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導彈突擊

bookmark

五分鐘之內,四十五枚“普里維特”,也就是“大地”戰術彈道導彈相繼升空。

南亞上空,分別屬於美國、俄羅斯與中國的導彈預警衛星最先發現升空的彈道導彈。

美國的導彈預警衛星屬於“天基紅外系統”,該系統由四顆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兩顆大橢圓軌道衛星與二十四顆低地球軌道衛星組成。“普里維特”升空的時候,一共有一顆地球同步軌道衛星、一顆大橢圓軌道衛星與兩顆低地球軌道衛星在南亞上空,並且同時發出了警報。因爲是印度發射的導彈,所以美國情報部門並沒有把預警衛星拍下的紅外照片與可見光譜照片發給印度。

俄羅斯的導彈預警衛星是一顆本世紀初發射的大橢圓軌道衛星,拍下的照片迅速傳回了俄羅斯戰略防空司令部。因爲戰爭遠在萬里之外,且印度沒聽從俄羅斯的勸告,巴基斯坦也不是俄羅斯的盟友,所以俄羅斯戰略防空司令部解除警報後,決定抱着看熱鬧的態度靜觀南亞戰局。

中國的導彈預警衛星是一顆定位在東經八十度赤道上空的地球同步軌道衛星,主要監視南亞與印度洋地區。印度導彈升空後,預警衛星上的紅外探測器立即探測到了導彈上升階段尾焰產生的紅外輻射。定位之後,衛星上的高分辨率數字照相機開始跟蹤拍攝,並且自動將目標圖像發回地面指揮中心。結合多幅圖片,指揮中心的計算機能在四十秒到一分鐘之內計算出導彈彈道,確定導彈的襲擊目標。

導彈不是飛機,發射之後不能收回。

印度導彈還未離開大氣層,美俄中就知道戰爭已經爆發了。

信息的傳輸速度遠比導彈的飛行速度快。

五分鐘不到,巴基斯坦總參謀部收到了導彈警報,被印度導彈瞄準的巴基斯坦空軍基地隨即拉響了防空警報。此時,四十五枚“普里維特”導彈剛剛進入下降軌道。

導彈命中前四分鐘,空軍基地的防空雷達啓動。僅僅用了十五秒鐘,雷達就探測到了進入大氣層的導彈。導彈命中前二分鐘,遠程防空導彈騰空而起,以四馬赫的速度衝向了俯衝下來的彈道導彈。轉眼間,十四枚“普里維特”被“紅旗2000”型防空導彈擊落。

三十一枚“普里維特”突破了防空系統,在距離地面大約一千五百米的高度上撒出反跑道子彈藥。此時,五座空軍基地裡的戰機都已升空,地勤人員也進入了防空掩體。

大地有節奏的震動了起來。

反跑道子彈藥的威力並不大,只能在跑道上炸出直徑不超過兩米的淺坑。相對而言,修復一百個淺坑比修復一個大坑困難得多。另外,反跑道子彈藥還能摧毀露天停放的戰機,與後勤保障設備,卻很難對停放在機庫內的戰機,以及掩體內的武器裝備構成威脅。

彈雨過後,最先出現在地面上的是空軍基地的工程兵。

肯定有一部分反跑道子彈藥沒有爆炸,有的是引信出了故障,有的則設爲延時爆炸模式。修復受損跑道的時候,還得清除那些沒有爆炸的子彈藥。

工程兵們有條不紊的忙碌着,印度空軍的導彈突擊沒能對機場造成太大損失。

損毀最嚴重的是位於拉合爾西南的奧卡拉空軍基地,有八枚導彈落地,一共撒佈了三百多枚反跑道子彈藥,大約百分之十五的子彈藥沒有爆炸。即便如此,三千五百米長的跑道中還有一千五百米長的一段沒有遭到破壞,足以供戰術戰機正常起降。

因爲防空戰鬥機的起飛距離在三百米到五百米之間,所以用導彈攻擊機場跑道的時候,導彈瞄準點的間隔距離一般爲三百米。這既能減少導彈消耗量,又能達到癱瘓空軍基地的目的。當然,前提條件是導彈的圓周誤差爲零。

“普里維特”在最大射程上的圓周誤差達到了二百五十米。暫且不論能不能擊中寬度只有數十米的跑道,就算能夠擊中,命中點的間距也不一定是三百米,有可能是八百米,也有可能完全重合。

一枚“普里維特”只能攜帶四十二枚反跑道子彈藥,子彈藥的撒佈間隔距離不能超過十米,覆蓋半徑三十二米的圓形區域。如果導彈的圓周誤差超過了三十五米,就難以對跑道構成威脅。即便擊中了跑道,也只能破壞大約七十米長的一段。

由上可以得出,要想擊中跑道一次,就得動用九枚“普里維特”。要想確保摧毀奧卡拉空軍基地的跑道,就得擊中跑道十一次,總共耗費九十九枚“普里維特”。摧毀五座空軍基地的跑道,則需要四百九十五枚“普里維特”!印度空軍發射的“普里維特”總共才四十五枚。

“普里維特”問世的時候,性能就已落後,並不適合打擊戰術目標。

印度選擇“普里維特”作爲首批突擊力量,恐怕是擔心這種使用液體燃料火箭發動機,發射之前需要準備數小時,射程僅有二百五十千米的戰術彈道導彈很難在後面的戰鬥中發揮威力,反而會遭到巴基斯坦空軍的圍剿吧。

巴基斯坦空軍立即展開了反擊,瞄準對象並不是印度的導彈發射陣地。

“普里維特”還沒有落地,部署在巴基斯坦西北部地區,裝備了“阿布達利-2”型戰術彈道導彈的五個導彈旅就收到了命令。

五分鐘之內,一百五十輛導彈發射車進入了發射陣地。

發射車定位,裝填指令,豎起發射架,導彈升空,前後不到十分鐘,一百五十枚射程達到了三百五十公里,能夠攜帶一千千克彈頭,在最大射程上圓周誤差不到一百米的導彈躥入了藍天。

依靠美國的先進偵察衛星,“阿布達利-2”型導彈升空之前,印度就收到了警報。

只是,印度的防空部隊面臨更加艱鉅的挑戰。

“阿布達利-2”型導彈採用的是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不但準備時間短,而且在彈道末端,彈頭與彈體分離。不管是從以色列引進的“綠松石”反導預警雷達,還是從俄羅斯採購的“安泰2500”防空系統的搜索雷達都難以及時發現體積小得多的彈頭,反導導彈更難以擊中體積僅有“普里維特”十分之一的彈頭。

一百五十枚“阿布達利-2”型導彈分別突擊十個戰術目標,其中五個空軍基地,三個大型軍營與兩個防空指揮中心。

針對不同的目標,“阿布達利-2”型彈道導彈採用了不同的彈頭。

突擊空軍基地的導彈裝填了四十八枚各重十二千克在多用途子彈藥。每顆子彈藥不但能夠在跑道上炸出一個直徑三米,深半米的大坑,還能炸穿非加固型機庫,毀傷裡面的戰機,或者炸燬機場的基礎設施與後勤設備,比如燃料庫,加油車等等。

對付軍營的導彈裝填了一百二十枚各重四千克的反人員/裝甲子彈藥。每顆子彈對人員的殺傷半徑爲十五米,還能摧毀營房等基礎設施,炸燬普通車輛,炸穿坦克與裝甲戰車的頂部裝甲。

對付防空指揮中心的導彈配備了重達一千千克的高爆彈頭,能夠輕而易舉的摧毀半徑一百五十米內的各種非加固建築物。

面對從天而降的彈雨,裝備精良的印度防空部隊卻只能望空興嘆。

生死攸關的二分鐘內,印度防空部隊僅僅擊落了十四枚彈頭。

硝煙散去的時候,遭到襲擊的五座印度空軍基地中,只有霍希亞布爾空軍基地的跑道還能供戰機起飛、卻不能讓戰機降落,至少有一百二十架作戰飛機在地面被摧毀。不幸中的萬幸是,這些作戰飛機都是相對落後的Mig-21與Mig-23,印度空軍的主力戰機都在導彈到達前升空。

三座軍營遭到的打擊更爲慘重,除了部署在阿姆利則西北軍營內的裝甲旅提前離開,進入了進攻陣地之外,另外兩處軍營內的印度軍隊都遭到了慘痛打擊。數百名印度陸軍官兵在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的情況下,被從天而降的彈雨炸成了碎片;數十輛坦克,更多的裝甲車,以及數百部軍用車輛都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

位於伯坦果德與莫加附近的防空指揮中心比較幸運。這兩處防空指揮中心都建在加固的地下掩體內,“阿布達利-2”型導彈沒有鑽地彈頭,高爆彈頭只能摧毀防空中心的地面設施,威脅不到掩體內的指揮人員。

不到半個小時,交戰雙方各揮出了一擊重拳。

只是,效果完全不一樣。

戰鬥打響前,印度臨時總理的新聞發佈會剛剛結束,桑托斯正在趕往戰略指揮中心。

見到美國提供的,巴基斯坦空軍基地遭到襲擊後的衛星照片時,這位老兵頓時傻了眼。

他的第一反應是,美國的偵察衛星出了故障。

顯然,這只是一廂情願的想法。美國的間諜衛星能夠辨別出車牌號碼,還看不清楚巴基斯坦空軍基地的毀傷情況嗎?

第一輪交鋒,印度輸得非常徹底。

戰爭纔剛剛開始,輸掉一個回合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銳氣受挫,士氣受損,後面還怎麼打?

從戰略指揮中心裡的軍官的表情就能看出,這個結果對所有人都產生了影響。

戰爭的步伐不會停下,也不會就此結束。

雙方空軍的作戰飛機都已起飛,空中戰鬥即將爆發。如果能夠擊敗巴基斯坦空軍,印度還有機會番盤。

當然,必須幹掉巴基斯坦的導彈部隊,摧毀巴基斯坦的前沿空軍基地。

兩個棘手的問題,兩個不得不解決的問題。

桑托斯沒有干預指揮,畢竟他還是軍人的時候,只是一名小兵,不是統帥。

在印度空軍司令霍瓦德上將看來,此時的局勢一點都不容樂觀。空軍航空兵已經傾巢而出,空戰即將打響,要想對付巴基斯坦的導彈部隊與前沿空軍基地,仍然只能使用戰術彈道導彈。

第二次導彈突擊,會收到更好的效果嗎?

****

新書期間,求推薦求收藏!

第74章 傳奇部隊第116章 大國舞臺第39章 正中下懷第12章 門檻第63章 轉變思想第15章 鬼把戲第87章 拼盡全力第43章 戰爭問題第105章 敵後立足第16章 謀略第160章 半島戰爭分水嶺第38章 戰爭跡象第96章 爭分奪秒第146章 剛猛打法第20章 謀面第148章 人心惶惶第99章 兩難第84章 渺茫的希望第126章 低空霸主第42章 秘密部隊第135章 絕不能失敗第62章 摩拳擦掌第34章 裡應外合第76章 虎視眈眈第148章 創造歷史第46章 特殊存在第77章 遷都第44章 臨時決策第34章 偷襲得手第25章 無價的道義第28章 親自動手第27章 新總統第35章 軍售交易第105章 西非戰火第166章 以攻代守第10章 巨大成果第84章 海上決戰第8章 利益之爭第188章 摧枯拉朽第124章 和平契機第23章 安全事務合作條約第9章 國家代言人第92章 被動局面第9章 最高威脅第40章 空軍出動第6章 拷問第95章 死局第2章 白宮新主人第117章 南方決戰第7章 最強團隊第31章 南亞橋頭堡第58章 大國心態第12章 地面戰鬥第9章 共和國模式第20章 決勝時刻第103章 強烈反差第60章 絕不拋棄第11章 識時務第183章 分蛋糕第107章 推心置腹第143章 敢死隊第65章 正式宣戰第39章 提前參戰第151章 最後一線希望第1章 頭腦與靈魂第95章 大規模殲敵第42章 大顯神威第30章 眼界高低第27章 實戰考驗第41章 應對措施第99章 繳械投降第102章 生死航道第64章 有條不紊第172章 追求幸福的權利第18章 獨醒第86章 奔赴戰場第7章 倒行逆施第7章 實戰演練第7章 啞巴虧第84章 王牌軍的實力第90章 誘敵深入第124章 將帥之別第57章 胸懷大志第3章 情報第25章 意外失足第116章 一守一攻第46章 特殊存在第60章 造勢第87章 艦隊北上第14章 懸疑故事序十五運籌帷幄第51章 積極備戰第60章 關鍵點第103章 被動應戰第56章 盛極而衰第27章 機會第137章 王牌中的王牌第56章 盛極而衰第15章 有理有據
第74章 傳奇部隊第116章 大國舞臺第39章 正中下懷第12章 門檻第63章 轉變思想第15章 鬼把戲第87章 拼盡全力第43章 戰爭問題第105章 敵後立足第16章 謀略第160章 半島戰爭分水嶺第38章 戰爭跡象第96章 爭分奪秒第146章 剛猛打法第20章 謀面第148章 人心惶惶第99章 兩難第84章 渺茫的希望第126章 低空霸主第42章 秘密部隊第135章 絕不能失敗第62章 摩拳擦掌第34章 裡應外合第76章 虎視眈眈第148章 創造歷史第46章 特殊存在第77章 遷都第44章 臨時決策第34章 偷襲得手第25章 無價的道義第28章 親自動手第27章 新總統第35章 軍售交易第105章 西非戰火第166章 以攻代守第10章 巨大成果第84章 海上決戰第8章 利益之爭第188章 摧枯拉朽第124章 和平契機第23章 安全事務合作條約第9章 國家代言人第92章 被動局面第9章 最高威脅第40章 空軍出動第6章 拷問第95章 死局第2章 白宮新主人第117章 南方決戰第7章 最強團隊第31章 南亞橋頭堡第58章 大國心態第12章 地面戰鬥第9章 共和國模式第20章 決勝時刻第103章 強烈反差第60章 絕不拋棄第11章 識時務第183章 分蛋糕第107章 推心置腹第143章 敢死隊第65章 正式宣戰第39章 提前參戰第151章 最後一線希望第1章 頭腦與靈魂第95章 大規模殲敵第42章 大顯神威第30章 眼界高低第27章 實戰考驗第41章 應對措施第99章 繳械投降第102章 生死航道第64章 有條不紊第172章 追求幸福的權利第18章 獨醒第86章 奔赴戰場第7章 倒行逆施第7章 實戰演練第7章 啞巴虧第84章 王牌軍的實力第90章 誘敵深入第124章 將帥之別第57章 胸懷大志第3章 情報第25章 意外失足第116章 一守一攻第46章 特殊存在第60章 造勢第87章 艦隊北上第14章 懸疑故事序十五運籌帷幄第51章 積極備戰第60章 關鍵點第103章 被動應戰第56章 盛極而衰第27章 機會第137章 王牌中的王牌第56章 盛極而衰第15章 有理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