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漢兵奮迅如霹靂

第313章 漢兵奮迅如霹靂

“可戰!”

公孫珣與董卓、皇甫嵩一起返回到漢軍軍營之中,尚未落座,立在帳中的前將軍董仲穎便換了一張面孔,然後開門見山。“賊軍各懷鬼胎,可一戰而破!”

“不錯。”經此一事,便是之前一直不支持速戰的皇甫嵩都改變了態度, 如今其人一臉不屑。“老夫今日也算看明白了,彼輩皆豎夫,便是韓文約也無雄天下之意,不過是打着誅宦旗號,求割據一方,暫且安樂而已。”

豎夫,大概要比豎子高級一點,但也僅僅是高級一點, 而能讓皇甫嵩這麼沉穩的人公開嘲諷辱罵,可見對面那些人也確實就是個豎夫的格局了。

“我也是這麼想的。”公孫珣不急不緩,微微頷首,復又失笑看向了賈詡。“怪不得文和當日會離家避禍,也怪不得閻忠寧可自戕也不從他們……這些人除了割據、混戰,又能給涼州帶來什麼?涼州事終究還是要歸於天下事的,換言之,只有重歸中樞轄制一條路。”

三位將軍在前,賈詡只是微微點頭,並未插嘴。

而三將繼續討論了一番,相互交流了一些具體情報,卻是愈發篤定了對面的離心離德與各種不堪之處。

首先,正如董卓、皇甫嵩說的那般,涼州叛軍經歷了數年的反覆,早就不是當初因爲涼州老百姓活不下去, 中上層又屢遭歧視,從而憤然而起的那個局面了……數年的軍事戰鬥以及複雜的內部兼併過程, 已經使得叛軍領導層迅速墮落腐化了。

這種腐化不是叛軍個別首領的道德所決定的,實際上據衆人今日觀察,韓遂還是有些水平、城府與策略的,馬騰本人也還保持着基本的樸素道德作風……說到底,這是一種整體制度上的腐化,上面哄着下面,下面捧着上面,大家各有地盤,各有各的想法,無人能作出真正的決斷,無人能真正的左右局勢,整個叛軍組織,宛如一頭失去理智的多頭怪物,只能憑本能行動!

賈詡躬身行禮,安靜側身坐在了榻上,到底是不敢學婁圭、戲忠那二人隨意脫鞋上榻。而且,其人全程目不斜視,根本沒有去看公孫珣在寫什麼。

賈詡登時搖頭:“將軍都要走的人了,如何還能爲之?”

“若非洛陽變故,將軍何至於突然改緩爲急?”賈詡不以爲然道。“之前蓋元固與君侯信使齊至,今日又有信來……必然是要急擊而走。”

不過有意思的是,執掌軍律的軍司馬賈詡居然也沒睡,其人今日晚間在處置了幾個犯了軍法的士卒之後,既沒有讀書,也沒有寫什麼東西,而是枯坐在帳中,一邊沉思白日情形,一邊彷彿在等着什麼人的到來一般。

大戰在即,他們自然要儘量完善軍事計劃。

衆人多默然,便是董卓也無話可說……須知道,傅南容殉國,不僅僅是他一人之死這麼簡單,這是因爲傅氏本是北地郡郡望所在,其人如此激烈,也使得傅氏的態度無可更改。所以,叛軍雖然名義上統一了涼州,卻根本無法有效控制北地。

“文和且坐。”公孫珣榻上放了一個小案,其人正在榻上伏案寫着什麼,見到賈詡到來,卻只是隨手一指,示意對方上榻來坐。“且等我寫完回信。”

“若如此。”賈詡側身坐在榻上攏手言道。“今日君侯臨陣觀敵虛實,也可以稱之爲智計高明瞭吧?爲何一定要再問一遍屬下呢?”

“文和。”公孫珣搖頭嘆道。“時局晦澀難名,將來的事情怕是要比你想的更糟糕。你這種人,以自保爲先,層層以親疏推智計爲之,固然無可質疑,但還請不要小瞧了天下人……我公孫珣固然不是什麼一心爲公之人,但也絕非那種因爲私計而壞天下之人!幽州是我根基所在,我固然心急如焚,但若不能擊敗當面之地,使關中平安,又有何面目將來爲天下事呢?”

賈文和下榻躬身而拜,然後便慌亂欲走。

公孫珣揮手示意,賈詡立即趨步後退。

衆人愈發無話可說。

翌日清晨,韓遂、王國等人尚在爲那封書信疑神疑鬼,中層首領尚在議論昨日對面三將風采之時,忽然間,哨騎便來報,說是漢軍全營炊煙不斷,儼然是要大戰。但由於叛軍實際上的頭腦韓遂尚處嫌疑這地,這些人尚未來得及溝通妥當,是戰是守,便已經到了上午時分。

“君侯。”婁圭不顧一切,焦急詢問。“不是洛陽天子病危嗎?如何變成了幽州有變?”

婁圭欲言又止。

“正是幽州有變。”公孫珣低頭收起書信,然後一邊取燭火滴蠟封印,一邊從容答道。“之前不與你們說,怕是軍心有變……”

說着,賈文和居然是下地躬身大拜,以作謝罪。

賈詡苦笑:“如此,便又繞回來了……我還是不懂,將軍爲何會看中我,只因爲當日閻叔德對將軍誇讚了我一次嗎?”

“不要說給志才,他聽到這個必然自責。”公孫珣叮囑了一聲。

“此戰,必以賊血,饗傅南容之魂,亦饗閻叔德之烈。”公孫珣半晌,也只能如此言道。

“其實想想,若非是南容獻身,這一仗未必如此輕鬆。”皇甫嵩忽然感慨言道。

“我是爲我自己問你嗎?”公孫珣凜然相對。“若非是擔心倉促決戰,會遺禍關中士民,我何必如此小心?”

“也罷!”公孫珣愈發嘆氣道。“你有你的處世爲人之法,我也有我的處世爲人之道,今日便不爲難你了。但請你記住,你的智計乃是天下難得的寶物,眼看天下動亂,你一計或可興邦,一計或可亂武……凡爲策,若是求自保,自然無話可說,但千萬不要爲私情親疏而禍亂天下!畢竟,將來爲天下事,繼而爲涼州事之人,不可能是你們涼州人,只能是我公孫珣!而若如此,你我再見面時,怕是有所難堪了。”

其中,王國持有漢陽郡,韓遂據有金城郡、武威郡,李相如本是隴西太守,黃衍本就是酒泉太守,唯獨一個馬騰,本身是扶風人,卻久居隴西,然後以耿鄙司馬的身份持漢陽兵反叛……那麼如何安置馬騰就是個大問題!

大聯合狀態下,兼併是不好兼併的,因爲會人人自危。

“不想賈文和也有看錯人的時候。”公孫珣盯着對方看了片刻,卻是忽然將自己面前剛剛寫好的書信轉向推了過去。“之前蓋勳與我義從到來,乃是說幽州烏桓、鮮卑作亂,隔斷遼東。至於洛陽,反而一切安好,天子清醒,大將軍穩妥,並無大事。”

“你怎麼知道我要走?”公孫珣不以爲然道。

“你是不是忘了什麼事?”公孫珣在後喊住對方。“如今局勢,到底可戰否?”

而要給他地盤呢?

是李相如會同意對方回隴西聯合當地羌族,還是王國願意對方領着一支精銳部隊留在漢陽?

故此,思前想後,衆人卻是乾脆建議馬騰回他的祖籍,關中扶風,也就是眼下這個戰場所在。

“事關數萬人生死,總是想要多些底氣的。”公孫珣見狀不由失笑道。“你是我生平所見智計第一之人,你不說可戰,我心裡總是不安的。”

等到了晚間,全軍一如既往在落日前用飯,然後早早刁斗嚴禁,巡視嚴密,普通軍士自然是在帳中躲避春寒,兼低聲閒談,然後靜待安眠。至於軍中高級官吏,卻是能在自己獨享的帳篷裡,點上燭火,稍微做些自由的事情,譬如讀一讀書,寫一封家信之類之類的。

“我之前便說了,這是小道,韓遂等人自生嫌隙,有無此書他們都不會團結一致的……所謂智計高明之處,在於洞察人心與形勢,然後再根據形勢與對手製定最佳策略。”公孫珣不以爲然道。“這才叫真正智計。”

開戰前,那一兩萬所謂離開叛軍北歸的雜胡,其實便是北地郡和隔壁幷州西河所在羌人、匈奴人了……沒有一個真正有威望之人領頭,昔日北地太守皇甫嵩又到了對面,他們自然要北歸避戰。

賈詡也頓時肅容,半晌方纔應聲:“人非草木,將軍對我的雍容與大度,我怎麼會不知道呢?但也正是因爲人非草木,無能爲之時,只能以親疏遠近而有所爲,層層推之……那日是我的錯,但請將軍明鑑,我並沒有半分悖逆將軍,有所不利的意思。”

“將軍不要笑,”賈詡坐回遠處,卻不由嘆氣道。“我一個背井離鄉之人,凡四十載,一半在涼州,此乃我故土所在;一半在司隸,我受漢恩,出仕宦遊在彼處……這兩個地方,將軍固然神武,可真能有所爲嗎?”

果然,二更時分,白馬義從中的一名軍官,賈詡隱約記得是叫張南的,乃是幽州大族出身,忽然來請,說是君侯在帳中喚賈司馬前去。

“爲何一定是洛陽事?”公孫珣愈發好奇。

而公孫珣也當即搖頭:“彼輩嫌隙自生,白日間那封書信不過是區區小道,聊以錦上添花,並無大用。至於董公說的此信,其實並非洛中事,乃是從幽州快馬送來的私信,之前元固兄所攜者乃是我家中夫人遣人快馬送來的私信,這封應該是我幕下長史以幕府名義送來的訊息……所以才晚了幾日。”

“將來我必爲之。”公孫珣昂然作答。

不過,大概是由於對面的破綻太多,軍事計劃很快便制定完畢並得到了公孫珣的認可,到了晚間不久,中軍大帳居然也跟着燈火黯淡了下來,然後只有公孫珣本人歇息的後帳尚有微微火光而已。

董卓、皇甫嵩二人覺得無趣,便各自帶着心腹離開,而蓋勳卻被喊住,乃是公孫珣還記得那個送他神駿白馬的羌人豪帥,專門讓人挑了一匹錦緞,外加兩罈好酒,讓蓋勳走他的路子去回禮。

賈文和欲言又止。

坐在下面的蓋勳神色如常,毫無動搖。

“爲何我不能有所爲?”公孫珣收起笑意,沉默了片刻,方纔反問。

而且再說了,馬騰也不是吃素的,且不說他本身就帶着州中精銳部隊反叛,其父在隴西爲吏時更是因爲家貧無奈娶了羌女(馬騰親母),甚至據說馬騰目前長子馬超的生母也是羌人,所以很得隴西羌人部族的擁護……這種實力派,兼併起來怕是要崩壞牙的。

董卓瞥了一眼桌上信件滴蠟封皮,然後直接拿到手來,但等到他看清封蠟下面確實是署名呂範之後,便不由啞然失笑,然後又放了回去:“焉能不信文琪……文琪若決心已定,便可即日發令,早早了斷當面之敵。”

“因爲足下確實是智計絕高之人,有你一言,我才能下定決心。”公孫珣回覆的非常利索。

而其人剛一離去,旁邊卻有一人從暗處側門匆忙進入,來到榻前,燭火照的清楚,正是公孫珣心腹謀士婁圭婁子伯。

過了許久,公孫珣寫完書信,放下筆墨,方纔擡起頭來,於燭火下看了看眼前之人,然後問了一個有些奇怪的問題:“文和,你以爲可戰否?”

“何敢稱軍中智計第一?”賈詡尷尬低頭。“且不說論戰者未必需要智計如何,董公、皇甫公二人,一以豪氣,一以威德,俱爲名將。便是真說智計,軍中也有婁子伯分劃軍略井井有條,戲志才洞察形勢,皆可稱一時人選……便是不說這二人,此時此刻,只這帳中,將軍之才智也遠勝於我。”

“還有。”公孫珣忽然又說道。“即刻傳令各營,明日四更早早做飯,午前便要決戰!”

“我怎麼不知道自己居然比你智計高明?”公孫珣失笑對道。

婁圭拱手而退。

賈詡聞言也不去看信,只是盯着身前之人怔怔發呆,儼然是難得失措。

“將軍洞察人心,今日抹書間韓遂實乃我生平所見絕妙之策……”

“事到如今,君侯何必再問我?”賈詡無奈回身。

賈詡一時搖頭:“不至於此……但將軍也不必誑我,今日之戰,固然能驅叛軍使關中平安一時,可涼州事,哪裡是一戰能平的?須整頓大局,再回首爲之。”

三將議定,都覺得此戰可行,皇甫嵩與董卓便也不再於軍務上多說什麼……畢竟,如今軍權在公孫珣手中,他們手中不過是一萬步卒,也就懶得多言什麼。反正到時候,估計也就是一道軍令下來讓他們所部跟在騎兵後面攻城拔寨而已,二將俱是宿將,如何會誤事?

實際上,三將隨意坐在帳中,倒是繼續了白日間的那些閒散話題。

衆人紛紛頷首,剛要再說,卻忽然又有義從打扮之人匆忙入內,其人疲憊不堪,儼然遠行而來,甫一入帳便跪地奉上了一封書信。

董卓冷眼旁觀,一時嗤笑:“文琪不便在我們面前打開嗎?之前蓋元固攜你親衛自長安同來,你就匆匆下定決心開戰,今日又有親衛辛苦送信,你也不看……莫非以爲我董卓居然是和對面的叛賊一樣,見到有人從洛中送信來便心生疑慮嗎?”

而反過來說,若是傅燮當日真的骨頭一軟,今日當面的,怕就真是實打實的十萬大軍了。

但是,偏偏他們又不能撤軍……因爲沒有戰果,手下那些兵頭子不許他們撤軍!

涼州很窮的,關中很富有,大家出來一趟不容易,而且這麼強的兵力聚集在此,到底怕誰啊?總不能浪費了那麼多糧草,最後卻空手而還吧?

也就是在這些人扯皮僵持之時,公孫珣忽然提漢軍五萬,來到了他們跟前。

至於說此番叛軍大舉出涼州入關中,其實也正應到了這個問題上。

至於中軍大帳,那自然會燈火通明,連夜不熄……公孫珣很早便有將具體軍事部屬交給婁圭還有自己義從中佼佼者的習慣。

“我在太尉府兵曹數年,雖然蹉跎,卻能有所見識,將軍的佈置也自然一清二楚……幽州爲根基,冀州有落子,此番將軍入洛,難道不是要亂中取物,以謀冀州事,然後規大河之北,自成形勢嗎?”賈詡輕聲反問道。“這中間,可有涼州事?可有司隸事?至於說董公……將軍,如今涼州的事情,不是皇甫公便是董公,而皇甫公卻已無進取之心,董公難道不是唯一之選嗎?”

賈詡冷靜了下來,片刻後,其人轉身在榻前躬身行禮,拱手正色作答:“君侯!今日我在陣前看的清楚,君侯統帥之能遠勝王國,用人調度之能遠勝韓遂,臨機決斷之能遠勝馬騰,更兼彼輩兵不佔優,士氣不佔優,地理不佔優……所以,不要猶豫了,一戰而決吧!”

公孫珣也不去拿信,也不下令,只是微微頷首,卻沒有立即決斷的意思。

饒是賈詡早有準備,也有些茫然失措:“將軍何出此言?董公、皇甫公、蓋公俱言可戰,婁子伯、戲志才也早早勸戰……將軍自己也看的清楚,甚至今日還有離間之策與軍略制定,爲何還要問我?”

“但你的董公那日被我壓制,卻只是望呂布這一勇之夫出神,而視你這個早早提醒他之人爲無物……這種人,一朝得勢,真能有所爲嗎?”公孫珣嗤笑反問。“而且,我今日在此,難道不正是在爲涼州與司隸事?你總不會因爲韓遂那些豎夫是你鄉人,便反而覺得我是仇眥吧?”

“喏。”婁圭無奈應聲。

說着,公孫珣便將靴子中的信取出,然後放在了自己與董卓中間的几案之上,並緩緩言道:“不過是家中又添一犬子罷了。”

賈詡面色如常,依舊是謝過了對方的辛苦,然後方纔從容隨對方去往中軍大帳的後帳,面見此間五萬大軍主帥,衛將軍公孫珣。

公孫珣接過信來,與韓當打了個眼色,示意對方親自帶人去後帳安歇,然後等人離開後卻居然看都不看,便將來信塞入了靴子裡。

“總不能是幽州事吧?”賈詡攤手反問。“若如此,將軍早就將帥印給皇甫公了吧?哪裡會有餘力在這裡佈置決戰事宜?”

須知道,如今叛軍主要五股勢力。

公孫珣搖頭失笑:“起來吧,當日不追究你,今日莫非還要糾纏這事不成?坐回來,咱們接着說。”

當然了,這個情況只是決定了叛軍各部的戰意,馬騰是特別主戰,他確實想有一塊地盤;李相如和王國次之,他們確實想把馬騰攆出來;而韓遂和黃衍最是敷衍。再加上所有人都想保存實力,這才導致陳倉久攻不下。

“我也不懂……文和。”公孫珣聞言不由肅容感慨。“我對你情真意切,爲何你卻屢屢裝聾作啞?甚至之前奪取兵權之時還對董仲穎有所暗示?我哪裡不如董卓,只因爲他是你涼州鄉人嗎?”

而此時,哨騎匆匆,也再度慌亂來報,他們明告各路首領,漢軍已經全軍而出,戰線連綿十五里,正大舉向西而來……

叛軍全軍,登時上下失措!

——————我是失策的分割線——————

“太祖與涼州叛軍持於渭水,將戰,不定。太祖乃夜召問詡計焉出,詡曰:‘公明勝王國,勇勝馬騰,用人勝韓遂,決機勝敵全軍,有此四勝而不定策者,但顧萬全故也。必決其機,須臾可定也。’太祖曰:‘善。’翌日,乃並兵出,連陣十五里西向,叛軍震怖。”——《舊燕書》.卷七十.列傳第二十

PS:感謝新盟主也許未來……新年大家精力都很旺盛啊……

(本章完)

第58章 驚變第504章 金樽應啼別離後第72章 宦遊(5.3k二合一)第79章 遠迎第324章 忽進忽退忽渡河第440章 休問天下早晚清第222章 擲首而還(7.7k)第229章 進退而定第506章 身當恩遇恆輕敵(續)第45章 莫須有第179章 封侯非我意第247章 公孫珣且戰且思第235章 輕兵取雙城第302章 河內洛中兩相隔第530章 空看花開滿臺日(續)第246章 孫文臺所向無前第59章 問策第259章 鐵刃瘦黑立北營第93章 過河第317章 翩翩河邊走(下)第432章 伏盾終起盾(本月153k)第389章 策策芒鞋不怕泥第30章 花明柳暗第534章 人世幾回傷往事?第531章 不見枯枝培土時(上)第439章 須知飲啄繇天命第443章 南陽龍虎方爭鬥第323章 且行且思且得訊第304章 聊持寶劍動星文第37章 汝南買士第75章 撤屯(上)第472章 豈餘心之可懲第377章 人言寶刀投烈士第288章 須信人心有真僞第25章 勤奮苦讀第224章 呼喝而死第299章 浮名尚值一杯水(二合一還債)第220章 匹夫之勇第256章 借問佳人何處有第421章第381章 長驅白馬向西殿第157章 親厚第209章 喜怒形於色(續)第187章 羔羊臨釜鳴第234章 堂中闢一人第301章 河南塞北三千里第300章 滿酌陶碗俯首退第206章 人從河中來第10章 家暴第201章 一意起高樓(中)第453章 何敢自矜醫國手第55章 望氣第409章 又見猛虎起河東(下)第165章 霧氣第161章 秋獵(下)第174章 兵臨第159章 定策(下)第410章 世間底是英雄物第458章 舊恩如言亦難收第16章 存問風俗第197章 不聞新人來(下)(熬夜8k補償)第420章 難奪三軍志附錄4:《舊燕書》.太祖武皇帝本紀.卷一——第157章 親厚第493章 變化紛紛入靜觀第292章 鄉音無改鬢毛衰第418章 毫端千黜是春秋第80章 贈刀(8k)第494章 故人北走臨沂水第388章 一棹每隨潮上下第263章 首身離兮心不懲第402章 更覺歸可喜(7k勉強2合1)第375章 雄心如君莫可擬第289章 故將直筆記春秋(上)第68章 大人(下)(5.6k2合1)第1章 楔子第322章 循循州牧道服人第2章 盧龍塞第40章 七月來信(5.2k)第380章 破敵克將下蒲關第16章 存問風俗第379章 鼎湖當日棄人間(7k勉強二合一)第448章 愛嘆非爲婚姻故第522章 但見悲鳥號古木第160章 秋獵(上)晚上別等第363章 臨河卻聞定國策第485章 南箕北有鬥附錄6:舊燕書.太祖武皇帝本紀.卷一.卷二—第25章 勤奮苦讀第274章 陌上顯大德第506章 身當恩遇恆輕敵(續)第15章 熊孩子第119章 崩壞(上)第74章 秋風第486章 新策聞故地第273章 豪傑如土士如鐵(下)第381章 長驅白馬向西殿第217章 范陽之枉第181章 日出東南隅
第58章 驚變第504章 金樽應啼別離後第72章 宦遊(5.3k二合一)第79章 遠迎第324章 忽進忽退忽渡河第440章 休問天下早晚清第222章 擲首而還(7.7k)第229章 進退而定第506章 身當恩遇恆輕敵(續)第45章 莫須有第179章 封侯非我意第247章 公孫珣且戰且思第235章 輕兵取雙城第302章 河內洛中兩相隔第530章 空看花開滿臺日(續)第246章 孫文臺所向無前第59章 問策第259章 鐵刃瘦黑立北營第93章 過河第317章 翩翩河邊走(下)第432章 伏盾終起盾(本月153k)第389章 策策芒鞋不怕泥第30章 花明柳暗第534章 人世幾回傷往事?第531章 不見枯枝培土時(上)第439章 須知飲啄繇天命第443章 南陽龍虎方爭鬥第323章 且行且思且得訊第304章 聊持寶劍動星文第37章 汝南買士第75章 撤屯(上)第472章 豈餘心之可懲第377章 人言寶刀投烈士第288章 須信人心有真僞第25章 勤奮苦讀第224章 呼喝而死第299章 浮名尚值一杯水(二合一還債)第220章 匹夫之勇第256章 借問佳人何處有第421章第381章 長驅白馬向西殿第157章 親厚第209章 喜怒形於色(續)第187章 羔羊臨釜鳴第234章 堂中闢一人第301章 河南塞北三千里第300章 滿酌陶碗俯首退第206章 人從河中來第10章 家暴第201章 一意起高樓(中)第453章 何敢自矜醫國手第55章 望氣第409章 又見猛虎起河東(下)第165章 霧氣第161章 秋獵(下)第174章 兵臨第159章 定策(下)第410章 世間底是英雄物第458章 舊恩如言亦難收第16章 存問風俗第197章 不聞新人來(下)(熬夜8k補償)第420章 難奪三軍志附錄4:《舊燕書》.太祖武皇帝本紀.卷一——第157章 親厚第493章 變化紛紛入靜觀第292章 鄉音無改鬢毛衰第418章 毫端千黜是春秋第80章 贈刀(8k)第494章 故人北走臨沂水第388章 一棹每隨潮上下第263章 首身離兮心不懲第402章 更覺歸可喜(7k勉強2合1)第375章 雄心如君莫可擬第289章 故將直筆記春秋(上)第68章 大人(下)(5.6k2合1)第1章 楔子第322章 循循州牧道服人第2章 盧龍塞第40章 七月來信(5.2k)第380章 破敵克將下蒲關第16章 存問風俗第379章 鼎湖當日棄人間(7k勉強二合一)第448章 愛嘆非爲婚姻故第522章 但見悲鳥號古木第160章 秋獵(上)晚上別等第363章 臨河卻聞定國策第485章 南箕北有鬥附錄6:舊燕書.太祖武皇帝本紀.卷一.卷二—第25章 勤奮苦讀第274章 陌上顯大德第506章 身當恩遇恆輕敵(續)第15章 熊孩子第119章 崩壞(上)第74章 秋風第486章 新策聞故地第273章 豪傑如土士如鐵(下)第381章 長驅白馬向西殿第217章 范陽之枉第181章 日出東南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