心的繫上了酒囊的封口。

背靠着潮溼的泥塘邊緣,郭典欣慰的看着自己外甥還很有活力的樣子,復又仰頭望着星空輕嘆起來:“參橫鬥轉,阿澤,你是京氏易的正經傳人,應該懂得這句話的意思吧?”

“自然。”聞得此言,面容尚顯得年輕的京澤多少又打起了一些精神。“這是講春日星象的言語。前者指參宿雖然橫於西天,卻註定要漸漸下沉消失;而北斗雖然剛剛從東北角出現,卻要一天天轉上來,高懸正北……如此星象,正合一年之始新舊交替, 萬物易行的至理。”

“說的好。”郭典眯着眼睛望着頭頂星空言道。“參橫鬥轉,舊者雖然強橫, 卻終不能持久, 新者雖然初生,卻註定要移形換位,高踞正北……其實,斗轉星移,月缺月圓,本是天地間的至理,又有什麼看不開的呢?”

但若是獻城,無論如何,千里太行山就在西面,總是可以留有用之身徐徐圖之的。”

說着,其人卻是緩緩朝着眼前幾名甲士俯身拜了三拜。

不過,走到半路上,其人卻忽然死在了箭傷之下,然後理所當然的將手中勢力交給了同爲張角親傳子弟的張晟。

“事到如今,郡君說這些又有什麼用呢?”藉着星光,王縣尉擡手用手中刀鞘壓死了一隻沼澤中常見的螃蟹,所謂苦蝤是也,這才一臉無奈的言道。“難道還想穩住我們不成嗎?要我說,郡君安心躲在這裡,明日我們投賊,只說你夜間發現我們跡象,鑽入澤中去了……大家就此作別,再見面,便是官賊兩對,難道不好?”

“非是此言。”郭典緩緩搖頭,一頭花白頭髮微微晃動不止。“爲一郡之君,卻不能爲一郡士民求得生路,如此,又有什麼臉面強留你們呢?而爲漢室臣子,敗師喪土不說,反而要坐視手下叛亂,又怎麼能夠有臉面裝作無事呢?”

然而,半途之中,便又有信使匆忙追上。

“取了又有什麼用?”褚燕無語至極,直接在榻上甩了衣袖。“我雖然也擔憂城池忽然被破,屆時負罪……可做賊到底有什麼前途?當日大賢良師數十萬之衆,我可是親眼看到衛將軍將他們輕鬆擊破的,你我難道還能比大賢良師更強?”

同樣被大勢與命運開了個玩笑的還有廮陶長褚燕。

自王縣尉以下,全都下拜叩首。

這座城理論上很好守,因爲冀州有皇甫嵩。褚燕非常清楚,只要那位左車騎將軍從盜匪的泥潭中衝出一條路來,並領着他的精銳部隊來到城下,那城下的這麼多烏合之衆必然會一戰而潰。

褚燕一時黯然,而隔了半晌,卻是忽然擡頭:

“那又如何?”張晟昂然應聲道。“只要入了城,再殺了那幾個剛剛回來的趙氏子弟,那整個河北的數十萬盜匪就都會以我們爲主了。”

“你能懂的這個道理就好。”郭典不由失笑。“且去吧,將那位平鄉縣的王縣尉請來,我有嚴肅軍務要與他商量。”

京澤當即失笑,而他剛要說話,卻又被自己舅父給止住了。

絕望之中,面對着率先衝入城內的苦蝤,爲了保住家人,京澤居然也只能舉着苦蝤的旗號做了賊……好在王縣尉心中有愧,再度接納了他。

“獻城吧!”介紹完自己來由後,張晟直接了當的表明了來意。“衛將軍若在河北,我自然不會如此拉你下水,可如今衛將軍在河內,而董昭那個黑心胖子是不會管你我死活的……”

“京澤,字有喜……”京澤有些哀慟言道。“我自幼喪父,這是舅父給起的字。”

但也不好守,因爲面對着這麼多盜匪,面對着城中不穩定的人心,褚燕根本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撐到皇甫嵩的到來。

“總覺的有些負了衛將軍。”褚燕依舊輕輕搖頭不止。

“我們?”褚燕猛地一怔。

“張牛角果然寬厚嗎?”

“如何?”張晟追問不止。

剛剛回到廮陶的京澤,尚未來得及按照自家舅父遺言,帶着自己的舅母、表弟、表妹歸鄉避亂,便再度被包括剛剛放了自己的苦蝤在內的無數盜匪給圍在了城中……自稱京氏易嫡系傳人的京澤,此時只覺得自己所學俱是玩笑。

時年四十三歲。

“張牛角那個人,我早年便有接觸。”張晟言道。“愚魯無知,寬厚無度,他在青州起事後立即失敗便是明證。而你善戰,我爲大賢良師嫡傳子弟,所以你我聯手,便能輕鬆取了其人權柄。”

“我懂你們的難處。”郭典嘆氣道。“朝廷要每畝十錢,可是閹宦佔據的土地是不交的,世族清白一些也不過是按照各自田畝繳納一遍而已,去找豪強收錢,又無異於讓你們去搏命……去找那些氓首一遍遍收錢呢?且不說如今青黃不接,又屢經戰亂,他們早已經傾盡全力去春耕了,根本是一錢都掏不出來。便是小康人家,一遍兩遍,五遍六遍,十遍八遍,哪裡就能湊得夠上面所要之錢呢?所以人人皆反,處處皆亂。你們夾在中間,上頭壓迫,下面憎怨,早就受不了了。如今又被圍在這裡,做官有性命之憂,倒不如做賊求生……反正那些賊人裡面多少都是你們的鄉鄰故舊,對不對?”

“尚不知你名字。”直到此時,公孫珣纔有心思問對方姓名。

“如此說來,郭君確實是死了?”勒馬前往朝歌善後的公孫珣半路上遇到了京澤一行人,先是去見了郭典的遺孀與兒女,復又出來見了京澤,卻已然是有了心理準備。

“獻城沒用!”褚燕聞言擡頭冷笑不止。“這廮陶城雖是郡治,卻不是什麼大城,尚不如北面下曲陽與南面廣宗……等左車騎將軍的大軍一來,此城轉手便要被奪走。”

張牛角一敗塗地,被迫選擇率衆往太行山而去。

褚燕搖頭反問:“你沒有去求董中尉嗎?”

這位原本歷史上本該出現在城外的盜匪頭子,卻因爲數年前的陰差陽錯被公孫珣安排成了廮陶城的守將,然後對着城外數萬盜匪心驚肉跳……郡丞將一切都推給了他。

“此一時彼一時也。”張晟靠上前去從容說道。“河北如今到處都是盜匪,根本剿滅不盡,連郭太守都疲於奔命以至於死不見屍,何況他人呢?皇甫嵩固然一時名將,如今局面難道就不會疲敝?而且,河北也不是沒有事敗後的存身之地,那綿延千里的太行大山,豈不是你昔日縱橫之處嗎?若是背靠大山,朝廷卻又剿不動,屆時說不定反而可以主動求降,換個更好出身……”

當然,黑山也好,紫山也罷,這就是後話了。

言罷,郭典勉力拄着佩劍起身,面向西方參宿,也是洛陽方向,更是自己關西老家的方向,一劍自刎,然後便轟然倒入身後葦塘之中。

京澤想起此番沿途無處不被人攻打,又無處可尋得補給,也是一時黯然:“舅父,實在不行就辭官吧!數日前,平原郭相不就主動請辭了嗎?如今這個局面,全在天子失信於人……青黃不接,戰亂大疫,又強要收錢,漢室盡失河北人心乃是理所當然,舅父何必替天子受這份責難呢?”

“這字確實不錯……。”公孫珣聽了解釋後也是難得嗤笑一聲。“三月要盡了,四月將到,借他這個字,希望往後能多些喜訊吧!”

翌日,爲防魚蝦啃食,王縣尉帶着被捆縛嚴實的京澤動身前,卻是一把火燒了半個葦塘,然後方纔去見了自己的鄉人。而因爲其人做過縣尉,又帶着數十披甲武士而來,所以反而被圍在鉅鹿澤旁的平鄉本地盜賊推舉爲了首領。

褚燕長嘆一聲,然後坐到榻上微微點頭,似乎是表示了理解。

就當日戰後而言,萬幸的是,關羽不是一個濫殺之人,所以,隨着於毒刻意往此處的京澤倒是及時報上了來歷,然後居然斗轉星移,終於帶着舅父一家的眷屬轉危爲安,勉強活了下來。

與此同時,部分張牛角舊部因爲不服褚燕,反而推舉了一名很早便投奔張牛角,喚做叫於毒的河內人爲首領。於毒引兵向南,直奔老家河內朝歌而去。然而,其人剛一入境,便被朝歌令關羽與衛將軍屬司馬韓當引郡卒、縣卒、白馬義從聯手迎頭痛擊!

於毒部屬流散,只率幾百個人逃到了河內黑山之中,從此號曰黑山賊。

“《易經》有云,無妄之疾,勿藥有喜。”跟在公孫珣身後的王修忍不住稍微感慨了一句。“這個字與去疾、去病乃是類似,想來郭府君也是視你爲親子,想你能平安久存的。”

真的是……憑什麼啊?

“諸位。”見到自己外甥被安穩放倒,郭典嘆了口氣,然後勉力直起腰來,在泥地裡正冠危坐。“如我所料不差,你們是準備明日就投奔外面的本地盜匪去吧?”

大勢之下,個人命運當然可笑。

“郡君明見。”夜幕中,王縣尉也是握着環首刀跪地相對,以示謝罪與敬重。“人活於世,苟且偷生者還是多一些的……我們也是沒辦法,還望你海涵。”

“諸位,這三拜乃是有緣故的。”郭典起身後再度正着發冠言道。“一個是我爲一郡之君,卻不能讓你們安居,心生慚愧,所以一拜以謝罪;還有一個,是希望你們能夠幫我將這外甥帶出鉅鹿澤去……他少年喪父,我姐姐又只有他一個獨子,我死便死,卻實在是不忍讓他年紀輕輕便死在這裡,被蛇蟲吞噬……所以一拜求活命之恩;最後一個,乃是我身爲一郡之君,位居兩千石,終究是國家重臣,絕不能讓你們割首去威嚇四方,還請你們務必留我全屍。”

那王縣尉雖然不敢推脫,卻終究對朝廷存了幾分畏懼心,便隱姓埋名,自號苦蝤,算是正經揭竿而起,使得冀州又多了一股有名有姓的盜匪。

“我之所以感慨,乃是因爲事情變化太快,讓我這個老朽之人有些吃力罷了。”郭典繼續苦笑着感慨道。“鉅鹿雖然是張角家鄉,可去年冬日我跟着衛將軍一起圍攻下曲陽時,郡中之人尚且一分爲二,也是有數萬子弟不顧生死,願意隨我先渡立壘的。故此,那時候雖然局勢嚴峻,可我始終沒有墮了志氣。而如今呢?”

“求了,沒用。”張晟攤手道。“到處都是盜匪,到處都是亂子,他也焦頭爛。再加上你也知道,他這人面胖心黑,不知道爲防我這個黃巾餘孽生事會做出什麼,於是我這才匆忙帶着信衆出了趙國來尋張牛角……他確實是大賢良師的弟子,昔日青州黃巾的渠帥,與我有舊。”

那王縣尉聞言倒也乾脆,直接以環首刀的刀鞘敲昏了根本沒有反應過來自己舅父是什麼意思的京澤。

“衛將軍哪裡知道我們在冀州過的是什麼日子呢?”張晟黯然反問。“你次子是不是在疫中歿了?我長子也是……明明已經很小心了。”

京澤聞言從泥濘的地上爬起來,即刻奉命去尋人去了。而稍待之後,那位從大陸澤南邊平鄉縣跟來的縣尉便領着數名甲士來到了郭典跟前。

王縣尉等人一時愕然,然後旋即醒悟,多少有些黯然:“郡君自去,何至於此?”

從年輕時算起,他褚燕做了這麼多年盜匪,小心翼翼,生怕被官軍覆滅;而如今,等他辛苦搏殺,費勁千辛萬苦做到了一任縣長,這世道卻忽然一變!

爲什麼啊?如今做官的居然要小心翼翼起來,做賊卻成了光明正大的事情呢?

抱着對局勢的莫名惶恐,負責城防的褚燕在城頭之上迎入了一位昔日趙國故人。

中平二年,三月。

“你也做了賊?”屏退左右之後,平日裡供值守士卒安歇的角樓之內,褚燕無語至極。“你是正經的太平道傳人不錯,是張角的弟子也不錯,可當日張角那般煊赫你都未曾反,如今黃巾軍灰飛煙滅,你如何反而做了賊?”

京澤趕緊跪地稱是。

“說的對。”郭典將目光從星空轉向了自己的外甥,然後微微笑道。“但也沒那麼簡單,得須熬過明日,甚至後日才能說此言語……”

京澤聽的不對路,趕緊安慰:“舅父不必灰心,南面左車騎將軍那裡也一定會盡快遣援軍前來,屆時我們裡應外合,非但可以脫困,說不定還能在此處大破賊人呢!”

“若又是朝廷派遣了催促加賦的西園使者便不必報了!”公孫珣心情不佳,直接在馬上遠遠言道。“仗着河內離得近,一日兩三次,煩不煩?!”

當然,這種大勢下的小動盪不足以改變真正時事,正如所有聰明人想象的那樣,很快,皇甫嵩便率衆而來,一戰便復了城池,還擊破了這羣烏合之衆。

“其實說了這麼多,別的倒也罷了,唯獨你們……”郭君業以手撫住自己外甥的肩膀。“原本以爲局勢好轉,所以纔將你從關西老家喊來助我,現在看來,倒是我耽誤了你的前程與學業。”

“我與郭君有舊。”立在路旁,公孫珣此時真的是有些麻木了。“你且侍奉你舅母去懷縣安心住下,過一段時日,等我爲郭君向中樞求來恩典,再回鄉安頓吧!”

“是。”京澤伏在地上,難免一時落淚。

“非是朝中西園使者!”信使疾馳而來,滿頭大汗,翻身下馬,卻只是上來彙報了一句話。“呂長史讓我喊君侯速速回程,說是司馬叔異死了。”

京澤再度鬆了一口氣。

隨即,雙方在路上作別,京澤自然侍奉着舅母並帶着年幼的表弟妹往懷縣而去,公孫珣也是上馬領着幕中衆人繼續往朝歌而去。

因爲褚燕和張晟的緣故,廮陶城沒有如同另一個時空中那般勉強守了下來,張牛角輕鬆攻入城中,殺掉了城中中常侍趙忠的族人,擊破了郡府,並再度打起了黃巾軍的旗號。

說到底,他褚燕是做慣了山賊的。

京澤自然感激不盡,叩首以謝。

褚燕一時茫然……因爲這正是他年輕時想象的最好結局。然而,關鍵問題在於,自己此時已經是官了啊?!爲何還要曲線爲官呢?

見到自己舅舅還算有精神,京澤當即鬆了一口氣,他哪裡懂什麼軍事?完全是順口將自己舅舅之前勉勵士卒的話照搬過來而已。

當然了,褚燕很快就自嘲一般的笑了起來——現在他被圍在城中,勢如危卵,一旦城破是有性命之憂的,而便是城破後苟活下來,朝廷也要治他的失地之罪。

“我不能辭。”郭典搖頭應道。“天子無道,以至漢室盡失人心是真,但我屢受漢室恩德也是真——我去年履任鉅鹿太守,卻被張角奪取全郡,天子當時不殺我,我那時便已經有盡心報國之念。且看着吧,熬過這一遭大概也要被治罪了,檻車入洛也好,罷官回家也罷,那就無話可說了。”

而沒過數日,也大概就是王縣尉剛剛將失魂落魄的京澤放走之後。忽然間,消息傳來,一個喚做張牛角的博陵人打起了太平道傳人的旗號,一路從泰山經平原、安平往鉅鹿而來,聲勢浩大,據說是要攻破鉅鹿郡治廮陶,重建黃天!

根本毫無頭緒的苦蝤立即動身,和冀州大小盜匪一樣,宛如溪流匯入鉅鹿澤那般,直接引衆去投奔了張牛角。

京澤愈發淚流不止。

張晟以自己不善戰爲由,復又推薦了褚燕,褚燕改姓爲張,率衆西歸太行,以昔日所居紫山爲旗號,號爲紫山賊。

衆人紛紛稱是。

“交代你一件正事。”郭典忽然肅容。“不管我是繼續在鉅鹿硬撐,還是被朝廷治罪,冀州總歸不是什麼善地了,咱們老家扶風也不是什麼善地,那裡離涼州太近……等回到廮陶城,你務必要替我照顧好你舅母、表弟、表妹!瞅到機會,就立即護送他們回關西老家,回家後就變賣家產,然後帶着你我兩家的族人去蜀中避難!阿澤,我受漢室恩德,身不由己,你們卻沒必要……尤其是你,身爲男子漢,總是要擔起責任來的。”

“幫我打昏他。”郭典坐在泥窩裡,背靠着泥塘邊緣一個凸起,從容指着自己外甥對來人言道。

容貌清瘦的張晟乾笑了一聲,然後不禁活動起了之前入城時被捆縛着的手腕:“褚縣長這話問的,你難道真不知道緣由嗎?我這人生平並無他求,只想讓手下信衆能夠平安而已……當日大賢良師反時,我手下信衆卻多能活得下去,再加上董昭那胖子監管嚴密,自然不好做賊。而如今,氓首多無存身之處,我又怎麼能夠看着他們先被大疫捲走十一之數,復又被官吏逼迫,窮餓致死呢?”

“司馬叔異死了?”公孫珣一時沒有轉過彎來。“之前大疫他不是好好的嗎?我記得朝廷還徵召他出仕什麼的……”

“是自殺。”來人喘勻了氣,然後低頭言道。“在孟津自殺,死前曾召司馬朗往彼處,死後又傳訊息給郡府,說是留有東西要君侯代爲處置。”

公孫珣不以爲意,直接調轉馬頭往回走,然而走不到兩步,他看了看驚愕當場,哆嗦着嘴脣無言的趙諮……這是司馬直的學生……然後陡然醒悟:

“咦,叔異兄死矣!”

—————我是生死無常的分割線—————

“郭典,字君業,中平初,爲鉅鹿太守,以討黃巾事,素與太祖善。二年,冀州盜賊並起,所在不可勝數,大者二三萬,小者六七千人。典討賊,陷入鉅鹿澤。其夜觀星象,見參宿西逝,北斗將起,知天命將易,乃召其甥,曰:‘參宿鬥轉,日月星移,天下將易矣。然今吾以漢臣之姿,不可守其土;以郡君之名,不可撫其民,當死矣。吾死後,當護家族往西南,可安。’甥跪泣從其言,於河內逢太祖,固得保全也。”——《舊燕書》.獨行列傳

(本章完)

第379章 鼎湖當日棄人間(7k勉強二合一)第177章 背德第224章 呼喝而死第220章 匹夫之勇第459章 舊恩如言亦難收(續)第112章 洶洶第420章 難奪三軍志第404章 世情夢幻復作如斯觀(7k勉強2合1繼第101章 大事(中)第357章 大河封凍亂武興(上)第335章 直指邊城虎翼飛第467章 榆中西門逢故人(續)第531章 不見枯枝培土時(上)第220章 匹夫之勇第88章 巡視(8k)第410章 世間底是英雄物第472章 豈餘心之可懲第289章 故將直筆記春秋(上)第101章 大事(中)第249章 堂舍內鍾繇狼狽薦英雄第515章 誰道天涯知己少第252章 辨聲知人心第344章 平城逢候騎第396章 中原北望氣如山第277章 緩聲慢語迎春社第359章 但教方寸無諸惡第5章 假傳軍令第146章 盛意(下)第53章 中流擊水第379章 鼎湖當日棄人間(7k勉強二合一)第250章 羣英會玄德做歌第514章 終剛強兮不可凌第288章 須信人心有真僞完本總結第95章 當走第475章 用忠豈用力?第465章 送君十里往鄴城(萬字還債)第337章 白首漢廷刀筆吏(續)第205章 寒隨霞堤去第19章 大案第448章 愛嘆非爲婚姻故第498章 百里沂水春秋風(大章還債)第27章 膽大包天第65章 臨陣(終)第196章 不聞新人來(中)第454章 藥方只販古時丹必須要單章感謝瀟瀟和諸位新盟主第122章 亂箭第534章 人世幾回傷往事?第148章 女人(10k還債)第408章 又見猛虎起河東(上)第423章 赴陣猶遮面第513章 誠既勇兮又以武第481章 紫氣黃旗豈偶然?(上)第335章 直指邊城虎翼飛第438章 不能捐身兮心有以第482章 紫氣黃旗豈偶然?(完)第90章 出塞第272章 豪傑如土士如鐵(上)一週年總結兼百盟感謝第66章 插曲附錄4:《舊燕書》.太祖武皇帝本紀.卷一——第498章 百里沂水春秋風(大章還債)第211章 順逆藏於心(下)第396章 中原北望氣如山第526章 使人聽此凋朱顏(續)第190章 春去夏漸腥第380章 破敵克將下蒲關第191章 天意憐孤草第175章 國破第361章 虎狼從中也立身(續)第80章 贈刀(8k)第522章 但見悲鳥號古木附錄3:漢燕演義標題集——燎原火對不起,寫了一章又刪除了第68章 大人(下)(5.6k2合1)第189章 深居俯夾城第210章 順逆藏於心(上)第537章 第二十三張 故壘蕭蕭夏如秋第514章 終剛強兮不可凌第114章 兇淫(9.6k假設羣裡有人考了700分的第407章 空期戎馬收河北第359章 但教方寸無諸惡第351章 從今吹笛大軍起第116章 驚動第66章 插曲第323章 且行且思且得訊第463章 渭水一竿霜月白第283章 不如持一觴第364章第346章 單于在山西(下)(新年快樂!)請來領獎!第418章 毫端千黜是春秋第231章 杯酒祭黃河第524章 劍閣崢嶸而崔嵬第214章 宴於桑庭第111章 災異第460章 漢室諸公鳴玉佩第82章 雞湯(下)第92章 進退
第379章 鼎湖當日棄人間(7k勉強二合一)第177章 背德第224章 呼喝而死第220章 匹夫之勇第459章 舊恩如言亦難收(續)第112章 洶洶第420章 難奪三軍志第404章 世情夢幻復作如斯觀(7k勉強2合1繼第101章 大事(中)第357章 大河封凍亂武興(上)第335章 直指邊城虎翼飛第467章 榆中西門逢故人(續)第531章 不見枯枝培土時(上)第220章 匹夫之勇第88章 巡視(8k)第410章 世間底是英雄物第472章 豈餘心之可懲第289章 故將直筆記春秋(上)第101章 大事(中)第249章 堂舍內鍾繇狼狽薦英雄第515章 誰道天涯知己少第252章 辨聲知人心第344章 平城逢候騎第396章 中原北望氣如山第277章 緩聲慢語迎春社第359章 但教方寸無諸惡第5章 假傳軍令第146章 盛意(下)第53章 中流擊水第379章 鼎湖當日棄人間(7k勉強二合一)第250章 羣英會玄德做歌第514章 終剛強兮不可凌第288章 須信人心有真僞完本總結第95章 當走第475章 用忠豈用力?第465章 送君十里往鄴城(萬字還債)第337章 白首漢廷刀筆吏(續)第205章 寒隨霞堤去第19章 大案第448章 愛嘆非爲婚姻故第498章 百里沂水春秋風(大章還債)第27章 膽大包天第65章 臨陣(終)第196章 不聞新人來(中)第454章 藥方只販古時丹必須要單章感謝瀟瀟和諸位新盟主第122章 亂箭第534章 人世幾回傷往事?第148章 女人(10k還債)第408章 又見猛虎起河東(上)第423章 赴陣猶遮面第513章 誠既勇兮又以武第481章 紫氣黃旗豈偶然?(上)第335章 直指邊城虎翼飛第438章 不能捐身兮心有以第482章 紫氣黃旗豈偶然?(完)第90章 出塞第272章 豪傑如土士如鐵(上)一週年總結兼百盟感謝第66章 插曲附錄4:《舊燕書》.太祖武皇帝本紀.卷一——第498章 百里沂水春秋風(大章還債)第211章 順逆藏於心(下)第396章 中原北望氣如山第526章 使人聽此凋朱顏(續)第190章 春去夏漸腥第380章 破敵克將下蒲關第191章 天意憐孤草第175章 國破第361章 虎狼從中也立身(續)第80章 贈刀(8k)第522章 但見悲鳥號古木附錄3:漢燕演義標題集——燎原火對不起,寫了一章又刪除了第68章 大人(下)(5.6k2合1)第189章 深居俯夾城第210章 順逆藏於心(上)第537章 第二十三張 故壘蕭蕭夏如秋第514章 終剛強兮不可凌第114章 兇淫(9.6k假設羣裡有人考了700分的第407章 空期戎馬收河北第359章 但教方寸無諸惡第351章 從今吹笛大軍起第116章 驚動第66章 插曲第323章 且行且思且得訊第463章 渭水一竿霜月白第283章 不如持一觴第364章第346章 單于在山西(下)(新年快樂!)請來領獎!第418章 毫端千黜是春秋第231章 杯酒祭黃河第524章 劍閣崢嶸而崔嵬第214章 宴於桑庭第111章 災異第460章 漢室諸公鳴玉佩第82章 雞湯(下)第92章 進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