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邊讓之死

其實最開始兗州官吏還是對義父充滿了希望,他們認爲義父一直忙於軍旅事物,未必有精力、有經驗處理州中事物,這樣一來,這些個州中事物就有可能由兗州本地的文官們自己處理,他們渴望形成雙頭鷹、兩巨頭的局面(義父管軍、兗州官吏管民政)。不過他們忘了義父曾經做過洛陽的北部尉,對這些個欺上瞞下的勾當一清二楚,再說了,即時義父忙不過來,他可以找人幫忙啊。爲了不讓人架空自己,也爲了更徹底掌控地方民政,義父大量任用新近投靠他的寒門儒生以及長期以來鬱郁不得志的下層官吏,短時間就把兗州南部各郡縣納入掌控之中(黃河南岸青州黃巾曾經肆虐的地方),擁有了完全聽命於自己的官員和地盤。

這時候,原本和義父結成聯盟的兗州官吏開始不安起來,青州事了,他們也曾向義父舉薦了大量的官員,可是到最後地方主官基本上都沒有這些人的份;即使義父錄用了幾個,也都安排在學政等清水衙門,根本沒什麼好處可撈。而且,他們的主官大都是過去受排擠的小吏,根本就沒有臉待下去,應付幾天,就棄官而去。

義父嚴格按照鮑信的“規大河之南,以待其變”建議,就這樣將黃河以南的地盤牢牢掌控在手中,有好多的豪門儒生都被義父用這樣那樣的託詞給拒絕了,這樣一來,雖然義父在鮑信一系的幫助下,依靠大量寒門士子和不得志的小官吏建立起相對牢固的統治,可是也使得兗州原有官吏人人自危,大部分人都聚集在張邈周圍說着義父的壞話,長久以往,張邈也對義父起了懷疑。這時候,一個活躍分子邊讓的出現更加激化了矛盾。

邊讓何許人也?此人乃漢末大儒,在兗州具有相當的影響力。我過去讀大學時對他有點興趣,專門找來他的有關資料來看。記得《後漢書•邊讓傳》記載:邊讓原本就是陳留人,“少辯博,能屬文”,“善占射,能辭對”,深得蔡邕讚賞,並得大將軍何進徵辟,可謂成名以久。《後漢書•孔融傳》說他與孔融、陶丘洪“齊聲稱”,後來還“高才擢進,屢遷”,看來官運倒是不錯,但是能力如何呢?史料中沒有詳細介紹,不過倒是清楚地寫上了“出爲九江太守,不以爲能也”這樣很不客氣的句子,看來多半屬於那種華而不實的名士之類。

這樣的人,一般大家都敬而遠之,義父也不例外。邊讓幾次遣從人邀請義父一起喝茶論道,都被義父託詞拒絕了,要不就是探看我的傷勢,要不就是去軍營巡視,總之沒有閒工夫。這下可大傷這位大儒的自尊心,本來還想毛遂自薦謀個差事,現在懶得再和曹操客氣。於是邊讓毫不客氣地批評起義父來,本來你在家說說閒話也就罷了,最多被說的打幾個噴嚏唄;可這邊讓在家說不過癮,非要出來說說,尤其要當着衆多官員評說幾番。而且別的也不說,就拿義父身世做文章,一來二去,也就惹怒了義父。再加上這傢伙一直揪住打了敗仗的我和曹昂不放,天天聚衆議論,非要追究我們的責任不可,並揚言對我們兩個該殺的殺,該打的打,決不姑息。我經過華佗的診斷,正在靜養,兩個月內不能下榻;而曹昂老是把戰敗的包袱被在自己的身上,三天兩頭睡不着,不到半月時間足足瘦了二十多斤!義父本來就心疼,又聽到這議論,於是下令將邊讓投入大牢,以待後命。

本來對於這樣的狂才,義父的意思是管管也就算了,不讓他和外人交往,悶他個三五天再放出來,讓他吃個小小的苦頭,省得就像蒼蠅一樣,天天弄些不和諧的聲音來。不料關押邊讓的命令一下,兗州上下官吏一致求情,就連張邈也派人快馬送來書信,要求釋放邊讓。義父心中一陣嘀咕,看來邊讓這傢伙在兗州人心中很有分量啊!別的不說,黑心腸獄卒連邊讓的紅包都不收,居然還專門爲他安排了一個小單間,天天好酒好菜供着,而且讓他的妻兒前去隨便探視。這是坐牢嗎?怎麼看怎麼像到牢裡體驗生活。義父有一天穿着小吏的義父進去想要嘲笑邊讓一番,卻驚詫地發現那邊讓正樂呵呵坐在獄卒的席位上喝着小酒,與外面叫來的歌姬相互調笑,義父鐵青着臉,一句話也沒有說。

邊讓的妻兒探視後也不像常人那樣哭哭啼啼地博點同情,而是天天跑到義父的大堂上大鬧,並且說我和曹昂兩個擅起戰端,死不足惜。怎麼說這幾個傻冒呢,要知道這時候義父正用我從徐州搶來的錢財購置了大量的糧食物資,把本來空虛的糧庫都填滿了,剩下許多物資安戰功發了下去,軍中歡聲雷動。義父獎勵我們都還來不及呢,怎麼可能處罰我們?而且這次出征前,義父故意安排了許多青州黃巾的高級軍官和我們一同前往,他的本意是趁他們離開的時候更順利地整頓部隊,不過沒想到,他們居然都戰死了,這下子青州軍就都是我們的了。義父一邊白天在黃巾軍營裡哀嘆惋惜,一邊夜裡在自己府中喝個小酒暗自高興。這時候邊讓派家眷來告狀只能是適得其反。義父不但沒有給我們任何處分,反而將我從校檢校尉扶正做了校尉,並將曹昂提拔成行軍司馬。邊讓的妻兒大哭大鬧,被早就不耐煩的軍法官張飛逮了起來,押進了大牢。

這時候,大家才記起來,一直樂呵呵管理民政的曹操大人手裡正攥着兗州的刀把子呢!誰還傻乎乎地出頭,州中對邊讓一片殺聲。其實文官們是這樣考慮的:按常理像這種情況,上位者一般是從輕處理,贏得寬厚大度的名聲。可是他們錯看了義父,自然也就把邊讓稀裡糊塗地送上了刑場。義父這次從諫如流,聽從百官建議,立即誅殺邊讓並其妻子,兗州官場遂安。於是義父帶着張飛、典韋、于禁、曹昂等人,領六萬復仇心切的青州軍討伐徐州。而我因爲重傷未愈,暫時留在了濮陽,繼續休養。

第53章 欠債不還錢(上)第23章 說服劉璋第63章 滎陽之戰(一)第9章 東征西討定東郡(一)第3章 張鬆被刺 王累死諫第7章 千里救曹操(上)第11章 魏延魏瘋子(上)第18章 袁譚:許褚也配當伏兵?!第103章 秋風掃落葉第44章 I Have a Dream第62章 煽風點火的曹真第60章 孫策的哀傷第28章 時疫?!第50章 官渡之戰前謀劃第28章 唐小井第41章 羅縣密謀第22章 賈詡也有失算時(下)第64章 建安三年的冬天第57章 攻佔澎湖島第43章 張遼戰關羽(上)第69章 遼東事變第26章 脫手斬得軻比能(三)第65章 賠了黃崇又折兵第72章 一千八百年前的爆炸!第5章 曹植的夷陵一日(上)第11章 猛將大豐收第70章 首山之役第15章 徐庶來歸第51章 曹操遇刺(二)第56章 新鮮出爐的丐幫幫主(二)第18章 袁譚:許褚也配當伏兵?!第32章 裸奔的董卓(上)第3章 拼命三郎第28章 脫手斬得軻比能(五)第2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二)第64章 滎陽之戰(二)第54章 欠債不還錢(下)第49章 朝歌行第31章 趙雲滅河首國!(上)第78章 連環計(一)第19章 歷城風雲第41章 漢話、漢字資格等級考試第66章 遠征烏桓!第61章 虎牢關前戰呂布(完)第3章 玄武營,戰鬥在河東(二)第41章 決死衝鋒!(中)第8章 我的戰友叫趙雲(下)第27章 征戰徐州(中)第39章 那一劍的風情(四)第25章 用人篇:關羽VS曹鑠第9章 孫策雄起!第57章 箭射周瑜!第77章 許忠頑抗雲長怒第35章 轅門射戟第64章 建安三年的冬天第31章 脫手斬得軻比能第49章 朝歌行第8章 常山趙子龍!(一)第49章 河池屠竇茂第60章 一戰定武都第60章 虎牢關前戰呂布(四)第46章 老黃忠箭射關羽第8章 千里救曹操(下)第16章 凌操之死第11章 槍挑許褚 馬踏牧府(下)第26章 董卓新政第56章 方天畫戟的末路第72章 青梅煮酒論英雄(上)第33章 濮陽淪陷(上)第66章 呂布說:皇帝,跟我走吧第48章 關羽再戰顏良(中)第30章 廢帝(四)第68章 我是少先隊員裴元紹(中)第76章 壽春是個草,誰也不想要第56章 雞洛山之戰第40章 討伐白波(二)第10章 合肥城下戰孫策(中)第26章 脫手斬得軻比能(三)第33章 趙雲滅河首國!(下)第48章 南華遺寶(下)第15章 歷城風雲(三)第60章 周瑜之死(一)第26章 蔣幹獻策除陸遜第70章 精兵簡政與仇國論第60章 孫策的哀傷第37章 那一劍的風情(二)第71章 孫策牌烤乳豬第38章 悲兮,於毒(二)第37章 橋頭堡遇襲第32章 轅門射戟,呂布VS太史慈(一)第33章 裸奔的董卓(下)第24章 武將文臣各不同第42章 騎兵屯,進攻!第57章 妓女、蹴鞠彩票與文工團第13章 歷城風雲(一)第61章 秀字營出擊第48章 方天畫戟的末路(六)第59章 虎牢關前戰呂布(三)第17章 平定華山!第19章 決勝千里之外
第53章 欠債不還錢(上)第23章 說服劉璋第63章 滎陽之戰(一)第9章 東征西討定東郡(一)第3章 張鬆被刺 王累死諫第7章 千里救曹操(上)第11章 魏延魏瘋子(上)第18章 袁譚:許褚也配當伏兵?!第103章 秋風掃落葉第44章 I Have a Dream第62章 煽風點火的曹真第60章 孫策的哀傷第28章 時疫?!第50章 官渡之戰前謀劃第28章 唐小井第41章 羅縣密謀第22章 賈詡也有失算時(下)第64章 建安三年的冬天第57章 攻佔澎湖島第43章 張遼戰關羽(上)第69章 遼東事變第26章 脫手斬得軻比能(三)第65章 賠了黃崇又折兵第72章 一千八百年前的爆炸!第5章 曹植的夷陵一日(上)第11章 猛將大豐收第70章 首山之役第15章 徐庶來歸第51章 曹操遇刺(二)第56章 新鮮出爐的丐幫幫主(二)第18章 袁譚:許褚也配當伏兵?!第32章 裸奔的董卓(上)第3章 拼命三郎第28章 脫手斬得軻比能(五)第2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二)第64章 滎陽之戰(二)第54章 欠債不還錢(下)第49章 朝歌行第31章 趙雲滅河首國!(上)第78章 連環計(一)第19章 歷城風雲第41章 漢話、漢字資格等級考試第66章 遠征烏桓!第61章 虎牢關前戰呂布(完)第3章 玄武營,戰鬥在河東(二)第41章 決死衝鋒!(中)第8章 我的戰友叫趙雲(下)第27章 征戰徐州(中)第39章 那一劍的風情(四)第25章 用人篇:關羽VS曹鑠第9章 孫策雄起!第57章 箭射周瑜!第77章 許忠頑抗雲長怒第35章 轅門射戟第64章 建安三年的冬天第31章 脫手斬得軻比能第49章 朝歌行第8章 常山趙子龍!(一)第49章 河池屠竇茂第60章 一戰定武都第60章 虎牢關前戰呂布(四)第46章 老黃忠箭射關羽第8章 千里救曹操(下)第16章 凌操之死第11章 槍挑許褚 馬踏牧府(下)第26章 董卓新政第56章 方天畫戟的末路第72章 青梅煮酒論英雄(上)第33章 濮陽淪陷(上)第66章 呂布說:皇帝,跟我走吧第48章 關羽再戰顏良(中)第30章 廢帝(四)第68章 我是少先隊員裴元紹(中)第76章 壽春是個草,誰也不想要第56章 雞洛山之戰第40章 討伐白波(二)第10章 合肥城下戰孫策(中)第26章 脫手斬得軻比能(三)第33章 趙雲滅河首國!(下)第48章 南華遺寶(下)第15章 歷城風雲(三)第60章 周瑜之死(一)第26章 蔣幹獻策除陸遜第70章 精兵簡政與仇國論第60章 孫策的哀傷第37章 那一劍的風情(二)第71章 孫策牌烤乳豬第38章 悲兮,於毒(二)第37章 橋頭堡遇襲第32章 轅門射戟,呂布VS太史慈(一)第33章 裸奔的董卓(下)第24章 武將文臣各不同第42章 騎兵屯,進攻!第57章 妓女、蹴鞠彩票與文工團第13章 歷城風雲(一)第61章 秀字營出擊第48章 方天畫戟的末路(六)第59章 虎牢關前戰呂布(三)第17章 平定華山!第19章 決勝千里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