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一零七

陳儼語速難得快,話音剛落,小旺已經揮鞭子駕馬走了,當真是盡職盡責,一點工夫都不耽擱,也不讓即將分別的人多說幾句話。

於是道別的話還未來得及說,站在巷口的常臺笙便只能看着那馬車消失在了街市裡。

她就這樣送走了陳儼。巷口有風涌進來,暮春陽光有些刺目,她伸手擋了一擋,這纔回過神來原路折回。府裡的馬車已停在事先約定好的地方,常臺笙上馬車之前也不忘四下看看有沒有可疑人等跟着。她以前再小心也不至於到這個程度,轉念一想謹慎些也是好事,儘管她那因謹慎而想出的法子方纔還被陳儼嘲笑爛透了。

常臺笙上了車,閉目思索了一番陳儼臨行前倉促交代的幾件事,想到最後一件事時,她霍然睜開了眼——段書意是左利手?確認一下?

陳儼如何會知道他是左利手?既然知道,又爲何要讓她去確認?這傢伙不將事情說清楚,故意出題讓人猜,真是玩心太重了。

段書意目前涉嫌謀逆,必定已被杭州地方上禁足扣押,更是不可能再隨便見人。要回杭州確認段書意是否當真左撇子,對常臺笙而言,又哪裡是什麼易事?

馬車一路回了府,常臺笙徑直往後院走。謝氏則仍如往常一般在花房忙碌,似乎今日校其他時日也並沒有什麼特別。她雖知道陳儼今日便會離京,且所要周旋的人都不是什麼善輩,孤身入敵巢更是兇險,卻到底也沒有唉聲嘆息擔驚受怕。

她活到這年歲,歷經過大風浪,知道有些事毫無建樹,並沒有什麼意義。

她正修剪着花枝,約莫是聽到了外邊的動靜,手中剪子便停了停,擡頭即看到行至門口的常臺笙。

“回來了?”謝氏說着又低下頭去,繼續修剪花枝,並未問多餘的話。

但常臺笙是過來同她告別的,自己要離京的事還未來得及與謝氏說,正想着要如何開口,恰碰上謝氏一臉閒定地侍弄花草,一時更不知要怎麼開口。

謝氏驀地擡頭忽對她笑了一下:“來,幫我將這盆搬到那兒去,這日頭當真是愈發厲害了。”

常臺笙微愣了一下,趕緊上前搭了把手。給盆景挪了位置後,謝氏擱下剪子帶她出了花房,說去洗手。常臺笙應了一下,補了一句道:“還是母親花房中涼快,這時辰外面確實曬得慌。”

謝氏不慌不忙去洗了手,路過伙房時還囑咐廚工將梅子吊到井裡去涼一涼。常臺笙恍然瞥見陳儼口中那個做羹難吃的廚子,那傢伙看起來有些呆頭呆腦的,竟是……眼線?

她都快不知陳儼哪句是真哪句是假了,結果謝氏微微側頭小聲說了一句:“人不能貌相。”

明知是眼線還留着?

常臺笙忙應了一聲,也不往那邊再看,跟着謝氏拐進了內廊。謝氏邊走邊道:“京城這天氣就是這樣,太燥。到了夏天,人都快烘焦了,偏偏大半個月連雨星子都見不着。”行在內廊中都能聽到外面熱鬧蟬鳴聲,夏季的確是近了。

謝氏補了一句:“到底不如江南舒服,若哪天我能不必耗在這裡,也去江南尋個好地方,省了裡外應酬,過怡然自得的日子。”她到底是有品級的命婦,在京城必有諸多交際走動,多少有些身不由己。

“母親大約是未體會過,江南連綿梅雨也難熬,天像是破了個口子,怎麼也修不好一般。”

說話間兩人已出了內廊,常臺笙看一眼碧晴的天,又低聲接着道:“這時日,南邊也該梅雨不斷了。”

“等你回去,梅雨大概也快停了。”謝氏極自然地帶出了這句,“若不是這府裡得有人留着,我都打算同你一道走了。”

常臺笙微愣,謝氏解釋道:“那孩子今早與我說你有事要回杭州了,打算何時走?”

陳儼竟全都說了,也不知會她一聲,這傢伙果還真是專斷啊。

常臺笙回說近幾日就走,謝氏應了一聲便轉過身,往臥房的方向去。謝氏認爲常臺笙在這當口離京是好事,畢竟她現在是已死的身份,在杭州那假屍迷局解開之前,她待在京城,也許會招麻煩。何況再過幾日,朝中必有大事發生,京城不是個安全的地方,還是離這風暴中心遠一點爲好。

謝氏進了臥房,常臺笙出於禮貌便站在外面候着,謝氏轉頭見沒了人,忙又出去將她帶進來。常臺笙正要開口,便見謝氏自屏風後抱了一隻小箱子出來。

謝氏將箱子放在窗邊翹頭案上,打開小鎖將裡頭東西一件件取出來,嘀咕道:“上回在蘇州,也沒給常遇那孩子像樣的見面禮,這次就託你順帶過去,一定要給她。”

都是些稀奇玩意,有上面賞的有市面上很少得見的,從首飾到小器物,什麼都有。

“太多了……”常臺笙見她那架勢,似要將這箱子裡的寶貝全掏出來給她似的。

“不多不多,也有你的份。”謝氏一邊翻找一邊說着,“當時也未給你像模像樣的見面禮,你就從這裡頭挑罷,餘下的就帶給常遇。你這次會先回蘇州罷?”

常遇如今住在蘇府,常臺笙若要去替她送這份心意,必定是要去蘇州的。若那樣,必會見着蘇曄,依蘇曄的性子,恐是不會讓常臺笙單槍匹馬回杭州,能幫一把也是好的。

這是謝氏的私心,她到底有些擔心常臺笙一人可能應付不來。

常臺笙大約也猜到了她的意圖,便答說是要先回蘇州,再去杭州的。隨後又幾番推拒,從那一堆寶貝中挑了幾個收下了。

——*——*——*——*——

常臺笙離京那天,烈日高照蟬鳴不斷,分明已是入了夏。如謝氏所言,京城這時節極少下雨,燥得令人不舒服。常臺笙有點咳嗽,謝氏不放心讓她一個人,遂遣了侍女一路陪着,免得她身子不適還沒人照料。

接連行了近十日,全是太陽當頭的晴朗天氣,常臺笙從未覺得初夏這麼熱過。好在隨行侍女貼心又會照料人,也免去不少苦頭。

行至南京時,終於迎來了久違的雨水。此後再一路往前,便都是陰雨天氣相隨。這潮溼味道是江南雨季獨有的,常臺笙撩開車窗簾子,侍女瞅着外邊小聲道:“這便是江南梅雨季啊。”

天色晦暗,細雨如絲,快要入暮,溼嗒嗒的街巷裡慢慢亮起燈,只有寥寥行人撐傘而行。

常臺笙輕應了一聲,侍女看着外面街景又問:“少夫人,這是已經到蘇州了罷,的確是與京城大不同呢。”

“恩。”常臺笙仍是無甚波瀾地淺應一聲,脣邊笑意淡得不能再淡。雖離開的時間不長,常臺笙卻覺得這其中隔了許多日子似的,有種不真實感。

蘇州街景仍是老樣子,百姓還是忙着生計無暇顧其他,似乎政局變化都與他們沒有什麼干係。

馬車在蘇府門前停下,侍女連忙接過常臺笙拜帖,下車往門房去了。恰巧這時,常臺笙聞得附近傳來馬嘶聲,遂撩起車窗簾子往外瞅了一眼,只見下來一個小廝撐傘站在一旁候着,隨即便見蘇曄拎了常遇的書匣子出來,最後才見常遇磨蹭磨蹭地下了馬車。

遙遙看小丫頭臉色似乎不大對,常臺笙輕蹙蹙眉,拿過車廂內的傘便下了車。平日裡素來眼尖的常遇此時卻並未留意到常臺笙,倒是撐傘小廝先注意到了她。

小廝剛要開口同蘇曄說,埋着頭的常遇這時卻蹦出一句:“我不是故意要與先生作對的……”聲音有些低,怕惹了人生氣似的。

蘇曄不說話繼續往前走,驀擡頭便瞧見了常臺笙。因之前有過書信知會,蘇曄知道她要過來,卻也不驚訝,領着小丫頭一路走到了門口。常遇一直低着頭,壓根不知道姑姑來了,陡然擡頭看見常臺笙,眼睛裡一下子亮了起來。

但她也不像往常一般直接撲進常臺笙懷裡熱切地表達這陣子的想念,而是老老實實站在原地,腦袋耷拉下去,跟犯了錯似的。常臺笙沒打算在這裡問情委,蘇曄也道:“下雨天在外面小心淋着,先進去罷。”

幾人一道進了府,天色已徹底黯下來。蘇府廊下的燈籠被這水汽瀰漫的夜霧籠罩着,看着有幾分慘淡。蘇曄偏頭囑咐小廝將常遇先帶去老夫人那裡,隨後領常臺笙往書房走。

常臺笙離京時朝中還未有什麼動靜,結果走了沒過幾日,宮內便傳出了萬歲病危的消息。太子奉旨監國,因年紀尚小,故而由心腹大臣輔佐。一時間流言四起,更有說萬歲已然駕崩,此時秘而不報不過是因擔心西南聞風而亂,給小太子順利登基爭取足夠的時間。

恰在這節骨眼上,朝堂之中又接二連三的有人站出來彈劾西南端王存有逆反之意,按照舊例,應遣人攜聖旨前去藩地責問。小太子惶惑得很,便只能聽由幾位重臣做了決定,遣了御史等人前去西南沒收端王護衛及田畝。

事情到這地步,這所謂的遣人責問也不過是過過場子。攜着聖旨的御史還沒到地方,只轉眼間,西南那兒就已豎起了反旗,嚇得御史趕緊回頭跑。

端王扯着皇帝昏聵無道治國無方的幌子,師出有名,且廣收沿途流民土匪、抓着地方官便逼着反,來勢洶洶,頗有些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架勢。

這些消息常臺笙是知道的,一路過來,坊間流言傳得比什麼都快。且因西南位置偏遠,端王目前所能控攝地方有限,戰火影響的地方也僅僅侷限在西南周邊一帶,故而許多人覺得端王要殺到這裡是太遙遠的事,除了平日裡多一項談資,似乎對生活並無什麼影響。

蘇州便是個典例。百姓如往常般過日子,似乎並沒有將端王反叛當回事。

“叛亂戰事是明面上的衝突,暗地裡的動作卻誰也說不準。京城必有不少端王的人,不知他們是以什麼樣的身份藏匿着,也不知會做出什麼事來,這也許纔是更令人擔心的事。”蘇曄點到爲止,並沒有接着往下講。他非朝堂中人,並不是什麼話都能講。

常臺笙聞言回說:“聽說已做好了準備,但願能萬全。”她說着拿過杯子低頭喝了一口水,隨後有些疲憊地靠向椅背:“沒有其他的消息了嗎?”

蘇曄搖搖頭:“我沒有他的消息。”

一陣沉默。

至此兩人已在書房聊了不少時候,講了很多事,偏偏一直未談及陳儼。蘇曄自然知道她比誰都迫切地想知道陳儼的安危,但這傢伙神出鬼沒,就連自己人都探聽不到他的行蹤。或許這時候,沒有消息便是最好的消息。

常臺笙的眸色中閃過一瞬黯然,蘇曄轉而道:“雖沒有他的消息,但鎮撫司最近卻出了些事。”

“什麼事?”

“似乎有人從鎮撫司監獄越獄了,但這件事被壓了下去,故而很少有人知道。”要知道,鎮撫司已被端王收買控制,被關押在鎮撫司監獄的人自然不尋常。蘇曄猜測過,端王脅迫地方軍官謀反這般容易,難道這些被關押的人,會是這些軍官們的家眷?若這層威脅沒了,策反地方軍官或許能容易一些,也許可以減少一些不必要的殺戮。

常臺笙似乎想通了什麼,於是點點頭,又聽他講了一些關於鎮撫司的事。之後蘇曄話鋒一轉,問道:“你這時候趕回來,是芥堂有事麼?”

“芥堂的事是其一,另外我得查清楚是誰用死屍頂替我。”她頓了頓,“我在蘇州不會逗留很久,明日或後日我就得回杭州。對了,段書意眼下如何了?”

“被關押禁足了。”蘇曄說道,“且由專人看守,那地方大約連只蚊子都飛不進去。”

上面原本是打算將段書意押解至京城,後來又改了主意,大概是怕路途之中橫生變故,被端王府的人劫了去,便索性將其扣在杭州好好盯着。畢竟段書意從某種程度上而言,是個再好不過的人質。

“關押在杭州有利有弊,保不準端王救子心切,會直接殺到這邊來。”

“未必。”蘇曄觀點倒與她不同,“從種種跡象看,段書意與端王的關係並不是很好,救子心切直接殺到杭州來這種事,大約不可能發生。”

“我只猜測而已。”常臺笙說完輕嘆了口氣,蘇曄見她確實是累了,便說:“回房歇着罷,晚飯會有人給你送去的。”

常臺笙起了身,道:“我去看看祖父。”

蘇曄應了一聲,也未送她,常臺笙便獨自出去了。走廊裡有細雨飄進來,侍女趕緊迎上來,道:“方纔這府裡管事來說,那邊老夫人請您過去呢。”

她竟差點給忘了!常臺笙忽又想起什麼,轉頭即囑咐侍女道:“行李中有個小包袱,將那小包袱送去給府裡的小小姐,就說我等會兒過去。”

侍女應聲去了客房,那邊常臺笙則往老夫人房裡去。蘇老夫人還未用飯,聽身邊小丫鬟讀了會兒書覺着沒趣,聽說常臺笙來了,便趕緊讓人去前面喊常臺笙一道過來吃晚飯。

飯菜都上齊,老夫人正要遣人去喊常遇也過來,常臺笙到了。她剛走到門口便聽得裡面侍女說道:“老夫人不知道,今日小小姐回房便不肯出來了,連晚飯都還未吃呢。”

老夫人聞言一愣:“怎麼了?”

“說是在學堂裡同先生起了爭執,後來東家去接了,大約是……訓了。”侍女聲音漸漸低下去,她也是準備晚飯時候從小廝那聽來的消息,並不十分確定。

“訓了?”蘇老夫人聲音立刻拔高了幾度,“他訓個孩子做什麼?讓他過來!”

這時常臺笙擡手敲了敲門,小侍趕緊過來給開了門,隨後領她進去。

蘇老夫人見她來了,偏過頭去小聲同侍女囑咐:“先讓小小姐過來吃飯。”姑姑好不容易來趟蘇州,小丫頭心裡再憋着氣也會來吃飯的。

蘇老夫人讓常臺笙坐下,寒暄了幾句,隨後又說:“你祖父這時辰應已睡下了,明日早上再去打招呼罷。”常臺笙點點頭,餘光不時地瞥向門口。

就說今日在門口遇見常遇時覺得她神色不大對,原是與先生起爭執又被蘇曄訓了,也不知這會兒肯不肯過來吃飯。

那邊常遇正埋頭看着書,老夫人房裡的小丫鬟忽然來敲門,說老夫人請她過去吃飯。

常遇擡起頭,隔着門小聲問道:“姑姑也在那裡嗎?”

小侍女忙道:“在呢在呢,這會兒晚飯也沒吃,就都等着小小姐呢,再不去,飯菜恐怕都要涼了。”

常遇想想,悶聲不吭地合上書跳下了椅子,往門口去給小侍女開了門。

小侍女領着她去了老夫人房裡,那邊常臺笙喝着熱茶與老夫人正聊着天,見她來了,老夫人趕緊讓她坐到身邊,小丫頭像模像樣行了個禮,又喊了常臺笙一聲姑姑,這才坐下來。

因飯菜都涼了,蘇老夫人讓撤下去熱一熱再送來,結果這會兒桌上除了點心便沒有其他。常臺笙沒提學堂那茬子事,只同老夫人接着講路上一些見聞。

小丫頭中午就沒吃飯,這會兒早餓得前心貼後背,趁姑姑與蘇老夫人談話不注意時,便偷偷往自己這邊挪來一盤點心,悶着頭吃起來。老夫人偏頭瞅她一眼,同常臺笙使了個眼色,常臺笙看過去,小丫頭正低着頭往往嘴裡塞一隻蛋黃酥,再看盤裡,只剩一半了。

吃得這麼投入也不怕噎着,常臺笙伸手將茶杯推過去,正要開口時,小丫頭霍地擡頭,嘴裡卻因塞滿了蛋黃酥一時說不了話,突然被發現偷吃的驚訝看起來略是滑稽,常臺笙也忍不住笑了起來:“慢慢吃,別噎着了。”

那邊老夫人更是將水喂到她嘴邊,輕撫她後背讓她小心點吃。常遇憋紅了小臉將嘴裡的點心吃完,又接連喝了好幾口水,纔不好意思地說:“我以後不會偷吃了。”

她已沒了剛來時的疏離,在蘇府待久了,竟真變回個小孩子一樣,會有小脾氣,會不高興,甚至還會當着大人的面以爲能瞞天過海地偷吃點心。常臺笙看着她稍稍走神,老夫人卻開口問她:“聽說今日在學堂同先生鬧彆扭了?”

提到這事,常遇竟悶了腦袋:“不是故意要惹先生生氣的……他收了我的書,我想要回來……”

“先生收書做什麼?不該多讀些書的麼,這個先生倒是奇怪了。”蘇老夫人一臉不解,還以爲是什麼大事呢,竟只是先生沒收了書,那學生辯解幾句也是應當,蘇曄也真是小題大做,這麼小的孩子有什麼好訓的,弄得孩子心情不好到這個點才吃東西,人都餓得瘦了一圈了。

常臺笙卻問:“是先生講課時看旁的書了麼?”

常遇連忙搖搖頭,給自己辯解道:“先生講課時我很認真的……絕不做旁的事的。”

常臺笙溫聲接着問道:“先生應不會無緣無故收你的書,是什麼緣由呢?”

常遇輕皺皺眉,似在努力思考要如何開口說這件事,蘇曄卻來了,後邊緊跟着手捧漆盤的小廝。

蘇曄方纔路過時遇見前來送飯菜的小廝,一問才知道人都在,且還未吃晚飯,遂就進來了。

蘇曄給老夫人請了安,隨後找了個位置坐下來。

小廝將飯菜擺上桌,蘇曄安安靜靜坐着,神情淡淡,實在瞧不出什麼情緒。蘇老夫人偏頭看一眼常遇,隨即責問蘇曄:“我已知道這事了,學堂先生沒收了孩子的書,孩子不過辯駁了幾句,你還要訓她,以前如何沒發覺你這般嚴厲呢。”

蘇曄不置可否,道:“縱使先生的做法是有欠考慮,但是非是一回事,態度是另一回事。這是她需要明白的事,孫兒只是在教導她要懂這個道理。”他在這件事上絲毫不含糊,常遇到底是個孩子,儘管已比大多數孩子要聰明懂事得多,但骨子裡仍舊過於剛硬。何況她雖對親近熟悉的人表現得無比貼心,但對於不熟絡不認可的人卻總是報以很深敵意與偏見,如有不同意見,便愛上前硬碰硬,非要撞個頭破血流。

小小年紀即如此,或許並不是一件好事。

常臺笙在一旁聽得若有所思,在她眼裡常遇並不是會和人起爭執的性子,她反而是覺得,小丫頭有些逆來順受。是性子變了還是另有情委?

於是常臺笙問她:“能與姑姑說說,到底是何事嗎?”

常遇悶頭琢磨了好半天,纔開口說:“我拿了姑姑過年時帶來的一些書借給他們看,後來讓先生知道了,就被沒收了。”

過年時帶來的?無非是芥堂出的一些冊子,小丫頭竟將那些帶去學堂了?

常遇眉頭仍舊緊着,悶着頭接着說:“先生說那些話本子都是下三濫的東西,是沒學問的人看的。”她癟癟嘴:“我只是辯解了幾句,他便罰我出去站着,還說我帶壞同窗。”她聲音稍稍拔高:“先生沒有看過那些便亂說,太武斷了!”

常臺笙心頭忽地一酸。

小丫頭如此維護,竟讓她覺得有些愧疚。

蘇曄淡淡看了她一眼,忽偏過頭,同身旁小廝道:“將書匣拿過來罷。”

小廝聞聲就跑了出去,很快便又拎着書匣子折回來放到蘇曄面前。蘇曄打開那書匣子,從裡頭取出一冊冊芥堂印的話本子,最後竟還翻出幾何算經之類的書,卻沒一本是學堂學的東西。

老夫人瞧着,還將那些書冊拿過來翻翻,偏頭和顏悅色地問常遇:“平日裡先生講課的書呢?”

那些書她應當早就能倒背如流了,這是聰慧異於常人者慣有的傲慢。故而常臺笙看着書匣裡這些書,一點也不覺得意外。啓蒙讀物對常遇而言,已完全不夠了。

在如何教導孩子這件事上,不論蘇曄還是她,都是毫無經驗的新手。若面對的是尋常孩子,也許老夫人還能有辦法,但常遇相當於另一個陳儼,若教得不對,怕將來她也會如陳儼之前一樣,覺得這人世無趣至極。

常臺笙正沉思着,那邊常遇忽擡了頭,指了一冊算經道:“先生還說那個是不入流的無用學問,世上學問怎麼可以分貴賤呢?”

若之前還有維護常臺笙作爲芥堂東家顏面的成分,這裡則是對先生赤/裸裸的佈滿了,看來小丫頭與學堂先生積怨不淺啊。

常臺笙拿過桌上的算經幾何等書翻了翻,忽覺得有些熟悉,便拿過來一瞧,沒料正是之前陳儼隨手編的東西,這些原先是在陳儼宅子裡的,大概是後來送給她的。

這些書很少,也極少有人感興趣,常臺笙本人都很少收集翻閱這類書。何況有些書還是從異邦傳來,若無人翻解,簡直是看天書。

只沒想到……

許久不開口的常臺笙合上書冊,擡頭問不遠處的常遇:“你喜歡這些麼?”

常遇看看對面坐着的蘇曄,又看看常臺笙,謹小慎微地點點頭,應道:“恩……”

這個結果“意料”之中,卻也出乎“意料”,常臺笙有些頭疼,總之,這個孩子她沒法教,尋常的先生也教不了,蘇曄想必也一樣。老夫人也是愣住了,她原先以爲這孩子只是比旁的孩子聰明機智了一些,卻沒料這孩子志趣想法也同別人家的孩子不大一樣,並不是覺得孩子閒得慌時打發到學堂去便能了事。

www⊙ TTkan⊙ c o

常遇好像能看得出大人們的煩惱似的,說:“我不用人教的,只是——”她歪着腦袋想了想:“姑父何時回來呢?”

諸人均是一愣,也對,似乎也只有陳儼能夠教得了她。可是,陳儼眼下在哪兒都不知道。老夫人也聽說了關於陳儼一些事,故而憂心忡忡地嘀咕道:“也真是的,那時都說已辭官了,可上頭一句話,竟又跑回去賣命了。”她嘴上說着,心中卻在暗暗懊悔,當年若自己多管一些內院之事,不讓心腸歹毒的盧氏將這孩子弄出府,或許這會兒根本不會有這樣的煩惱。

老夫人低聲抱怨完便沒了話,那邊常臺笙也樂觀不到哪裡去,蘇曄更是沉默。末了還是常遇左看看右看看,暗暗咽口水,提醒一衆大人:“飯菜又要涼了,能吃飯了麼……”

小丫頭很懂規矩地不先動筷子,等長輩們都開始吃了,這才自己捧了個小碗低頭吃起來。

吃飽了,常遇也覺得自己之前發脾氣不好,遂很老實地針對自己的態度問題認了錯,將書冊收回書匣裡,也不煩擾大人們繼續談事情,很識趣地行個禮拎着小匣子出去了。

蘇曄也因有事先走了,席間便只留下了常臺笙與老夫人。

老夫人這陣子零零碎碎聽了不少消息,這時望向常臺笙,毫無預兆地提了程夫人的事。

常臺笙都差點忘了程夫人的案子,在京城時陳儼不提不問,這案子也是任由刑部直接按律處理,之後完全沒有插手或過問。

那麼現在情況是……

“被髮配了,也是前幾日才傳來的消息。”蘇老夫人說着嘆了口氣,“她若當時能安生些,大約也不會到這般境地。上面雖網開一面饒她不死,但一介婦人被髮配充奴,只怕活着比死了還要辛苦。”

老夫人又絮絮叨叨說了一會兒,侍女過來送了安神茶,常臺笙猜她打算睡了,遂識趣地起身道完安出去了。

可沒料她剛走出去不遠,小丫頭便笑嘻嘻地在走廊拐角處截住了她,說:“姑姑還未抱過我。”

常臺笙一時啞然,隨即又笑了。她俯身抱抱面前鬼靈精怪的小人兒,說:“外面潮氣重,容易着涼,趕緊回屋睡覺去罷。”

常遇卻貼着她耳朵稚聲稚氣說道:“有姑姑抱着便不會着涼的。”她手臂緊緊攀住常臺笙,過了好一會兒,才帶着鼻音悶悶補了一句:“其實我很想念姑姑。”

所以之前雖然沒有表現得很熱情,但姑姑過來了,我其實是非常開心的,姑姑是我……最親的人吶。

最終常臺笙送她回了房,小丫頭顯然還未發現常臺笙帶給她的禮物,常臺笙拿給她時,她簡直高興壞了,抱着那些小玩意兒不肯撒手,常臺笙哄了許久才肯去洗漱睡覺。

安頓好小丫頭,常臺笙獨自一人出門折回客房。梅雨季多少有些溼悶,這夜卻難得有些清冽怡人的味道。常臺笙擡頭看看天,漆黑一片更不用說尋星月蹤跡。那陳儼所在的地方,又是否能看到月光呢?

——*——*——*——*——

梅子轉黃,但吃起來卻仍有些許澀味。

這日早晨,常臺笙抱着一包常遇特意留給她的新鮮梅子上了回杭的馬車,隨後她撩開車窗簾子,看了眼站在門口的蘇曄,剛要放下簾子,卻忽聞得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傳來。

那馬蹄聲轉而被馬嘶聲替代,常臺笙循聲看過去,只見那人勒住繮繩飛快地下了馬車,動作倉促地遞了封信給蘇曄便走了。常臺笙見蘇曄臉色稍有些不對勁,便讓車伕再等一等走。蘇曄展信迅速看完立即收進了袖袋,隨後徑直朝車窗子這面走來。

常臺笙見他神色凝重,大約是怕聽到什麼噩耗,自己喉嚨竟然都有些發緊:“怎麼了?”

蘇曄語聲很低卻沉定:“段書意昨夜死了。”

常臺笙先是陡鬆一口氣,因爲放鬆,一直撐着簾子的手甚至都一下子失了力氣。蘇曄接着道:“說是自盡,但我是不信的。”

別說蘇曄,就連常臺笙也絕不會信這樣的理由。她與段書意雖只見過寥寥幾次,但她也能確定,段書意絕不是會自我了斷的人。

所以他是被害?誰要殺他呢?

端王反旗已舉,開弓無回頭箭,段書意身爲端王府世子,謀逆之罪是板上釘釘的事,左右最後會被處決,實在沒必要急着在這個時間點上解決他。何況,這時候留着他,對於朝廷而言,倒是能牽制端王的一顆棋子,利大於弊。

因此不會是朝廷這邊的人動的手,難道是端王府自己人殺的麼?但理由呢?

常臺笙眉頭緊鎖,蘇曄拍了拍窗框才讓她回過神。蘇曄道:“段書意這件事頗有蹊蹺,你回杭州要小心。我這裡有些事處理完便會過去,你這陣子儘量不要輕舉妄動。”

常臺笙點點頭,蘇曄退後一些,吩咐車伕可以走了。

一個初晴的梅雨季早晨,太陽纔剛剛冒了頭,便又隱進了厚厚的雲層裡,路上竟又下起雨來。

——*——*——*——*——

從蘇州到杭州,途中都未怎麼打頓,就連睡覺也都是在車廂裡應付了,隨行侍女見常臺笙這般着急,也不知該如何安慰,她不懂這其中原委,故而也只能陪着乾着急。

路上偶爾停下來吃個飯,也能聽到一些流言,百姓只說段書意死得好,這麼一來,西南叛軍的銳氣必會被挫,因世子死了,似乎有一大部分希望也跟着死了似的。

常臺笙卻不這樣想。段書意死在這裡,若那些人是真心追隨他,這一下子內心的恨意便會被徹底激發出來,後果只會更難預估。

不過目前她着急的不是這些事情,而是另一件。她仍清楚記得陳儼離京前隔着車窗子同她說的話——段書意是左利手,在他被處決之前,確認一下。

wWW¸tt kan¸¢ o

陳儼說的是“被處決之前”,當時她就存有疑惑。誰都知道處決藩地世子要先告太廟剝去宗籍,之後再行處決,那些都該是平叛成功之後的事——等到那時候,陳儼自己都回來了,哪裡還用得着她去確認?何況到那時再確認又有什麼意義在其中呢?

難道陳儼所謂的“處決”意義,是指被人秘密謀害?他是提早預料到會在杭州發生這種事,故而才叮囑她去確認一番的罷。

常臺笙捋順頭緒,最後只剩一個問題,段書意已死,當下屍體一定被看得死死,要如何才能去確認,且怎麼確認一個死人是左撇子還是右撇子?

她想通這問題時,馬車已進了杭州城境內。按說一路奔波終於抵達,應先回家休整一番,但常臺笙卻讓車伕馬不停蹄地去了五臺館。

五臺館館主李崧被突然到訪的常臺笙嚇了一大跳,就差大喊鬧鬼了。一個明明已溺水而亡的人眼下怎麼站在這裡?!

常臺笙態度強硬地拽着驚魂未定的李崧進了五臺館某間裡室,她這時力氣大得驚人,李崧因驚嚇過度一時間竟沒能拗過她。

“你現在什麼不要說,只聽我講。”常臺笙非常冷靜,語氣也是不容拒絕的強硬:“你岳父是杭州父母官,你進杭州府衙是輕而易舉的事,我現在需要見一個人,不管你用什麼辦法,你要能帶我進去見他且不可以將此事透露給任何人。”

李崧已漸漸緩過神來,聽明白她這話裡的意思差點就罵她瘋子了。沒料下一瞬常臺笙卻又緊接着道:“我開出的條件是,五年之內芥堂不會再挖你五臺館的文士。”

自從芥堂興盛後,五臺館流失了一大批供稿的文士,這些都是看不見但卻真實存在的巨大損失,李崧暗中也十分不滿,卻沒什麼辦法阻止。故而常臺笙這條件對他而言,不是沒有吸引力。

李崧稍稍鎮定了些,也開始談起條件來,遂問:“你要見哪個人?”

“段書意。”常臺笙吐字清楚,絕無舛誤。

“他死了!”李崧當真覺得她被西湖水泡得腦子糊塗了!他壓着聲音一口回絕:“我犯不着涉險。”

“恐怕你沒法拒絕。”常臺笙極冷靜地看着他,“六年前你曾收了一套書,後來大概是怕出事所以讓人燒了,但我不巧得了一本,那上面有你親自蓋上去的——藏書章。”

也就是說,這套政治上十分忌諱的*,所有人是五臺館李崧。常臺笙只要悄悄將這證據呈上去,對李崧而言這便是百口難辯之事。

李崧陡驚,他與常臺笙平日裡算不上關係好的朋友,卻也沒有明面上的過節,可這女人竟留着他的把柄!

常臺笙趁勢又狐假虎威了一把:“按說我夫家的人若想看一看這具死屍,區區杭州父母官只能點頭哈腰稱是。但現在時間緊迫,我怕屍體會爛,故而想友好地請你幫個小忙而已,你卻不肯……”

李崧深吸一口氣,許久才下定了決心,吝嗇地回了三個字:“等天黑。”

——*——*——*——*——

段書意死後,屍體一直由衙門官差輪流守着。一口棺材就這樣擺在衙門裡,怪可怖的。這些官差平日裡都在外頭耀武揚威,這會兒卻圍着一口陰森森的棺材打轉,實在是氣悶極了。可上面的命令又不好不從,只能硬着頭皮守夜。

這夜沒雨,出了月亮,歷歷月光照下來,卻顯得這擱放棺材的地方更是陰測測的。到戌時,兩個看守官差都已經餓得不行,卻還未有人來交班,便不由罵開了。

忽有一眼尖的瞅見了遙遙走來的李崧,忙諂道:“哎喲姑爺這個點如何到這兒來了?”

“夫人今早回了衙門,我便宿過來。”早上他妻子的確說要回衙門同父母住兩日,他這話說得倒也不假。他緊接着又道:“剛巧從那門過來時碰着義莊的仵作,說是奉命過來瞧瞧,又不識路,我便領他過來了。”

此時常臺笙便在他身後不遠處,一副仵作打扮,手裡提了個匣子。

李崧忽地轉過身去,看一眼常臺笙道:“不是說奉命來查驗屍體*情況的麼,就在那兒。”

那倆官差也是餓極了,心思已根本不在這值守上,且這兩天動不動就有義莊的人過來,所以也未在意。李崧給常臺笙遞了個燈籠過去,隨後走到門口,徑直將半隻燒雞放下了:“吃不掉了,這天氣擱到明日又會壞,你們若還沒吃,便吃了墊墊肚子,我就先走了。”

這位知府姑爺出了名的和氣,官差笑呵呵地接了燒雞道謝,便送他出去。

裡面的常臺笙舉着燈籠翻看屍體,幸好趕早回來了,屍身的*還不至於很明顯。她非常迅速地摸到屍體的手,一個指頭一個指頭地仔細摸過來,最終在右手無名指上停了下來——只這裡有一粒繭子。這是經常書寫的手所慣有的繭子,若他是左利手,右手無名指內側又怎可能有這樣一粒繭子?

燈籠移回屍體頭部,常臺笙揭開蒙臉的布——可這分明就是,段書意的臉。

作者有話要說:第一次寫這麼胖的章節,以後會寫更胖的章節的,恩恩恩

感謝霍菇涼和m小姐的地雷~~

其實已經開始交代每個人的走向啦,所以真的是……收尾啦。

常叉叉:所以呢所以呢,我在哪裡啊,哭哭

段書意:在我消失之前還是請樓上好好藏着吧常叉叉

出門在外,

第108章 一零八第83章 八三第105章 一零五第76章 七六第80章 八零33第93章 九三第92章 九二第86章 八六25第76章 七六第47章 四七第58章 五八第82章 八二第81章 八一第85章 八五第82章 八二第63章 六三零三二一第55章 五五第87章 八七第86章 八六25第54章 五四第93章 九三第62章 六二第113章 一一三第69章 六九第81章 八一第54章 五四第87章 八七第115章 一一五一二第75章 七五42 四二二四31第89章 八九零九第90章 九零第85章 八五第104章 一零四34第53章 五三25第97章 九七29第78章 七八一二第97章 九七第68章 六八一三第92章 九二二十第84章 八四第109章 一零九第115章 一一五38 三八零九第107章 一零七第46章 四六第66章 六六第97章 九七第113章 一一三28第80章 八零二二一零第87章 八七一六一五二一42 四二第89章 八九第103章 一零三第97章 九七第70章 七零一六第83章 八三第115章 一一五第58章 五八第66章 六六第94章 九四一二第71章 七一30一九第105章 一零五二四第98章 九八第78章 七八第100章 一零零第113章 一一三29第94章 九四第48章 四八第112章 一一二第63章 六三
第108章 一零八第83章 八三第105章 一零五第76章 七六第80章 八零33第93章 九三第92章 九二第86章 八六25第76章 七六第47章 四七第58章 五八第82章 八二第81章 八一第85章 八五第82章 八二第63章 六三零三二一第55章 五五第87章 八七第86章 八六25第54章 五四第93章 九三第62章 六二第113章 一一三第69章 六九第81章 八一第54章 五四第87章 八七第115章 一一五一二第75章 七五42 四二二四31第89章 八九零九第90章 九零第85章 八五第104章 一零四34第53章 五三25第97章 九七29第78章 七八一二第97章 九七第68章 六八一三第92章 九二二十第84章 八四第109章 一零九第115章 一一五38 三八零九第107章 一零七第46章 四六第66章 六六第97章 九七第113章 一一三28第80章 八零二二一零第87章 八七一六一五二一42 四二第89章 八九第103章 一零三第97章 九七第70章 七零一六第83章 八三第115章 一一五第58章 五八第66章 六六第94章 九四一二第71章 七一30一九第105章 一零五二四第98章 九八第78章 七八第100章 一零零第113章 一一三29第94章 九四第48章 四八第112章 一一二第63章 六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