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傳信

時間一晃就來到了七月中旬,連接不斷的大雨暴雨總算有了結束的跡象,奉賢城外的河流中,水位已經開始緩慢下降了。縣裡的農田經此一劫,損失慘重,還有多處房屋、橋樑倒塌,在新縣令尚未到任的情況下,縣丞大人每天都在非常苦逼地忙於救災善後事宜,但即使他每日奔波勞碌,各地不斷上報的壞消息還是讓他頭髮掉了幾千根,人都瘦了兩圈,每天都在盼望着新縣令趕緊到達,好將他救出泥潭。

跟縣裡其他人相比,趙氏一族的情況似乎要好得多。他們及時組織了全宗族的力量進行自救互救,所以房屋受損情況不算嚴重,也早早得到了修理;農田裡的棉糧,最後還能救回三四成,雖然同樣損失慘重,但也好過血本無歸;族裡的人家,無論富貴還是貧困,衣食溫飽都有保證,甚至還有餘力惠及鄰近的外姓人。一時間,趙家在鄰里之間收穫了不錯的名聲。

等天氣穩定下來,夏天已經快要過去了,眼看着就是中元節。若照往年慣例,趙氏一族肯定要祭祖的,還要大擺宴席,請戲班子來唱上三天戲,但今年災情嚴重,誰還有心情去花那個錢?往年中元節還講究用新收穫的米來供奉祖先,今年好不容易看着天氣晴朗了,族人們忙着組織僱工佃農去收割莊穩還來不及,真的沒有氣力去搞這些。

於是今年的祭祖儀式一切從簡,內三房獻上了今年的新米祭祖。戲班子就省了,趙琇提議,把原打算用來祭祖的錢拿出去修橋鋪路。在每一座橋、每一條路旁都立個石碑,註明是趙氏宗族捐獻,用這種方法去紀念祖先,不但行善積德,還能讓祖先的善名傳揚後世,豈不是比擺宴席唱大戲要強得多?

趙璟心裡是贊成的,只是不好公然支持。便問了八老太爺的意思,然後提請族人公議,最後五十六票中。有四十一票贊成,九票反對,六票棄權,提案獲得了通過。

宗房、小二房、三房和外二房、外六房都出了錢、人力和材料。在奉賢縣境內建了四座石橋。修了三處河堤,趙氏一族的名聲更好了,不但縣衙和縣學的人稱道不已,就連上海知府都行文誇獎,說趙氏一族是仁厚積善之家。若說從前外人是因爲郡公爺,纔看得起趙氏一族,實際上還把他們當成是鄉下土財主,背地裡取笑。如今則是真正把他們視作有頭有臉的大戶人家了。族人們到外頭去,比從前更受人尊敬。十分有臉面。原本因行商而常常被人輕視的外六房,也嚐到了受讀書人誇獎的甜頭,一時間好象打了雞血般,連連捐錢修了好幾條被雨水泡壞的路,勁頭比小二房都足。

趙琇沒打算跟外六房計較這種事,只要有人願意做好事,她何必非得自己掏錢把人家的風頭壓下去呢?她要乾的事多着呢。

地裡的糧食、棉花都該收回來了,但今年家中的收成肯定大不如以往,她得想想法子,看要如何從別的地方找補。本來如果只是上海雨大成災,影響收成就算了,現在外頭的消息說,直隸、山東都有災,家中幾處田莊就都在這些地方了,損失着實慘重,明年又不知是什麼情況,爲了保證她家的小日子一如既往地富足舒適,她還是得想想賺錢的法子。

做生意怎麼樣?家裡有不少商鋪,但都是租出去取租金。祖母張氏出身書香門第,對行商這種事不大以爲然,頂多也就是接受象外六房那樣的棉花商或糧商,但賺錢的門路很多,小二房爲何不試一試呢?趙琇覺得自己不一定要親自上陣,找個可靠又有能力的人幫忙打理就行了。趙氏一族人多勢衆,又基本對小二房敬愛有加,找個靠譜的代理人並不難。

她決定要好好觀察一下族中的人才,但要隱秘,動作還要夠快,絕不能讓外六房搶了先。

小主人靠譜,盧媽夫妻倆管家的日子是越發輕鬆了,不象剛開始時那樣,常常要自己拿主意,現在盧媽天天把家裡的事務拿出來和趙琇商量,無論大事小事,就算是趙琇不懂的,也會爲她介紹一番,算是一種學習加鍛鍊。

比如今日,盧媽就問趙琇:“嘉定那幾位貴人,做壽的做壽,兒子擺週歲酒的擺週歲酒,還有嫁女兒的,娶媳婦的,都趕在下個月進行了,老夫人又不在家,姑娘覺得我們該不該送禮去?”

嘉定城那幾位留守的宗室貴人也是倒黴,原本他們家中的喜事都是分開來辦的,無奈下了幾個月的雨,天氣不佳,害得他們也不方便擺宴席,如今好不容易天氣放晴,又不知能晴到幾時,他們自然要趕着時間來了。有一個良辰吉日,還同時有好幾家擺酒呢,真不知他們共同的親友會如何疲於奔命。

趙琇是不會去參加這種宴席的,張氏在家時也不去,她是孀居,頂多是讓孫子出個面就算了,但禮物卻必不可少。趙琇心裡清楚,小二房都已經退居奉賢了,與京中的高門大戶都幾乎斷了來往,如果連嘉定這邊的人脈都斷掉,恐怕就真的會被大楚朝的整個貴族圈子遺忘掉,對小哥哥將來的發展非常不利。她非常認真地拉着盧媽商議了幾份禮單,雖然花費不是太讓人心疼,但也讓人挑不出錯來。照着禮單正正經經備了幾份禮物,她便讓盧昌秀親自帶着人,駕車把禮物送往嘉定城去了。

送禮的事解決了,她又要去過問針線上做的新衣服可完工了。每逢換季,家中所有人都要有新衣服的,今年祖母和哥哥雖然不在,也不能少了他們的。趙琇往年也曾在這種事上幫着出過主意,很利索地就把事情解決了。

她開始有些無聊地算起了日子,祖母和哥哥一去數月,遲遲沒有消息傳回來,到底什麼時候纔會回家呢?哥哥能不能獲封爵位?還有廣平王殿下一家,也不知如今怎樣了。外頭的消息都說,廣平王已經退居王府,傷勢進展良好,但皇帝也沒有改變重新立儲的決定。關於皇宮中諸位皇子的表現,有種種消息傳出,但都看不出好壞來,聽上去似乎每一位皇子都各有優缺點,就連年紀最小的六皇子,也有人誇他聰慧過人,是開朝有史以來難得一見的神童。

趙琇對這種傳言感受非常複雜,她其實是不信的。如果她沒有記錯的話,這位六皇子好象比她還要小几個月,她都是開了外掛的,小時候纔敢厚着臉皮接受“神童”的名聲,但現在長大了,收斂了,她的種種特異之處沒有以前那麼顯眼了,誇她是神童的人就少了起來。六皇子的外掛難道比她的還要厲害?如果真是神童,怎麼以前從來沒有過這樣的名聲?只知道皇帝挺寵愛這個小兒子,直到要選新皇儲了,纔有人誇他是個神童?

趙琇懷疑這是六皇子背後的支持者故意放出來的消息,但她又沒法反駁,畢竟她自己就是個不科學的存在,只好裝不知道了。不過,就算六皇子神童的名聲傳得很遠,別人私下議論熱門的皇儲人選,也還是幾位成年的皇子,沒有哪個人真把六皇子當成有希望的人選。若背後之人知道這個事實,不知會是什麼感想?

當然,只要廣平王安好,這種事跟小二房其實沒有多大關係。趙琇繼續盼起了祖母和哥哥的消息,算算日子,煜大老爺一行應該已經到京城了,不知是否跟祖母他們會合了。

就在趙琇唸叨這件事的時候,張氏派回來送信的人到了。

來人是個男僕,他從山東起程,騎快馬趕回來,沒有走水路。他帶來了張氏與趙瑋的最新消息,他們在六月下旬從京中啓程回奉賢,到山東臨清,就停了下來,打算在那裡逗留些日子,因怕趙琇在家裡擔心,就先打發人回來送信,讓趙琇做好迎接祖母和兄長的準備。

趙琇總算有了祖母和小哥哥的消息,自然是喜出望外,聽說他們要在山東逗留,還覺得有些奇怪,一聽是在臨清,就明白了。

趙焯和米氏夫妻連同當年那一船的奴僕,都是在臨清柳林鎮附近的運河出事的。祖母和小哥哥既然經過那裡,自然要祭拜一番。

送信的男僕還道:“今年山東大旱,百姓日子難過。老夫人見臨清一帶受災的百姓生活困苦,想起當年也曾受過他們相助,心中不安,打算要捐些錢米,助當地百姓度過難過,興許還要建個義莊、孤寡院什麼的,讓瑋哥兒跟臨清的父母官商議,也是讓他學習經濟事務的意思。等離了臨清,可能還要去瞧瞧大姑太太,多年不見了,這一別不知幾時才能再會。老夫人說,會盡快趕在中秋之前回來的,讓姑娘安心等候。”

趙琇自然能安心等候,知道了祖母和哥哥迴歸的準確日期,她心裡也高興。不過這男僕的話讓她起了疑心:“爲什麼說這一次和大姑媽一別,就不知幾時才能再相會了?”雖說大姑媽與孃家本來就聯繫得少,但這一兩年裡時不時有通信,還不算太過冷淡。雖然大姑父在外任上,但等任滿,就要回京述職。如果哥哥襲了爵,小二房搬回京城,自然又能相見的。

莫非,哥哥的爵位出了問題,他不能繼承建南侯的爵位了?還是京城裡發生了什麼事,小二房可能在一段時間都不能回去?

第384章 藏梳第25章 庸醫第418章 口風第297章 背約第118章 引介第81章 棄僕第502章 災難第570章 苦心第437章 討價第483章 獻殷勤第317章 趙瑋求書第75章 後宮詭異第504章 慈善第85章 露香園水蜜桃第605章 告誡第514章 野望第592章 請求第133章 改道第86章 歸來第383章 木梳第465章 回絕第393章 私會第586章 庶妃第232章 山居第626章 離開第270章 返回第546章 無賴第69章 上跳下竄第617章 喜慶第59章 意外收穫第199章 對峙第442章 遊趣第433章 失落第60章 書主人第493章 進展第209章 產業第307章 籌備第562章 離去第358章 背影第193章 擦肩第85章 露香園水蜜桃第512章 嘉獎第166章 “隱疾”第276章 禮物第159章 收贖第220章 回禮第277章 彩箋第78章 白玉炕屏第103章 扯皮第29章 調派第339章 請客第566章 見識第266章 知不知第39章 朱氏麗嬪第252章 避寒第348章 賢名第60章 書主人第526章 反駁第234章 置莊第249章 搶白第12章 大船將頃第99章 逃奴第476章 會面第70章 趙煜的小算盤第589章 質問第109章 兩年第446章 包票第284章 遺案第96章 衝突第616章 備婚第240章 提醒第323章 有恃無恐第77章 奇怪的盧大壽第418章 口風第311章 偶遇第118章 引介第550章 喜脈第563章 嬤嬤們第527章 罰不罰第338章 握手第424章 冷茶第285章 嫌疑人第434章 選擇第582章 傳遍第249章 搶白第116章 格溫妮絲第287章 臘八會(一)第455章 妥協第570章 苦心第271章 告誡第24章 顯靈第492章 新友第626章 離開第280章 哄騙利誘第206章 族人進京第180章 失魂落魄第573章 獎賞第464章 搭訕招術第279章 救人第316章 光地
第384章 藏梳第25章 庸醫第418章 口風第297章 背約第118章 引介第81章 棄僕第502章 災難第570章 苦心第437章 討價第483章 獻殷勤第317章 趙瑋求書第75章 後宮詭異第504章 慈善第85章 露香園水蜜桃第605章 告誡第514章 野望第592章 請求第133章 改道第86章 歸來第383章 木梳第465章 回絕第393章 私會第586章 庶妃第232章 山居第626章 離開第270章 返回第546章 無賴第69章 上跳下竄第617章 喜慶第59章 意外收穫第199章 對峙第442章 遊趣第433章 失落第60章 書主人第493章 進展第209章 產業第307章 籌備第562章 離去第358章 背影第193章 擦肩第85章 露香園水蜜桃第512章 嘉獎第166章 “隱疾”第276章 禮物第159章 收贖第220章 回禮第277章 彩箋第78章 白玉炕屏第103章 扯皮第29章 調派第339章 請客第566章 見識第266章 知不知第39章 朱氏麗嬪第252章 避寒第348章 賢名第60章 書主人第526章 反駁第234章 置莊第249章 搶白第12章 大船將頃第99章 逃奴第476章 會面第70章 趙煜的小算盤第589章 質問第109章 兩年第446章 包票第284章 遺案第96章 衝突第616章 備婚第240章 提醒第323章 有恃無恐第77章 奇怪的盧大壽第418章 口風第311章 偶遇第118章 引介第550章 喜脈第563章 嬤嬤們第527章 罰不罰第338章 握手第424章 冷茶第285章 嫌疑人第434章 選擇第582章 傳遍第249章 搶白第116章 格溫妮絲第287章 臘八會(一)第455章 妥協第570章 苦心第271章 告誡第24章 顯靈第492章 新友第626章 離開第280章 哄騙利誘第206章 族人進京第180章 失魂落魄第573章 獎賞第464章 搭訕招術第279章 救人第316章 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