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悟人生

孫爲民一邊仔細的觀察着陰曹地府,一邊自己琢磨着什麼。畢竟他是頭一次下來,對陰曹地府這個人人談之色變的地方,他也曾經恐懼過,更做過很多無聊的猜想。但下來一看才發現,這裡和陽間是那麼的相象,一樣的忙忙碌碌,一樣的平平淡淡。要說哪有不一樣的地方,那就是人們的心情吧,應該說的陰魂的心情纔對。悲傷?恐懼?絕望?也許都有,也許又都不是。

是啊,生離死別固然可怕,人人都有着強烈的生存渴望,當生已成爲過去,那難免就會恐懼。完了就親情,那一種依賴吧也可以說是渴望。不管是付出還是索取,要的只是心靈上的寬慰,追根到底爲的還是滿足自己情感,得不慰祭的心靈悲傷是再所難免的。絕望是一種放棄,但沒真正的意義上的絕望存在,心無一念是不可能的,最不濟的人也知道追求死亡吧,不是嗎?

孫爲民苦苦思考着這個混亂的問題,他發現陰魂們的臉上表情是那麼複雜,可以說無法解讀。那是一種赤裸裸的感覺,放眼望去看到的盡是無力與蒼白。孫爲民明白了他們的感受,那就是裸露。每個人都有秘密,在陽世的時候,我們可以把秘密小心的藏起來,就在心底,藏的很安全。不用擔心會讓誰偷去,世上雖有偷心賊,那卻沒有偷秘密的賊,因爲能偷到的東西就不能再稱之爲是秘密了,那只是過往,一段經歷而已。也就是說,除了自己以外再沒有人知道的事情,那才能稱的上是秘密。不用問,能保存的這麼完好而又不讓人發現的東西,一定都是些絕不能對外人道的事情,比起那些天上地下所謂的‘天機’,藏在人們心底的這些秘密也許更重要,埋藏的也更好。

但現在的情況不是太妙,到了最後算帳的時候了,秘密都需要拿出來清算,你無法選擇願不願意。每一個陰魂都在等待,等待着讓人赤裸裸的洗淨,清算,完了就是從頭開始。這纔是世間最可怕的事情---找回自我,找回那個清清白白的嬰孩。

孫爲民感嘆,人生在世只是匆匆數十載,但在凡塵路上我們的改變卻是那麼的多,當我們想要洗清這一切的時候,人心啊!你可能經受的住那回眸一望?

孫爲民不願再看到這一切,他儘量不去‘偷聽’那些鬼差們對陰魂的問責。他緩步走出了司府,但並不敢遠去,只是站在司府門前舒緩着自己的心情,自嘲道“孫爲民啊孫爲民,現在知道難得糊塗也是一種幸福了吧?”

就在孫爲民感慨的時候,一位老太太走了過來,對孫爲民開口道“凡塵苦短,庸人自擾,還是喝上我一杯茶吧,保你脫得苦海”

孫爲民一聽,就知道孟婆神來了,心裡覺得好笑尋思“這孟婆現在也需要搞推銷了?她好象一直是強買強賣的吧.....”想雖這樣想,但孫爲民可不敢開神差的玩笑。馬上客氣道“孟婆神可好,小的見禮了”說完很恭敬的給孟婆作了個揖。

這孟婆可有些來歷,據說,她老人家生於西漢時代,自小研讀儒家書籍,長大後,開始唸誦佛經。她還在世時,從不回憶過去,也絕不想未來,只是一心一意地勸人不要殺生,要吃素。一直到她八十一歲,依然是處女之身。她只知道自己姓孟,於是人稱她爲“孟婆老奶”。

後來,孟婆老奶入山修行,直到後漢。因爲當時世人有知前世因者,往往泄露天機,因此,上天特命孟婆老奶爲幽冥之神,併爲她造築醧忘臺。在《閻王經》中說,鬼魂在各殿受過刑罰後,依序解送至下一殿,最後轉押至第十殿,交付給轉輪王。第十殿掌管鬼魂投生,凡被送到這裡來準備投生的鬼魂,都會先被押到由孟婆神所掌管的醧忘臺下灌飲迷湯,讓鬼魂們忘卻前生。

相傳孟婆湯的做法,先取在十殿判定要發往各地做人的鬼魂,再加入採自俗世的藥材,調合成如酒一般的湯,分成甘、苦、辛、酸、鹹五種口味。

凡是預備投生的鬼魂都得飲下孟婆的迷魂湯,如有刁鑽狡猾、不肯喝的鬼魂,它的腳底下立刻就會出現鉤刀絆住雙腳,並有尖銳銅管刺穿喉嚨,強迫性的灌下,沒有任何鬼魂可以倖免。

關於這醧忘臺孫爲民知道的不多,只是在從典籍上看到過這樣的記載“醧忘臺居十殿冥王殿前六橋之外。甚高大。四圍廊房一百零八間。向東甬道僅闊一尺四寸。孟婆神設盞於此。使人飲湯,以忘前生之事。”孫爲民觀望了半天也沒發現這樣的建築。

孟婆見孫爲民這般客氣,也收起了玩笑,不再請孫爲民喝茶了。而是疑惑的問道“看你瞻前顧後的,想是頭一遭下來吧?有什麼不明白的就問我”那樣子就像是孫爲民的師傅一樣,派頭足的很。

孫爲民一聽,也來了興趣,心想,反正無事,我請教一下吧,大神差指點可不容易啊。但他又不知道問什麼好,擡眼一瞧,正看到望鄉臺上啼哭的陰魂們,只見有的人並不是在啼哭,而是在發火,好象很生氣的樣子,還在罵着什麼,便開口問道“這陰魂上了望鄉臺因何事在漫罵啊?”

孟婆一聽也不擡眼觀望,搖頭道“望鄉臺上八千里,盡是執迷不悟人”

孫爲民馬上請教“何解?”

孟婆繼續道“也不知道他們上去何苦,看到那家廟丕變,道風不再。屍骨未寒,債主上門。所遺家產,反讓兄弟反目。還有那萬貫家財、大樓華廈,不堪祝融一襲。更有甚者,心愛的女兒,遭人欺負,逼上火坑。你說他們能不怒不急不悲不哭嗎?”

孫爲民一聽,馬上明白了,心想“是啊,有很多東西人沒死的時候是萬萬看不到,也發生不了。但人死後可就不一樣了。這便是世態炎涼,人走茶涼啊,還真是不如不看的好。”

“謝神差指點,謝過謝過”孫爲民客氣了半天,就差下跪磕頭了,他可真的有點怕這孟婆,但轉念一想,這孟婆生前可是位大善之人,一心一意地規勸世人不要殺生,要吃素,我又怕她何來?自己也覺得好笑。

這時候孫爲民又看到兩位鬼差拘着一個陰魂,很不客氣的往鬼門關裡去了。心下奇怪,問道“這人犯了什麼罪?竟然要兩位鬼差親自送下地獄?”

孟婆一聽好象很生氣,開口道“你怎麼生的如此無用,看來當初是我給你喝的湯太多了,怪我,怪我啊”孟婆好象悔恨起什麼來了,氣的不得了。

孫爲民一聽,馬上想到自己前生也一定喝過她的湯,只是自己不記得罷了。心想“誰沒喝過你的湯啊,你這樣說,天下的蠢人都是讓你灌傻的?”但孫爲民可沒膽量抱埋怨,只好低下頭去不說話了。

孟婆一看他不說話了,又繼續解釋道“記住!百善孝爲先,自殺孽最重!”

“哦,我知道了”孫爲民恍然大悟,他是聽老爹和他說過,自殺是愚癡的也是最苦的死法,自殺後的罪報更苦,要受反覆自殺之痛苦。因爲自殺之人有四恩未報(四恩指的是父母恩、師長恩、國家恩、衆生恩),也就是說責任未了就即擅自輕生的話,不但令父母傷心還拋下親人不顧,又憑添許多人間悲劇,故罪特重,是陰曹裡孽債最深的陰魂,受照顧也是難免的。其實就像是陽間的監獄裡最看不起強姦犯一樣,陰曹最看不起的就是自殺的陰魂。

“看看!這就是那冤家造的孽債啊!”孟婆指着一位剛從奈何橋上過來的陰魂氣惱道。

孫爲民擡眼望去,只見一老婦人神色萎靡,淚眼腫脹的行過橋來,身邊還有一位女鬼差小心的攙扶着,那女鬼差好象對那那婦人很恭敬。孫爲民一看走的是善人橋,便知是大善之人下來了。

孟婆一看馬上過去詢問那女鬼差道“可是尋子而來?”那女鬼差點了點頭,顯的很無奈。

那老婦人一聽孟婆的話,就如見了救命菩薩馬上跪倒在地哭求道“放了我兒吧!放了我兒吧!求您了!”邊說邊磕起了頭,攔都攔不住。

孟婆一看,馬上催促那女鬼差道“速送善報司領取路引,好生照顧”說完就折了回來。

孫爲民看着那老婦人在女鬼差的攙扶下,六神無主的去了,很是難過,他知道這老婦人就是剛纔那自殺陰魂的生母,想來是思子心切受不住打擊也下來了,真是罪過啊。

“哎,那老婦人本還有二十七年之陽壽,都是受那逆子所累!他這又添了一大罪責,其罰更甚啊!”孟婆這是給孫爲民解釋呢,和孫爲民猜的差不多,但孫爲民沒想到連累的這麼厲害,毀了婦人二十七的陽壽.....要知道很多人命裡註定怕是連二十七年也活不到,真是天大的罪孽。這自殺之人受重罪也實屬應該!

要知道古語言道“人身難得猶如滄海遇浮木”(意思就是說,做人的機會就像是在大海里遇到漂浮的木頭一樣難得),世人怎可如此兒戲?苦難再大,一過皆成雲煙,萬事只能迷人不能困人,但偏偏很多人就不明白這淺薄的道理。(事情只會讓人變的迷惑,而並不能真正的困死一個人。一但想通以後,人們才發現,曾經的那些看似天大的問題,其實很多隻是自己在嚇唬自己。大家以前沒有遇到過很困難的事情嗎?當時你們是什麼感覺?但現在呢?你還覺得它真的那麼難嗎?大家想想是不是這個道理?所以老頭在這裡要規勸下那些,自暴自棄或起念輕生的朋友,你們要好好想想,其實你們眼中那些看的很重的苦難和那些不可原諒的錯誤,在別人眼裡可能並不是那麼‘巨大’。也許大家很容易就可以原諒你,尤其是你的親人。至於苦難,我相信時間可以解決一切,更可以終結一切,包括苦難,我們要做的只是努力,並做好準備,人定勝天,即使是不能爲之,我們也可以等待,等待苦盡甘來。再這裡,老頭祝願你們每一個人都是堅強的人!)

(今天我又唐僧了,而且有些跑題,大家全當說教看吧,其實有時候坐下來談談也是好事,話不談不開,事不道不明。大家不要怪罪老頭就好,謝謝大家對我支持,真的感謝!哦對了,這四章加起來還是一副對子呢---奈何橋頭現天機,鬼門關前悟人生。孫爲民下地府這段要寫完了,算是個總結吧。)

第50章 薩滿主神第44章 瘋女人第102章 火獸突襲第31章 欠債早還第61章 鬼門關前第93章 黃大仙同行第94章 蛟女又現第42章 太平道第1章 太平莊第16章 嚇跑女鬼第12章 麻煩不斷第92章 登九重天第32章 半夜伸手第97章 蛟女的回憶第31章 欠債早還第42章 太平道第87章 通神鬼現第31章 欠債早還第10章 過鬼市第36章 天網恢恢第104章 貔貅行兵第12章 麻煩不斷第46章 苦肉計第106章 埋骨之殤第56章 陰陽過第19章 走西口第43章 受命於天 既壽永昌第9章 可不能說絕話!第59章 奈何橋頭第26章 半仙的困惑第70章 魯班尺第10章 追魂養鬼第6章 殭屍?第1章 太平莊第51章 地仙倆邪乎第14章 修行的開始第4章 踏財(二)第24章 焚魂第47章 生祭臺第86章 大鬼吞羅剎第43章 受命於天 既壽永昌第80章 五丁開山第22章 午夜驚魂第43章 受命於天 既壽永昌第84章 排場不小第25章 奇怪的大腳印第38章 墓糊葬第11章 半仙的覺悟第26章 半仙的困惑第4章 踏財(二)第27章 紙醉金迷完本後想說的話完本後想說的話第97章 蛟女的回憶第8章 逼上梁山第17章 天道如此第30章 曹操託書第5章 相識第8章 逼上梁山第65章 線索第20章 百怨困宅第24章 焚魂第51章 地仙倆邪乎第48章 鬼剃頭第54章 地龍第42章 太平道第34章 有人送禮第106章 埋骨之殤第104章 貔貅行兵第12章 漢墓第18章 遷墳來了對頭第41章 初露端倪第4章 踏財(二)第18章 踏財探源第93章 黃大仙同行第97章 蛟女的回憶第90章 修真溯源第61章 鬼門關前第21章 道理完本後想說的話第1章 便宜兒子第12章 漢墓第62章 悟人生第57章 生人撞陰曹第6章 殭屍?第8章 逼上梁山第87章 通神鬼現第12章 麻煩不斷第94章 蛟女又現第44章 瘋女人第36章 天網恢恢第20章 百怨困宅第34章 有人送禮第23章 小蒙古阿古拉第38章 墓糊葬第105章 蚩尤之子第87章 通神鬼現第93章 黃大仙同行第83章 被迫忽悠第65章 線索
第50章 薩滿主神第44章 瘋女人第102章 火獸突襲第31章 欠債早還第61章 鬼門關前第93章 黃大仙同行第94章 蛟女又現第42章 太平道第1章 太平莊第16章 嚇跑女鬼第12章 麻煩不斷第92章 登九重天第32章 半夜伸手第97章 蛟女的回憶第31章 欠債早還第42章 太平道第87章 通神鬼現第31章 欠債早還第10章 過鬼市第36章 天網恢恢第104章 貔貅行兵第12章 麻煩不斷第46章 苦肉計第106章 埋骨之殤第56章 陰陽過第19章 走西口第43章 受命於天 既壽永昌第9章 可不能說絕話!第59章 奈何橋頭第26章 半仙的困惑第70章 魯班尺第10章 追魂養鬼第6章 殭屍?第1章 太平莊第51章 地仙倆邪乎第14章 修行的開始第4章 踏財(二)第24章 焚魂第47章 生祭臺第86章 大鬼吞羅剎第43章 受命於天 既壽永昌第80章 五丁開山第22章 午夜驚魂第43章 受命於天 既壽永昌第84章 排場不小第25章 奇怪的大腳印第38章 墓糊葬第11章 半仙的覺悟第26章 半仙的困惑第4章 踏財(二)第27章 紙醉金迷完本後想說的話完本後想說的話第97章 蛟女的回憶第8章 逼上梁山第17章 天道如此第30章 曹操託書第5章 相識第8章 逼上梁山第65章 線索第20章 百怨困宅第24章 焚魂第51章 地仙倆邪乎第48章 鬼剃頭第54章 地龍第42章 太平道第34章 有人送禮第106章 埋骨之殤第104章 貔貅行兵第12章 漢墓第18章 遷墳來了對頭第41章 初露端倪第4章 踏財(二)第18章 踏財探源第93章 黃大仙同行第97章 蛟女的回憶第90章 修真溯源第61章 鬼門關前第21章 道理完本後想說的話第1章 便宜兒子第12章 漢墓第62章 悟人生第57章 生人撞陰曹第6章 殭屍?第8章 逼上梁山第87章 通神鬼現第12章 麻煩不斷第94章 蛟女又現第44章 瘋女人第36章 天網恢恢第20章 百怨困宅第34章 有人送禮第23章 小蒙古阿古拉第38章 墓糊葬第105章 蚩尤之子第87章 通神鬼現第93章 黃大仙同行第83章 被迫忽悠第65章 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