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理想戰術

戰的3支地面部隊中,地位最尷尬的肯定是77軍。

參與作戰行動的3個軍長中,最不爽的肯定是凌雲霄。

確定讓39軍參戰之前,77軍的處境最爲優越。除了39軍,不管讓哪個軍擔任西部戰場上的主攻任務,都少不了77軍的支援。雖然77軍當不了攻打漢城的主力,但是能在攻打漢城的作戰行動中發揮極爲關鍵的作用。

39軍參戰,77軍的“美夢”成了泡影。

修改後的作戰計劃中,別說充當攻打漢城的主力,77軍連參與攻打漢城的機會都沒有。

除了協助38軍殲東部戰場上的韓軍第團軍之外,77軍的主要任務不是攻堅,而是發揮快速反應部隊的優勢,向南穿插,確定“戰役邊界”。

雖然很不爽,但是凌雲霄是接受了任務。

比起其他在八線北面看熱鬧的部隊來說,77軍已經非常幸運了。

留下7711旅與772旅之後,凌雲親率快反773旅南下。

有第一次戰役“鹹州阻擊戰”的經驗,凌雲霄有絕對的信心用1個旅的兵力完成戰役任務:攻佔天安,切斷韓軍第5集團軍北上通道,打開主力部隊南下的大門。

天安位於漢城南面大約85千處。是漢城與清州之間最大地城市與交通樞紐中心。

漢與清州之間有2高速公路與3普通公路。因爲空軍已經在戰役開始前炸斷了其他公路上地所有橋樑。所以駐紮在清州地第5集團軍只能從通過天安地高速公路前往漢城。駐紮在漢城地第3集團軍要向逃跑也過天安。

由此可見安是2個韓軍集團軍之間地重要戰略據點。

因爲在戰爭初期。韓軍將絕大部分主力部隊編入第1集團軍與第2集團軍(集團軍在韓軍中只是戰時編制)。在第二次戰役中遭受慘敗。所以第三次戰役開始地時候了第3集團軍與第集團軍擁有少數主力部隊之外編集團軍都以臨時組建地部隊爲主。戰鬥力十分低下。

即便如此。誰也不能忽視幾十萬軍人地威脅。

共和國參戰前夕。韓國開始分階段進行戰爭動員。第二次戰役結束前。韓國進行了“全國戰爭動員”所有18歲到歲地公民參軍服役。第三次戰役開始地前一天。韓國擴大了動員範圍有非主要崗位上地16歲到54歲男性公民向最近地徵兵點報到。

按照柳宗純宣告的數字,韓國能夠動員85C萬作戰人員!

據戰後獲得的數據,韓國在戰敗前總共動員了大概萬作戰人員。

在此基礎上,韓軍以最快的速度組建了集團軍,即司令部設在清州的第5集團軍、司令部設在安東的第6集團軍、司令部設在光州的第7集團軍、以及司令部設在大邱的第8集團軍。

按照韓軍的計劃,還將在釜山組建第9集團軍、在蔚山組建第團軍。

韓國能夠進行如此瘋狂的戰爭動員美國的軍事援助密不可分。

在11日之前,美國動用上百架戰略運輸機韓國運送了以突擊步槍、班用機槍、重機槍、榴彈發射器、火箭筒爲主的,足以組:5個步兵師的輕武器。11日上午支由24~快速散裝船組成的船隊到達釜山,除了極少數的重裝備之外(此時美國也沒有多少重武器可以提供給韓國)主要還是輕武器與彈藥。

按照美國在戰後公佈的數據,整個戰爭期間,美國至少爲韓國提供了85萬支突擊步槍(主要是M166步槍與M4卡賓槍,另外還有大約20萬支M14步槍,均是被美軍淘汰、或者即將淘汰的槍支)、15萬挺班用機槍與重機槍、12萬具槍掛榴彈發射器、挺自動榴彈發射器、6萬具火箭筒。按照韓軍的標準,這些輕武器足以用來組建12C個規模在8000人左右的步兵師。

除了美國提供的武器之外,韓國還大量啓用封存武器。

按照戰後獲取的資料,整個半島戰爭期間,韓國獲得了240萬支槍械。

雖然離柳宗純宣佈的組建600個步兵師的計劃相差甚遠,但是仍然足夠用來武裝300到350萬步兵。

韓軍第5集團軍就有54個師,萬兵力!

如果54個步兵師全速北上,後果將不堪設想!

幾乎沒人相信,凌雲霄能用1個旅,區區官兵擋住54個韓國步兵師!

能不能辦到,凌雲霄最清楚。

不管北面的戰鬥打成什麼樣,駐紮在清州的韓軍不可能北上,因爲柳宗純逃到了清州南面的大田。除非柳宗純有信心迎戰共和國的快速突擊部隊,不然不會放棄大田最北面的防線,不顧一切的守住漢城。駐紮在清州的韓軍不到20個師,主力集中在大田附近。即便北上,也最多幾個師的兵力。

當然,對快反773旅來說,幾個

萬韓軍仍然是巨大威脅。

凌雲霄沒打算與韓軍打陣地戰,甚至不想與韓軍打攻防戰。

11日130,快反773旅的先頭部隊到達天安附近。

應凌雲霄的請求,H-6M機羣在當天的最後一次轟炸任務中,將500多噸炸彈全都投向了天安。

地面進攻開始之前,空軍與海航的戰術轟炸機集中轟炸了天安。

似乎覺得火力擊不夠兇猛,進攻開始後不久,凌雲霄給前指發去請求,希望得到遠程炮火支援。裴承毅滿足了凌雲霄的要求,只是沒讓炮兵登場,因爲距離天安最近的炮兵在11C千米之外。

15點擊開始。

到達格列飛羣島附近的3巡洋艦與9~驅逐艦成爲了最強大的火力支援部隊,12~戰艦上的15門DP-11A全部投入戰鬥,前5鍾內向天安韓軍陣地投擲了130~:炮彈。接下來,平均每分鐘投擲5550千克炮彈。

因爲炮彈是西面飛來的以很多韓軍以爲天安已經被敵軍包圍。

不到3個小時在天黑,快反773旅佔領了天安。

讓軍派運輸機把韓軍戰俘運走之後,凌雲霄沒讓快反773旅在天安駐守,而是以連級規模向南“突擊”。準確的說,是向南執行偵察與炮火引導任務。

爲了配合快反773旅的作戰行裴承毅讓海軍艦隊與艦載航空兵全力支援。

整夜間,快反773旅的各路部隊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呼叫空中支援與炮火支援。

只要遇到韓軍出的“偵察部隊”轉爲就地防禦,然後呼叫支援。用凌雲霄的話來說,只有不費一槍一彈守住天安,擊潰北上的韓軍步兵,才能最真實的反應出快速反應部隊的戰鬥力。

對付南面韓軍的同時,凌雲霄沒有忘記北面的威脅。

雖然韓軍第3集團軍還沒有被39軍擊潰是韓軍向南逃竄只是遲早的事情。

利用天安機場,空軍運輸機在接走韓軍戰俘的同時快反773旅送來了大量彈藥物資。反正不能讓運輸機空載飛行,還不如多運點東西。

組織北面防區時凌雲霄仍然採用“機動加火力”的防禦戰術。

兵力有限,絕對不能與敵人打陣地戰與攻防戰只有充分利用強大的火力優勢,才能擊退敵人,完成戰役任務。

快反773旅在天安附近的防禦工作充分反映出快速反應部隊機動靈活的特點。

11日夜間,駐紮在清州的韓軍第5集團軍發動了幾次試探性進攻,均被快反773旅擊退,或者是被來自海上與空中的火力打退。駐紮在天安北面平澤的韓軍第3集團軍的步兵師也發動了幾次試探性進攻,結果與第5集團軍的步兵一樣,與快反773旅交火前就被突然而至的火力打擊擊潰。

到12日天亮,快反773旅已經在天安附近構建了南北縱深千米,東西寬50千米的防區。在這塊面積超過2000平方千米的防區內,沒有一道看得見的防線。所有防禦部隊都在各無形的防線上運動,利用偵察兵與無人偵察機、以及空軍的KZ-199戰場監視機提供的戰術情報,快反773旅成爲了火力支援部隊的眼睛與耳朵。

如何才能在最大限度消滅敵有生力量的情況下,最大限度的降低傷亡?

快反773旅的作戰行動提供了最好的答案。

第三次戰役開始後的24~小時之內,快反773旅僅有17名官兵陣亡、2人負傷,被其消滅的韓軍超過5500人,陣亡交換比超過了320!

因爲快反部隊在“鹹州阻擊戰”中表現出了不亞於其他部隊的頑強意志,所以共和國陸軍沒人說快反部隊是“躲在炮火後面的膽小鬼”。在能夠獲得充足火力支援的情況下,爲什麼要拿戰士的生命與鮮血作爲戰爭的犧牲品?

凌雲霄的戰術,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出了“少壯派”軍人的戰爭思想。

戰爭的最終目的是擊敗敵人,不是與敵人拼勇氣,更不是與敵人拼犧牲精神。能夠減少傷亡,就得想方設法的減少傷亡!

守住天安後,第三次戰役的“佈局”基本完成。

東西兩個戰場上的韓軍第3集團軍與第團軍被77軍與38軍分割,部署在南面的韓軍第5集團軍無法北上支援。

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打下漢城,實現第三次戰役的第一個目的。

12日上午,裴承毅向各參戰部隊下達命令,第三次戰役進入第二階段。

此時,不再有人懷共和國陸軍將打下漢城。

問題是,共和國陸軍將在什麼時候,以什麼方式打下漢城,能否在第三次戰役中殲滅總兵力超過00萬的2個韓軍集團軍!

第81章 全面撤退第117章 政治決定戰爭第77章 皇家空軍的選擇序五潛龍入海第125章 兩把尖刀第73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13章 亮牌第35章 祖國第14章 婆羅門貴族第46章 惡戰的徵兆第50章 粉墨登場第100章 左鉤拳第151章 地區化第117章 全線吃緊第26章 民主共和日第116章 事發突然第57章 挑戰與機遇第44章 第一槍第40章 天降奇兵第50章 粉墨登場第73章 大權在握第88章 開門紅第17章 養虎爲患第59章 左右開弓第2章 軍事政變第162章 連環套第54章 旁敲側擊第49章 錯有錯招第91章 守株待兔第111章 處處被動第42章 大顯神威第28章 最後一層面紗第114章 寶刀不老第23章 安全事務合作條約第60章 戰爭的導火索第118章 充分準備第32章 穩住朝鮮第50章 醍醐灌頂第42章 大顯神威第134章 短促的戰役第111章 最後的槍聲第99章 進軍夏威夷第1章 打打停停第53章 快速調整第78章 燒烤元首第92章 被動局面第126章 進攻號第67章 快速船隊第70章 換位指揮第32章 穩住朝鮮第20章 雙簧第58章 空中化第152章 峰迴路轉第26章 秘密交易第105章 何去何從第90章 正面進攻第28章 策動力第124章 將帥之別第70章 王牌登場第107章 首戰揚威第13章 政治風暴第17章 多事之秋第4章 秘密顛覆行動第82章 外交戰第83章 雙管齊下第52章 一挑三第54章 導彈雨第3章 日印結盟第2章 臭味相投第30章 兩手都硬第130章 綜合素質第134章 環環相扣第93章 煮熟的鴨子飛了第152章 峰迴路轉第4章 熱點第28章 硝煙升起第107章 大膽設想第96章 爭分奪秒第28章 戰術調整第14章 苗頭第158章 軍長的擔憂第49章 因循守舊第49章 因循守舊第17章 大戰在即第28章 刺客的較量第103章 衆口難調第47章 兔死狗烹第113章 放開手腳第16章 捧殺第7章 動員機制第36章 栽贓嫁禍第49章 場鬧劇第22章 局外人第56章 積極主動第55章 鞭長可及第54章 外交鬥爭第24章 大事化小第119章 二次革命第51章 放話第15章 統一陰霾
第81章 全面撤退第117章 政治決定戰爭第77章 皇家空軍的選擇序五潛龍入海第125章 兩把尖刀第73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13章 亮牌第35章 祖國第14章 婆羅門貴族第46章 惡戰的徵兆第50章 粉墨登場第100章 左鉤拳第151章 地區化第117章 全線吃緊第26章 民主共和日第116章 事發突然第57章 挑戰與機遇第44章 第一槍第40章 天降奇兵第50章 粉墨登場第73章 大權在握第88章 開門紅第17章 養虎爲患第59章 左右開弓第2章 軍事政變第162章 連環套第54章 旁敲側擊第49章 錯有錯招第91章 守株待兔第111章 處處被動第42章 大顯神威第28章 最後一層面紗第114章 寶刀不老第23章 安全事務合作條約第60章 戰爭的導火索第118章 充分準備第32章 穩住朝鮮第50章 醍醐灌頂第42章 大顯神威第134章 短促的戰役第111章 最後的槍聲第99章 進軍夏威夷第1章 打打停停第53章 快速調整第78章 燒烤元首第92章 被動局面第126章 進攻號第67章 快速船隊第70章 換位指揮第32章 穩住朝鮮第20章 雙簧第58章 空中化第152章 峰迴路轉第26章 秘密交易第105章 何去何從第90章 正面進攻第28章 策動力第124章 將帥之別第70章 王牌登場第107章 首戰揚威第13章 政治風暴第17章 多事之秋第4章 秘密顛覆行動第82章 外交戰第83章 雙管齊下第52章 一挑三第54章 導彈雨第3章 日印結盟第2章 臭味相投第30章 兩手都硬第130章 綜合素質第134章 環環相扣第93章 煮熟的鴨子飛了第152章 峰迴路轉第4章 熱點第28章 硝煙升起第107章 大膽設想第96章 爭分奪秒第28章 戰術調整第14章 苗頭第158章 軍長的擔憂第49章 因循守舊第49章 因循守舊第17章 大戰在即第28章 刺客的較量第103章 衆口難調第47章 兔死狗烹第113章 放開手腳第16章 捧殺第7章 動員機制第36章 栽贓嫁禍第49章 場鬧劇第22章 局外人第56章 積極主動第55章 鞭長可及第54章 外交鬥爭第24章 大事化小第119章 二次革命第51章 放話第15章 統一陰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