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壁壘

bookmark

十耳其的鄰國中,希臘的古場丹疑是最爲曖

雖然希臘與土耳其都是北約成員國,而且都是創始成員國,但是兩國的關係一直非常緊張。說得不客氣一點,如果不是位於“前沿地帶。”與前華約國家接壤,恐怕早在刃世紀希臘與土耳其的矛盾就會上升爲戰爭了。事實上,早在2泄紀,希臘與土耳其就爆過軍事衝突。

希臘與土耳其主要有兩個矛盾,一是領土與領海爭端,二是塞浦路斯問題。

相對而言。領土與領海爭端還是小矛盾。

幾個年來。在美國、英國等北約盟國的共同努力下,希臘與土耳其的領土與領海爭端基本上得到了解決。到引世紀。兩國間主要就一些跨海域捕魚的事情有過爭端。

真正導致希臘與土耳其不和的還是塞浦路斯問題。

追溯歷史的話,早在咱刀年前,塞浦路斯島上就有人類生活。隨後的數千年內,塞浦路斯先後被埃及帝國、波斯帝國、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大英帝國征服,或者被吞併,或者成爲殖民地。直到力世紀6o年代初,在得到英國、希臘與土耳其的保證與支持後,塞浦路斯才擺脫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宣告獨立。僅僅3年後,塞浦路斯的希臘族與土耳其族爆武裝衝突,隨後聯合國維和部隊進駐。在土耳其政府的支持下,塞浦路斯的土族人另立“行政當局”隨後希族軍人集團動軍事政變,土耳其以“保證國”的名義出兵塞浦路斯,佔領了北部粥的領土,並且將土族居民全部北移。強迫大約舊萬希族人南遷。自此。塞浦路斯共和國長期處於分裂狀態。

由此可見,塞浦路斯問題,實際上就是希臘與土耳其的問題。

在這個面積不到打手兇萬的島國中,希臘人佔了鞏,土耳其人佔了2夠,另件鰓爲亞美尼亞、馬龍與拉丁族。土耳其出兵塞浦路斯之後,除了刃的土地控制在土族手中之外,的土地控制在希族掌握的塞政府手中,另外還有3的土地是英國的兩個主權基地。

從地理位置七看,塞浦路斯對土耳其有着不可捨棄的重大意義。

雖然土耳其控制着整個小亞細亞,擁有歐洲大陸的橋頭堡,控制着進出黑海的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與達達尼爾海峽,但是在希臘控制着幾乎整個愛琴海的情況下,土耳其的出海口並不多。看一下土耳其的地圖就知道。除了南面的安塔利亞灣、梅爾辛灣與伊斯肯德倫灣之外,土耳其的海岸線幾乎都暴露在希臘面前,而南面這3個海灣就正好面對着塞浦路斯。換句話說,如果塞浦路斯落入希臘手中,土耳其就完全喪失了出海口。因爲兩國的歷史積怨非常深堪比共和國與日本,就算都是北約成員國,而且希臘國小力微。土耳其當局也不得不有所顧慮。

事實上,就算在美蘇冷戰時期,土耳其的主要任務是頂住北面的紅色帝國,土耳其海軍的主力也沒有擺在黑海方向上,而是部署在南面的安塔利亞、伊切爾與伊斯肯德倫,並且重點建設了這三座軍港。

爲了確保南面出海口的安全,在希臘策利塞浦路斯軍事政變,準備剷除自立門戶的土族政權時,土耳其有不顧嚴重後果。悍然出兵塞癰路斯。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希臘與土耳其在塞浦路斯打了一場小規模戰爭,只是雙方均沒公開。本站新地址已更改爲:慨除心,刪敬請登陸閱讀!

可以說。土耳其當局在塞浦路斯問題上強硬得有點過頭了。

從展的角度來看,土耳其多少有點得不償失。

自從凱末爾動軍事政變之後,在奧斯曼帝國的廢墟上建立起來的土耳其就像位於亞州大陸另外一端、剛纔開始明治維新的日本一樣,開始全盤西化,從此之後,土耳其當局堅定不移的推行西方政策。並且以進入西方世界爲最終目的。問題是,土耳其不是日本,沒有成爲日本那樣的達國家o

加入北約集團之後,土耳其一直在努力做好一件事情,那就是“脫亞入歐

雖然從地理位置上講,土耳其是典型的亞洲國家,畢竟糊以上的國土都在亞洲大陸上,引個行省中,只有埃迪爾內省、克爾克拉雷利省、泰基爾達省。以及恰納卡萊省與伊斯坦布爾省的一部分在歐州地區,但是在全面西方化政策的影響下,土耳其當局依靠“立足歐州”一直在積極爭取成爲歐洲國家。別的不說,在國際足聯中,土耳其就被分在了更難出線的歐州,而不是更容易出現的亞洲。

從某種意義上講,加入北約集團,也是土耳其西化政策的一部分。

問題是。美國離土耳其太遠了。

美蘇冷戰期間,土耳其得益於其獨特的地理位置,不但受到美國重視,還得到了衆多歐洲盟國的幫助,不然土耳其當局也不會悍然出兵塞浦路斯。美蘇冷戰結束後,土耳其的戰略地位一落千丈。因爲受到庫爾德人問題影響。土耳其當局並沒在伊拉克誠丁期間積極支持美國,而在塞浦路斯問題上又與希臘過不蟻,以到引世紀初,土耳其已經成了一個姥姥不愛、奶奶不疼的孩子。雖然隨着共和國崛起,美國重新開始重視土耳其,但是歐州國家卻沒有繼續容忍野蠻的突厥人後裔。

直到吻年,土耳其都是歐盟的觀察員國,而不是成員國。

歸根結底,就是希臘堅決反對土耳其入盟。更重要的是,希臘充分利用了塞浦路斯問題,讓歐盟的其他成員國,比如一直在暗中協助土耳其的英國沒有理由在正式場合中支持土耳其入盟,更不可能在歐盟公開反對希臘。

更要命的是,月打手日。塞浦路斯成爲了歐盟成員國。

雖然按照歐盟訂下的標準,要想入盟,先就得解決所有外部爭端,但是塞浦路斯的問題屬於內政。而且包括英國在內的所有歐盟國家都只承認希族的塞浦路斯政府。事實上只有土耳其承認土族的塞浦路斯政權,所以沒有哪個國家有理由反對塞浦路斯入盟。在此情況下。土耳其要想加入歐盟,就得從塞浦路斯撤軍。

因爲塞浦路斯問題成爲了阻擋土耳其入盟的主要原因,所以在一些次要問題上,比如庫爾德人問題上,大部分歐盟成員國就沒有那麼客氣了。別的不說,德國與法國多次拒絕向土耳其提供軍火,理由不是土耳其出兵塞浦路斯土耳其是塞浦路斯的擔保國,在塞浦路斯有駐軍權,而是土耳其當局沒有解決國內民族矛盾。

總而言之,土耳其在“西化”這條道路上走得並不輕鬆。

與土耳其相比,希臘的處境實際上好不了多少。

母庸置疑,希臘擁有足以讓任何一個再家羨慕的歷史與文化,但是現實中的希臘卻是一個非卑弱小甚至落後的國家。

用一些西方評論家的話來說。希臘是一羣富翁中的窮小子。

在富裕的歐洲地區,希臘確實是個非常貧困的國家。即便不用凹衡量,希臘也算不上達國家。因爲希臘賴以維生的不是完善的工業體系,而是旅遊業。說得不客氣一點,進入引世紀後,半數以上的希臘人都得依靠老祖宗在幾千年前留下的遺產過日子,只要遊客減少2成,希臘的失業率就將突破舊兄

正是如此,在引世紀初,也就是力年爆的金融危機中,希臘成爲了最先到下的歐盟國家。承重的主權債務危機不但讓歐元匯率來了個高臺跳水,還讓希臘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社會危機。這場危機,最終導致希臘左翼政權在大選中獲勝。成爲歐元區第一個因爲金融危機而爆政治動盪的國家。從某種意義上講,法德意在力舊年之後加快了歐州軍事一體化與政治一體化進程。與由希臘主權債務危權引的歐元匯率危機,特別是美國華爾街的金融集團在這場危機中扮鼻的主要角色,美國當局對歐州的打壓政策有着密切關係,甚至是推動歐州走向統一的直接動力。

說直接一點,希臘的教;讓歐洲國家明白了“同志不可靠”這句話的意思。

在美國一家獨大的情況下,遭到掠奪的不僅僅是第三世界國家、也不僅僅是共和國等新興經濟體,還有歐盟這樣的“達國傢俱樂部”。清醒過來的歐州國家產生了更加強烈的獨立自主意識,不然法德意也不會挑起一體化進程的重擔,成爲推動歐洲走向統一的三架馬車。

清醒過來的希臘,也不再把美國當成真正的盟友。

從引世紀舊年代到刃年代末。希臘當局一直在積極改善與共和國的關係。雖然在絕大部分人看來。希臘當局是想爭取到這個即將過美國,人口數量最多的達國家的數億潛在遊客,爲數以百萬計的希臘人提供工作機會。事實上也確實如此,邊年共和國與歐盟達成了人民幣與歐元互換協議之後,刃飛年,共和國就成爲了希臘第一大遊客來源國,當年前往希臘旅遊的共和國公民過鈞萬人次,爲希臘創造了大約勁萬個工作崗個,以及近歐元的旅遊收入。但是希臘政府的長遠打算絕對不是靠旅遊立國。歷史上也沒有哪個強國是靠旅遊業強大起來的。

對希臘來說,建立起工業體系。特別是尖端工業體系顯得無比重

與歐盟的其他成員國、特別是最達的幾個成員國相比,希臘有一個非常令人羨慕的優勢,那就是較高的生育率。母庸置疑,這是一個足以讓任何一個達國家羨慕不已的巨大優勢。到力年的時候,希臘的人口已經由引世紀初的心萬增加到了蟲萬,而在此期間。法國人口由口萬減少到了暇口萬、德國人口由猛萬減少到了陛口萬、英國人口由旺力萬減少到了引兇萬。正是如此,曲年的時候,就有大約奶萬希臘勞工在其他歐盟國家工作。

大量輸出勞工絕對不是一個國家的長遠之計。

嚴格說來本站折地址已更改爲:防8,洲敬請登陸閱讀!,洲披勞,只是解決社會問矗的臨時辦法,長此以往下去的餾,“傑會帶來非常嚴重的社會問題。別的不說,因爲勞工每年匯回上千以歐元的收入,所以希臘的物價一直居高不下。雖然這也與希臘當局以旅遊業爲主的展方式有關,畢竟高希臘旅遊的外國遊客、特別是歐盟以外的遊客都捨得花錢,但是僑匯是一項更加穩定的收入,而且是一項不會給政府帶來任何稅收的國家收入。過高的物價,肯定會激化社會矛盾,讓本來就不富裕的國民承受更大的不公平。

長遠來看,希臘要想成爲真正意義上的達國家,就得在本國工業建設上下功夫。

美國肯定靠不住,歐盟的其他成員國也好不到哪裡去。在希臘之前,同樣大量輸出勞工的波蘭已經吃了大虧。波蘭的教告訴希臘當局,法德意等“最達國家”不會真心誠意的幫助落後的同盟國,只會儘量利用希臘等國的勞動力;度過人口老齡化時期,確保在歐盟的主本站折地址已更改爲:防8,洲敬請登陸閱讀!

當然,希臘身邊不是沒有好的教材。

隔着地中海的埃及、以及北面的羅馬尼亞都是正面教材。這兩個國家都在引世紀出年代開始工業化。並且在刃年代中葉建立起了相對完善的工業化體系,而且擁有了各自的優勢領域,一斤,成爲了北非與中東地區的製造業大國,另外一個則成爲了東歐地區的工業生產基地。

這兩個國家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從一開始,就把工業化寄託在了共和國身上。

正是如此,從出年代初開始,希臘當局就積極靠近共和國,多次派遣政府代表團去共和國招商引資。希望共和國當局能夠積極鼓勵高科技企業到希臘投資,並且以希臘爲基地進軍歐盟術場。

不得不承認,希臘當局很會挑時間。

當時大蕭條刊網爆,共和國受到的影響最小,衆多有實力的共和國企業正在進行戰略擴張。如果能夠成功登陸希臘,就能把希臘當成進軍歐盟市場的橋頭堡。事實上,爲了避開歐要的貿易壁壘,共和國的很多企業都藉此機會到希臘開辦了分公司,然後以希臘爲突破口,向歐盟市場傾銷產品。正是如此。在大蕭條期間。歐盟纔沒有與美國一道與共和國打貿易戰,而是利用了共和國與美國的貿易戰。同樣的,因爲共和國企業可以利用希臘做轉口貿易,殺入歐洲市場,所以打手年之後,歐盟理事會就正式批准了歐元與人民幣互換協議,爲共和國企業進軍歐州打開了大門。

從留年開始,去希臘的就不僅僅是共和國的遊客了。

因爲希臘的勞動力充足,且相對便宜,所以在歐盟連續出臺了多項針對進口產品的貿易法案之後。共和國企業紛紛在希臘開設工廠,以本土生產的方式擴大市場份額,避開歐盟嚴厲的貿易法案。到大蕭條結束的時候,共和國企業已經在希臘投資近四億歐元,開辦了上萬家企業,創造了數百萬個就業崗位。到歷年的時候,在歐盟其他國家工作的希臘勞工數量縮減到了打手田萬。也就在這一年,希臘的人均國民產值與人均可支配收入均過了法國與意大利,正式邁入達國家行

母庸置疑,共和國的企業在希臘脫胎換骨的蛻變中揮了至妾重要的作用。

按照部分歐洲新聞媒體的報道,到的時候,共和國企業在希臘的投資,已經佔到了希臘社會總投資的鰓左右,過6次的希臘人與共和國企業有直接或間接關係,而希臘最具有影響力的田家企業中的昭家由共和國企業控股或者參股。巫個主要行業中的彌個被共和國企業控

總而言之,希臘當局與共和國的密切關係過了歐盟的其他任何成員國。

正是如此,在衆多國際問題上,歐盟才表現得極端曖昧。雖然共和國當局從不承認具有影響希臘政府的能力,但是在絕大部分人看來,在半數以上的希臘選民與共和國企業有關係的情況下,希臘當局肯定會把共和國的利益放在心頭。

庫爾德人危機爆後,先行動的不是共和國當局,而是希臘當

當然,希臘外交部副部長以國家腦特使身份訪問北京的事情並沒公開,而共和國駐希臘大使在6月刀日向希臘當局遞交國。

在美國新聞媒體看來,正是共和國的影響,讓希臘當局遲遲不肯盡到北約盟國的義務。

更讓美國當局有苦難言的是。在這個節骨眼上,美國還不能表現得過於強硬,更不可能威脅希臘。

對緊急訪問雅典的美國助理國務卿來說,讓希臘當局認識到美國的重要性,在關鍵問題上回心轉意,幾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特別是在歐洲國家陸續表態,不打算爲土耳其流血犧牲的情況下,希臘更沒有理由搭上美國戰車。

第5章 時事造英雄第5章 獨一無二第112章 神出鬼沒第23章 危機四伏第184章 各讓一步第93章 全面調整第62章 膽大包天第49章 退縮第14章 兩手準備第29章 目的第50章 明爭暗鬥第57章 超低空霸主第8章 隨敗猶榮第80章 第一次第84章 戰略截擊部隊第80章 再次遭遇第99章 單獨戰役第33章 戰爭降臨第13章 政治風暴第119章 聲東擊西第4章 重要證物第49章 勝利與問題並存第24章 驟變第56章 最後的機會第91章 來勢洶洶第82章 外交戰第44章 善後第92章 東線戰爭轉折點第111章 影響力第33章 戰爭降臨第96章 現實利益第58章 空中走廊第76章 有限反擊第29章 別無選擇第117章 全線吃緊第171章 趕盡殺絕第5章 權衡利弊第72章 金融戰第41章 龍牆第5章 軍情局長第98章 狂暴工具第13章 暗中支持第21章 見招拆招第68章 必爭之地第62章 心狠手辣的角色第25章 無價的道義第79章 純步兵第155章 先決條件第13章 亮牌第27章 戰略圍剿第112章 熱點話題第13章 最高級別第1章 聯合國風雲第18章 軍長大會第62章 死守第46章 航母風波第119章 人贓俱獲第53章 建議第14章 根本職責第38章 透甲長矛第46章 航母風波第32章 信號第19章 分家大會第1章 出發第13章 第一單生意第7章 拔起蘿蔔帶出泥第6章 波瀾不驚第99章 否極泰來第28章 策動力第21章 理想化第49章 精小強悍第49章 風雲再起第26章 航母出擊第61章 總體戰略第72章 金融戰第71章 民主表決第122章 一發不可收拾第75章 一擁而上第24章 大事化小第160章 不可模仿的將軍第35章 絕路第189章 最後的鬥爭第112章 神出鬼沒第139章 團結的力量第136章 超級反艦導彈第112章 戰略大迂迴第8章 長江後浪推前浪第8章 疑雲重重第14章 驟然緊張第144章 信息第一第95章 火山爆發第58章 爭分奪秒第116章 危險重重第34章 團隊第5章 盟友第23章 創造機會第58章 空中走廊第20章 重大消息第119章 最後的瘋狂第21章 易筋伐髓
第5章 時事造英雄第5章 獨一無二第112章 神出鬼沒第23章 危機四伏第184章 各讓一步第93章 全面調整第62章 膽大包天第49章 退縮第14章 兩手準備第29章 目的第50章 明爭暗鬥第57章 超低空霸主第8章 隨敗猶榮第80章 第一次第84章 戰略截擊部隊第80章 再次遭遇第99章 單獨戰役第33章 戰爭降臨第13章 政治風暴第119章 聲東擊西第4章 重要證物第49章 勝利與問題並存第24章 驟變第56章 最後的機會第91章 來勢洶洶第82章 外交戰第44章 善後第92章 東線戰爭轉折點第111章 影響力第33章 戰爭降臨第96章 現實利益第58章 空中走廊第76章 有限反擊第29章 別無選擇第117章 全線吃緊第171章 趕盡殺絕第5章 權衡利弊第72章 金融戰第41章 龍牆第5章 軍情局長第98章 狂暴工具第13章 暗中支持第21章 見招拆招第68章 必爭之地第62章 心狠手辣的角色第25章 無價的道義第79章 純步兵第155章 先決條件第13章 亮牌第27章 戰略圍剿第112章 熱點話題第13章 最高級別第1章 聯合國風雲第18章 軍長大會第62章 死守第46章 航母風波第119章 人贓俱獲第53章 建議第14章 根本職責第38章 透甲長矛第46章 航母風波第32章 信號第19章 分家大會第1章 出發第13章 第一單生意第7章 拔起蘿蔔帶出泥第6章 波瀾不驚第99章 否極泰來第28章 策動力第21章 理想化第49章 精小強悍第49章 風雲再起第26章 航母出擊第61章 總體戰略第72章 金融戰第71章 民主表決第122章 一發不可收拾第75章 一擁而上第24章 大事化小第160章 不可模仿的將軍第35章 絕路第189章 最後的鬥爭第112章 神出鬼沒第139章 團結的力量第136章 超級反艦導彈第112章 戰略大迂迴第8章 長江後浪推前浪第8章 疑雲重重第14章 驟然緊張第144章 信息第一第95章 火山爆發第58章 爭分奪秒第116章 危險重重第34章 團隊第5章 盟友第23章 創造機會第58章 空中走廊第20章 重大消息第119章 最後的瘋狂第21章 易筋伐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