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2 獨不見,自惶恐

龍門別業莊園正廳很有特色,前後左右並有五處廳室攢建而成,後廳作爲主人起居短作休息,前廳則是門僕導引賓客,中間三廳一體打通。

由此可見這莊園原本的主人薛紹日常也是賓客盈門,雅好集宴。如今雖然已經故人不再,但繁華景態卻遠勝往昔。

李潼與薛崇訓併入後廳,而後便聽中廳裡多有人語歌唱聲,所唱最多自然就是少王新作《少年行》。

眼見少王行出,賓客們紛紛起身見禮,李潼笑着拱手致意,走入中席。滿堂賓客足有數百之衆,除了常作往來的故人之外,也有許多新面孔,比如同樣詩名極高的宋之問、文昌省左史東方虯,在館學士富嘉謨、員半千之類。

滿堂賓客,有的認識,有的則不認識,交遊廣闊的喬知之主動充當知客,向少王介紹新來的賓客。等到衆人都混個臉熟,喬知之不乏感慨道:“大典在即,朝野士流悉赴龍門,大王廳堂所聚可謂錦繡過半!”

這話也決不誇張,都邑權貴各家多有先到龍門提前聚宴時流,有許多已經周遊別家門庭幾處,但所過諸宴,但還真沒有比得上河東王門庭熱鬧的。

論及權勢,河東王不算最高。單單在龍門周邊便有宰相岑長倩、楊執柔包括武承嗣各自設宴,跟那些南高官官們相比,河東王貴則貴矣,但卻勢力仍遜。

不過若講到時下士林中的影響力,那些宰相們還未必比得上如今的河東王。

一則河東王主持修編禮典,多舉士人,許多懷才不遇之人都受其賞薦。而且剛剛舉行過的諸科制舉,也讓時人見識到河東王的識鑑之名,前後諸科取士二三十衆,單單在不同場合受到河東王賞識禮待的便有半數之多。

這樣一個比例可以說是驚人,也因此有許多人便以能獲得河東王一二評語爲榮。

對於這一個名聲的獲得,李潼也實在不好明說,他哪裡靠的是眼睛啊,都是實打實的財貨砸出來的。除了張說等寥寥幾個他知道的人之外,其他的無非隨大流來過王府幾次。所以這個準確率,也都是接客量捧起來的。

李潼也不是沒有遺珠之憾,比如大器晚成的張柬之,應舉賢良方正名列第一,六十多歲的年紀終於死水微瀾,得授監察御史。大概是跟年輕人玩不到一塊去,就沒有來過王府做客。

賓客盈門的另一個原因,那就是少王詩名雄壯了。故篇《洛陽女兒行》,隨着時間的發酵早已經風靡兩京,以至於成爲神都風月場中評價伶人歌樂技藝的曲目之一。更不要說今日傍晚,新歌一曲萬衆從遊的壯觀場面。

所以眼下廳中所論主要還是少王新作的《少年行》,文人難免耿介孤傲的作風,儘管當面討論,也並非盡是美言,不乏人直言這篇新作有失莊雅詩趣的弊病,多市井俗味,大不如少王此前諸篇的才情。

更有甚者,更說前篇意淺氣浮,可取者唯尾聯“落花踏盡遊何處,笑入胡姬酒肆中”而已。

李潼對此倒也不覺意外,事實上李白《少年行》三首,本就頗受人質疑作者。特別與王維《少年行》比起來,能夠並論的唯第二首兩聯四句罷了。不過就算是市井言,也自有其受衆。他寫出此篇,本也不是準備讓士林衆口誇好。

喬知之擔心少王才高氣盛,作爲一個暖場的高手,連忙轉移話題,指着沈佺期笑道:“日前沈學士寄我《獨不見》古調,氣韻豐美,幾追大王《洛陽女兒行》,不知諸位可有雅趣共賞?”

廳中衆人聞言後俱都提起了興致,少王舊篇風靡一時,在場不乏人愛此詩情、各擬新作,但作類比之後,更覺少王詩情難追,各藏拙作羞於示人。此刻聽到喬知之如此評價,心中自然好奇。

李潼聽到這話後,也看了一眼不乏矜持笑容的沈佺期,心裡不免一樂。沈佺期《獨不見》其實他早就抄出來了,只是隨着交情日深,不好拿來就用,沒想到在自己的刺激下,居然提前寫了出來。

在衆人呼喊聲中,喬知之便當衆吟唱起來,首聯歌出,已是滿堂喝彩,全詩唱畢,讚賞聲更是不絕於耳。

李潼在席中也是鼓掌喝彩,不吝誇讚,這一首《獨不見》作爲沈佺期代表作之一,水平自然是極高。真要論到技巧的應用,其實還要勝過王維《洛陽女兒行》。畢竟王維少年習作,勝在立新,卻還遠未達到其人巔峰時期的水準。

“可憾辭曲譜定,不能再復舊日王府羣聲並議的佳話。”

喬知之吟唱完畢後,不乏遺憾的感慨說道。

席中宋之問卻笑語道:“要復舊事,確也不難。《獨不見》樂府舊題,所制非一。今日在堂諸衆風采不遜舊日,何妨各擬新辭試協?”

說話間,他又望向少王:“日前未有臨席應教,引爲大憾,不知今日是否有幸能從教大王?”

李潼臉上笑着,心裡卻在暗罵宋之問這傢伙,看着倒是人模狗樣,果然狗嘴裡吐不出象牙,居然給他搞突然襲擊!

略作沉吟後,他擡手喚來楊思勖耳語一番,然後才又望向躍躍欲試衆人:“集衆弄雅,生人樂事。諸位但有才情勃而欲彰,玉成佳話,更待何時!”

衆人聞聽此言,一個個也都心念飛轉,各向王府奴婢討要紙筆,便臨席吟佔起來。

不多久,楊思勖去而復返,身後隨行十多名奴婢,各託珠玉錦繡美器,一一陳設堂中,一時間堂中珠光耀室,寶氣橫溢,很是引人關注。

“俗物陳設,非爲迷情。華彩之物,邀以珠璣之辭。千金易得也,令才實難求,堂設諸物,只待諸位垂手揀取!”

此言一出,堂中又響起一片譁然喝彩聲,浮華眯眼,誰能淡定?

李潼一方面也是被他姑姑刺激到了,一方面此類珠寶器物實在不缺,留在家裡也沒啥用,又不好拿出去典賣,畢竟都是南市豪商們送來打廣告的東西,所以趁着這個時機擺設出來湊興。

“宋學士新列客席,未知雅好如何。並設諸物,專供揀取。”

你不是要給我搞突然襲擊?如果稍後你的詩作不能獲得滿堂喝彩,看你丟臉不丟臉。

宋之問聽到這話,神情也是略有一滯,他雖然也自負詩才,但若說短時間內便作出一首可比沈佺期苦心之作的佳篇,也實在沒有這樣的信心。

“大王不愛華器愛華篇,慷慨豪爽,令人景仰。未知此中可有真愛雜設,如果不能妙筆留之,怕要難免失物之憾啊。”

李潼聽到這話,心中更加確定這老小子今天就是來找茬的。他如果說裡面沒有自己的心愛之物,那擺出來的都是二流貨色。如果自己不加入進來,又要被人譏笑怯才舍物。

宋之問的確也是存的這個主意,他此前受武氏請託,要參與太平公主降嫁禮事爲武家助威,但少王近來風頭難扼,也讓他有些擔心。屆時如果雙方所邀才流太不對等,不獨武氏難堪,宋之問也要大受所累。

他也不求能夠壓得過沈佺期,但在稍後能夠勝過少王一籌,就算是達到目的了。

略作沉吟後,李潼擡手吩咐楊思勖取來紙筆,先對宋之問笑一笑,然後提筆便寫了起來。今日之事,他的確有些措手不及,陳設珍貨,一個目的也是爲了拖延時間。

現在心裡已經有了一點譜,或許不能壓過沈佺期的詩作,但若弄一佳篇壓過宋之問,並不困難。

宋之問見少王提筆,眉梢頓時一揚,自己便也提筆細吟起來,剛剛落筆首聯,卻見少王已經放下了手中的毛筆,正在微笑望着他。

眼見這一幕,宋之問心裡略有侷促慌亂,但很快便調整心態,心無旁騖的專注於自己案上紙筆之間。

李嶠、沈佺期、員半千等幾人並不參與戲弄,被衆人推爲直案。眼見少王詩成,心裡也都暗暗稱異。

待到奴婢將少王詩作呈上,見是五言古意,也並不感覺意外。《獨不見》本就樂府舊題的五言怨歌,沈佺期七言定律是比效少王的《洛陽女兒行》,且精心專擬多日,自然不能比這種逢場作戲的應和。

幾人閱讀過少王作詩,各自面色有異,沈佺期更忍不住對少王做一個拱手的動作,只是爲了免於打擾堂中旁人而沒有發聲,但旁人也能看出這是對少王表示佩服。

之後陸續有人呈交詩作,李嶠等人便也認真品評起來,依照各自看法批註分等。那些完成詩作的人都昂首望向上案,卻見那些分類的詩作中,沒有一篇能夠列於少王詩列,心中失望之餘,不免更加好奇。

0845 情義可賞,爲我娛親0223 軟飯香糯0218 銀青光祿大夫0103 府佐諸衆0452 人既不存,需留清白0295 無妄之災0527 故衣義舉,功存百姓0182 不堪回首的情事0593 殿下高潔,淺俗難蔽0580 犯我疆土,片甲不留0639 王法煊赫,宇內無敵0273 男兒有淚不輕彈0727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0154 宰相入刑0544 先王仁義,前緣早定0065 人情難測0183 門庭煊赫,車水馬龍0550 修身之巧,不遜名儒0764 皇命驅使,殺賊有功0615 赤嶺貫通,大軍可入0066 猶歌前代功德0847 仁願立朝,不容孝傑0262 謀殺河東王0736 長情在守,不爭短愉0976 盛世文娛,寓教於樂0363 新的班底0685 廬陵器小,不能守國0132 老馬不行,非是良驥1009 今月照古,天涯此時0022 萬古愁難銷0701 幽州都督,東夷都護0573 狼騎入谷,唐軍棄城0042 能奏《武媚娘》否0962 祖宗功偉,萬世不祧0296 通泉縣大街痞0574 巨貨誘人,貪心難遏0640 玄暐橫死,殺機四伏0567 河谷血戰,兒郎英武0040 內教坊伶人0439 踏破白馬寺0449 代王出都,妖氛彌盛0698 唐家故澤,歸於雍王0471 先謁聖皇,再論後事0578 伏屍遍野,賊酋膽寒0737 豫王西行,祭拜皇陵0726 明主恩遇,指點迷津0615 赤嶺貫通,大軍可入0559 財助人勢,百業將興0320 高句麗遺民0287 靈前敲詐0169 酷吏授首0494 纔不配位,必受其殃0804 三長入蕃,編戶齊民1026 倭使入朝,懇請封命0118 從子昌嗣0791 唐業存亡,河北相關0487 潞王殘暴,人勢難欺0735 千般柔媚,俱獻夫郎0010 悲慘的一家人0848 大將薨逝,北疆不安0601 選募遊弈,跨嶺殺蕃0012 耶耶的召喚0403 凶逆作惡,宰相罪大0977 三省六部,國朝豐碑0751 突厥退走,契丹反唐0586 雍王勇健,使人心折0677 茶馬商貿,西康爲國0889 人間遠我,我親人間0183 門庭煊赫,車水馬龍0253 勿謂新王不死0072 天賦異稟0749 山南房州,廬陵王城0203 奔跑的大王0161 宰相薦才0885 邪緣不斷,和親不成0058 薛師懷義0860勢有強弱,絕不待斃0599 赤嶺爲界,阻敵阻我0491 趨炎附勢,名門羞恥0670 王教昌明,我亦渴慕0680 食祿半生,所待捐身0417 搶位政事堂0829 千古義宦,再造之恩0123 兵事再興0237 當街陳戈,後院操兵0678 狄公顯貴,家宅不寧0939 黃泉路遠,情深不懼0740 北衙軍壯,聖人不朝0311 分權不可,集權應當0362 代王舊罪,依稀可引0059 生人探幽0308 吾皇萬萬歲0429 世事詭譎,父子分道0131 與衆不同的大王0913 壯烈能狂,無勇忍耐0261 不欺少年窮0353 勢術門庭,自非良配0540 關中雖險,不復天府0990 名臣欺世,子嗣無能0127 少王有毒(求首訂!)
0845 情義可賞,爲我娛親0223 軟飯香糯0218 銀青光祿大夫0103 府佐諸衆0452 人既不存,需留清白0295 無妄之災0527 故衣義舉,功存百姓0182 不堪回首的情事0593 殿下高潔,淺俗難蔽0580 犯我疆土,片甲不留0639 王法煊赫,宇內無敵0273 男兒有淚不輕彈0727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0154 宰相入刑0544 先王仁義,前緣早定0065 人情難測0183 門庭煊赫,車水馬龍0550 修身之巧,不遜名儒0764 皇命驅使,殺賊有功0615 赤嶺貫通,大軍可入0066 猶歌前代功德0847 仁願立朝,不容孝傑0262 謀殺河東王0736 長情在守,不爭短愉0976 盛世文娛,寓教於樂0363 新的班底0685 廬陵器小,不能守國0132 老馬不行,非是良驥1009 今月照古,天涯此時0022 萬古愁難銷0701 幽州都督,東夷都護0573 狼騎入谷,唐軍棄城0042 能奏《武媚娘》否0962 祖宗功偉,萬世不祧0296 通泉縣大街痞0574 巨貨誘人,貪心難遏0640 玄暐橫死,殺機四伏0567 河谷血戰,兒郎英武0040 內教坊伶人0439 踏破白馬寺0449 代王出都,妖氛彌盛0698 唐家故澤,歸於雍王0471 先謁聖皇,再論後事0578 伏屍遍野,賊酋膽寒0737 豫王西行,祭拜皇陵0726 明主恩遇,指點迷津0615 赤嶺貫通,大軍可入0559 財助人勢,百業將興0320 高句麗遺民0287 靈前敲詐0169 酷吏授首0494 纔不配位,必受其殃0804 三長入蕃,編戶齊民1026 倭使入朝,懇請封命0118 從子昌嗣0791 唐業存亡,河北相關0487 潞王殘暴,人勢難欺0735 千般柔媚,俱獻夫郎0010 悲慘的一家人0848 大將薨逝,北疆不安0601 選募遊弈,跨嶺殺蕃0012 耶耶的召喚0403 凶逆作惡,宰相罪大0977 三省六部,國朝豐碑0751 突厥退走,契丹反唐0586 雍王勇健,使人心折0677 茶馬商貿,西康爲國0889 人間遠我,我親人間0183 門庭煊赫,車水馬龍0253 勿謂新王不死0072 天賦異稟0749 山南房州,廬陵王城0203 奔跑的大王0161 宰相薦才0885 邪緣不斷,和親不成0058 薛師懷義0860勢有強弱,絕不待斃0599 赤嶺爲界,阻敵阻我0491 趨炎附勢,名門羞恥0670 王教昌明,我亦渴慕0680 食祿半生,所待捐身0417 搶位政事堂0829 千古義宦,再造之恩0123 兵事再興0237 當街陳戈,後院操兵0678 狄公顯貴,家宅不寧0939 黃泉路遠,情深不懼0740 北衙軍壯,聖人不朝0311 分權不可,集權應當0362 代王舊罪,依稀可引0059 生人探幽0308 吾皇萬萬歲0429 世事詭譎,父子分道0131 與衆不同的大王0913 壯烈能狂,無勇忍耐0261 不欺少年窮0353 勢術門庭,自非良配0540 關中雖險,不復天府0990 名臣欺世,子嗣無能0127 少王有毒(求首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