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 帝欲南巡

一一。口。口。口。

嘉靖四十一年除夕,爆竹聲聲辭舊歲。

裕王府中張燈結綵,禮花綻放,宮人們一片歡聲笑語,上至孟衝、馮保這樣平素互看不順眼的大太監,下至一般的太監宮女,臉上都掛着或是矜持,或是燦爛的笑容。總之一句話,大夥兒今兒個真呀真高興。

下人們高興,無怪乎因爲過年發了雙倍的賞錢銀子,還有三天的假期,這可是裕王開府十年來,從沒有過的好事兒;孟衝馮保們更有高興的理由一??現在的形勢一片大好。只要王爺能生出世子來,皇位就八九不離十了;王爺威武,已經有三個大肚子的妃子了,就不信三個裡還沒一個帶把的?到時候他們這些靠邊站的王府太監,可要雞犬升天嘍,起碼能當上實權衙門的總管,就算入司禮監不是夢啊。

但在王府花廳中,卻是一片肅穆。本來裕王將老師們請來共度春節,大夥兒難得心情放鬆,也全都興致頗高,還行酒令、對對子、猜燈謎,玩得不亦樂乎。但一個突如其來的消息,讓這種歡樂氣氛戛然而止,幾位師傅面面相覷,讓拿着個散子在那搖的裕王大感拘束。

他怏怏的擱下髓子小聲問道:“師傅們這是怎麼了?怎麼一下都不說話了?”

幾人互相看看,還是由高拱開口道:“王爺,皇上南巡這件事,非同小可啊

“父皇只是靜極思動吧?。裕王卻很理解嘉靖道:“打我記事兒起,父皇便一直沒出過京城,肯定冉壞了”。頓一頓小聲道:“當然。我也沒出過京

高拱等人聞言大汗,不知這位王爺整天都在想什麼,只好把他排除在討論圈子之外。

“怎麼好好的,突然要南巡了呢?”陳以勤一臉不解道:“這件事好生奇怪說着望向沈默道:“沈超人,你說這是怎麼回事兒?”自從祥瑞麒麟事件後,陳以勤心裡便服了沈默,但嘴上總是習慣性的帶些挑釁。

“知道的情況太少”。沈默搖搖頭道:“一時還沒法判斷便看看張居正道:“太嶽兄,你的直覺最厲害,不妨替大家猜猜看?。

“我覺着,跟皇上前段時間徵集方術法書有些關係”張居正緩緩道:“聽說最後一個叫熊顯的方士,用花言巧語迷惑了帝心,弄不好就是這個人攛掇的。”有個首相老師就是好,猜什麼都很準。

“對對對”陳以勤恍然道:“我也聽說了,那方士說自己是叔羨轉世,而皇上是帝營轉世,結果龍顏大悅,才直接封他爲三品銜的護國元師

“這不胡扯嗎?”高拱皺眉道:“什麼帝營、叔羨,都是死了幾千年的人了,魂都成灰了,鬼才相信哩”。

“皇上一定會相信的沈默這纔出言道:“讓大夥兒這麼一說,我覺着這回南巡已成定局了

“什麼?。衆人愕然道:“百官還沒勸諫呢,你這麼早就下斷言?。

“對我們來說,這是網知道的消息”沈默道:“可對皇上來說,卻是早已經深思熟慮,纔會放風出來讓我們知道的。”頓一頓,他低聲道:“你們想想,那可是五帝之一的帝譽啊!太嶽兄,單從這一點上,那熊顯可勝過你了。”

“帝學又怎樣?”話雖如此,衆人還是開動腦筋,仔細琢磨起來。

“原來如此!”還是寫慣了馬匹文章的張居正反應快,洗然道:“帝譽是黃帝的曾孫,頜殞的侄子,卻繼承了頜殞的帝位”。

讓他這一說,大家都明白過來,陳以勤道:“陛下定然愛死這種說法了”。

殷士瞻點頭道:“是啊,如此一來,皇上繼承了孝宗敬皇帝的大統,就更加理直氣壯了

“怕不止這麼簡單啊沈默輕聲道:“這件事,可能會影響到朝局

“是啊,皇帝出巡事關重大。”衆人點頭道:“確實會帶來很多變化。”

其實他們都沒明白沈默的意思,但這事兒不能說太細,他也沒有多說。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心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心一一一一

被皇帝欲南巡的消息一攪合,不知多少官員家的年夜飯都吃不成了,大臣們連夜上奏章,表明自己的態度。其中十之八九,是堅決反對皇帝出巡的。

不管派別如何,站何種立場,在皇帝南巡這件事上,態度都出奇的一致,那就是絕不同意????要知道這時候不比幾百年後,從北京到湖廣最快也得兩個月,何況皇帝出行,日行多少裡都是有定規的,加之這裡停停、那裡看看,遊覽一下自弓的大好江山、欣賞一下各地的風景名勝,五個月能到就不錯了。????到了地方也不可能馬上回來吧?休息、遊覽、茶祀,起碼又得兩個,月,所以最起州????,衆京裡就沒皇帝了六方今東南8禍,尚未平息;西譏地,近在輦接,萬一邊關告急、災民動亂,你這個拍板的不在家,豈不耽誤了國家大事?!

大臣們寫好了勸諫的奏章,雖然通政司現在不辦公,沒法通過官方的渠道送上去,一些年紀大的、官位高的,便先擱在一邊,等衙門重新辦公再說;但一些年輕氣盛的,被今年廣開言路所振奮的青年官員,卻等不到過完年,便不約而同來到西苑門外,口閣直接遞送奏章。

太監們也不敢怠慢,趕緊去萬壽宮請示嘉靖皇帝”年初燒燬的皇帝寢宮,在徐階的督促下,用從嚴世蕃家裡抄出來的銀子。終於在下雪前修建起來,沒有耽誤皇帝入住。

看着幾乎和從前一模一樣的宮殿,嘉靖龍顏大悅,下令加徐階少傅兼少師,升工程總監徐播爲工部右侍郎,以示褒獎。並將舊名“玉熙宮。改爲“萬壽宮”其心境、追求上的改變可見一斑。

皇帝昨日放出風去,就是想看看,大臣們對自己南巡是個什麼態度,想不到才大年初二,那些不懂事的傢伙,就跑到宮門外上書,顯然不會有什麼好態度。

嘉靖不耐煩的吩咐道:“把奏章拿進來,讓他們趕緊滾蛋,這夫過年的,就不能讓聯肅靜兩天?”。

太監們趕緊出去傳旨,過不多時抱着幾摞奏章回來了,皇帝問道:“都走了吧?”

領頭的黃錦輕輕搖頭,小聲道:“皇上,一個都沒走

“爲什麼?”嘉靖當時就拉下臉來,道:“難道他們想抗旨嗎?”

“回主子”。黃錦吞吞吐吐道:“他們說

“說什麼?”嘉靖不耐煩道。

“他們說,要等您的回話”黃錦小聲道。

“那就等着吧!”嘉靖黑着臉,看也不看那些奏章,便去偏殿跟熊顯修煉去了。

整整半日之後,皇帝纔回轉精舍,看看黃錦道:“還跪着呢?”

“是啊,主子黃錦輕聲應道。邊上的李芳擔憂道:“這正月裡滴水成冰,讀書人身子弱,可都凍壞了”待會兒入了夜更冷。萬一有個三長兩短,就太不吉利了。”

這話說到嘉靖耳朵裡了,他皺着眉頭罵道:“整天口口聲聲致君堯舜,這是致君堯舜嗎?我看是致君桀紂吧”。但還是坐回自己的蒲團上,隨手拿起本奏章來看。

便見那上面寫道:“臣知陛下一身,宗社所倚,雖風聞南巡,未必實行,然空穴來風,遠近震動。京師不安。故臣斗膽言事、澄清留言,以正視聽”

“竊以爲聖駕一發,扈從不止千騎,僕御役夫不止萬人;經臨地方,駐蹕處所,玉帛珍羞之物,所費不止數萬。諸郡邑非能神運鬼輸也,勢必括之民間,追呼四出,雞犬爲驚,供辦稍稽,鞭簍痛下。陛下仁慈,必不忍見子民蒙難若斯,所以南巡之說,必屬謠傳爾。

“又不獨此也,朝廷生一事,民間必多百弊。陛下駕出都門,則江、淅之民先困矣;陛下駕至金陵,則閩、廣之民先疲矣。明知乘輿未必至此,有司藉以科派,胥徒藉以乾沒,官濟其貪,吏行其詐。值承平之日猶且不可,況當僂寇流賊等攻劫之徐,井裡丘墟,村落偎燼,自畿內、山東、河南、漢陽、江南、嶺表之地,處處焦土,處處危機。幸賴九廟神靈,羣兇殲滅。然物力凋竭,元氣疾憊,正宜曲意撫接,尚恐驚魂未定,豈得以非事之勤滋黎民之懼也哉?所以南巡之說,必屬謠傳爾。

這兩段的意思是皇上出門,必然萬乘出動,天下勞擾。揀選扈駕錦衣衛、官軍,籌措夫馬錢糧,準備諸般御物,建造行宮席殿,修築道路橋樑,哪一樣不得耗費巨資?不得驅使役夫?方今國家稍定,民生疲敞,太倉匿乏,正是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的時候,你還好意思揮霍國庫銀子?

“臣猶未深言之也。昔秦皇滅六國、卻匈奴,威震遐荒,而博浪沙中未免副車之擊。雖陛下一舉一動,百神呵護,決無他虞,而人心難厭,恩意未享,舟車輦毅之下,保無包藏禍心者乎?方今心懷不軌之徒,睥睨神器,伺朝端爲喜戚者,每不在遠,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何況陛下乎?。

意思是,皇帝一身系天下安危,就該在老實在守衛森嚴的宮殿裡呆着,亂跑出去那麼遠,就是給你安排護衛,也不可能像在北京一樣,連只蒼蠅都飛不進來。百密總有一疏,萬一有小人圖謀不軌,可就太危險了。

嘉靖忍着怒火看完,翻到封面看那名字,乃是禮部郎中陸震聲。們哼一聲,將那奏章擱到一邊,他又連看幾本,基本都是同一論調,華一新鮮的,是太醫院御醫孫荷珍的,一位年輕的太醫,別出心裁的用醫道勸誡皇帝道:“養身、且,猶署燭然,室閉!則堅,風暴點則淚六陛下龍體新愈。甘圳將養,邇復不憚遠遊,冒寒暑、涉關河,膳飲不調,鰭簌無擇,誠非養生道也。況南方翠溼,尤易致病。乞念宗廟社稷之重,勿事鞍馬,勿事遠遊,就密室之安,違暴風之禍。臣不勝至願。

看完這本,嘉靖終於忍不住肝火升騰,猛地推翻了面前的奏章,怒氣衝衝的對太監們道:“看看他們說的,好像聯是那不帶國力的隋焰帝、不恤子民的商紂王一般”。說着面上浮現出憤懣的表情道:“聯幽居在這深宮中,二十多年不出京城,不就是怕花費太多、滋擾百姓嗎?現在聯老了,想在動彈不得之前,再看一眼我大明的錦繡江山,再去拜祭一次皇考皇批,難道這點心願過分嗎?。

太監們都走向着皇帝的,聞言自然連連搖頭道:“不過分,當然不過分聞訊趕來的陳洪幫腔道:“天下都是主子的,再說您又不是經常出去,偶爾巡幸九州,百姓們得見天顏,高興還來不及呢”。頓一頓道:“這就像老百姓招待客人,要是整天擺席自然吃不消,可只是逢年過節纔來那麼一回,誰家也不會砸鍋賣鐵

嘉靖深以爲然的哼一聲,陳洪見狀添油加醋道:“這些書呆子搞不清狀況就胡亂勸諫,根本不是爲了老百姓,不過是爲自己沽取直名罷了!”

聽到“沽取直名,四個字,嘉靖額頭的青筋跳動幾下,顯然被勾起了不愉快的回憶,對陳洪低喝道:“你現在就去宮門外,給那些沽名釣譽之徒最後通樓,讓他們立玄消失,半個時辰後,誰還敢留滯不走,就全給聯抓了!”嘉靖是有這方面經驗的,又補充道:“先把他們的名字記下來

陳洪領了聖諭,帶着二百多東廠番子,氣勢洶洶來到了宮門外。

大臣們見好容易宮門打開,出來的卻是東廠的人,心中不禁有些不安;又見陳洪開始挨個點名,更有些驚慌失措,不少人口吃起來,讓陳洪暗暗鄙夷,心道:“沒有楊升庵那些人的鐵膽,就別學人家堵門”。

待把所有人的名字都記下來,陳洪心說,我再加把勁,徹底把他們下走,便清清嗓子道:“爾等領!聖!諭!”

衆人的身子早就麻木了,聞言木然的跪下,底氣不足道:“臣等恭請聖安

“聖躬安”陳洪冷聲道:“皇上對陳洪說:“你現在就去宮門外,給那些沽名釣譽之徒最後通蝶,讓他們立匆消失,半個時辰後,誰還敢留滯不走,就全給聯抓了!”說完打量着這一百多號人的面色,果然個個小臉煞白,顯然是嚇壞了。他冷笑一聲道:“不想下半輩子生活不能自理,就趕快走吧,皇上的耐心是有限的。

他覺着,自毛說完這話。就應該嚇跑一半了,但事實讓他大跌眼鏡,一百多人竟然一個都沒走。

陳洪不由奇怪道:“還硬挺着幹什麼?怎麼家裡管不起飯,想去詔獄裡吃免費的?。又問了幾句,官員們沉默以對,顯然拒絕與他溝通。

他不是男人,也不是讀書人,永遠無法理解,對男人來說,面子是頂頂重要的,對讀書人來說,尊嚴比天還高。他的狂妄之言,讓這些年輕的官員心中憤怒,也下不來臺”要是就這麼灰溜溜走了,就坐實了“沽名釣譽之徒”今天本來的仗義爲國之舉,也就變成滑稽的醜劇了,這是他們萬萬無法接受的。

“點起線香來!”陳洪臉上掛不住了。咬牙道:“一株線香燃盡,誰要是還不走,別怪咱家不留情面了!”????他越逼,年輕的官員們就越逆反,望着面前巍巍的硃紅宮門,他們想起了昔日仗義死節的先輩們,大名至今仍被傳誦,那是多麼光榮吼??”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仗義死節,就在今日”年輕的官員們暗暗給自己打氣,一種維繫華夏千年不滅,名叫氣節的東西,便在許多人心中重生,,這是嚴嵩當國時,萬萬不會出現的場面。

當然也有想偷偷溜走的,卻被邊上人拉住,惡狠狠道:“誰敢臨陣脫逃,天下人共唾棄!”更有暴力者,惡狠狠的威脅道:“誰敢走打死他”。那些膽小者只好打消了逃跑的念頭,陪着大夥兒跪在西苑門前,等那線香燃盡的一玄。

劇情飛速展開中,,上個月的債,我沒忘了,這個月努力還上啊。實在是瑣事太多啊”抱歉抱歉。

第62節 傳說中的沈氏族學(中)第869章 暗算(上)第21節 大條了(下)第44節 第二道題(中)第863章 藩籬(中)第741章 民心似水(中)第337章 仁心妙手第750章 天下熙熙(下)第314章 藍道行第142章 化人灘第558章 理解萬歲第363章 強大的壞人是強大的,軟弱的強人是軟弱的第448章 都是高人第725章 亢龍有悔(下)第784章 東閣大學士(上)第757章 除夕——月窮歲盡之日(上)第487章 不如歸去第311章 激流洶涌第175章 大家都很煩!第537章 李娘娘第7節 沈家大院(上)第666章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第730章 東南攻略(下)第260章 解元回家第63節 傳說中的沈氏族學(下)第307章 夢裡不知身何處第742章 制勝之道(上)第887章 奪情風波(下)第916章 朕的江山朕做主!(上)第346章 御街誇官第270章 皇帝不糊塗第52節 李縣令(上)第48節 河中除樹(下)第229章 抱着你到天荒地老第557章 三諾!第17節 濟仁堂(中)第206章 願君得一有情人,白頭不相離第864章 會盟(中)第681章 天災人 禍第642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208章 風雨中……第240章 國家罪人第837章 隆慶新政(中)第731章 囚徒困境(下)第738章 運籌帷幄(上)第676章 歸鄉(下)第908章 瓊林天下(上)第523章 大家都愛孔夫子第736章 潤物無聲(中)第200章 解脫第259章 鹿鳴宴後第783章 廷推(中)第825章 相對無言(下)第8 九八章 日本(下)第744章 形勢逆轉(中)第135章 孤獨求敗第324章 出來混,遲早都要還!第456章 雨一直下第39節 海水不可斗量(下)第672章 本與末第724章 元亨利貞(中)第54節 李縣令(下)第883章 神鞭(上)第612章 傷離別第834章 時不我待(中)第904章 人從海上來(上)第154章 小戚第310章 無量天尊第779章 卷平岡(中)第863章 藩籬(中)第822章 絕殺(下)最終章共和上第337章 仁心妙手第650章 來自首輔的教導第238章 有志向的男人第836章 三雞報曉(中)第44節 第二道題(中)第669章 海上之城第836章 最後的亂鬥(下)第361章 狼狽爲奸的父子倆番外篇十年三第593章 大耳賊第194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316章 一飲一啄第237章 蓴鱸之思第808章 瓕蔘翳畞礟渋曓(上)第62節 傳說中的沈氏族學(中)第826章 會面(下)第603章 我來第852章 鄉愿(中)第622章 搶戲第914章 日升隆(下)第225章 小書童勇施美男計第30節 對(下)第121節 至一二二節 奪魁(上)第100節 小三元之縣試案首(上)第595章 上法場!第773章 狼犬滿街(上)第721章 五路財神殿(上)第563章 木牛流馬
第62節 傳說中的沈氏族學(中)第869章 暗算(上)第21節 大條了(下)第44節 第二道題(中)第863章 藩籬(中)第741章 民心似水(中)第337章 仁心妙手第750章 天下熙熙(下)第314章 藍道行第142章 化人灘第558章 理解萬歲第363章 強大的壞人是強大的,軟弱的強人是軟弱的第448章 都是高人第725章 亢龍有悔(下)第784章 東閣大學士(上)第757章 除夕——月窮歲盡之日(上)第487章 不如歸去第311章 激流洶涌第175章 大家都很煩!第537章 李娘娘第7節 沈家大院(上)第666章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第730章 東南攻略(下)第260章 解元回家第63節 傳說中的沈氏族學(下)第307章 夢裡不知身何處第742章 制勝之道(上)第887章 奪情風波(下)第916章 朕的江山朕做主!(上)第346章 御街誇官第270章 皇帝不糊塗第52節 李縣令(上)第48節 河中除樹(下)第229章 抱着你到天荒地老第557章 三諾!第17節 濟仁堂(中)第206章 願君得一有情人,白頭不相離第864章 會盟(中)第681章 天災人 禍第642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208章 風雨中……第240章 國家罪人第837章 隆慶新政(中)第731章 囚徒困境(下)第738章 運籌帷幄(上)第676章 歸鄉(下)第908章 瓊林天下(上)第523章 大家都愛孔夫子第736章 潤物無聲(中)第200章 解脫第259章 鹿鳴宴後第783章 廷推(中)第825章 相對無言(下)第8 九八章 日本(下)第744章 形勢逆轉(中)第135章 孤獨求敗第324章 出來混,遲早都要還!第456章 雨一直下第39節 海水不可斗量(下)第672章 本與末第724章 元亨利貞(中)第54節 李縣令(下)第883章 神鞭(上)第612章 傷離別第834章 時不我待(中)第904章 人從海上來(上)第154章 小戚第310章 無量天尊第779章 卷平岡(中)第863章 藩籬(中)第822章 絕殺(下)最終章共和上第337章 仁心妙手第650章 來自首輔的教導第238章 有志向的男人第836章 三雞報曉(中)第44節 第二道題(中)第669章 海上之城第836章 最後的亂鬥(下)第361章 狼狽爲奸的父子倆番外篇十年三第593章 大耳賊第194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316章 一飲一啄第237章 蓴鱸之思第808章 瓕蔘翳畞礟渋曓(上)第62節 傳說中的沈氏族學(中)第826章 會面(下)第603章 我來第852章 鄉愿(中)第622章 搶戲第914章 日升隆(下)第225章 小書童勇施美男計第30節 對(下)第121節 至一二二節 奪魁(上)第100節 小三元之縣試案首(上)第595章 上法場!第773章 狼犬滿街(上)第721章 五路財神殿(上)第563章 木牛流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