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劉琦(下)

在這種情況下,高強就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對蔡京的政策了,總不成作了宰執還要跟在蔡京後面亦步亦趨,作其黨羽罷?倘若真是如此,對於未來的大事毫無半點裨益,多半還得跟着蔡京一起倒臺。

然而,要擺開獨樹一幟的局面,又絕非簡單可致。前年高強隨童貫出使遼國,只是稍微表現出了與童貫較爲親近的態度,立刻引來了蔡京的猜忌,隨即就是當朝樞密使張康國暴斃,不但是蔡京對付政敵殘酷手段的又一個體現,更對潛在的政敵發出了一個極爲強烈的信號。這警告的對象中,正包括了高俅父子在內。

須知,高俅的地位並不一般,他是徽宗皇帝還沒登基之前的老人,堪稱嫡系,在歷史上終徽宗一朝都是趙佶的親信,恩寵有加,可以說,只要高俅自己不掉鏈子,其殿前太尉的地位就無人可以撼動,當朝武將頭一把交椅非他莫屬。

此外,宮中內侍樑師成因爲與高俅同出蘇軾一系,相互間已經結成了牢固的同盟,這個同盟要說起受寵的程度來,連蔡京也比不上。此外,得寵的嬪妃們雖然各有各的靠山,然而總的來說,與宦官佞幸還是走的更近一些。

如今在外戚之中,說起最有權勢的,莫過於執掌樞密院的鄭居中了,而此人的妹妹鄭貴妃寵冠後宮,在王皇后於去年病逝之後,最有可能登上國母寶座,可以說,這又是一個蔡京也動不了的人。由於蔡京前次復相一事以來,鄭居中與高俅一系日漸親密,這麼幾個人結合起來,足以撼動蔡京那看似穩如泰山的地位。

至於高強自己,他雖然年輕。在朝中政局上沒有什麼發言權,然而憑藉着在徽宗趙佶面前一貫的出色表現,加上其大通錢莊成立時間雖短,但在錢引發行、籌措大軍糧草以及賑濟災情上頭,已經顯示出其背後住持者高明的理財手段。而理財這一項,差不多已經成了現在徽宗擇相最重要的考覈指標,換句話說,也是高強入朝爲相的最大資本。

這麼幾條加起來,如今的高強已經漸漸走到了一個十字路口。再這麼下去,很快他就將正式登上大宋的政治舞臺。參與決定天下上億百姓的命運決策了。作爲一個政治人物,首先要提出的就是自己的政治綱領和路線,而高強現在就面臨這個要命的問題,這個問題的抉擇,直接關係到他是否還要搭着蔡京這棵大樹繼續靠下去。

對此,不止是高強自己心裡明白。政壇老手的蔡京和高俅等人都是心知肚明。說實話,從目前的局面看來,繼續追隨蔡京似乎是高強的不二選擇。蔡京在整跨了元佑黨人之後,整個文官集團幾乎都已經匍匐在他腳下,再沒有一個文官的分量能和他相比,在以士大夫治國地大宋政治中,這一點就是他蔡京得以屹立不倒的資本。

所謂大樹底下好乘涼,滿朝文武都爭着削尖腦袋巴結蔡京,太師府一個馬伕都可以在高官如雲的東京城裡橫着走。他高強又好命的深得蔡京賞識,以長孫女招之爲婿,栽培有加,連其舉薦的宗澤、張隨雲等人也都跟着仕途亨通。在所有人看來,高強都應該繼續堅定不移地跟隨蔡京罷?而這“所有人”中間,不但包括高強的父親高俅,高強地妻子蔡穎,一貫賞識與扶持他的現任參政樑士傑,甚至連高強最爲親信的許貫忠。“幾乎”也是這麼認爲地。

說“幾乎”,是因爲這幾年來。許貫忠幾乎是與高強最知心的人,諸般計謀無一不參,甚至在謀殺方臘一黨這件事上,高強對他也毫無保留。這位當初在孫二孃的人肉包子店裡救下的寒門士子,已經取得了高強半個頭腦的地位。以他的智慧和對高強的瞭解,又怎麼看不出高強在這個未來政治路線上地保留?

只是,高強自己既然沒有明確說出來,許貫忠也不好直言。然而每次提到當朝宰臣的表現,高強每每現出不屑的神色來,許貫忠自然也能想到,這位年輕的衙內在政見上多半會有自己的一套,恐怕將來入了宰執也未必會一門心思地爲太師蔡京搖旗吶喊。

是以,今日見高強又說起了朝中的宰臣們,許貫忠便有意無意地旁敲側擊起來:“衙內,眼看王皇后薨了有一年了,官家該當另立新後,這朝中政局,怕是又要有一番變化。”

這問題近來也一直在高強腦中縈繞,聞言頷首道:“不錯,鄭貴妃專寵後宮已經幾年,若不是她所生皇子早夭,恐怕王皇后這位子都未必能保到身死之日,現在看來,其正位皇后怕是板上釘釘的事。”

“鄭皇后一旦正位,鄭樞相便立刻炙手可熱,其地位進一步上升,若能再交接我高家和童節帥那裡爲援奧,嘿嘿……”

許貫忠卻搖了搖頭:“衙內,恐怕未必如此。鄭樞相這麼得勢,蔡太師第一個容他不得,必要設法撓其權位。”

把鄭居中扛到現在這樣的位置上,乃是高強的一貫政策,甚至當初使得他踏進樞密院的黃河雙頭龜事件,也是高強事先在暗中給他透了風,指點了應對之法。因此,在明瞭高強的本領與其所代表的政治勢力之後,鄭居中也樂得向他們靠近。有這樣一股勢力在朝中,足以牽制蔡京,這正是高強的盤算之一。現在聽到許貫忠發出危言,高強不由警惕:“怎麼說,難道蔡太師還能像對付張康國那樣,下毒暗殺?”前任樞密使張康國暴卒,時人多以爲是蔡京下毒暗害,而鄭居中向來與蔡京不對盤,說不得蔡京就會再出毒着。

“不然,下毒可一不可再,鄭樞相出入宮禁,身邊少不了奇人異士,這倒無需我等爲他操心。貫忠所慮者,本朝向來不許外戚秉政,之前蔡太師復相之時,曾欲舉薦鄭樞相入樞密,那時說是樞密不屬於政事堂。可這官字兩張口,怎麼說都有,現今鄭樞相眼看要出頭,保不準蔡太師那裡換個口風,就要說他外戚秉政了,反正臺諫官多半都是太師一黨,弄幾個奏章彈劾還不容易?”

第六十一章第十章第35章 最長的一夜之朱氏父子(上)第十四章第四十三章第三十七章第三十六章第八十二章第14章 行路第五十二章第29章 談兵(下)第14章 結黨(上)第2章 買賣(上)第64章 張叔夜第20章 歸去第六十一章第14章 倭銀第30章 議定(上)第36章 泯恩仇(上)第40章 結局(下)第17章 三問(上)第六十三章第21章 官逼第九十三章第十八章第68章 暗議第五章 上第30章 思變(下)第13章 劫牢(下)第十二章第五章 上第78章 莫測第9章 傑肯(上)第7章 錢法(上)第三十二章第四章 上第七十二章第15章 拒戰(上)第81章 底定第二十五章第九十四章第1章 燕青(上)第1章 醒覺第13章 幫源第三十一章第15章 頭陀(上)第22章 出奔第17章 夜襲(上)第九章第四十二章第1章 燕青(下)第37章 擒王第31章 三人行第20章 危機(上)第35章 動員(上)第三十九章第五十一章第三十章第六十三章第3章 籠絡(上)第20章 設伏(上)第6章 首告第七章 下第35章 武松(上)第9章 到任(上)第62章 生死第4章 三人第19章 獻寶第十二章第十二章第十章 下第7章 盟議第四十五章第4章 巧取第三十一章第34章 上第20章 設伏(下)第23章 混沌第18章 召見(下)第14章 倭銀第3章 豪奪第二十章第15章 轉仕第16章 奇案第33章 詭譎(上)第2章 冤案(上)第四十八章第六十章第18章 謀定第3章 籠絡(下)第34章 藏兵(上)第18章 盤妻第9章 到任(下)第二十三章第5章 圖謀第37章 邀援(上)第7章 盟議第十一章第26章 种師道(下)第十二章
第六十一章第十章第35章 最長的一夜之朱氏父子(上)第十四章第四十三章第三十七章第三十六章第八十二章第14章 行路第五十二章第29章 談兵(下)第14章 結黨(上)第2章 買賣(上)第64章 張叔夜第20章 歸去第六十一章第14章 倭銀第30章 議定(上)第36章 泯恩仇(上)第40章 結局(下)第17章 三問(上)第六十三章第21章 官逼第九十三章第十八章第68章 暗議第五章 上第30章 思變(下)第13章 劫牢(下)第十二章第五章 上第78章 莫測第9章 傑肯(上)第7章 錢法(上)第三十二章第四章 上第七十二章第15章 拒戰(上)第81章 底定第二十五章第九十四章第1章 燕青(上)第1章 醒覺第13章 幫源第三十一章第15章 頭陀(上)第22章 出奔第17章 夜襲(上)第九章第四十二章第1章 燕青(下)第37章 擒王第31章 三人行第20章 危機(上)第35章 動員(上)第三十九章第五十一章第三十章第六十三章第3章 籠絡(上)第20章 設伏(上)第6章 首告第七章 下第35章 武松(上)第9章 到任(上)第62章 生死第4章 三人第19章 獻寶第十二章第十二章第十章 下第7章 盟議第四十五章第4章 巧取第三十一章第34章 上第20章 設伏(下)第23章 混沌第18章 召見(下)第14章 倭銀第3章 豪奪第二十章第15章 轉仕第16章 奇案第33章 詭譎(上)第2章 冤案(上)第四十八章第六十章第18章 謀定第3章 籠絡(下)第34章 藏兵(上)第18章 盤妻第9章 到任(下)第二十三章第5章 圖謀第37章 邀援(上)第7章 盟議第十一章第26章 种師道(下)第十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