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政治家

清宇執政的第一年。給人的最大印象就是“平庸”口

在這一年中。顏靖宇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落實顧衛民沒有完成的政策,特別是與“青山綠水計刮”有關的政策。雖然很多人都認爲,主要是顧衛民留下了太多的爛攤子,讓顏靖宇不得不在第一年把精力花在解決問題上。也有部分人認爲,顏靖宇首先處理上屆政府的遺留問題,是想讓大家儘快忘記顧衛民,忘記顧衛民推行的“青山綠水計劃打手 推行第二輪政治改革。但是不管怎麼說,顏靖宇在這一年中的表現不但算不上出色。甚至連合格都比較勉強。如果考慮到在此之前公衆對他的高度期望。那麼共和國民衆的心理落差就更大了。

在平庸的外表下,是腳踏實地的行動。

的須承認,顧衛民執政時留下的很多問題確實產生了嚴重的負面影響。僅拿國防開支來說,顧衛民極爲嚴格的執行了軍費審批制度,特別是在前其第一屆任期中,因爲審批過於嚴格,導致很多軍事項目、特別是裝備研製與採購項目受到影響,所以共和國軍隊的戰鬥力呈現全面下降的態勢,就連受到了得到額外照顧的天軍都受到了影響。即便在其第二屆任期中。因爲由裴承毅代替帥永康出任國防部長,軍費預算的緊張情況稍微有所改善,加上裴承毅曾經負責過裝備研製與採購工作,並且在物理實驗中心工作了好幾年,所以共和國軍隊的戰鬥力開始恢復,只是恢復的速度非常緩慢。不管怎麼說,國防部長只有向元首府提交軍費預算的權力,而到底能夠獲得多少軍費預算,那就不是國防部長能夠決定的事情了。正是如此,到顏靖穿上臺的時候,共和國軍隊的戰鬥力與衆打手 年中東戰爭時相差不大,基本上沒有本質性的改善,而美國軍隊的戰鬥力已經提高了很大一截,在很多方面前趕了上來,甚至在某些方面超過了共和國軍隊。

沒有一支足夠強大的軍隊,顏靖宇有對外擴張的資本嗎?

萬幸的是,共和國軍隊的基礎非常紮實。

凹7年財年度。共和國的國防預算就增長了溉,是自歷財年度以來,第一次兩位數以上的增長速度。

僅此一點就能證明顏靖宇的魄力。

事實上,顏靖宇在執政第一年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增加國防經費,而是爲第二輪政治改革佈局。

從某種意義上講,他急着落實“青山綠水計利”的相關政策,就是在替第二輪政治改草鋪路。

換個角度看。推行第二輪政治改革絕對是顏靖宇在第一屆任期中的頭號大事。

雖然還沒有一位元首在爭取連任的選舉中敗北,但是發生在出勻年與刀口年的事情讓顏靖宇不得不相信,在2回年的大選中,肯定會有人向他發起挑戰。不管怎麼說,顏靖宇不想輸掉年的大選,因此第一屆任期的主要任務就是爲努力爭取連任。站在顏靖宇的立場上,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讓共和國的民衆、或者說那些代替民衆的代表將他與王元慶等同起來。要知道,在共和國的全體代表大會中。除掉佔代表總數四成的特殊團體之外,在大約六成的民選代表中,近溉都與共和國社會集團有關,也就是與共和國的各大利益集團有密切關係。換句話說,大約四成的代表爲掌控共和國經濟社會資源的利益集團服務,而這些利益集團肯定會支持王元慶那樣的國家領導人,因爲只有對外擴張,才能讓這些利益集團獲取好處。

要讓代表把他當成王元慶,顏靖宇就愕在政治改革上做文卓。本站新地址已員改爲:剛一口陽…8。酬敬請登陸閱陵!

可以說,王元慶最大的成就就是政治改革。

從這裡也能看出,當初王元慶爲什麼要打力扶持顏靖宇,並且讓顏靖宇在等待舊年之後才住進元首府。

設想一下,如果顏靖宇在出刀年的時候就當選元首,他會積極推動政治改革嗎?

要知道,任何人多是自私的,政治家更不例外。爲了擺脫前任的影響,別說顧衛民會拐彎抹角的彰顯自己的影響力,顏靖宇也會用同樣的方式,讓大家記住他,而不是記住他的前任。只有在需要超越前任,而且通過與歷史上的某個卓越領袖對比的時候,顏靖宇纔會心甘情願的推動王元慶沒有能夠完成的政治改革。

從這種手段上來看,王元慶絕對是共和國在引世紀最出色的國家領袖。

問題是,第二輪政治改革不是想推行就能推行的。

因爲在換屆選舉中艱難勝出,就算葉致勝在選舉敗北後宣佈隱退,不再擔任全體代表大會主席,顏靖宇也無法像當初的王元慶那樣,在上任後就開始推行政治改革。要知道,顏靖宇在擔任國家副元首期間根本沒有多少實權。比王元慶擔任國家副元首的時候差遠了。更重要的是,受葉致勝與帥永康干擾,在四隻的換屆選舉時,顏靖宇不可能按照他的想法來安排幾斤。閱隘最薪罩節就湛泡書凹剛剛剛口陽孫昭比們芥壘似刀甲要的崗位。必須與某此人做政治交易。比如倉體代衣人出女員長、政治協商大會委員長與國務院總理的人選都受到了影響。也就是說,顏靖宇根本不可能在住進元首府之後就推行政治改革。

顏靖宇在當選後,推選年近八旬的前政治協商大會委員長魏宇興擔任全體代表大會委員長。年過七旬的前財政部長斯季林出任國務院總理,以及讓在國務院工作了舊年的焦航山出任專門負責國務院日常工作的常務副總理,提拔廣西代表廖遠喬出任政治協商大會主席,安排來自全國總工會的皮漢宗出任全體代表大會最重要的財經委員會首席委員,就是在爲政治改革做準備。

冉魏宇興的年紀,很難幹到力盛年,隨時可能以健康爲由辭去委員長的職務。如此一來,最有可能接替魏宇興的就是政治協商大會主席,或者是全體代表大會財經委員會首席委員,而這兩個人都很年輕,而且都是顏靖宇提拔起來的。更重要的是,在國務院總理的人選上。顏靖宇沒有向任何人妥協。讓閻尚隆再幹一屆。因爲閻尚隆只負責外交工作,所以實際主持國務院工作的是常務副總理焦魁山。另外,裴承毅也以國防部長的身份兼任了專門負責國家安全的副總理。雖然顧衛民一手栽培的帥永康仍然是國務院副總理,而且是專門負責經濟發展的副總理,但是在總理與另外2位副總理都與顏靖宇在一條戰線上的情況下,他也搞不出什麼名堂來。

刀紹年7月底,魏宇興以健康問題爲由辭去全體代表大會麥員長的職務。

8月初,顏靖宇與閻尚隆聯合提名由皮漢宗出任全體代表大會委員長。雖然誰都知道這是顏靖宇爲推行第二次政治改革發出的信號。但是在投票表決中,超過九成的代表投了贊成票,其餘的也多半投了棄權票,只有不到出名代表投了反對票。

事實上,皮漢宗不僅僅是顏靖宇的人。

可以說,讓皮漢宗出任全體代表大會委員長,是顏靖宇與國內幾個主要利益集團所做的政治交易的一部分。

要知道,皮漢宗在進入全國總工會,並且被推選爲全體代表大會的代表前,先後在三堅集團、中重集團、葉宏集團等數家大型跨國企業擔任過總經理、常務副總經理、人事部主任等要職,還在離開三堅集團之後出任過“大中華銀行”的名譽董事與投資顧問。在成爲代表前,皮漢宗持有這些公司總共價值近打手 翻乙元的股票。雖然按照在力口年出臺的《委員代表個人資產管理辦法》的規定,在成爲代表前,皮漢宗必須將除了現金之外的全部金融資產交給指定的金融公司代理處理,並且在擔任代表期間,不得參與任何金融活動。但是沒人會否認皮漢宗與各大利益集團的關係。可以說。皮漢宗就是利益集團的代言人,而且是得到了足夠好處的代言人。

由他出任全體代表大會委員長,也算是開了先河吧。

換句話說,皮漢宗是第一個進入共和國決策層的商人,或者說是有商人背景的政治家。

要知道,在此之前,共和國決策層的領導沒有一個有商人背景,哪怕是當初的紀佑國執政時的龐興龍總理,也沒有在從政前直接從事商業活動。甚至可以說,在皮漢宗之前,共和國決策層領導人中沒有幾個是學文科集身的。本站新地址已更改爲:剛一口陽…8。酬敬請登陸閥陵!

可以說,皮漢宗出任全體代表大會委員長,絕對是轟動一時的大。

裴承毅仍然記得,在8月日。也就是皮漢宗當選的第二天,共和國、乃至全世界的新聞媒體都集中報道了這件事情,而且都在報道中用了“變革”這個字眼。在衆多新聞媒體看來,這不僅僅是一次政治上的變革,更是思想上的變革。要知道。在中華民族數千裡的歷史中,特別是在長婦四多年的農業社會期間,商人一直處於社會的最低層,即便在最近幾個年中,隨着共和國厲行改革,打破了很多條條框框,商人的社會地位迅速提高,甚至一度成爲共和國改革的最大受益人,但是在皮漢宗之前,商人要想成爲政治家,而且是擁有舉足輕重地位的政治家,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事實上,就在紀估國執政期間,商人也很難在政府中獲得一席之地。在王元慶推行政治改革之後,商人才找到了從政的捷徑,那就是成爲全體代表大會的代表。問題是,在最初的幾年中,商人當選代表的比例並不大。在冶年的時候,全體代表大會中的商人代表、以及與商人有關聯的代表僅佔代表總數的打手 院,而到了,這個比例也僅僅只有驟。由此可見,商人從政難,不但是歷史問題與政治體制問題,也是思想上的問題。

皮漢宗的出現,宣告了一個新時代的到來。

必須承認,商人與政治並不矛盾。

嚴格說來,以英美爲代表的西方文明能夠在文藝復興後迅速崛起,並且在工業

小二稱霸全球數百年之久。就與英美的重商傳統有很入,。甚至可以說,正是重商的傳統讓英美成爲了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要知道,當年幫助維多利亞女王戰勝西班牙無敵艦隊的就是由海島率領的艦隊。另外,美國能夠獨立建國,就是因爲不滿宗主國的壘斷政策,爲了打破東印度公司的壟斷貿易而引發了獨立戰爭。總而言之。共和國要想取代美國,除了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精華之外,還得改掉一些陋習,學着用西方世界的方式方法去對付西方文明。

當然,顏靖宇的初衷肯定不是爲了提高薦人的政治地個。

不管怎麼說,皮漢宗代表的商人集團只有與顏靖宇合作,才能獲得更多的好處。如此一來。皮漢宗就會積極支持政治改革。甚至代替顏靖宇推動政治改革。

行爲回報,顏靖宇必須得爲皮漢宗代表的利益集團牟取好處。

因爲第二階段政治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用直接選舉取代間接選舉,將屬於公民的權力交還給公民,所以在與利益集團合作的時候,顏靖宇不可能成爲幫助利益集團錄削即將獲得選票的公民。也就是說,爲了讓利益集團獲得好處。顏靖宇必須在推動政治改革的時候開始對外擴張。因爲對外擴張也是王元慶執政時期的主要特點,加上共和國已經擁有對外擴張的基礎條件,所以顏靖宇在這個問題上表現的非常積極。爲了掩蓋共和國的戰略意圖,顏靖宇不可能親自過問相關問題,自然會將對外擴張的工作交給國防部長。本站新地址已員改爲:剛一口陽…8。酬敬請登陸閱陵!

由此可知,在顏靖宇的團隊中,裴承毅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按照一些西方新聞媒體的評價,裴承毅是自趙潤東之後,共和國第一位能夠在國家重大決策中說上話的國防部長。因爲趙潤東是在紀佑國執政後期,也就是在第四次印巴戰爭的時候纔開始發揮作用的,所以很多人認爲,裴承毅在國防部長這個位置上取得的成就已經超過了趙潤東。

不管怎麼說,誰也不能忽視裴承毅的影響力。

當然,國防部長這個位置並不是那麼好坐的。

雖然在當選之前。顏靖宇就承諾讓裴承毅當上國務院副總理,而且在當選之後也兌現了承諾,但是裴承毅的主要工作還是管好國防部的事情,並且在對外軍事行動與安全問題上爲元首排憂解難。

前面已經提到,共和國在走上對外擴張的道路前。必須找準方向。

這也正是裴承毅在8月初再次出任國防部長之後,到嘣年8月底之間的主要工作。

與外界的估計一樣,裴承毅仍然把重點放在了中東地區。

在四隻舊月份的時候,裴承毅就以共和國國務院副總理兼國防部長的身份,對包括伊拉克與敘利亞在內的多個阿拉伯國家進行了巡迴訪問,並且在訪問期間與這些國家的領與人商討了成立“大阿拉伯聯合軍”的相關問題,的到了伊拉克與敘利亞等多個阿拉伯國家的積極支持。

事實上,在裴承毅出訪前,敘利亞與伊拉克的國防力量已經整合到了一丸

當時,兩國正在商討統一問題,即在兩國中央政府的基礎上,成立聯合政府。只是在具體的方式方法上,特別是在要不要提前整合連國的立法機構,也就是國民議會,或者是在兩國國民議會的基礎上成立一個具有法律約束能力的聯合議會的問題上,敘利亞與伊拉克當局的意見還沒有得到統一,也就沒能在國家統一談判上取得重大突破。事實上,裴承毅訪問巴格達與大馬士革的主要任務就是幫助兩國解決這個問題。他提出的建議是。通過成立一個具哼哼限法律約束力的聯合國民議會,以敘利亞與伊拉克爲核心,成立一個開放性質的阿拉伯邦聯,以便吸收其他阿拉伯國家。因爲肯定要吸收其他阿拉伯國家,而誰能成爲核心誰就能主宰阿拉伯世界的未來,所以敘利亞與伊拉克當局都對裴承毅的提議很感興趣。並且在當年年底就組建邦聯的事情進行正式談判。

必須承認。作爲國防部長,裴承毅有很出色的外交天賦。

用閻尚隆的話來說。只要與軍事有關的外交活動,都不需要外交部操心,完全可以由國防部處理。

當然,強大的外交能力也爲裴承毅贏得了很多政治資本。

在杜奇威爲民新黨黨魁奮鬥的時候,裴承毅毛經通過幾次卓有成效的外交活動進入了共和國民衆的視野,並且在輿論宣傳的配合下,被很多人認爲是共和國未來國家元首的理想人選。

談這些,確實太早了一點。

在現實問題面前。裴承毅要想有所作爲,還得解決一個非常棘手的,已經困擾了共和國數屆政府的問題,那就是國防部與總參謀部的權力之爭。

第99章 火急火燎第14章 隱秘行動第24章 推銷戰爭第6章 試驗部隊第105章 西非戰火第46章 備用計劃第52章 大敵將至第3章 日印結盟第54章 獨一無二第64章 別無選擇第60章 軍事變革第176章 棘手問題第32章 夢想與現實第110章 叛逃風波第54章 解除威脅第131章 戰爭加速第11章 爲戰爭做準備第16章 救人第35章 多手準備第20章 謀面第105章 西非戰火第73章 新紀錄第182章 美國企業的滑鐵盧第24章 死灰復燃序九死裡逃生第113章 拋磚引玉第57章 坦克大戰第124章 全能戰士第44章 最後手段第69章 人質第146章 王牌對王牌第41章 針鋒相對第67章 秘密武器第76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9章 空降兵第9章 空降兵第44章 善後第50章 掌握主動權第139章 初見成效第67章 黑色十五分鐘第41章 戰爭動機第112章 風水輪流轉第22章 力挽狂瀾第122章 特種炸彈第86章 空中夾擊第158章 軍長的擔憂第105章 再赴戰場第36章 雷霆一擊第71章 冬天的氣息第103章 歷史性時刻第39章 主權宣言第74章 毀滅性轟炸第17章 戰略決策第113章 西面開打第46章 備用計劃第112章 由守轉攻第1章 遲來的條約第111章 影響力第69章 司令官的價值第11章 統一進程第46章 特殊存在第16章 聯合指揮部第53章 戰前動員第117章 蓄意挑釁第20章 唱高調第79章 俄羅斯泥潭第178章 包袱第11章 大國的面子工程第74章 最後的預備隊第139章 公民意識第174章 民衆眼裡的戰爭第67章 同盟體系第115章 攻堅戰第15章 論爭第80章 全面軍備競賽第63章 他山之石第69章 司令官的價值第18章 挖牆腳第156章 外交努力第26章 民主共和日第74章 情報網絡第115章 花小錢辦大事第116章 微妙變化第44章 臨時決策第44章 閉門決策第66章 十年磨一劍第16章 推波助瀾第25章 逃生第105章 敵後立足第37章 兵棋推演第119章 人贓俱獲第47章 難以置信的順利第54章 導彈雨第136章 超級反艦導彈第128章 知錯就改第74章 毀滅性轟炸第146章 墊腳石第132章 停戰接觸第26章 航母出擊第1章 財神爺
第99章 火急火燎第14章 隱秘行動第24章 推銷戰爭第6章 試驗部隊第105章 西非戰火第46章 備用計劃第52章 大敵將至第3章 日印結盟第54章 獨一無二第64章 別無選擇第60章 軍事變革第176章 棘手問題第32章 夢想與現實第110章 叛逃風波第54章 解除威脅第131章 戰爭加速第11章 爲戰爭做準備第16章 救人第35章 多手準備第20章 謀面第105章 西非戰火第73章 新紀錄第182章 美國企業的滑鐵盧第24章 死灰復燃序九死裡逃生第113章 拋磚引玉第57章 坦克大戰第124章 全能戰士第44章 最後手段第69章 人質第146章 王牌對王牌第41章 針鋒相對第67章 秘密武器第76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9章 空降兵第9章 空降兵第44章 善後第50章 掌握主動權第139章 初見成效第67章 黑色十五分鐘第41章 戰爭動機第112章 風水輪流轉第22章 力挽狂瀾第122章 特種炸彈第86章 空中夾擊第158章 軍長的擔憂第105章 再赴戰場第36章 雷霆一擊第71章 冬天的氣息第103章 歷史性時刻第39章 主權宣言第74章 毀滅性轟炸第17章 戰略決策第113章 西面開打第46章 備用計劃第112章 由守轉攻第1章 遲來的條約第111章 影響力第69章 司令官的價值第11章 統一進程第46章 特殊存在第16章 聯合指揮部第53章 戰前動員第117章 蓄意挑釁第20章 唱高調第79章 俄羅斯泥潭第178章 包袱第11章 大國的面子工程第74章 最後的預備隊第139章 公民意識第174章 民衆眼裡的戰爭第67章 同盟體系第115章 攻堅戰第15章 論爭第80章 全面軍備競賽第63章 他山之石第69章 司令官的價值第18章 挖牆腳第156章 外交努力第26章 民主共和日第74章 情報網絡第115章 花小錢辦大事第116章 微妙變化第44章 臨時決策第44章 閉門決策第66章 十年磨一劍第16章 推波助瀾第25章 逃生第105章 敵後立足第37章 兵棋推演第119章 人贓俱獲第47章 難以置信的順利第54章 導彈雨第136章 超級反艦導彈第128章 知錯就改第74章 毀滅性轟炸第146章 墊腳石第132章 停戰接觸第26章 航母出擊第1章 財神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