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星變

大觀四年五月丁未,彗星出奎,婁間,光芒萬丈,焰尾綿長,威勢比崇寧五年高強初到此間的那一次更甚。

在許多蔡京的反對派看來,這簡直是千載難逢的良機,崇寧五年時,當時如日方中的蔡京因爲一道彗星而丟官罷職,從崇寧二年蔡京首次入相時算起,恰好四年。如今,蔡京二次登相,又已四年!

己酉,僅僅是彗星出現的第三天,以陳朝老爲首,百餘名太學生跪伏在禁宮正門乾元門前上書,稱此次彗星乃是上天降下,應在國家宰執,因告蔡京大罪十四條,曰:瀆上帝,罔君父,結奧援,輕爵祿,廣費用,變法度,妄製作,喜導諛,箝臺諫,炙親黨,長奔競,崇釋老,窮土木,矜遠略。末尾引左傳之語,要求徽宗將蔡京“投諸四夷,以御魑魅”。

此書一上,京城聳動,開本朝學生運動之先河,一時間人人側目,只看朝廷有何變動。

矛頭所向的蔡京卻穩如泰山一般,並沒有作出任何迴應,甚至有臣子提出,學生議政,不可爲後世法,應當加以治罪的時候,蔡京還予以反對,理由是本朝太祖與後世子孫約定,不以言事而降罪士大夫,太學生雖然是白身,但也是士大夫的一員,應當寬宏以顯示朝廷氣度。實際上,所謂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正因爲學生議政沒有先例可循,朝廷也就沒有任何迴應的責任,蔡京大可以裝作沒有事情發生。

但接下來的發展就令蔡京坐不住了,三日之後,五月壬子日,御史臺監察御史毛註上章彈劾蔡京,稱他驕恣枉法,大興冤獄,要求平反蘇州章氏私鑄錢案,案牘證物俱全。出自現任京東西路提刑官、曾任兩浙路提刑官張隨雲上奏。

按照宋朝的制度,臺諫官一旦提出彈劾,即便彈劾對象是宰相,也必須作出自動請辭的姿態,即便以蔡京的權勢,也不敢違反這條鐵律。於是,次日蔡京上表請辭。

接着形勢就一瀉千里,毛注的這一道奏章就好似打開了閘門一樣。臺諫官一反以往對蔡京趨附奔走,唯唯諾諾的模樣,爭先恐後地上表彈劾蔡京。甲寅日,徽宗依照慣例,因爲彗星出現,避正殿,減膳食,下詔侍從官與臺諫等羣臣上章直言。當天,御史中丞張商英就彈劾蔡京,從章氏鑄錢案出發。連書數十條罪名。幾乎件件都辦的鐵實,原本聲威赫赫的宰相蔡京,一夜之間就成了罪大惡極的奸臣。

所謂疾風知勁草。其實疾風之前,最先現形的就是牆頭草,彗星當空,學生上書,臺諫彈劾,許多大臣都意識到這一股倒蔡的風已經形成,紛紛暗中思慮要如何應對。很快就有人跟風上書,彈劾蔡京的種種罪責。

按照制度,臣下彈劾,宰相請辭。這時決定權就來到了皇帝手中,如果皇帝一意孤行地相信宰相,駁回羣臣的彈劾奏章,那麼宰相位子還是能繼續坐下去。原本,由於蔡京的書畫功底,還有事事講究紹述熙寧元豐法度的政治綱領,都能迎合趙佶地口味,他的聖眷不可謂不隆,等閒的彈劾根本不在話下。

然而。在這關鍵時刻,蔡京驚恐地發覺,原先一直爲他所倚仗的聖眷,不知什麼時候已經漸漸退去了。當彗星還沒有降臨時,樞密使鄭居中就爲徽宗趙佶引見了方士郭天信,這位方士一番胡侃瞎掰之後,居然說太陽之中有黑點,乃是上帝降怒,應在宰執中有奸邪之人。徽宗雖然迷信,這時候還沒到後來那地步,本是將信將疑,不料那方士早有準備,取出一面黑色透鏡,稱爲先天法器八卦鏡,交給趙佶仰視豔陽。

趙佶拿起鏡子來一看,果真日中有幾點黑點,尋常人若無這透鏡遮目,哪裡看的清楚?這下眼見爲實,由不得趙佶不信以爲真,再想到蔡京近年來威福日盛,去年那等大災都能賴着相位不走,對於政敵張康國還能用出毒殺這樣的狠辣手段,心中早生疑忌。

及至彗星一出,彈劾蔡京的奏章雪片般飛來,趙佶當時就生出廢相之心,只是畢竟蔡京積威日久,一時還下不了決心。

與此同時,蔡京的衆黨羽們自然亂作一團,事情來的倉促,還沒等他們想出應對之法,形勢已經急轉直下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原本以爲江山穩固,大可作威作福的蔡黨衆人,莫不惶惶不可終日。

蔡京是何等人?數次沉浮之中,早已煉得他心堅似鐵,現在這倒蔡的陣勢雖然日漸浩大,皇帝那裡也傳出不信任的信號,蔡京卻依舊保持鎮定。在他看來,如今的勝負關鍵,在於彗星能存在多久,如果在彗星消失之前,皇帝都沒有作出罷相的決定,那麼就還有的挽回。一番計議之後,蔡京決定三管齊下,一方面,需要有足以告慰宗廟的大功,比如邊疆大捷之類的功勞,六百里加急告訴西疆和南疆的邊臣們,就算沒有大功,造也要造一個出來,例如前幾年羌人奚哥臧徵歸降,其實只有婦女老弱十七人,邊臣爲了誇大其功,愣是給弄出了龍牀龍椅朝天冕,這一下規格上去了,功勞自然大大的;這遠水不解近渴,第二方面尋找擅長忽悠的方士,來給趙佶下點迷魂藥,所謂以毒攻毒,蔡京與趙佶君臣相知,深知他就是吃這一套;第三方面就是策動所有能策動的勢力,向徽宗趙佶施加影響,哪怕不能讓皇帝改變心意,至少要讓他遲遲不能下定決心罷相,拖到彗星消去,那就有希望了。

書信四出,蔡京的黨羽們都行動起來。只是有一樁難處,當時的通訊條件有限,書信從汴梁發出,要到達西北和南疆的話,最短也需要一個月,哪裡趕的及?現時蔡京能作的,也只有在趙佶面前扮出一副可憐相,博取同情,爭取時間。

求援的書信發到大名府,已經是八天之後。高強拿着這封蔡京手書的書信,心中暗自冷笑。實際上,這次“彗星倒蔡”運動,自始至終都在他的眼中,陳朝老伏闕上書,張隨雲上告御史臺請求昭雪章氏鑄錢案,張商英大力彈劾蔡京,乃至於鄭居中利用方士給蔡京背後搗蛋,樁樁件件都有高強的影子在其中晃盪。

“官人,官人!”語聲惶急,髮髻散亂,臉上連妝容都不及整理,蔡穎已經慌了手腳。自從高強從汴粱回到大名府之後,蔡穎接到了父親蔡攸的書信,得知汴梁事件的始末之後,夫妻倆就進入了冷戰之中。蔡穎身爲蔡家拉攏高強的最大籌碼和監視者,對於高強居然敢正面反對自己的親生父親,他的老丈人,深感極大的恥辱和怨憤,夫妻之間原本已經漸漸和睦的關係再度進入冰河期。

以蔡穎的聰明,自然知道自己父親的料子,先前明堂造作一事,蔡穎就曾經爲父親出面,向高強要求分潤工程利益,這次因爲博覽會的職事,雙方正面發生衝突,在她的心中,對父親蔡攸也不無怨言↓原本只想着,既然蔡京已經發出了和解的信號,至多到六月份蔡京壽誕之日,雙方的關係就可以修復,那麼不妨暫且冷落高強一段時間,等到彼此都沒有那麼激動了,再來慢慢拉近彼此的距離。

但僅僅隔了半個月,彗星的出現就改變了一切,爲了能夠對皇帝造成影響,蔡京不得不拉下老臉來,向衆人都知道極得聖眷的高強求助。

“官人,今番天降災異,公相相位堪慮,若是公相去位,官人也頓失強援,不論如何,官人須得援手則個!”以高強自己的政治前途作爲籌碼,蔡穎還是希望暫時不用放下自己的矜持,向一個還沒有正式對自己低頭的男人求助。

然而,一手操控了這一出倒蔡大戲的高強,又哪裡會迴應她?長嘆一聲道:“說不得,說不得!公相這幾年威福日重,官家也忌他三分,此番天降災異,又有術士進言,百官交章百計彈劾公相,大勢已成,我又哪裡來的回天之力?難,難啊!”

蔡穎原也曉得大事艱難,此番最大的敗筆,是在於時間上,蔡京這邊毫無準備,對手卻彷彿約好了一樣一起出招,在蔡京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局面已經到了幾乎不可收拾的地步,眼看趙佶接受辭呈也只是時間問題了。

她雖然聰明,卻也只是個女人,而且是一個已經嫁了人的女人,在孃家遭到危機的時候,除了自己的丈夫,又能指望誰?聽到高強的話。不管這是不是事實,蔡穎心中一腔怨氣不可抑制地發了出來:“你,你好!公相待你不薄,幾年之間將你從白身直擡舉到如今的高位,一旦公相有難要你相幫,你卻只是一個難字,你再難,難的過公相麼?想他老人家一生勤勞。實指望再過幾年便求致仕,自可悠遊林泉,若如今被人蔘倒了,我蔡家……我蔡家……”說到這裡,自覺所託非人,這男人一些兒都指望不上,蔡穎的眼淚猶如斷線珍珠一樣落了下來。

眼淚。女人的眼淚。美麗女人的眼淚。自己家美麗女人的眼淚。

“好似是很讓人難以抗拒的東西……可是,我怎麼覺得有點厭煩呢……”高強心裡很清楚,雖然蔡穎並不清楚,但一手造成這個局面的他。怎麼可能因爲蔡穎的哀求而放棄初衷?也正因爲如此←就越發不能忍受這女人的眼淚。

“好了!哭有何用?若真是爲了蔡家着想,眼下大事已去,公相就該自己請辭。以此來換取來日的地步,安排下人手收拾殘局,莫要去了公相一人,蔡家就被別人連根拔起!”高強的語氣中已經帶着不耐煩和一絲怒氣,自己的枕邊人卻是潛在的敵人,承受這壓力到如今,眼看就要擺脫,他難免心浮氣躁。

女人的直覺,若是用來感應身邊男人的心意的時候,往往有着驚人的準確性。蔡穎也不例外。如果高強在說這番話的時候,懷着的是對蔡家的赤誠之心,更有壯士斷腕的悲壯和痛苦,蔡穎也許會收起眼淚,認認真真地和他一起面對不可逃避的現實。然而,高強流露出的那種不耐煩,卻分明是對於蔡京的下臺抱有至少是放任自流的態度。

她的反應非常直接,氣得身子直打顫,尖聲道:“高強。高強!我蔡家待你不薄,我蔡穎更一心一意作你賢內助,想不到啊,到頭來,你竟是如此回報!難道說,我爹爹向你要一點權位,就讓你把我蔡家上下都視作仇寇一般不成?人道一日夫妻百日恩,你我同牀共枕三年整,我蔡穎在你心目中,究竟算個什麼東西?!”

平心而論,高強確實從蔡京那裡得到了許多好處,至於這位妻子蔡穎,美貌大方,知書達理,一向也沒有什麼過犯′然由於歷史的教訓,高強在圖謀對付蔡京的時候可以問心無愧,但當問題落實到個人層面,他卻實在拿不出足以說服眼前這位即將暴走的女人的理由。

長嘆一聲,高強搖了搖頭:“穎兒……你所言,又何嘗不是我所思?只是形勢比人強,我縱然有心,卻也無力迴天,不管你能不能接受,我總是這句話。公相罷相也不是頭一回了,上次我可以設計讓他復起,這次也一樣可以,只是若一味戀棧不去,每遷延一日,官家心中就添一分惡感,日後復相的機會就少了一分,因此上我才說,晚辭不如早辭。”

蔡穎聽了這話,激動的神情略略平復,當初她之所以會嫁給高強,不就是高強幫助蔡京復相的總計劃的一個部分麼?如今又到彗星出……

定了定神,她擦了擦臉上的淚,雙目凝視着眼前的男人:“若依你,公相自動請辭,後事當如何?”

高強明白,這女人既然生了疑心,就不是那麼好消除的,在某些方面,女人頑固的超出男人的想象。蔡穎這麼說法,並不是贊同了他的觀點,而是想要從蔡京罷相之後的局勢中,找出高強的目的所在,最大的受益者就有最大的嫌疑,這個道理並不是只有現代人才明白的。

雖然如此,高強仍舊是坦然道出:“蔡家之中,繼公相之後,最有望留在宰執中的,非樑中書莫屬……”

“我就知道!”蔡穎好似找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尖叫了起來:“你與樑中書早就結爲一黨,只等着公相去位,就好篡奪大權!如若不然,我爹爹與你翁婿之親,你何以連區區博覽會的職事都這般吝惜,現在又想要聯結樑中書,將他老人家排擠一旁?你說,你說!”

“夠了!”高強完全失去了耐性,面前這頭憤怒的母獅已經失去了理智:“你整天只想着蔡家,蔡家,渾忘了自己是高家的大婦,你如今是高門蔡氏!同是宰相家婦,當日在汴梁,那李清照謹守門戶,連見我一面都不願,偏你時時刻刻只記得你姓蔡!……”

一時爆發出的言語,高強從面前的女子臉上看到了至今爲止最可怖的神情,他這才醒悟到,不經意間,已經觸犯了女人心中最不可碰觸的東西——嫉妒……

第6章 首告第七十四章第六十四章第62章 生死第14章 結黨(下)第23章 歸來第27章 水軍第11章 浴火第7章 三論第38章 遇險(上)第一章第28章 迎宗澤(下)第三章第14章 毒計第2章 下第五十一章第六十章第39章 嫁禍(下)第十七章第二十八章第五十六章第4章 巧取第18章 盤妻第四十四章第6章 意外(下)第15章 奚車(下)第4章 出走(上)第28章 戰守第15章 備荒(上)第11章 閱軍第1章 下第26章 私鹽(下)第一章第7章 收服(上)第42章 虛位第15章 金芝第四十五章第24章 詢奸第五十二章第九十三章第五十一章第五章第11章 出使(上)第十四章第18章 東坡第36章 反掌(下)第六十五章第13章 右京(下)第16章 劉公島(上)第10章 治軍第七十章第10章 治軍第37章 邀援(上)第5章 太學(二)第16章 入城第四十七章第十章 上第六十五章第7章 蔡京第二十三章第3章 羽翼(上)第36章 泯恩仇(下)第27章 淵源(下)第19章 河水(上)第2章 父子第4章 祭掃(上)第七十八章第五十三章第六十二章第24章 決然第9章 美人第16章 演武(下)第25章 憔悴第三十二章第15章 香香第27章 結盟(上)第13章 夜話(二)第五章第四章 上第25章 開戶(上)第八章 下第18章 逃亡第37章 包裝(上)第23章 災起(上)第65章 招安第二十九章第三十八章第28章 迎宗澤(下)第9章 傑肯(下)第6章 建策(上)第34章 藏兵(上)第三十五章第10章 曾頭市(下)第三十八章第3章 羽翼(下)第九十一章第七十二章第35章 受降(上)第四十三章第18章 謀定
第6章 首告第七十四章第六十四章第62章 生死第14章 結黨(下)第23章 歸來第27章 水軍第11章 浴火第7章 三論第38章 遇險(上)第一章第28章 迎宗澤(下)第三章第14章 毒計第2章 下第五十一章第六十章第39章 嫁禍(下)第十七章第二十八章第五十六章第4章 巧取第18章 盤妻第四十四章第6章 意外(下)第15章 奚車(下)第4章 出走(上)第28章 戰守第15章 備荒(上)第11章 閱軍第1章 下第26章 私鹽(下)第一章第7章 收服(上)第42章 虛位第15章 金芝第四十五章第24章 詢奸第五十二章第九十三章第五十一章第五章第11章 出使(上)第十四章第18章 東坡第36章 反掌(下)第六十五章第13章 右京(下)第16章 劉公島(上)第10章 治軍第七十章第10章 治軍第37章 邀援(上)第5章 太學(二)第16章 入城第四十七章第十章 上第六十五章第7章 蔡京第二十三章第3章 羽翼(上)第36章 泯恩仇(下)第27章 淵源(下)第19章 河水(上)第2章 父子第4章 祭掃(上)第七十八章第五十三章第六十二章第24章 決然第9章 美人第16章 演武(下)第25章 憔悴第三十二章第15章 香香第27章 結盟(上)第13章 夜話(二)第五章第四章 上第25章 開戶(上)第八章 下第18章 逃亡第37章 包裝(上)第23章 災起(上)第65章 招安第二十九章第三十八章第28章 迎宗澤(下)第9章 傑肯(下)第6章 建策(上)第34章 藏兵(上)第三十五章第10章 曾頭市(下)第三十八章第3章 羽翼(下)第九十一章第七十二章第35章 受降(上)第四十三章第18章 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