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拔刀(上)

提到這個扈成,高強倒也瞭然。年下剛從遼國歸來的時候,這扈成在滄州柴進的莊子上接着了自己,那時就已經在爲石秀辦事:如今宋江上了梁山,山東許多事情不能平白拋荒了,想是石秀看中了扈成本身也算個精明強幹的人才,又是山東本地出身,許多事情作起來方便,就將一些事情交給他打理,此等蒐集情報事由也包括在內。

點了點頭,高強將那文書展開,一看之下,果然與自己原先料想的大致不差。

那日宋江在清風山下遭了劫匪,被人捆了擡到清風山上,山寨大頭領錦毛虎燕順,素來仰慕宋江的義士名聲。這裡不得不說一句,高強參照着水滸傳上的描寫,煞費苦心爲宋江營造的高大形象,在山東道上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大凡綠林好漢,敬的是孝子義士,宋江又是出名的仗義疏財,拿着高強撥給的錢財四處揮霍,但有前來投奔的好漢,總是好吃好喝的款待,末了再送給盤纏,更指點若干生計路徑,雖萍水相逢亦赤誠相待。

這些江湖好漢多半沒什麼文化,大字不知一個,但宋江以禮相待,更有沉甸甸的銀錢送到面前,個個都是感動的熱淚盈眶。他們去到江湖上時,倘若聽到有人在耳邊說到宋江,多半都是跳出來爲宋江大唱讚歌,將自己的親身經歷加油添醋,聞者見有人證實,多半也都信以爲真。

這等傳言之事,經過幾個人的口耳相傳之後便會變得越來越離譜,好比宋江給了路邊一人十兩紋銀,傳到第十個人沒準就變成了宋江路見不平救弱女。不但三百兩銀子爲那女子贖身,更加獨闖龍潭虎穴,打翻了某惡霸家數十個本領高強的教師云云。

這麼一來二去,再加上石秀在江湖上佈置的暗樁推波助瀾,宋江地形象高大無比,仰慕者與日俱增。當時在山東河北等地,因爲田地出產貧乏。無法應付官府的需索,多有嘯聚山林的亡命之徒,此等人對朝廷失望,卻又不知道出路在哪裡。潛意識裡都指望有一個救世主一樣的人物出現,好讓他們的精神有所寄託,其情緒與東南的那些摩尼教徒也差不了多少。宋江在這個時候以極高大、極完美(當然是按照綠林人地道德評價標準而言)地形象出現,恰好迎合了山東河北羣盜這方面的需求,因此草莽中崇拜宋江的人着實不少。

這清風山的頭領錦毛虎燕順便是其中之一,當聽到嘍囉兵捉來的人自報家門,乃是鄆城宋江時。水滸傳上描寫的那一幕立時重演,宋江階下囚變座上客,人生的大起大落來的這麼多。他本人倒不覺得有多刺激了。

之後發生的事情和小說情節分毫不差。矮腳虎王英依舊是擒了清風寨知寨劉高的夫人上山,被宋江勸說着放了。之後宋江下山到了清風寨花榮處,看花燈被劉高捉去,花榮來搶走。宋江半夜逃走不成被劉高二次捉住,鎮三山黃信被劉高請來。計賺花榮。

結果花榮和宋江被押往青州州治途中,又被清風山的燕順救了去,復將黃信殺敗。那黃信是武官,走地快,一溜煙逃回清風寨去躲藏,關閉大門不出;那知寨劉高是個文官,被宋江等人拿住了,正是仇人見面分外眼紅,花榮親手剜了這廝的心肝五臟。山寨裡也曉得這次作的事情不小,州中兵馬定然不能輕饒,正在那裡準備應敵。

扈成是江湖上的消息,雖然有些也是來自清風山上地,畢竟沒那麼準確,書信中不曾說的這麼詳細,只說清風山寨出事,文武兩個知寨爲了宋江相鬥,反了武知寨花榮,殺了文知寨劉高,本州兵馬都監鎮三山黃信被困清風寨,進退不得,知府慕容彥達正不知如何是好云云。

高強對一部水滸甚是熟稔,這書信中有不明之處一概用自己所記得的書中情節補齊,等到一封書信看完,連後續內容都想好了:那知府慕容彥達治下出了這等大事,第一反應定然是剿滅,這就輪到青州兵馬統制官霹靂火秦明出馬,哪知秦明有勇無謀,中了花榮的計策,全軍覆沒在清風山下,嗣後又中了宋江地反間計,被知府慕容彥達認定已經投降山賊,最終無奈,只得也上了梁山。

水滸中的這一段,高強原先讀時就頗覺得有些匪夷所思,秦明一家大小因爲宋江地計策,被知府慕容彥達給殺了,本該對這一夥山賊恨之入骨纔對,怎麼竟然願意從賊?書中給出的理由,一個是天上星宿聚合,命裡註定,二個是花榮把自己的妹子許配給秦明,也不知那花榮的妹子是何等樣的一個絕世佳人,便能抵過了原本相濡以沫的一家親人?真真豈有此理!

看如今的局面,這秦明未必已經出征,高強便動了心思,想要救上一救,要知秦明武功是高的,高強當日在汴梁買了些天竺烏茲精鋼,要湯隆打造軍器的時候,特地造了件狼牙棒,就是爲他準備的。如今逢着這樣機緣,怎好不去走一遭?

當下主意已定,將書信傳給許貫忠和韓世忠兩個看了,隨道:“此事顯然是因宋江而起,此人按石三郎的說法,該當已經上了梁山,怎麼不在山上好自做事,來到青州地面攪風攪雨?此中定有緣故,我意前去走上一遭,與宋江見上一見,看看梁山情勢究竟如何。”

許貫忠看罷書信,便即點頭稱善:“衙內此議確有必要,今我東瀛採買,杭州銷貨,劉公島中轉,若再有梁山作爲集散之地,這一個大圈子就算畫圓了,因此梁山之用,是爭分奪秒,早一天便好一天。這宋江這麼被咱們逼上了梁山,未必知道其任務的重要,是否用心尚在其次,他究竟打算如何奪取梁山之權,咱們要如何接應,都是模棱兩可,衙內若能當面提點於他,便是萬無一失。青州之行,宜速不宜緩!”

燕青與韓世忠也都贊同,四人便不多話,當即快馬加鞭,下山往西而去。

第14章 算帳(上)第四十章第13章 劫牢(下)第78章 莫測第四十五章第29章 馬車第30章 最長的一夜之石秀與方七佛(上)第18章 召見(下)第19章 鐵牛(下)第59章 吳用第18章 三問(下)第十一章 上第三十四章第14章 麒麟第三十四章第31章 故人來(上)第五十六章第15章 炒金第33章 最長的一夜之訣別(上)第26章 私鹽(下)第18章 論棒第16章 奇案第51章 內線第26章 私鹽(上)第21章 幫閒序章第10章 曾頭市(上)第四十二章第9章 餘波第16章 劉公島(上)第31章 河工(上)第6章 面斥第28章 鬼臉(下)第15章 轉仕第五十一章第四十四章第13章 街鬥(下)第21章 招降(上)第15章 備荒(上)第37章 邀援(上)第37章 邀援(上)第34章 藏兵(下)第5章 驚變第37章 邀援(下)第17章 師師第十章 上第25章 女真第44章 暗戰第27章 結盟(上)第38章 遇險(下)第5章 齟齬(下)第33章 最長的一夜之訣別(下)第四十五章第1章 燕青(上)第25章 憔悴第十章 下第八章第14章 毒計第5章 齟齬(上)第13章 右京(下)第八十七章第19章 河水(下)第21章 招降(上)第29章 談兵(下)第八十章第10章 來歷第十九章第三十章第11章 出使(上)第34章 藏兵(下)第七十二章第八章第48章 大舉第十八章第二十三章第22章 出奔第4章 出走(上)第14章 掌錢第三十九章第31章 故人來(下)第14章 算帳(上)第37章 圍攻第五章 上第8章 奪權(上)第22章 出奔第15章 奚車(下)第8章 東瀛(下)第八十六章第20章 張青第三十三章第3章 上第5章 圖謀第六章第32章 奔襲(下)第16章 演武(上)第13章 一上(下)第1章 燕青(上)第3章 星變第36章 關撲(下)第六章
第14章 算帳(上)第四十章第13章 劫牢(下)第78章 莫測第四十五章第29章 馬車第30章 最長的一夜之石秀與方七佛(上)第18章 召見(下)第19章 鐵牛(下)第59章 吳用第18章 三問(下)第十一章 上第三十四章第14章 麒麟第三十四章第31章 故人來(上)第五十六章第15章 炒金第33章 最長的一夜之訣別(上)第26章 私鹽(下)第18章 論棒第16章 奇案第51章 內線第26章 私鹽(上)第21章 幫閒序章第10章 曾頭市(上)第四十二章第9章 餘波第16章 劉公島(上)第31章 河工(上)第6章 面斥第28章 鬼臉(下)第15章 轉仕第五十一章第四十四章第13章 街鬥(下)第21章 招降(上)第15章 備荒(上)第37章 邀援(上)第37章 邀援(上)第34章 藏兵(下)第5章 驚變第37章 邀援(下)第17章 師師第十章 上第25章 女真第44章 暗戰第27章 結盟(上)第38章 遇險(下)第5章 齟齬(下)第33章 最長的一夜之訣別(下)第四十五章第1章 燕青(上)第25章 憔悴第十章 下第八章第14章 毒計第5章 齟齬(上)第13章 右京(下)第八十七章第19章 河水(下)第21章 招降(上)第29章 談兵(下)第八十章第10章 來歷第十九章第三十章第11章 出使(上)第34章 藏兵(下)第七十二章第八章第48章 大舉第十八章第二十三章第22章 出奔第4章 出走(上)第14章 掌錢第三十九章第31章 故人來(下)第14章 算帳(上)第37章 圍攻第五章 上第8章 奪權(上)第22章 出奔第15章 奚車(下)第8章 東瀛(下)第八十六章第20章 張青第三十三章第3章 上第5章 圖謀第六章第32章 奔襲(下)第16章 演武(上)第13章 一上(下)第1章 燕青(上)第3章 星變第36章 關撲(下)第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