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金融保衛戰

bookmark

東京證券交易所開盤後,日經225數先一路上行,突破13500關口後,迅速下挫,到中午收盤時,已經跌到13000點以下。下午重新開盤後,日經指數繼續下跌,直到收盤前1個小時才重新上揚,最終報收1247點。日經指數全天下跌34%,成交量比前一交易日放大17倍,達到67500億日元。

日元匯率全天走低,兌美元匯價從127一路跌到134

據日本金融監管機構公佈的數據,當天流出日本的資金達到3750美元。

晚一個小時開盤的滬深股市迎來了最瘋狂的一天,兩市1800支股票全部上漲,300支股票漲停盤。兩市在上午與下午各休市15鍾,應對暴漲帶來的衝擊。到收盤時,上證指數上漲187%、深成指數上漲192%,兩市全天成交額比上一個交易日放大3:C0元。

共和國匯市也迎來了最瘋狂的一天,創下6年來新高。

據金融監管機構公佈的數據,當天流入共和國的國際資本達4400億美元。

中國金融危機正式爆發。

讓很多人無法相信的是,引發“瘋狂26”的導火索竟然是一條不明不白的小道消息。

25日夜間,各大門戶網站、財經網站與新聞網站首先刊共和國國務院某個知情人士透露的消息,共和國將在解決了中日釣魚島與東海專屬經濟區爭端之後出臺一系列刺激經濟的政策措施,應對可能到來的全球性金融危機。

短短數個小時,全球各大電視臺相繼報道了這則來歷不明的消息。

這就如同將一根劃燃了地火柴丟進一個充滿氫氣地密封容器。

如果沒有氧氣進入。容器內地氫氣不會爆炸。火柴也將立即熄滅。

就在國際金融炒家將信將疑。認爲這是中國政府有意透露出來地“虛假消息”時。美國總統國際事務顧問在檀香山時間25日上午7點30分發布地一條消息。爲引爆容器內地氫氣提供了最後一個必要條件。

當天地談判準備階段磋商開始前。國際事務顧問宣佈中日停戰談判取得實質性進展。

戰爭真地結束了?

隨後。黃國巍與日本外務大臣共同宣佈。準備階段磋商結束。擇日舉行正式談判。

戰爭真的結束了,中日雙方將通過談判方式解決爭端。

雖然中日雙方都沒有公佈具體談判內容、談判時間、談判地點、談判級別等重要信息,但是所有人都相信,通過艱難曲折的準備階段磋商,中國與日本已經在主要問題上達成一致意見,正式談判主要解決細節問題,雙方將盡快宣佈正式停火,爲正式談判創造良好氛圍。甚至有人開始猜測會不會在華盛頓、或者戴維營舉行正式談判,以彰顯美國在調解中日衝突中發揮的巨大作用。

這下,早已蠢蠢欲動的國際金融炒家坐不住了。

中國早就準備通過談判解決爭端,並且意識到戰爭結束後國際熱錢將離開被榨乾了最後一滴油的日本,涌入中國金融市場。爲此,中國在談判初期表現得非常強硬,讓國際金融炒家認爲戰爭不會結束,不敢貿然將資金投入中國金融市場,爲政府制訂救市政策、加強金融監管、整頓金融市場爭取了時間。前幾天,中國政府公佈了經濟發展政策,卻遲遲沒有公佈具體措施,表明中國政府想讓國內投資者恢復信心,提前進入場,壯大力量,使國際熱錢很難一舉摧毀中國的金融市場。隨着正式談判開始,中國政府必將迅速打出一套組合拳,以最快的速度拉昇股市,使提前入場的國內投資者佔據先機,將國際熱錢擋在國門之外、迫使國際熱錢流入其他國家的金融市場。

這一招,確實夠狠。

如果國際熱錢在高點位的時候進入中國股市,損失還是小事,跟風冒進的小玩家肯定會被套牢,使大筆資金留在中國。隨着主力割肉離場,需要找回損失的國際熱錢必然襲擊其他國家的金融市場,導致全球性金融危機。到時候,除了中國“不缺錢”之外,其他國家都將面臨外匯短缺的難題。

如果國際熱錢沒有進入中國,轉向流入其他國家的金融市場,無人能阻止全球性金融危機爆發。到時候,各國緊閉國門,高舉貿易保護主義大旗,世界性經濟危機指日可待。走到這一步,中國鞏固了國內金融市場後,憑藉產業結構調整帶來的高增長、其他國家沒有的技術優勢,成爲國際投資者的首選目的地。

不管怎麼樣,只要爆發世界性經濟危機,中國不但是受影響最小的國家,還是第一個走出寒冬的國家,成爲新世界的主宰力量!

,國際金融炒家的疑慮與擔憂煙消雲散。

不管是爲了現實利益,還是爲了在“未來主宰”的國家裡獲得一席之地,都要以最快的速度將資金投入中國金融市場。

利慾薰心的國際金融“大鱷”忽略了一個關鍵問題。

如果中國打算收拾“搗亂份子”,以態度強硬的紀佑國爲首的共和國領導人,會讓國際金融炒家心安理得的掠奪中國投資者的血汗錢嗎?

爲了保衛金融市場,中國幾乎動員了所有力量。

除了彥博等人投入的數千億私人資本外,彥博等人還將旗下公司抵押貸款與政府擔保貸款獲得的近8億資金全部砸進滬深股市、以公司名義在低價位收購了大批優質股票,國資委管理的國營企業也先後在指數較低的時候投入7萬億購買優質股票,民間中小投資者投入了大概1萬億資金,跟風行動的民營企業投入的資金不會低於6萬億。幾方力量的總投入超過33萬億,約合5億美元。由此可見,彥博等人投入的私人資產連零頭都算不上。

最重要的是,相關監管部門也加入了戰鬥。

從7月15到25,證監會壓下了100支股票近1400億股解凍股的審批工作,提前完成了70多支股票800億解凍股的審批程序,就等關鍵時刻砸向市場。銀監會從25起放鬆了國外資本流入中國金融市場的審批力度,相當於打開了泄洪閘,讓國際熱錢自由進出。

擔任“戰役總指揮”的是國務院總理龐興龍,“作戰命令”就是相關政策。

策劃與參與這場金融保衛戰的主要人員都知道,他們保護的不僅僅是中國金融市場、不僅僅是中國經濟,更是中華民族的根基與未來。

爲了確保各方行動準確到位,避免有人以公謀私,共和國三大情報部門全體出動。

不說別的,軍情局就調遣了上千名技術人員、嚴密監控國內通信網絡,出動數千名外勤特工、嚴密監視所有重要參與者。

紀佑國給潘雲生等情報部門主管最大行動權限。

命令很簡單,誰在這個時候違背與危害國家與民族利益,負責監督的情報部門可以按“叛國罪”就地論處。

有了去年的“肅叛行動”,沒人懷疑紀佑國對付叛徒的決心與魄力。

同樣短視的還有日本財團。

26日涌入中國的國際熱錢中,有3000美元來自日本財團,佔總量的682%。

如果說國際金融炒家還有所顧慮,日本財團就是肆無忌憚了。隨着進入中國的大門敞開,日本財團不顧一切的將剛剛到手的“救命錢”砸向了中國金融市場,妄圖螻蟻撼樹、達到不可能達到的目的。

727日,金融戰進入高氵朝。

當天,滬深股市仍然上演“火箭行情”,一路飆升。到收盤時,兩市股指分別上漲143%與13,總成交額比前一交易日放大47倍,達到驚人的114240億。

同日,中國匯市再創新高。

據監管部門公佈的消息,當天流入共和國的國際資本達到17840億美元。

過分火暴的行情讓部分老謀深算的國際金融炒家嗅到了災難氣息,當天下午部分提前入場的國際金融炒家紛紛撤離,才使滬深股市的上漲行情有所放緩,沒能突破26日創造的單日上漲紀錄。

只是,不管是國際金融炒家,還是日本財團,都沒有撤離中國。

也就在這一天中,參加金融保衛戰的各支力量拋出了近一半的股票,跟風的投資機構與中小投資者也拋出了四分之一的股票。

誰都不能忽略一個重要因素:28日是週六,股市休市!

金融戰爭的轉折點也在27日下午到來。

北京時間16點整,國務院公佈了第一份經濟刺激計劃的詳細措施,結果讓幾乎所有投資者都大失所望。

到17點30分,國務院以連珠炮的方式公佈了三份刺激計劃的詳細措施。

無一例外,每一份詳細措施都讓期望過高的投資者感到失望。

證監會也在股市停盤後宣佈爲170支股票的大股東放行,銀監會則公佈了新的結匯施行細則。

猛然間覺悟的人並不少,卻沒人有能力扭轉乾坤。

也許,唯一沒有驚慌失措的就是日本財團。

與那些抱着“打秋風”想法的國際金融炒家不同,日本財團的目的不是賺多少錢,而是打垮中國金融、打垮中國經濟。

對金融戰場上的交戰雙方來講,真正的戰鬥纔剛剛開始!

金融戰首先打響,保衛國家,月票上!

第98章 齊心協力第12章 軍事聯盟第35章 尷尬的霸權第106章 大陸硝煙第49章 錯有錯招第15章 有理有據第96章 斷臂自救第73章 大權在握第115章 廢墟中的戰鬥第6章 前程第42章 人盡其能第158章 軍長的擔憂第97章 殊途同歸第45章 將計就計第94章 主次有序第100章 囑託第17章 苦口婆心第51章 潛艇殺手第7章 惡魔第141章 積重難返第54章 反省第35章 奇兵第30章 半小時第5章 軍情局長第49章 戳破牛皮第32章 病急亂投醫第55章 冷遇第91章 全線反擊第49章 回心轉意第42章 幫倒忙第11章 相互試探第76章 虎視眈眈第83章 無法指望第32章 箭在弦上第4章 相互叫板第132章 末日瘋狂第46章 由守轉攻第12章 新人新氣象第57章 主動與被動第37章 打草驚蛇第73章 高耗費戰爭第16章 推波助瀾第16章 推波助瀾第109章 打招呼第71章 一大步第23章 問題累積第61章 功敗垂成第35章 意外收穫第46章 隔岸觀火第104章 鐵骨仁心第82章 金融保衛戰第100章 雷厲風行第142章 合縱連橫第58章 大國心態第19章 遷都問題第13章 暗中支持第39章 主權宣言第85章 打就打第98章 糧草先行第18章 失控的戰艦第39章 善後工作第81章 壁壘第36章 致命決策第35章 有備而來第116章 微妙變化第25章 分寸與輕重第128章 上弦之箭第104章 三航母戰鬥羣第61章 未來軍事力量第71章 意外驚喜第28章 策動力第12章 合二爲一第136章 是好是壞第83章 圍殲第34章 不眠夜第48章 國家宣言第58章 地面戰爭第32章 信號第115章 廢墟中的戰鬥第28章 促談第5章 軍火貿易第66章 人選第54章 外交鬥爭第20章 風聲鶴唳第148章 技術與戰術革命第32章 箭在弦上第149章 左衝右突第31章 時過境遷第81章 化危爲機第4章 重要證物第32章 穩住朝鮮第31章 軍售案第45章 高節奏航空作戰第7章 惡魔第22章 局外人第80章 死亡之路第136章 超級反艦導彈第28章 刺客的較量第62章 十萬火急第136章 割裂
第98章 齊心協力第12章 軍事聯盟第35章 尷尬的霸權第106章 大陸硝煙第49章 錯有錯招第15章 有理有據第96章 斷臂自救第73章 大權在握第115章 廢墟中的戰鬥第6章 前程第42章 人盡其能第158章 軍長的擔憂第97章 殊途同歸第45章 將計就計第94章 主次有序第100章 囑託第17章 苦口婆心第51章 潛艇殺手第7章 惡魔第141章 積重難返第54章 反省第35章 奇兵第30章 半小時第5章 軍情局長第49章 戳破牛皮第32章 病急亂投醫第55章 冷遇第91章 全線反擊第49章 回心轉意第42章 幫倒忙第11章 相互試探第76章 虎視眈眈第83章 無法指望第32章 箭在弦上第4章 相互叫板第132章 末日瘋狂第46章 由守轉攻第12章 新人新氣象第57章 主動與被動第37章 打草驚蛇第73章 高耗費戰爭第16章 推波助瀾第16章 推波助瀾第109章 打招呼第71章 一大步第23章 問題累積第61章 功敗垂成第35章 意外收穫第46章 隔岸觀火第104章 鐵骨仁心第82章 金融保衛戰第100章 雷厲風行第142章 合縱連橫第58章 大國心態第19章 遷都問題第13章 暗中支持第39章 主權宣言第85章 打就打第98章 糧草先行第18章 失控的戰艦第39章 善後工作第81章 壁壘第36章 致命決策第35章 有備而來第116章 微妙變化第25章 分寸與輕重第128章 上弦之箭第104章 三航母戰鬥羣第61章 未來軍事力量第71章 意外驚喜第28章 策動力第12章 合二爲一第136章 是好是壞第83章 圍殲第34章 不眠夜第48章 國家宣言第58章 地面戰爭第32章 信號第115章 廢墟中的戰鬥第28章 促談第5章 軍火貿易第66章 人選第54章 外交鬥爭第20章 風聲鶴唳第148章 技術與戰術革命第32章 箭在弦上第149章 左衝右突第31章 時過境遷第81章 化危爲機第4章 重要證物第32章 穩住朝鮮第31章 軍售案第45章 高節奏航空作戰第7章 惡魔第22章 局外人第80章 死亡之路第136章 超級反艦導彈第28章 刺客的較量第62章 十萬火急第136章 割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