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微妙變化

尋天晚上。裴承毅收到的第三條好消息是由李存勳從國舊從小爲。

經過軍情局長的努力,元首已經批准了裴承毅的第二次增兵請求,派遣寒柄彪中將的第六戰鬥單個與商雪韻中將的第七戰鬥單個參戰。更加重要的是。這兩支戰鬥單位都將以戰略空運的方式開赴戰場。也就是說,7月舊日之前,第六戰鬥單位就能部署到位,第七戰鬥單位則要等到7月舊日才能到達戰場。

事實上,這也是裴承毅在8日夜間收到的最後一條好消息。

快到日凌晨的時候,第八戰鬥單位的王學平發來急報,美軍第2裝甲師與第4步兵師的突擊部隊佔領了伊斯拉希耶打手 並且正在圍攻巴赫切。

當時裴承毅正打算與塞柄彪、商雪韻進行視頻會議。

收到消息後。他立即取消了會議安排,聯繫上了王學平。

讓王學平大致介紹了情況之後,裴承毅只下達了一條命令,那就是不惜一切代價守住巴赫切。

對裴承毅來說。沒有第二種選擇。

第八戰鬥單位與第五戰鬥單位的主力都在巴赫切以西的傑伊漢河下游平原地區,西面是由大約刃萬土軍其中只有3個正規師。其餘的均是緊急動員的預備役與民兵部隊重兵把守的阿達納、南面是美軍嚴密防守的伊斯肯德倫、背後則是易守難攻的奧斯曼尼耶;通往前線的道路只有兩條,一條從伊斯拉希耶經過,在奧斯曼尼耶南面大約的千米處穿過加武爾山脈,在距離伊斯肯德倫大約刃千米的亞卡哲克連入高速公路,分別前往南北兩座大城市,另外一條通過巴赫切,從加武爾山脈北面繞了過去,直接通往奧斯曼尼耶。美軍在反擊的時候肯定會首先攻打伊斯拉希耶,畢竟從這裡可以殺向伊斯肯德倫。

因爲通過伊斯拉希耶的公路太靠近伊斯肯德倫。在美軍近程火力的打擊範圍之內,所以第八戰鬥單位在佔領伊斯拉希耶之後並沒南下,而是準備在佔領奧斯曼尼耶之後再從這裡出發,攻打伊斯肯德倫。換句話說,受作戰區域限制,在無法大規模使用戰術空運力量的情況下,送往前線的作戰物資中,蹦都得通過巴赫切。

對裴承毅來說,可以丟掉伊斯拉希耶,卻不能丟掉巴赫切。

從裴承毅的作戰部署上也看得出來,攻佔伊斯拉希耶本身就是爲巴赫切做緩衝。只要佔領了真斯曼尼耶,就能從加武爾山脈的西面沿着高速公路南下。壓根沒有必要從伊斯拉希耶出發,再次穿越加武爾止。脈。

給王學平部署了任務後,裴承毅讓龍宏恩聯繫了梅樂馳少將。

雖然第入戰鬥單個與第五戰鬥單個的炮兵旅都部署在美國海軍的遠程艦炮威脅不到的哈塞克,能夠及時爲前線部隊提供炮火支援,而且兩個炮兵旅部署在一起,在關鍵時玄能夠爲某一地區的作戰行動提供雙倍的炮火支援,但是與第十戰鬥單個的炮兵旅一樣,這兩斤,炮兵旅面臨一個嚴峻問題,那就是無法獲取充足的彈藥。因爲從海灣地區通往哈塞克的鐵路線必須經過伊拉克的摩蘇爾,所以彈藥補給首先得滿足第十戰鬥單個的需求。第八戰鬥單位與第五戰鬥單個炮兵旅的處境還比不上第十戰鬥單位的同行。

遠程炮兵發不了力,就只能把希望寄託在航空兵身上。

在之前的進攻作戰中,裴承毅很少考慮空中支援,主要就是通信受到干擾,前線作戰部隊無法及時爲航空兵提供目標信息。很難引導空中打擊,因爲戰局發展很快,誰也無法準確掌握戰場局勢,空中支援很容易誤傷友軍,所以指揮官不得不慎重考慮。現在的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美軍已經佔領了伊斯拉希耶,轟炸時不用擔心會炸到友軍。在巴赫切的防禦作戰中,防禦部隊可以劃出防區,讓空中支援專門打擊防區外的敵人。雖然這麼做無法最大限度的發揮空中支援的作用,但是能有效阻止敵人的後繼兵力,使敵人難以持續進攻,最終瓦解敵人的進攻。

安排好這些事情。裴承毅才與賽柄彪與商雪韻通了電話。

因爲戰局緊張。所以裴承毅沒有多羅嗦,簡明接要的介紹了情況後,就給兩位將軍部署了任務,然後讓東方聞去負責處理相關的協調工。

處理完這件事情。裴承毅纔有時間好好考慮一下戰場上的情況。

如果緊盯着奧斯曼尼耶方向上的戰鬥,很容易把美軍攻佔伊斯拉希耶、圍攻巴赫切的行動當成守衛伊斯肯德倫的戰術反擊,而不是具有長遠意義的戰役反擊。甚至是影響到整個戰局的戰略反擊。結合發生在迪亞巴克爾方向上的戰鬥就能發現,杜奇威在西面發起的反擊行動,肯定與整個北方戰線有關。

再留意美以聯軍在敘利亞南部地區的行動,就有足夠的理由相信杜奇威有很長遠的打算。甚至有可能在策劃一場大型戰役。

爲了讓自己冷靜下來,裴承毅去煮了一壺濃咖啡,他平常很少喝咖啡。本站新地址已夏改爲:四姍凹加8四敬請鯊陸閾讀

總體戰局上。共和國軍隊仍然掌握着主動權。客觀的講,杜奇威在伊斯肯德倫方向上發起的反擊行動只能看成是最後的掙扎。只要無法及時向迪亞巴克爾增兵,杜奇威就得放棄土耳其的東南地區,並且在土耳其的地中海地區尋求第二個戰略性港口,利用增援部隊在托羅斯山脈與阿塔圖爾克水庫以北地區建立一條戰略防線,阻止共和國軍隊北上,從而保證土耳其政權不會垮臺。

因爲第十戰鬥單位的進攻速度出人意料,加上第一戰鬥單個順利完成了攻佔錫爾特的任務,所以守衛迪亞巴克爾的第7步兵師最多堅持幾天。在這幾天內。杜奇威必須打通前往迪亞巴克爾的鐵路線,並且將至少2個師的增援部隊送到迪亞巴克爾。因爲第2裝甲師與第步兵師已經在伊斯肯德倫方向上投入戰鬥,就算還有不錯的戰鬥力,也不可能在第五戰鬥單個與第八戰鬥單位的圍攻下重新集結,更不可能丟下伊斯肯德倫與奧斯曼尼耶。在沒有任何後勤保障的情況下馳援迫亞巴克爾。

杜奇威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讓即將到達的第打手 騎兵師在伊斯肯德倫西面的伊切爾上岸,然後沿伊切爾一烏盧克什拉開塞利一錫瓦斯馬拉蒂亞一遍亞巴克爾這條鐵路線趕去救援第7步兵師。雖然伊切爾港的基礎設施不比伊斯肯德倫港的差,吞吐能力非常強大,而且運送美軍的快速貨輪都有不錯的自裝卸能力對港口基礎設施的依靠度並不高,部隊上岸的速度不會受到影響,但是從伊切爾到迪亞巴克爾的鐵路線要比從伊斯肯德倫到迪亞巴克爾的鐵路線長蜘左右,運送能力也差了一大截。也就是說,杜奇威必須想辦法爲2個美軍師爭取到足夠的時間。

由此出發就不難理解美軍在奧斯曼尼耶方向上的反擊行動了。

杜奇威利用的,正是共和國陸軍在土耳其戰場上的一個重大缺陷,即東西兩條戰線隔得太遠,無法相互支援。

雖然在兩條戰線上,共和國軍隊都處於優勢,而且都佔據着主動權,更是迫使美軍多次分兵,有效分散了美軍的戰鬥力,但是這種兩線交戰的方式,也使共和國陸軍很難在某個重要方向上獲得一舉定勝負的絕對優勢兵力。說得不客氣一點,如果能夠在東面集中足夠多的作戰力量,恐怕攻打迪亞巴克爾的戰鬥早就結束了。

這次,杜奇威看得非常準。

不管裴承毅是否願意,都得在西面戰場上頂住2個美軍主力師的反擊,因爲第五戰鬥單位與第八戰鬥單位身後就是敘利亞北部的廣袤沙漠,而敘利亞境內的中敘聯軍把主力放在了南面的戰場上,如果北部防線失守,敘利亞就將不戰而敗。

要想頂住2個美軍主力師,裴承毅就得花上血本。

不管怎麼說,在這種濱海戰川中,共和國陸軍的優勢並不明顯。

按照王學平報告的作戰情況,美軍能夠迅速打下伊斯拉希耶,一斤,主要原因就是美軍地面部隊獲得了艦隊提供的遠程炮火支援。雖然駐伊斯拉希耶的第八戰鬥單位的支援旅在8日白天構築了堅固的防禦陣地,但是面對鋪天蓋地般的炮火打擊,爲了減小傷亡,王學平還是下達了撤退命令。

裴承毅沒有責備王學率,因爲支援旅不是主力戰鬥部隊。

與伊斯拉希耶方向上的情況相反,守衛巴赫切的是第八戰鬥單位的戰鬥旅,因爲這座小城鎮關係到2支戰鬥單位的生死存亡,所以王學平不但沒有下達撤退命令,還命令堅守到最後一人。

萬幸的是吧赫切在加武爾山脈北面,距離伊斯肯德倫最遠,美軍的突擊力度並不大。

按照裴承毅的吩咐,王學平正在讓前線部隊加大防區縱深,做好死守的準備工作。也就是說,爲了守住巴赫切,裴承毅把第八戰鬥單位的主力全都用上了。受此影響,第五戰鬥單位攻打奧斯曼尼耶的行動肯定會受到影響。按照裴承毅的估計,杜奇威的第一個目的就是緩解奧斯曼尼耶受到的壓力。因爲在打退美軍的反擊之前,裴承毅不可能命令第五戰鬥單個強攻奧斯曼尼耶,所以這個影響不是很大。

讓裴承毅擔心的還是杜奇威的其他打算。

隨着第五戰鬥單位不得不降低進攻強度,之前在奧斯曼尼耶方向上被壓着打的第2裝甲師很有可能轉守爲攻,利用傑伊漢河下游平原地區的有利地形,從西面迂迴攻擊第五戰鬥單位的右翼防線,迫使江晚承向後撤退,從而徹底解除奧斯曼尼耶受到的威脅。這還是次要的,重要的是,美軍很有可能利用這個機會穩步縮小包圍圈,最終將第五戰鬥單位與第八戰鬥單位圍困在巴赫切,打一場漂亮的圍殲戰。本站新地址已夏改爲:四姍凹加8四敬請登陸閱讀

即便2個美軍主力師不可能吃掉2個戰鬥單位,杜奇威也會通過佔領巴赫切,向南與向東進軍,迫使裴承毅在其他方向上付出更大的代價。

總而言之吧赫切的戰鬥將影響整個戰局。悠洲贊讀一承毅換了個角度。站在杜壽威的古場卜來典的“步作戰行動。

如果美軍能夠順利食下巴赫切,結果就不用多說了。問題是,杜奇威對打下巴赫切有足夠的信心嗎?對於如此重要的戰略要地,就算裴承毅什麼都不做。也應該讓第入戰鬥單個退守。只要第八戰鬥單位做好防禦部署,別說第4步兵師,就算2個美軍師一起上,也不見得能夠佔領巴赫切。雖然在攻打巴赫切的時候,美軍地面部隊能夠獲得來自遠程炮兵與海軍艦隊的火力支援,但是考慮的美軍在此之前的表現,杜奇威不應該對攻打巴赫切的行動抱太大的希望,至少不會認爲美軍能夠迅速佔領這座城鎮0

打不下巴赫切。杜奇威就得在別的方向上做文章。

因爲第六戰鬥單位與第七戰鬥單個的調動工作已經開始,所以杜奇威首先就得考慮2個新到的戰鬥單位會被派往哪個方向。要先打下巴赫切。就得阻止裴承毅向該方向增派第三個戰鬥單位。也就是說,除了儘快向迪亞巴克爾增兵,幫助第7步兵師鞏固防線。迫使裴承毅在該方向上投入第3個戰鬥單位之外。還應該在南方戰線上發動進攻,爭取突破由第九戰鬥單個與敘利亞國防軍的防線,迫使裴承毅把另外一個戰鬥單位放在該方向上。如果美軍的第三批海運部隊,也就是第2步兵師與第舊步兵師能夠及時到達戰場,並且參加巴赫切方向上的戰鬥,美軍就有可能在該方向上取勝。

雖然從時間上看,等到第2步兵師與第仍步兵師參戰之後才佔領巴赫切,肯定無法達到杜奇威最初的目的,因爲到那個時候,裴承毅已經鞏固了東面的勝利,就算丟掉巴赫切也不會影響大局,但是杜奇威還有別的選擇嗎?如果不能打下巴赫切,在丟掉了土耳其東南地區的情況下,美軍將敗的更慘。

想到這。裴承毅就意識到,杜奇威肯定會在南方戰線上率先展開行動。

不管怎麼說,以色列比土耳其重要得多。因爲把計劃打手 派往南方戰線的勒步兵師、第2裝甲師與第4步兵師都留在了土耳其戰場上,所以美以聯軍沒有能夠如願以償的掌握佔據的主動權。隨着北方戰線上的局勢逐漸明朗。只要裴承毅騰出手來,美以聯軍就會遭殃。在此情況下,不管杜奇威是否願意,都得儘快在南方戰線上來取行動。哪怕不能取得決定性的勝利,也應該趁共和國軍隊的主力放在北方戰線上,在南方戰線上取的進展,爲接下來的惡戰做好準備。

裴承毅沒有耽擱時間,立即讓楊少勇把整理好的南方戰線上的戰報送了過來。

看完戰報。裴承毅才意識到,他沒有過分低估杜奇威,而是低估了達揚。以色列參戰之後,在南方戰線上打主力的不是2個美軍陸戰師,而是以色列國防軍的幾支主力部隊,而且發揮關鍵作用的也是以色列國防軍。

用楊少勇的話來說,美軍陸戰隊的主要任務就是爲以軍運送作戰物資。

雖然這個評論武斷了一點,美軍陸戰隊除了負責運送作戰物資之外,還充當了戰役預備隊的角色,正是2個陸戰師的存在,讓蘇勁輝遲遲不敢把第二戰鬥單位派上去,只能讓第九戰鬥單位依靠陣地防禦,但是楊少勇的話也反映出了一個問題,即真正希望在南方戰線上取勝的不是美軍,而是以軍。

不是說杜奇威不想取勝,而是在北方戰線沒有穩定下來的情況下,無法在南方戰線上投入更多的兵力。達揚的處境就完全不一樣了,因爲戰線後方就是作的以色列國土屏障的戈蘭高地,如果美以聯軍無法在開戰後向北推進戰線,而是在停火線附近浪費寶貴的兵力與更加寶貴的時間。那麼等到中敘聯軍發起反擊,美以聯軍肯定守不住防線,甚至沒有機會退守戈蘭高地。

正是如此。在美軍投入不足的情況下,以軍纔會不計代價的擔負起進攻的重楓

不到4天。以軍用行動證明了他們的實力。

正如裴承毅在此之前的判斷一樣,以軍的戰牛力不在美軍之下。因爲更加了解周邊國家的情況,所以在戰鬥中,以軍的表現比美軍好得多。客觀的講,杜奇威讓2個陸戰師跟在以軍後面行動,就是想讓2個師的官兵藉此機會熟悉戰場環境,瞭解對手,爲上場擔當主力做好準備。

因爲有2個美軍陸戰師做的備隊,所以杜奇威隨時可以發動一場大規模進攻。本站新地址已夏改爲:四姍凹加8四敬請登陸閱讀

當然,大舉進攻需要的不僅僅是兵力。

爲了搞清楚情況,裴承毅聯繫了張孝瓏,要求軍情局儘快提供與南方戰線有關的所有情報。隨後他又聯繫了蘇勁輝。在警告南方戰線指揮官的同時。讓蘇勁輝儘量蒐集美以聯軍的戰術情報,搞清楚對方的情況。

不管怎麼說,南方戰線絕對不能有什麼閃失。

第56章 準軍事力量第99章 單獨戰役第44章 緊鑼密鼓第143章 敢死隊第80章 第一次第45章 高節奏航空作戰第111章 一擊即潰第63章 得意忘形第36章 軍事儲備體制第35章 絕路第98章 並不重要的真相第47章 厲害關係第57章 衝突到戰爭第122章 特種炸彈第38章 理想惹的禍第43章 戰爭問題第31章 真情流露第149章 現實與理想第18章 失控的戰艦第128章 知錯就改第17章 統一意見第126章 倒下的民族第99章 繳械投降第67章 緊急調整第129章 喉舌之戰第162章 連環套第20章 雙簧第101章 決定性戰役第4章 拉幫結派第37章 最大限度的保證第43章 返回中央第136章 長遠謀劃第109章 擴大進攻第10章 冰山一角第46章 隔岸觀火第13章 深入探討第100章 僵局第4章 有與沒有第57章 挑戰與機遇第133章 最高指示第38章 透甲長矛第4章 殺人於無形第38章 大禍臨頭第85章 正規戰術第80章 再次遭遇第50章 未來戰士第12章 誘惑第91章 爲決戰做準備第35章 絕境第8章 突然襲擊第51章 刀尖第127章 關鍵問題第57章 挑戰與機遇第110章 決戰部署第12章 門檻第89章 戰爭影響第81章 化危爲機第52章 大敵將至第38章 多兵種聯合行動第15章 論爭第46章 備用計劃第80章 歸隊第97章 高消耗戰爭第73章 涌而上第123章 全面考慮第65章 正式宣戰第8章 隨敗猶榮第98章 狂暴工具第47章 厲害關係第36章 無聲的決戰第22章 最高決策第18章 軍長大會第184章 各讓一步第27章 世界大戰第108章 爭奪焦點第18章 點火第55章 大獲全勝第31章 島內風波第30章 直接動因第4章 有與沒有第59章 未來第67章 黑色十五分鐘第138章 最後的難題第99章 兩難第40章 玩概念第46章 好印象第20章 謀面第19章 爽快的海軍司令第136章 長遠謀劃第84章 王牌軍的實力第16章 實地考察第51章 刀尖第17章 積極主動第47章 準氣象武器第6章 管中窺豹第67章 關鍵時刻第20章 唱高調序九死裡逃生第11章 識時務第32章 差距
第56章 準軍事力量第99章 單獨戰役第44章 緊鑼密鼓第143章 敢死隊第80章 第一次第45章 高節奏航空作戰第111章 一擊即潰第63章 得意忘形第36章 軍事儲備體制第35章 絕路第98章 並不重要的真相第47章 厲害關係第57章 衝突到戰爭第122章 特種炸彈第38章 理想惹的禍第43章 戰爭問題第31章 真情流露第149章 現實與理想第18章 失控的戰艦第128章 知錯就改第17章 統一意見第126章 倒下的民族第99章 繳械投降第67章 緊急調整第129章 喉舌之戰第162章 連環套第20章 雙簧第101章 決定性戰役第4章 拉幫結派第37章 最大限度的保證第43章 返回中央第136章 長遠謀劃第109章 擴大進攻第10章 冰山一角第46章 隔岸觀火第13章 深入探討第100章 僵局第4章 有與沒有第57章 挑戰與機遇第133章 最高指示第38章 透甲長矛第4章 殺人於無形第38章 大禍臨頭第85章 正規戰術第80章 再次遭遇第50章 未來戰士第12章 誘惑第91章 爲決戰做準備第35章 絕境第8章 突然襲擊第51章 刀尖第127章 關鍵問題第57章 挑戰與機遇第110章 決戰部署第12章 門檻第89章 戰爭影響第81章 化危爲機第52章 大敵將至第38章 多兵種聯合行動第15章 論爭第46章 備用計劃第80章 歸隊第97章 高消耗戰爭第73章 涌而上第123章 全面考慮第65章 正式宣戰第8章 隨敗猶榮第98章 狂暴工具第47章 厲害關係第36章 無聲的決戰第22章 最高決策第18章 軍長大會第184章 各讓一步第27章 世界大戰第108章 爭奪焦點第18章 點火第55章 大獲全勝第31章 島內風波第30章 直接動因第4章 有與沒有第59章 未來第67章 黑色十五分鐘第138章 最後的難題第99章 兩難第40章 玩概念第46章 好印象第20章 謀面第19章 爽快的海軍司令第136章 長遠謀劃第84章 王牌軍的實力第16章 實地考察第51章 刀尖第17章 積極主動第47章 準氣象武器第6章 管中窺豹第67章 關鍵時刻第20章 唱高調序九死裡逃生第11章 識時務第32章 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