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呂布說:皇帝,跟我走吧

洛陽已是一座死城。自從幾年前董卓放火焚燬以後,昔日那幅繁華似錦的景緻已經只存在於夢裡。說起來,這也是呂布第一次回到焚燬後的洛陽。御街大道還是他記憶中的老樣子,長長的路面上覆蓋着一種琥珀樣的油脂,地面光滑而又幹淨,一棵小草都沒生長出來。不對啊,過去天天有人拔,還有幾棵出來探探頭,現在沒人管了,怎麼這些個小草反而沒動靜了?

呂布蹲下來仔細一看,只見被米湯澆灌過的磚縫裡鑲嵌着一種無名的油脂,看着兩側倒塌的房屋,他完全可以想到當時的情景。不願離家的人們驚慌失措,相互詢問,怎麼回事啊?不是說自願撤離嗎,怎麼那些個當兵的就放火燒城了呢?他們呼喊着,從那着了火、即將倒塌的房子裡衝了出來,好不容易纔逃到了空曠的御街上。一家人抱在一起,痛苦流涕,驚魂未定。房子、傢俱都沒了,一輩子的產業就全被燒沒了!突然之間,亂風一起,御道兩頭那本就熊熊燃燒的轅門頓時倒塌,將兩頭的去路完全堵塞住。濃煙彌繞,人們死命地咳嗽着,最後一個個無助地倒在了地上。而火也順着人們的衣襟燒了過來……

天不怕,地不怕的呂布一陣哆嗦,涼風一吹,居然起了一身的雞皮疙瘩。這火他也放過不少,當時騎着赤兔拎個火把飛馳,像個孩子一樣點來點去點的不亦樂乎。慢吞吞跟在他身後的絕影上前親熱地舔了下他地手,這個調皮的小傢伙,他笑了笑拍了拍手。緊緊握住絕影身側得勝鉤上的方天畫戟,終於平靜下來。索性待在原地不走了,也不知在想些什麼。

在場的大多數人都是第一次回到火後地洛陽,好奇地在廢墟里穿梭。從長安離開時他們高高興興地相互祝賀。一路上餓死的,病死地。倒下了許多人,現在終於回到了洛陽,可是看着這巨大的瓦礫場,又有什麼值得慶祝的?難道以後就在這裡露天睡覺嗎。連個穀倉都沒有,吃什麼啊;連個集市都沒有,買東西上哪買?

獻帝夢遊一樣走在最前方,那裡被焚燒的宮門成了最好地養料,地基上長滿了青苔,甚至還有一片小小的灌木叢。這裡難道真的是大漢天下最繁華的地方嗎?怎麼只剩下零碎的瓦礫。還有那遍地焦土。小的時候,和哥哥一起爬上宮中最高最高地宮殿,好奇地看着外面的景緻,恨不得一下子就長大。可是長大後才發現,最想回到的還是小時候。

站在宮門的地基上,獻帝突然發現自己腳下居然就是整個大漢皇宮最高的地方,這怎麼可能啊?想當年站在最高的長樂宮前,俯視下面的宮門。就像玩具一樣!可是現在那十幾丈的高樓已經什麼痕跡也沒有了。就像從來沒存在過一樣。風突然從廢墟叢中吹過,將那些殘存地木灰帶起。狠狠抽打在獻帝臉上。他連忙去揉眼睛,卻把天子冕冠一下子帶到了地上。上面地彩玉唏哩嘩啦落了一地。

獻帝如遭雷擊,他一下子撲倒在地上,瘋了一樣叫喊着:“我的冕冠,我地冕冠!!!”

呂布、張楊主動帶着糧食在路上迎接,並和獻帝一起來到洛陽,而且他們還派人重新修繕了部分殘敗不堪的洛陽宮殿。正當人們以爲兩人就此可以在朝中擔任要職地時候,張楊和呂布卻表示:“天子當與天下共之,幸有公卿大臣,臣當捍外難,何事京都?”(見《三國志?張楊傳》)。

張楊放棄在朝中爲官的機會,要回去繼續去做自己的太守,朝廷無奈之下,也只好由的他離開,授予了他一個大司馬的虛職,算是對張楊的一種獎勵。不過對於大保鏢呂布,大家任他磨破了嘴皮,也不敢放他走。最近一直被追殺,大家老是膽戰心驚,已經有點草木皆兵了。再說了,大家都是在官場混了多年的人物,對方什麼意思誰都能看得出來。不久獻帝正式下詔,讓呂布兼任司錄校尉、錄尚書事。(上次只是口詔,並沒有走正規的流程)

呂布拿到聖旨以後,口風立即大改。想當日獻帝只是派了個小黃門,口傳聖旨,天下人還以爲是假的呢?現在落到實處,纔沒有人說閒話。漂泊了這麼久,呂布也逐漸意識到,其實天下諸侯誰沒有過錯,只不過有沒有層遮羞布而已。有,你就是秉承大道,不得不爲之;沒有,你就是罪惡滔天,肆意行兇。按照陳宮的建立,呂布開始行動了,這次他纔不會像上次那樣,只掛名做了個儀比三司的溫侯實際上什麼權利也沒有,他要做的是挾天子以令諸侯!

他的第一步,就是拉攏人心,上奏朝廷保舉人才。現在刀把子在他手裡,他說什麼都算數,首先獎賞有功之臣,封衛將軍董承等十三人爲列侯;表彰死難烈士,追贈射聲校尉沮俊爲弘農太守。然後處罰有罪之人,誅殺尚書馮碩等三人。其實這幾個犯了什麼錯呂布也不知道,不過殺雞儆猴,既然陳宮說殺了那就殺唄!

司錄校尉、錄尚書事並不能一手遮天。朝廷雖然沒有什麼有力量。卻有大漢近四百年地威儀。這個朝廷裡面名義上還是權勢比他要大地三公。呂布地第二步就是向最有影響力地三公發難。罷免太尉楊彪、司空張喜。這舉動引起了巨大地爭議。衆多官吏紛紛上奏否決。其中行動最最激烈地就是議郎趙彥。這傢伙真是慷慨激昂啊。站在那剛剛蓋起地草廬裡洋洋灑灑說了一個時辰。直到昨夜劇烈運動、今天一直假寐地呂布回過神來。呂布憨厚地衝大家笑笑。然後就在皇帝與諸大臣面前。一把扭斷了趙彥地脖子。這下。整個朝廷徹底安靜了。

呂布不斷地誅除那些不開眼地公卿大臣。不斷地集軍政大權於一身。提拔徐晃爲偏將軍。金銀珠寶可勁地送出。徐晃只是楊奉手下一個普通武將而已。呂布又曾經從曹軍手裡把他救出。頓時感激涕零。對呂布發誓效忠。手上握有兵權地徐晃被拉走。這樣以來。楊奉之流只能安心做呂布手下地武將。翻不出什麼大浪來。至於韓暹他們。雖然手上還頗有些實力。不過真是個武夫罷了。好糊弄地很。這不。陳宮又出招了。

呂布派人叫來忙忙碌碌地陳宮。讓他與自己坐在一起。問他說:“現在我到了這兒。應當採取什麼措施?”

陳宮說:“將軍發起義兵。討伐亂臣賊子。入京朝見天子。輔佐王室。這是春秋五霸一般地功業啊。洛陽地各位將領。心中打算各不相同。未必肯服從將軍地調遣。現在如果留在洛陽輔佐朝政。情勢上會有很多不得利因素。最好地辦法只有請天子移駕到我們控制地地方。然後去豫州建立無雙地霸業!”

“去豫州?爲什麼呢。即使不待在洛陽。去河內郡也可以啊!”

“主公。河內西側司隸一帶渺無人煙;西北面是曹鑠地五千精兵。那裡是荒寂地林慮。沒有發展空間。也不值得我們去耗費精力。不過北面是張燕地十萬黑山軍。東北方是袁紹地地盤。正東是曹操地地盤。可以說是四面環敵。不利於日後地發展。而豫州刺史郭貢是個廢物。將軍可以很輕易地佔據那一片地盤。這樣一來您地北面只剩下曹操這個大敵;東面是屢戰屢敗地劉備;南面是悶頭自守門戶地張繡。他和你過去是同僚。相互依靠雖然不可能。互不進攻卻是很容易實現地;西面是主公自己地盟友張楊。再說現在那裡地軍事力量實際上是在您部將張遼地控制之下。可以以爲臂膀。可以說。在豫州是海闊天空任翱翔!”

呂布輕輕點了下頭,“公臺說的非常有道理,但是天子流離在外,已經很久了,現在剛剛回到舊都,遠近之人都盼望從此能夠安定。如果再要移駕,倒不符合人心。”

陳宮欣慰地點了下頭,主公終於也開始想東西了,不再一味地依靠自己的武力,這是個好現象。他湊近了一步,低聲說道:“要做到不同尋常的事,得采取不同尋常的手段,希望主公衡量利弊,作出最佳的選擇。您可以對衆臣說遷都的理由,就說:洛陽沒有軍糧,想讓獻帝暫時移駕魯陽;魯陽靠近富裕的豫州,運輸較爲方便,可不必擔心軍糧匱乏。韓暹他們雖然作戰勇猛,但爲人缺心眼,一定不會懷疑。在使者往來過程中,我們的大事早都辦成了,他們怎麼能成爲您的障礙呢?至於那些文臣,誰現在敢做仗馬之鳴,不要腦袋了嗎?”

二十七日,獻帝車駕出轅關,向東南進發,呂布被封爲大將軍,陳宮也升爲漢侍中,守尚書令。呂布正式成了皇帝當然的代言人,隨心所欲,號令四方,雖然有沒有人聽從是一回事,但是畢竟佔據了大義。不過,他能順利在曹操眼皮底下佔據豫州嗎?

第62章 尹伊:孫觀,我要嫁給你!(下)第70章 精兵簡政與仇國論第8章 千里救曹操(下)第33章 轅門射戟,呂布VS太史慈(二)第70章 我是少先隊員裴元紹第43章 張遼戰關羽(上)第5章 玄武營,戰鬥在河東(四)第17章 黃忠戰嚴顏(下)第39章 關羽雄起!(下)第4章 黃巾亂起(二)第47章 關羽再戰顏良(上)第8章 黃忠賭鬥孟達(下)第44章 死不瞑目的劉禪(下)第39章 痛苦的回憶第32章 邊讓之死第52章 解圍白馬第46章 擒孫堅(二)第20章 鬱悶的拓跋服第41章 羅縣密謀第33章 司馬懿的初戰(中)第71章 聰明人的陷阱第75章 劉備之死(上)第70章 首山之役第5章 陳縣大起義(上)第25章 奇女子王異(下)第37章 千里走單騎(中)第9章 孫策雄起!第20章 宛城之戰(下)第10章 東征西討定東郡(二)第22章 所謂名士第31章 脫手斬得軻比能第62章 所向睥睨第50章 回家(一)第58章 氐人叛亂第29章 壯哉,杜蒦!第4章 初掌幷州(上)第13章 幷州軍政大改革第57章 方天畫戟的末路第28章 廢帝(二)第24章 進軍青州第84章 決戰紫禁之顛(一)第20章 棄子!?第28章 唐小井第62章 尹伊:孫觀,我要嫁給你!(下)第51章 陽平關之殤第42章 悲兮,於毒(六)第41章 決死衝鋒!(中)第33章 司馬懿的初戰(中)第95章 長驅直入(續)第46章 英雄末路(下)第11章 長阪坡,劉備的選擇第5章 陳縣大起義(上)第38章 漢昌決戰(中)第35章 死士營(中)第64章 迴光返照(下)第43章 方天畫戟的末路(一)第9章 孫策雄起!第75章 冬天裡的一把火第20章 正方,何來之遲也第69章 決戰定軍山!第37章 悲兮,於毒(一)第25章 奇女子王異(下)第32章 司馬懿的初戰(上)第6章 顛倒黑白取涪水第12章 多事之秋第8章 我的戰友叫趙雲(下)第61章 先鋒戰,鑠元刀稱雄第22章 逢紀,戰鬥在袁紹謝幕後(下)第5章 陳縣大起義(上)第55章 新鮮出爐的丐幫幫主(一)第12章 無雙謀士法正第74章 搏殺甘露寺!第10章 合肥城下戰孫策(中)第27章 廢帝(一)第31章 新仇第22章 夜襲對偷襲(上)第17章 平定華山!第9章 賭鬥馬超(中)第59章 虎牢關前戰呂布(三)第70章 精兵簡政與仇國論第74章 象迷的完勝逃亡第32章 司馬懿的初戰(上)第73章 青梅煮酒論英雄(中)第3章 界休城下(下)第37章 關羽雄起!(中)第21章 一泡尿引發的慘案第85章 悲催的馬忠第40章 那一劍的風情(五)第27章 袁術:呂布託名漢將,實爲漢賊(三)第63章 馬鳴閣之戰第40章 那一劍的風情(五)第69章 計中計,聰明反被聰明誤(下)第17章 黃忠戰嚴顏(下)第35章 轅門射戟第60章 尹伊:孫觀,我要嫁給你!(上)第72章 單刀赴會(上)第9章 東征西討定東郡(一)第59章 扭轉乾坤?第54章 延津渡口的逆襲(下)第43章 方天畫戟的末路(一)
第62章 尹伊:孫觀,我要嫁給你!(下)第70章 精兵簡政與仇國論第8章 千里救曹操(下)第33章 轅門射戟,呂布VS太史慈(二)第70章 我是少先隊員裴元紹第43章 張遼戰關羽(上)第5章 玄武營,戰鬥在河東(四)第17章 黃忠戰嚴顏(下)第39章 關羽雄起!(下)第4章 黃巾亂起(二)第47章 關羽再戰顏良(上)第8章 黃忠賭鬥孟達(下)第44章 死不瞑目的劉禪(下)第39章 痛苦的回憶第32章 邊讓之死第52章 解圍白馬第46章 擒孫堅(二)第20章 鬱悶的拓跋服第41章 羅縣密謀第33章 司馬懿的初戰(中)第71章 聰明人的陷阱第75章 劉備之死(上)第70章 首山之役第5章 陳縣大起義(上)第25章 奇女子王異(下)第37章 千里走單騎(中)第9章 孫策雄起!第20章 宛城之戰(下)第10章 東征西討定東郡(二)第22章 所謂名士第31章 脫手斬得軻比能第62章 所向睥睨第50章 回家(一)第58章 氐人叛亂第29章 壯哉,杜蒦!第4章 初掌幷州(上)第13章 幷州軍政大改革第57章 方天畫戟的末路第28章 廢帝(二)第24章 進軍青州第84章 決戰紫禁之顛(一)第20章 棄子!?第28章 唐小井第62章 尹伊:孫觀,我要嫁給你!(下)第51章 陽平關之殤第42章 悲兮,於毒(六)第41章 決死衝鋒!(中)第33章 司馬懿的初戰(中)第95章 長驅直入(續)第46章 英雄末路(下)第11章 長阪坡,劉備的選擇第5章 陳縣大起義(上)第38章 漢昌決戰(中)第35章 死士營(中)第64章 迴光返照(下)第43章 方天畫戟的末路(一)第9章 孫策雄起!第75章 冬天裡的一把火第20章 正方,何來之遲也第69章 決戰定軍山!第37章 悲兮,於毒(一)第25章 奇女子王異(下)第32章 司馬懿的初戰(上)第6章 顛倒黑白取涪水第12章 多事之秋第8章 我的戰友叫趙雲(下)第61章 先鋒戰,鑠元刀稱雄第22章 逢紀,戰鬥在袁紹謝幕後(下)第5章 陳縣大起義(上)第55章 新鮮出爐的丐幫幫主(一)第12章 無雙謀士法正第74章 搏殺甘露寺!第10章 合肥城下戰孫策(中)第27章 廢帝(一)第31章 新仇第22章 夜襲對偷襲(上)第17章 平定華山!第9章 賭鬥馬超(中)第59章 虎牢關前戰呂布(三)第70章 精兵簡政與仇國論第74章 象迷的完勝逃亡第32章 司馬懿的初戰(上)第73章 青梅煮酒論英雄(中)第3章 界休城下(下)第37章 關羽雄起!(中)第21章 一泡尿引發的慘案第85章 悲催的馬忠第40章 那一劍的風情(五)第27章 袁術:呂布託名漢將,實爲漢賊(三)第63章 馬鳴閣之戰第40章 那一劍的風情(五)第69章 計中計,聰明反被聰明誤(下)第17章 黃忠戰嚴顏(下)第35章 轅門射戟第60章 尹伊:孫觀,我要嫁給你!(上)第72章 單刀赴會(上)第9章 東征西討定東郡(一)第59章 扭轉乾坤?第54章 延津渡口的逆襲(下)第43章 方天畫戟的末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