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西夏鉅變

【感謝“十少”打賞!也感謝你一直以來的大力支持!\(^o^)/~】

話說丁兆蘭幾人在興慶玩了把瞞天過海之計,用簡易版的熱氣球把喬遷的老婆孩子從興慶給“偷”了出來。

雖說這次“偷人”行動是取得了圓滿的成功,但它卻帶來了一個趙禎都沒有想到的結果。

這事還得從丁兆蘭他們偷人後的第三天說起。

自從丁兆蘭幾人飛上天之後,李德明一直篤信那個所謂的“聖僧”,一定會帶回靈丹妙藥,讓自己能夠長生不老。爲了能夠最好的吸收藥效,他決定在此之前一直齋戒,以清空五臟六腑。

然而他卻不知道,那個所謂的“聖僧”是個很沒有節操的傢伙,忽悠完人家老人之後便再也不回來,讓人家等得望眼欲穿吶!

按說像李德明這種帝王之人應該是很精明的,不大可能被騙。奈何這人上了年紀之後分辨能力大大降低,再加上他沒多少時日可活,這人一到了這個時候就有些怕死,歷來多少君王年輕時都很牛掰,結果到了晚年都喜歡出昏招。這其中的代表人物非始皇帝莫屬!

當然,這也不能全部歸咎於他們的昏聵,誰讓衛樸給他玩的是遠超那個時代的玩意呢!任誰看到超出自己認知的東西都喜歡把它跟神靠邊,也就是俗稱神蹟!

李德明虛弱地躺在牀上,望眼欲穿地等着“聖僧”回來,可惜“聖僧”沒等回來,倒是把自己兒子給等回來了。

“父王,您這是怎麼啦?孩兒上次走的時候不還好好的嗎?”李元昊剛從吐蕃回來,便匆匆趕到了李德明牀前。雖說他這人比較冷血,但並非完全沒感情,當自個老爹已經老爹對自己已經完全沒有威脅之後,他心中還是有那麼一點親情滴!

咳咳咳!

李德明在李元昊的攙扶下,慢慢從從躺姿變成了坐姿,等他咳夠了,氣喘勻了,才緩緩對李元昊說道:“父王要等聖僧回來,等聖僧帶回神藥,父王這身體就好啦!不要擔心!”

“聖僧?這都哪跟哪的事啊?”李元昊一頭霧水,不過看自己老爹這個半昏半睡的狀態也說不出個子醜寅卯,乾脆從李德明的貼身侍衛問道:“你來說說,這段時間都發生什麼事情了?”

“是,殿下!”那個侍衛單膝跪在地上對他說道:“就在半個月前,突然從宋朝來了一羣和尚,自稱是前往西天拜佛求經的得道高僧……”

等那侍衛吧啦吧啦滴把整個事情經過毫無修飾地敘述出來之後,李元昊朝他揮了揮手,示意他自己爬開。

而他自己想了想,也沒想出任何頭緒,要真按侍衛的話,這件事簡直太離奇了,且不說那些小把戲,可就這最後的飛昇是騙不了人的吧!

於是,他只好向王仇問道:“你怎麼看?難道真有這樣佛法無邊的聖僧存在?”

王仇:“殿下,屬下覺得這事有點蹊蹺,您想想,咱不說別的,就說這所謂的‘聖僧’,他爲啥偏偏要帶走喬遷的妻兒呢?”

李元昊:“這有什麼不對嗎?請哪個神不都給祭品麼,它這纔要兩個人,很仁慈啦!”

王仇:“不不不!殿下,屬下有個事沒跟您說清楚,這個喬遷可是屬下派去宋朝搗亂的重要人物,他本是宋人,還是個小秀才,屬下覺得讓他去搞破壞比較熟悉宋朝的情況,但又怕他三心二意,這才把他的妻兒控制起來……所以,您明白?”

李元昊:“依你的意思,這次是宋朝那皇帝小兒派人來把她們救走啦!這不可能,即便是你找那個叫喬啥玩意的傢伙投靠宋朝,宋朝皇帝小兒也不可能費這麼大勁來救兩個人啊?”

王仇:“按道理來說,這應該是不可能的,可屬下覺得除此以外,沒有其他解釋。”

李元昊:“那你說說那些人後面飛走又是怎麼回事?”

王仇:“殿下,屬下剛纔聽侍衛所描述的情況,感覺他們用的應該是一個大號孔明燈。”

“孔明燈?”李元昊疑慮了一下下:“你說得好像有點道理!這麼說來,父王豈不是被他們騙了,那是聖僧也是冒牌貨?”

王仇點了點頭:“恐怕是這樣的!”

“不!不!不可能!聖僧一定會回來的,聖僧一定會回來的,一定會回來……”已經陷入迷糊狀態的李德明聽到兩人的談話內容,瞬間變得瘋狂起來,不停地大聲咆哮着,直到聲音越來越小,越來越小……

李元昊趕忙上前扶住他:“父王,你冷靜點!冷靜點!王仇,快去叫御醫來!”

“是,殿下!”

也不知道是王仇有意爲之,還是人家御醫年紀大了走不動,總而言之,等王仇帶着御醫閒庭信步而來時,李德明早已等不及“神藥”的到來,匆匆追隨他祖宗的腳步而去。

唉!這就叫不作不死啊!你說那麼大年紀了,本來身子骨就不硬朗,還特麼玩節食,那不是作死麼!怨不得別人呀!

李元昊安葬了老爹之後,在王仇的精心安排下,帶着沉痛中帶點喜悅的心情順利地接過了老爹的夏國公之位,正式成爲了西夏的最高領導人。

因爲兒時對宋朝的覬覦之情,再加上自己老爹的死跟宋朝也脫離不了干係,李元昊登基伊始便把對付宋朝作爲了自己的基本國策,並積極準備建國事宜。

某一天,李元昊下朝之後,也不知道是受了什麼刺激,逮着王仇便直接問道:“王仇,本王問你,若本王欲建國稱帝,可否?”

“建國稱帝?”王仇摩挲這下巴琢磨了一下:“國公爺,按說咱們現在兵強馬壯,領地寬闊,東盡黃河,西連玉門,南接蕭關,北控大漠,方二萬餘里。事實上已形成了與宋、遼三足鼎立的局面。若您要在這個時候稱帝也不是不可以,可臣以爲還是在等一等。”

李元昊:“等什麼?”

王仇神秘兮兮地說道:“等臣給您獻上一份大禮!”

李元昊:“什麼大禮?宋朝皇帝小兒既然派人來救走喬遷的家人,這貨肯定反水了,你派那些人估計也都沒戲了,你還能玩什麼把戲?”

王仇:“您說得沒錯,臣也沒指望那些人了,雖然他們未能成功,起碼還是給宋人添了回堵,也算物有所值。不過臣派去遼國的那些人表現還不錯,聽他們回報,遼聖宗那兩個原本貌合神離的兄弟,這會不僅是神離,連貌也不合了,估計就等遼聖宗閉眼,他們就會掐起來。至於臣給您的大禮,還請容許臣賣個關子,您儘管爲稱帝做準備,等臣的大禮一到,便是您榮登寶座的最佳時機!”

李元昊:“本王再聽你一次!現在吐蕃也成了膠着狀態,一時半會也難有作爲。趁此時機,本王也把內部好好整頓一番,訓練更多軍隊,同時再以各部頭人的親眷組建一支‘質子軍’,讓那些老傢伙搞清楚,這個地盤得本王說了算!”

“大王英明!”王仇又不失時機地拍了一個馬屁。

……

隨後,李元昊便開始揉捏自己心中理想的帝國。

首先,李元昊考慮到自己的地盤是經過戰爭奪取的,常年戰亂讓那些新地盤上的百姓苦不堪言,迫切希望過上和平的小日子。於是,他便投其所好,對內實行團結葉蕃、蕃羌一體的民族政策,鞏固並擴大統治基礎。

其次,李元昊還在思想統治方面下了功夫,他摒棄宋儒理學的“禮義”思想,採用適應党項社會現狀的功利主義思想和先秦法家的“法治”學說。一來擺脫百姓對宋朝文化的依賴,二來以此激發百姓的激進情緒。

最後,李元昊還在軍事上做了適當的調整,在原來民兵合一的基礎上,整編部落兵。

原党項部族一家稱爲一帳,小族有幾百帳,大族則上千帳。族中15歲以上到60歲以下爲丁,戰時出丁助陣,平時這從事生產,他們自備武器自帶食物,作戰隨點集而至。

可以想象,這種民兵形式的軍隊,戰鬥力是比較低下的。這不能夠滿足李元昊稱霸中原的需求,於是他立了一個規矩,也就是從兩個丁中,選出一個強壯的稱爲正軍,弱者編爲輔兵。前前後後,他一共編練了差不多50萬部落兵。

雖說李元昊的軍隊在數量上與宋遼都還有不少的差距,但這娃在外交上面爲自己取得了加分。

他跟王仇等幕僚商議之後,拿出了一項新的外交策略,這既不同於他爺爺時候一貫聯遼抗宋的政策,又不同於老爹時期與宋、遼和平相處的政策。而是根據實際利益,隨機應變,抗衡宋、遼,視二國強弱之勢變化而變化。簡單點說,就是看誰牛掰了,就跟另一個一起弄它,直到自己從中漁利,慢慢壯大爲止。

……

“啥?李德明那老頭掛啦?”

一聲驚叫響徹大宋皇宮垂拱殿之中,趙禎一臉驚訝地看着趙忠。

趙忠很淡定地回道:“是的,皇上!”

趙禎:“那現在夏人情況怎麼樣?是不是李元昊那小子當了夏人地區的最高領導人?”

“嗯!”趙忠微微點頭:“李元昊順利接管了他老爹的位置,期間並沒有什麼特別的事情。最近他在吐蕃的行動也有所放緩,在那構築了一道防線連同其它吐蕃部落跟脫思麻部對峙,小打小鬧從來沒消停過,但並沒有發動大規模的戰鬥。他還撤回了一部分軍隊,就駐紮在興慶外,好像是在敦促其轄區各部落的部落兵改編,動靜還鬧得挺大的。”

趙禎:“難道這貨想要模仿朕,也來個啥軍事改革?”

趙忠:“這個臣還不清楚,探子還沒有關於他改編的具體彙報。不過,您說到模仿,這李元昊還真有個東西在模仿您!”

趙禎:“什麼東西?”

趙忠:“據探子來報,李元昊最近也搗鼓了一個‘大夏研究院’,還抓了一大批工匠扔裡面,這研究院的負責人是一個投靠李元昊的漢人,名叫王仇?”

“王仇?”趙禎歪着腦袋想了想:“這名朕好像在哪聽過。”

趙忠提示道:“您忘了喬遷啦!”

“哦,對!朕想起了,就是他說過。”趙禎恍然大悟道:“密探們可有探出李元昊那‘大夏研究院’都在弄啥玩意?”

趙忠:“這個還真有!可能是他們還不知道保密,探子們沒費多大勁就收買了裡面的人。據他們說,李元昊是想做一個能夠載人的超大號孔明燈,還有就是仿造咱們的連弩。”

趙禎嬉笑道:“喲呵!看來這個小昊子被朕刺激得不清吶!這都要放棄野蠻耍文明瞭,值得表揚!”

趙忠:“皇上,難道您一定也不擔心嗎?”

“擔心有用嗎?”趙禎反問道:“與其擔心別人追趕,不如自己加快腳步。歸根結底,自己發展纔是硬道理!”(。)

第104章 裁軍協議第45章 西行記第78章 偷天換日第79章 山那邊的國家第74章 意外發現第70章 水泊梁山第66章 重金懸賞第63章 遼夏結盟第23章 三關戰役19第44章 國安寺第105章 僞劣衝鋒舟第67章 術業有專攻第6章 十三太保第110章 靜坐示威第46章 宋脫協議第95章 榜樣的力量第12章 大宋皇家學院下第29章 偷書第57章 星秀出山第69章 元昊“兵敗”第50章 交通事故第56章 超級臨時工第62章 西夏態勢第64章 戰場風雲第62章 大宋皇家研究院第73章 僞劣燈泡第45章 西行記第98章 密謀第69章 全面剿匪第39章 李元昊的野望第11章 大宋皇家學院上第15章 衛樸拉投資第16章 起重器上第63章 瘋狂的石頭第54章 鐵路佈局第54章 鐵路佈局第19章 三關戰役15第1章 震回千年第21章 三關戰役17第62章 大宋皇家研究院第1章 震回千年第49章 報紙的威力第10章 找小三第37章 江陵疑案第11章 三關戰役7第15章 三個臭皮匠上第79章 山那邊的國家第71章 將計就計第18章 我們把皇后坑了第62章 西夏態勢第65章 神機營第90章 龜船第67章 術業有專攻第57章 提親第12章 大宋皇家學院下第48章 三黨構思第98章 興華兩案第84章 歪打正着第79章 山那邊的國家第27章 驚現超市第23章 三關戰役19第88章 回孃家第62章 大宋皇家研究院第99章 月餅第108章 王先由的絕招第42章 軍權第63章 瘋狂的石頭第56章 五年計劃第33章 戰後事宜第6章 東南研究中心下第73章 西北奠基第36章 應對之策第86章 憲政雛形第35章 活字印刷術第50章 驚現神棍第48章 道路與海鹽第26章 島國來人第74章 意外發現第74章 武爲止戈第104章 裁軍協議第61章 手雷問世第74章 彈簧引發的鬧劇第49章 結黨探索第6章 東南研究中心下第47章 結黨不營私第75章 空中運輸隊第14章 三關戰役10第91章 體溫計第84章 偶遇海盜第72章 元昊反攻第95章 榜樣的力量第15章 三個臭皮匠上第72章 虎頭蛇尾之戰第87章 宋初三先生第73章 西北奠基第106章 遭遇戰第60章 籌劃工業體系第8章 三關戰役4第23章 三關戰役19第87章 海運籌備
第104章 裁軍協議第45章 西行記第78章 偷天換日第79章 山那邊的國家第74章 意外發現第70章 水泊梁山第66章 重金懸賞第63章 遼夏結盟第23章 三關戰役19第44章 國安寺第105章 僞劣衝鋒舟第67章 術業有專攻第6章 十三太保第110章 靜坐示威第46章 宋脫協議第95章 榜樣的力量第12章 大宋皇家學院下第29章 偷書第57章 星秀出山第69章 元昊“兵敗”第50章 交通事故第56章 超級臨時工第62章 西夏態勢第64章 戰場風雲第62章 大宋皇家研究院第73章 僞劣燈泡第45章 西行記第98章 密謀第69章 全面剿匪第39章 李元昊的野望第11章 大宋皇家學院上第15章 衛樸拉投資第16章 起重器上第63章 瘋狂的石頭第54章 鐵路佈局第54章 鐵路佈局第19章 三關戰役15第1章 震回千年第21章 三關戰役17第62章 大宋皇家研究院第1章 震回千年第49章 報紙的威力第10章 找小三第37章 江陵疑案第11章 三關戰役7第15章 三個臭皮匠上第79章 山那邊的國家第71章 將計就計第18章 我們把皇后坑了第62章 西夏態勢第65章 神機營第90章 龜船第67章 術業有專攻第57章 提親第12章 大宋皇家學院下第48章 三黨構思第98章 興華兩案第84章 歪打正着第79章 山那邊的國家第27章 驚現超市第23章 三關戰役19第88章 回孃家第62章 大宋皇家研究院第99章 月餅第108章 王先由的絕招第42章 軍權第63章 瘋狂的石頭第56章 五年計劃第33章 戰後事宜第6章 東南研究中心下第73章 西北奠基第36章 應對之策第86章 憲政雛形第35章 活字印刷術第50章 驚現神棍第48章 道路與海鹽第26章 島國來人第74章 意外發現第74章 武爲止戈第104章 裁軍協議第61章 手雷問世第74章 彈簧引發的鬧劇第49章 結黨探索第6章 東南研究中心下第47章 結黨不營私第75章 空中運輸隊第14章 三關戰役10第91章 體溫計第84章 偶遇海盜第72章 元昊反攻第95章 榜樣的力量第15章 三個臭皮匠上第72章 虎頭蛇尾之戰第87章 宋初三先生第73章 西北奠基第106章 遭遇戰第60章 籌劃工業體系第8章 三關戰役4第23章 三關戰役19第87章 海運籌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