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0 名臣良主,知遇相逢

幾乎在一夜之間,長安城周邊就佈滿了王師大軍的各種旗幟,特別是在一些道路橋樑津渡附近,全都駐紮了數量不等的王師將卒。

大量的騎兵隊伍以灞上大營爲中心,向左右延伸開來,往來巡弋,彷彿兩條鐵臂緊緊包裹住規模宏大的長安城。

作爲隋唐兩朝國都,長安城的規模自不待言,而且各類城防設施建造的也遠比神都洛陽要周全且紮實。洛陽就連外郭城牆,都是在不久之前由宰相李昭德主持營建。

抵達長安城下的王師大軍已經有三萬之衆,自然不足以將長安綿長的外郭完全包圍起來,但是控制城門出口與周遭通道,震懾得城中亂民不敢大舉外逃自是綽綽有餘。

長安城紮實的城防建設,本來是拱衛城池安全的已達防線,現在卻成了限制民衆們自由出入的一大阻撓。

鬧亂時期原本把控各處城門的悍徒們已經統統不見了,出於對王師軍令的不信任,儘管接下來王師騎兵們不斷在繞城宣傳王師的賑撫策略,但還是有許多民衆們冒險出城潛逃。

在警告恫嚇無果之後,王師騎兵們也開始對這些逃散的民衆以殺止逃。

這方法雖然殘忍了一些,但卻很有效,城中那些還在猶豫不定的民衆們看到逃散的亂民被王師騎兵趕逐射殺、拋屍郊野,心裡想要冒險出逃的念頭也很快熄滅,只能困守城中,等待王師所約定的出城日期的到來,極大程度的避免了亂民出逃、撥亂四邊的情況。

與此同時,王師也並非只是一味的威令恐嚇,隨軍的力役與左近縣鄉所徵發來的鄉民們,已經奉命在主要城門外擇址修築營盤,用以收容稍後從城中退出的民衆。還有許多牛馬車具拖拉着糧食,運向各處營地。

王師的這些動作也並沒有向民衆們隱瞞,許多人站在城樓上就能看到相關的工程進度,特別在看到拉運糧草的車駕在郊野中所留下的深深車轍後,對於前程不免就有了更多的期待。

當然,王師之所以可以投入這麼多的物資賑撫,還是多虧了城中那些豪貴人家們慷慨解囊。

他們按照此前的約定,在城東灞上集糧十萬斛,但其實具體的數量還要更多。

因爲除了雍王派李湛所接觸的那些門戶之外,西京還有其他人家甚至兩市商賈們,在得知雍王大軍已經抵達灞橋後,也都動用了一些途徑,向王師捐輸了許多物資。

所以王師真正收到的物資頗爲充足,單單糧食就有十五萬斛之多。除了定亂需要直接用到的糧食,其他各種錢貨物資自然就歸入此次定亂王師的軍費中。

從西京這些豪貴們調度物資的效率看來,長安城中眼下雖然動亂嘈雜,但其實還是沒有觸傷到根本的秩序與積累。只要能夠妥善處理那些聚亂的民衆,秩序也能在短時間內重新建立起來。

這對整個長安城而言,也算是不幸中的一個好消息。起碼整個王師上下,對於此次定亂都頗持樂觀態度。

或許軍中還有一些不和諧的聲音,有一部分將士認爲雍王定亂的策略稍顯軟弱,畢竟將士軍功是要通過人命體現,而雍王明顯沒有要大動干戈的意思。

原本這些軍士們的渴功訴求,也是足以影響定亂計劃的一個因素。不過由於此前大軍駐在藍橋驛,雍王防患於未然,將軍紀進行了一番整頓,從而加強了對整支大軍的掌控,所以這方面倒不足爲慮。

至於後路趕上來的一些文官員佐們,對雍王的定亂策略則就表示擁戴與支持。畢竟他們作爲政務型官員,讓亂地儘快重新歸治纔是事功的體現。

像是作爲開元名相之一,已經擔任雍州牧官佐的宋璟,在大營會議中便毫不掩飾對這一定亂策略的擁戴:“西京此亂,根源本不在於士民奸猾,而在於政令刻薄,官府乏人主持,大戶無稱鄉德!殿下以仁治亂,而非以暴虐民,正是對症入藥,以道除疾!

西京久爲帝宅,宗廟所在,世道豈有血浴宗廟而稱功者?朝廷所以遣用殿下,便在於殿下宗家貴胄、時譽隆著,前以雷霆之威誅除朝奸,今以仁德之法播治小民。剛柔並具,不損於威,不折於德,家國誠是得人,士民誠是大幸!”

如果不是對宋璟的秉性還算有些瞭解,李潼還以爲他又招攬了一個小舔狗。世道名臣他是見過不少,但立場上都不乏衝突,此際聽到宋璟對自己評價這麼高,老實說心裡還是有點美滋滋的,越看越覺得宋璟實在順眼。

不過話說回來,宋璟也的確風度不凡,三十出頭的年紀,身高將近六尺,面目方正端莊,動靜俱有法度,雖然還穿着卑品蛤蟆皮官袍,但或坐或立,讓人不敢小覷、不敢失禮。

像是一些不拘小節的將領,在面對宋璟的時候都下意識端正態度,言談舉止都不敢過於鬆懈。

李潼也不免有些好奇,這樣一位好同志,長得又端正,說話也好聽,怎麼唐玄宗對其還不怎麼看得上眼,晚年還頗有怨氣的評價宋璟是賣直取名。

早在神都洛陽的時候,宋璟便由姚元崇舉薦任事,不過當時李潼事務繁忙,還沒有機會跟宋璟深入交談過。不過對於宋璟的能力,倒是不需要懷疑,房杜姚宋那都是聽慣了的歷史名詞。

儘管眼下宋璟在官場中還是一個小字輩,乏於歷練,不過李潼也沒打算直接將之安排在顯重高位。更何況宋璟對自己的意趣領悟很深,自然要給年輕人歷練表現的機會。

所以李潼便決定由宋璟暫領行營司馬事,負責主持對西京亂民們的賑撫工作。

宋璟得此任命,一時間也是大喜,起身作拜道:“卑職一定不負所用!但受命之前,斗膽還請殿下一言。此次西京動亂,波及民衆實多,想要從速規整,不可不廣用民力。

而且西京鄉人久慕王化,驟然興亂,衣食之疾或能錢糧緩解,但道義崩塌則難速治收效,或仍有乍驚乍動之患。若能募取民中曉知大義、兼具才力者,授以胥徒之事,既能助補眼前,也能收撫心之效。”

聽到宋璟打算招募一部分民中才力、以民治民,李潼不免有些猶豫。

這樣的想法,他其實也考慮過,但還是覺得有些不妥,畢竟西京這些民衆們無論有什麼苦衷,作亂乃是確鑿的事實。

不以殺止亂、加以嚴懲,已經算是網開一面了,可如果直接把他們招募爲胥員,這不免會給人造成一種錯覺,想發達、先作亂然後再等招安。

而且,他已經打算將故衣社從暗處轉向明處,進行行政收編,應該是能收到相當一批的基層人才。或許不排除野有賢遺的情況,但相對而言,他自然更加信任他故衣社社衆。

“這件事,有待商榷,如果有什麼才用疾困,先從別者找補,貿然啓用亂民野才,還是過於冒進了。”

想了想之後,李潼便回答道。

提議遭到否決,宋璟也不氣餒,但還是繼續說道:“殿下所慮,不失深刻,但若能令式嚴謹、考選周全,此法也不失從宜。此番行軍,確是士力廣備,但若講到深知鄉情,終究還是此方鄉民更勝。

若無土人治事,重複鄉序不能確保周全。殿下用計宏深,應不滿足於只治表裡之疾,想要深入膏肓,鄉士不可不用。西京土、客之困深重,若只擇用土人大戶,難免有失中正之治。”

李潼聽到這話,心緒倒是微微一動。他此前主要還是着眼於西京的階級矛盾,大戶宅田豐美,小戶無立錐之地。而宋璟卻更進一步,講到了西京這裡土人與客民之間的矛盾。

土人就是當地在籍民衆,客民則就是那些破產失地的流民們。西京此次鬧亂,客民在當中佔了很大的比例。這個問題如果不加以重視,未來也難稱長治久安。

雖然故衣社本身也覆蓋了一些客民羣體,但主要還是那些失地的府兵們,這在整個客民羣體中所佔的比例並不太大。畢竟關內存在着許多地少人多的窄鄉,失地流亡的普通民衆們同樣不少,這也是需要重點關注的社會問題。

“取用之法,務必要縝密周全,德與纔不可偏重一者。”

李潼並不打算招納太多關隴勳貴子弟進入到他對關中的統治中來,所以對寒士中的人才也要加大選拔的力度。這件事早晚都是要做的,既然宋璟如此堅持,不妨先試一試。效果要是不如預期,那就先停一停。宋璟在史書中便有識人擇人之名,隨才授任,刑賞無私,李潼也不免期待他能給自己一些驚喜。

聽到雍王答應了自己的請求,宋璟一時間也是喜出望外,連連表示道:“卑職絕不辜負殿下信用!”

他年紀不高、資望淺薄,在雍王門下受命的時間更短。但雍王殿下卻能給予他如此信任,一時間宋璟心裡也是充滿感激,暗下決心一定要做好雍王所交代的事情!

0967 學士思苦,有家難歸0967 學士思苦,有家難歸0324 寶藏仍未枯竭0397 中使登邸,移取譜牒0746 河東空虛,無兵備亂0204 誰都別惹我0784 告令天兵,卸甲歸國0374 左千牛衛大將軍0670 王教昌明,我亦渴慕0272 阻義者,雖死不道0024 神皇鑑詩0985 四十蔭授,科舉早達0523 助吾事者,賜之以帛0303 當街殺奴,鞭刑酷吏0420 親徒齊聚,環拱宸居0656 君臣不容,兵戎相見1003 修河勸學,大治河北1050 亂社稷者,罪惡滔天0574 巨貨誘人,貪心難遏0790 孝傑一生,唯恐負義0842 聖躬永健,長享此國0416 此夜良宵,身心俱付0432 達則兼濟天下0495 天家情濃,愛屋及烏1033 當戶窮吠,於事何益0985 四十蔭授,科舉早達0821 賊亂事小,無虐下民0995 春夢錯發,徒恨孽血0908 凡所興世,必有明君0184 洛陽女兒行0361 唐家正統,人各有見0953 天神難庇,蕃主出逃0926 老將入朝,執筆修典0790 孝傑一生,唯恐負義0257 羣伎色藝,計麻爲優0590 故隋兵道,遺澤後世0356 城南話別,著新寄意0097 壯力當賞0009 聖心取捨0262 謀殺河東王0266 生人易惑,鬼神難欺0929 忠勤王命,嫉惡如仇0527 故衣義舉,功存百姓0208 泥銷玉樹,人道所悲0957 六尺之勇,何懼踏營0390 韋娘事露,懷義忿聲0621 軍頓雄堡,青海可望0988 典刑在德,不唯輕重0312 本錢自收,一本萬利0395 王戲閒苑,殿中選妃0697 治漕稱善,前惟耀卿0377 整頓府事,潁川忍讓0742 蓮花六郎,生吞珠花0601 選募遊弈,跨嶺殺蕃0479 雷霆手段,慈悲心腸0043 進學內文學館0286 竇七暴斃0133 太平歸邸0509 捐盡封戶,爲國卻賊0582 號令諸族,討滅不臣0307 南望老人星0955 聖人萬勝,長安沸騰1007 釋奠禮成,齒胄爲繼0640 玄暐橫死,殺機四伏0808 三原縣子,妻兒同榮0785 監國元嗣,仁恩普施0690 王爲我使,贈爾富貴0921 御駕親征,收復青海1047 奪河據蜀,進退有據0281 牡丹花下死0536 從此以往,不負蒼生0421 攸寧設局,千騎營變0572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0521 西京動盪,百坊互攻0609 洮水激戰,細封覆亡0658 蕃女東來,元振愁計1016 逝者難追,頻念傷神0240 少陵原逢故0183 門庭煊赫,車水馬龍0826 逃人不追,大開武舉0601 選募遊弈,跨嶺殺蕃0096 勇宦楊思勖0123 兵事再興0484 潞王自退,雍王歸宗0748 臨河布武,待時以進0381 媽寶裴光庭0310 才堪宰輔,資望未及1031 癰疽之疾,剜骨不痛0313 慈愛如春風溫暖0569 可汗暴虐,蘸血食餅0175 索性以身相許0951 積魚城危,軍神命殞0091 恩賜瑞物0343 女人的報復0507 中軍議事,諸將思歸0373 君恩浩大,九死難報0310 才堪宰輔,資望未及0687 九曲爲聘,吐蕃略土0029 李氏爲上0405 都水使者,畿內藏丁
0967 學士思苦,有家難歸0967 學士思苦,有家難歸0324 寶藏仍未枯竭0397 中使登邸,移取譜牒0746 河東空虛,無兵備亂0204 誰都別惹我0784 告令天兵,卸甲歸國0374 左千牛衛大將軍0670 王教昌明,我亦渴慕0272 阻義者,雖死不道0024 神皇鑑詩0985 四十蔭授,科舉早達0523 助吾事者,賜之以帛0303 當街殺奴,鞭刑酷吏0420 親徒齊聚,環拱宸居0656 君臣不容,兵戎相見1003 修河勸學,大治河北1050 亂社稷者,罪惡滔天0574 巨貨誘人,貪心難遏0790 孝傑一生,唯恐負義0842 聖躬永健,長享此國0416 此夜良宵,身心俱付0432 達則兼濟天下0495 天家情濃,愛屋及烏1033 當戶窮吠,於事何益0985 四十蔭授,科舉早達0821 賊亂事小,無虐下民0995 春夢錯發,徒恨孽血0908 凡所興世,必有明君0184 洛陽女兒行0361 唐家正統,人各有見0953 天神難庇,蕃主出逃0926 老將入朝,執筆修典0790 孝傑一生,唯恐負義0257 羣伎色藝,計麻爲優0590 故隋兵道,遺澤後世0356 城南話別,著新寄意0097 壯力當賞0009 聖心取捨0262 謀殺河東王0266 生人易惑,鬼神難欺0929 忠勤王命,嫉惡如仇0527 故衣義舉,功存百姓0208 泥銷玉樹,人道所悲0957 六尺之勇,何懼踏營0390 韋娘事露,懷義忿聲0621 軍頓雄堡,青海可望0988 典刑在德,不唯輕重0312 本錢自收,一本萬利0395 王戲閒苑,殿中選妃0697 治漕稱善,前惟耀卿0377 整頓府事,潁川忍讓0742 蓮花六郎,生吞珠花0601 選募遊弈,跨嶺殺蕃0479 雷霆手段,慈悲心腸0043 進學內文學館0286 竇七暴斃0133 太平歸邸0509 捐盡封戶,爲國卻賊0582 號令諸族,討滅不臣0307 南望老人星0955 聖人萬勝,長安沸騰1007 釋奠禮成,齒胄爲繼0640 玄暐橫死,殺機四伏0808 三原縣子,妻兒同榮0785 監國元嗣,仁恩普施0690 王爲我使,贈爾富貴0921 御駕親征,收復青海1047 奪河據蜀,進退有據0281 牡丹花下死0536 從此以往,不負蒼生0421 攸寧設局,千騎營變0572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0521 西京動盪,百坊互攻0609 洮水激戰,細封覆亡0658 蕃女東來,元振愁計1016 逝者難追,頻念傷神0240 少陵原逢故0183 門庭煊赫,車水馬龍0826 逃人不追,大開武舉0601 選募遊弈,跨嶺殺蕃0096 勇宦楊思勖0123 兵事再興0484 潞王自退,雍王歸宗0748 臨河布武,待時以進0381 媽寶裴光庭0310 才堪宰輔,資望未及1031 癰疽之疾,剜骨不痛0313 慈愛如春風溫暖0569 可汗暴虐,蘸血食餅0175 索性以身相許0951 積魚城危,軍神命殞0091 恩賜瑞物0343 女人的報復0507 中軍議事,諸將思歸0373 君恩浩大,九死難報0310 才堪宰輔,資望未及0687 九曲爲聘,吐蕃略土0029 李氏爲上0405 都水使者,畿內藏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