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歷城風雲(二)

從軍以來我們哪見過這陣勢,這哪是巫女啊,簡直比妓女還專業啊!怪不得有小道消息說:一聽到大人要擔當濟南相,好多色鬼都提着錢去曹府來預訂巫女。我還以爲他們轉性了有多麼虔誠呢,沒想到這是給自己找個異樣風情啊。這歷城乃至濟南的神廟就這德性,還有許多愚人村夫趨之若鶩,一定要想辦法整治一下。

回來後發現張鬆已經在我們院子裡偷吃烤肉了,原來他這個縣令就在我們旁邊一個破爛不堪的小院子裡住。我跟他協商要城外一處空地訓練用,這傢伙先把肉吃完,然後非常痛快地說:不行!訓練小片的空地肯定不行,城外那些能聯成片的大的田地都是神廟的,許多人被道士們“循循善誘”,把地以一成的價格賣了。這個神廟又哄騙錢財,又欺佔土地,那些虔誠的善男信女還趨之若鶩,男的給他們免費當佃農,一年的收成七成以上都要上繳,剩下的三成留下種子後連飯也吃不飽;女的給他們做了所謂的“巫女”,被迫獻身獻色。張鬆上任前,每年都有逃跑的巫女被道士們活活打死。

“難道沒有人管嗎?”

“沒有。首先他們又不違法,大漢法律並沒有規定他們不能接受佈施,那些個信徒們是自願爲奴爲婢,都簽過賣身文書;其次濟南國有縣十餘個,各縣長吏多依附貴勢,貪贓枉法,無所顧忌。像我這個小官,花了家中八萬錢,不過我做官的目的是到時候遇到了她們,希望能救她們一命。換成別人,至少要刮地三尺把本錢掙回來。”

過去要飯的時候總在想,這世道雖然壞人多、惡商多,可是畢竟還有青天大老爺能爲小民作主。現在這些個所謂的父母官們既要神廟的供奉,又不斷吸取百姓血汗。這事雖然作爲一個縣尉我管不了,畢竟縣尉只負責治安,但是我管定了,相信大人不會坐視不理。在張鬆的冷笑聲中,我把了解的情況連同張鬆這些年蒐集的證據派人快馬加鞭送給大人。結果——大人什麼反應也沒有。這並不出乎張鬆的意料,不過卻讓我們大吃一驚。怎麼會這樣?

“沒什麼,你家大人也當了官,當了官的人就不和過去一樣了。”張鬆笑嘻嘻地說到,但我感覺就在他笑臉之後,有着一絲淺淺的失落。

大人是當了官,可是我相信大人是不會變的,要不然,當年在洛陽當北部尉的時候又怎麼會杖斃蹇圖呢?所以該收集的資料我也在繼續收集,該進行的訓練也在加劇進行。畢竟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只不過因爲沒有大片的空地,我們只能在遠離縣城的一個叫崮子的小山中立下臨時營寨,在山谷裡練兵。由於不欲擾民,夜裡我們把所有的裝備都拉到這裡來。事實上,由於對軍隊的天然恐懼,除了主動來拜訪的張鬆,沒有人知道我們是擁有二十重騎、八十遊騎的騎兵屯,大家都以爲我們是擁有幾匹戰馬的郡國兵而已。畢竟如果沒有曹操大人的扶持,單靠我們那一點微薄的軍費,就是讓大家勉強填飽肚子而已。

黃巾之亂初平,好多黃巾軍士懾於官府朝廷的威力摘下黃巾,淪落爲山匪盜賊。也有許多趁人不注意領着搶來的老婆隱姓埋名悄悄過日子。更多的黃巾們藏起頭巾,繼續流浪,乞討、做工、做傭,只要能活下去,什麼都願意。歷城一個小小的縣城,現在已經有六千多流民在那裡乞討,已經是城中居民的三分之一多了,他們大多時候只是依靠官府的舍粥勉強活着。張鬆用官倉庫存的官米換來城中大戶的黴米,一石可以換五石呢,多救一命是一命。我曾經嘗過衙役們舍的粥,有一股黴味,不過還能勉強下嚥,畢竟比草根樹皮要好吃的多。就是這樣,也只能管他們兩三個月,到那時官倉就空了。城中的大戶也在舍粥,白米粥,好多人因爲抵不住誘惑而成了家丁、終生僕人、奴隸。

我們軍營也將饑民中的青壯盡力招募了來,畢竟沒有他們,那些饑民想鬧事也不成。這樣我們所建的流民大營也招募了足足有一千一百六十五名青壯,他們的家人少的可憐,年老體弱的早就在流浪中被死神奪去了性命。這些人中其中有十五個人是鐵匠,他們負責把我們的兵器逐一回爐按士卒要求重新打造,同時打造修理下農具;剩下的一千一百五十人按五十人一隊化爲二十三個農墾隊,他們負責耕種崮子山上的土地,所得的微薄的報酬能讓家人勉強吃個半飽,一時餓不死人。不但如此,這一千多青壯還要定期參加軍事訓練,修建城防工事。我們從中挑選了最適合從軍的四百人組成四個屯,和我們的騎兵屯合稱“歷城曲”。不過這四個屯可沒有什麼裝備,每個人都沒有什麼鎧甲,就連軍服都沒有。我們把他們身上的衣服用草木灰統一染成青色,每人再發了個削尖的木棒,他們就算是大漢的輔兵了。如果他們和我們騎兵屯對抗,只需一個照面,就會全軍潰敗。不過守城還算有用,勉勉強強接受吧。就因爲這些舉措,張鬆居然投靠了我,這是我所想不到的。也許只是一個藉口,畢竟一個人孤獨太久,需要有人給他做朋友。

轉眼之間,十個月過去了,我們補種的麥子熟了。而就在這時,歷城某大戶的密室裡,幾個精壯漢子正在密謀……

被任爲安喜縣尉的劉備,自以爲戰功卓越、高人一等,整天遊手好閒,吊兒浪當四處瞎逛,每天唯一的任務就是在衙門後堂編編草鞋,至於大堂,座椅上落了厚厚的一層灰。關羽勸過他好多次就是不聽,而且越勸劉備越是上勁,賭着氣不理他,只好自己憋在營帳中讀《春秋》。你別說,越看越有意思,還真值得每天熬夜呢。

黃巾起事之初聲勢浩大,皇帝和他寵信的太監們把事態估計得比較嚴重,於是慌了手腳,忙不迭地封官許願。黃巾平定之初,朝廷上下也是驚魂未定,還真的兌現承諾,對有功之臣封官加委。不過等風平浪靜了,喜歡賣官的皇帝終於緩過勁來了,一想這買賣有點不划算,於是下旨各郡對那些以“軍功”爲名趁機混進官府的官員們進行甄別淘汰。於是一個小小的督郵來到了安喜縣。

第54章 審配刺曹操第40章 白衣渡江第12章 弩炮橫空出世第22章 親射虎,孫權的絕唱(下)第63章 滎陽之戰(一)第66章 終結者文聘第68章 我是少先隊員裴元紹(中)第67章 滎陽之戰(五)第21章 逢紀,戰鬥在袁紹謝幕後(上)第8章 我的戰友叫趙雲(下)第53章 一戰定關中第3章 張鬆被刺 王累死諫第29章 袁術:呂布託名漢將,實爲漢賊(五)第22章 收服青州黃巾(上)第12章 東征西討定東郡(四)第26章 袁術:呂布託名漢將,實爲漢賊(中)第62章 張頜的初戰(上)第35章 重創關平第48章 方天畫戟的末路(六)第54章 延津渡口的逆襲(下)第71章 聰明人的陷阱第62章 董卓遷都第12章 長阪坡之夜第16章 韓遂的兜襠布!(下)第5章 陳縣大起義(上)第43章 張遼戰關羽(上)第55章 對峙官渡,東奔西跑忙第56章 新鮮出爐的丐幫幫主(二)第46章 渭水之戰第48章 擒孫堅(四)第7章 諸葛孔明出山第100章 南平叛亂(下)第9章 曹操死了?第20章 棄子!?第20章 陸遜出場第64章 睦元進:曹軍,禽獸啊!第69章 小霸王孫策!第73章 高句麗往事第12章 魏延魏瘋子(中)第5章 黃巾亂起(三)第18章 香囊事件(下)第82章 連環計(五)第80章 連環計(三)第69章 計中計,聰明反被聰明誤(下)第6章 玄武營,戰鬥在河東(五)第25章 董卓進京(下)第24章 曹安民那該死的溫柔(下)第53章 一戰定關中第60章 虎牢關前戰呂布(四)第57章 劍閣淪陷(下)第32章 邊讓之死第45章 擒孫堅(一)第52章 夜襲!第70章 奇襲烏巢(下)第69章 奇襲烏巢(上)第47章 閻行之死(上)第1章 半餅之恩!?第30章 廢帝(四)第80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下)第63章 迴光返照(中)第53章 雪中奮短兵(上)第78章 官渡之戰的尾聲(下)第68章 計中計,聰明反被聰明誤(上)第24章 武將文臣各不同第33章 關羽的抉擇第42章 騎兵屯,進攻!第64章 滎陽之戰(二)第58章 虎牢關前戰呂布(二)第78章 官渡之戰的尾聲(下)第17章 香囊事件(上)第86章 水淹七軍(上)第12章 無雙謀士法正第13章 江南事第72章 簽下“賣身契”的郭嘉第59章 大漢軍政議事會第53章 延津渡口的逆襲(上)第20章 典軍校尉第12章 長阪坡之夜第77章 劉備之死(下)第99章 南平叛亂(上)第35章 夜襲第46章 袁紹:靠,明明俺贏了第11章 張角最後的反撲(完)第3章 衣帶詔?!(中)第41章 漢話、漢字資格等級考試第4章 界橋前哨戰——關羽戰顏良(上)第22章 親射虎,孫權的絕唱(下)第70章 奇襲烏巢(下)第60章 淳于瓊的算計第14章 古爾丹大戰凌操(中下)第20章 青州黃巾作亂忙(下)第27章 袁術:呂布託名漢將,實爲漢賊(三)第39章 那一劍的風情(四)第23章 夜襲對偷襲(下)第30章 壯哉,杜蒦!(續)第34章 死士營(上)第23章 京師之亂(三)第39章 那一劍的風情(四)第46章 南華遺寶(上)第64章 夜戰
第54章 審配刺曹操第40章 白衣渡江第12章 弩炮橫空出世第22章 親射虎,孫權的絕唱(下)第63章 滎陽之戰(一)第66章 終結者文聘第68章 我是少先隊員裴元紹(中)第67章 滎陽之戰(五)第21章 逢紀,戰鬥在袁紹謝幕後(上)第8章 我的戰友叫趙雲(下)第53章 一戰定關中第3章 張鬆被刺 王累死諫第29章 袁術:呂布託名漢將,實爲漢賊(五)第22章 收服青州黃巾(上)第12章 東征西討定東郡(四)第26章 袁術:呂布託名漢將,實爲漢賊(中)第62章 張頜的初戰(上)第35章 重創關平第48章 方天畫戟的末路(六)第54章 延津渡口的逆襲(下)第71章 聰明人的陷阱第62章 董卓遷都第12章 長阪坡之夜第16章 韓遂的兜襠布!(下)第5章 陳縣大起義(上)第43章 張遼戰關羽(上)第55章 對峙官渡,東奔西跑忙第56章 新鮮出爐的丐幫幫主(二)第46章 渭水之戰第48章 擒孫堅(四)第7章 諸葛孔明出山第100章 南平叛亂(下)第9章 曹操死了?第20章 棄子!?第20章 陸遜出場第64章 睦元進:曹軍,禽獸啊!第69章 小霸王孫策!第73章 高句麗往事第12章 魏延魏瘋子(中)第5章 黃巾亂起(三)第18章 香囊事件(下)第82章 連環計(五)第80章 連環計(三)第69章 計中計,聰明反被聰明誤(下)第6章 玄武營,戰鬥在河東(五)第25章 董卓進京(下)第24章 曹安民那該死的溫柔(下)第53章 一戰定關中第60章 虎牢關前戰呂布(四)第57章 劍閣淪陷(下)第32章 邊讓之死第45章 擒孫堅(一)第52章 夜襲!第70章 奇襲烏巢(下)第69章 奇襲烏巢(上)第47章 閻行之死(上)第1章 半餅之恩!?第30章 廢帝(四)第80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下)第63章 迴光返照(中)第53章 雪中奮短兵(上)第78章 官渡之戰的尾聲(下)第68章 計中計,聰明反被聰明誤(上)第24章 武將文臣各不同第33章 關羽的抉擇第42章 騎兵屯,進攻!第64章 滎陽之戰(二)第58章 虎牢關前戰呂布(二)第78章 官渡之戰的尾聲(下)第17章 香囊事件(上)第86章 水淹七軍(上)第12章 無雙謀士法正第13章 江南事第72章 簽下“賣身契”的郭嘉第59章 大漢軍政議事會第53章 延津渡口的逆襲(上)第20章 典軍校尉第12章 長阪坡之夜第77章 劉備之死(下)第99章 南平叛亂(上)第35章 夜襲第46章 袁紹:靠,明明俺贏了第11章 張角最後的反撲(完)第3章 衣帶詔?!(中)第41章 漢話、漢字資格等級考試第4章 界橋前哨戰——關羽戰顏良(上)第22章 親射虎,孫權的絕唱(下)第70章 奇襲烏巢(下)第60章 淳于瓊的算計第14章 古爾丹大戰凌操(中下)第20章 青州黃巾作亂忙(下)第27章 袁術:呂布託名漢將,實爲漢賊(三)第39章 那一劍的風情(四)第23章 夜襲對偷襲(下)第30章 壯哉,杜蒦!(續)第34章 死士營(上)第23章 京師之亂(三)第39章 那一劍的風情(四)第46章 南華遺寶(上)第64章 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