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空中夾擊

對,看似差距懸殊。

在現代空戰中,數量不是致勝的決定性因素。即便中遠程空對空導彈的單發命中率只有85%,按照1架戰機攜帶6枚中遠程空對空導彈計算,能夠同時攻擊6個空中目標,擊落其中5個目標。如果空戰交換比達到1比5,數量就不是優勢,而是劣勢。

與美軍交戰數次,樑國翔非常清楚對手的能耐。

AIM-120E的性能並不差,理想狀態下的單發命中率超過95%,即便在複雜對抗情況下也能達到80%。與SD-166相比,AIM-120E有兩個較爲明顯的缺陷,一是射程偏短,二是速度稍慢。在迎頭攻擊的情況下,爲了防止敵機轉向加速逃逸,應該儘量將交戰距離縮短到60千米以內,而不是標稱的120千米。

在前面幾次空戰中,樑國翔充分利用了敵人的“缺陷”。

不管處於何種攻擊位置、敵機以何種方式規避,只要交戰距離在8千米以內,SD-16都能追上敵機,不讓敵機逃逸。

20千米的差距,讓J-14B在與F-22的對抗中擁有了主動權。

“樑哥,敵機肯定發射導彈了!”

“一羣菜鳥,有什麼好擔心的?”樑國翔迅速掃了眼中央的主屏幕,順手關掉了主動電磁干擾裝置,啓動火控雷達。“編隊注意,關閉干擾裝置,啓動火控雷達,按照長機分配的攻擊指令分別鎖定目標。”

11架J-14B陸續關掉了主動電磁干擾裝置,啓動火控雷達。

主動電磁干擾裝置抵消了F-22在火控雷達性能上地優勢。在很大地程度上改變了交戰雙方地實力對比。只是。美國並不是沒有有效地對抗手段。

第四次印巴戰爭之後。美國開始懷共和國研製了一種“全頻段電磁隱身設備”。東海戰爭中。共和國空軍地J-14(原形機)首次亮相。在毫無徵兆地情況下連續幹掉日本空中自衛隊地數架預警機。美國想方設法地弄到J-14地外形圖。基本掌握了J-14地隱身性能。通過計算機模擬分析。美國情報機構斷定J-14“純隱身”能力不如F-22A。不可能無聲無息地逼近E-767。由此。美國斷定共和國開發出了性能先進地“全頻段電磁隱身設備”。隨即。美國一方面集中力量蒐集相關情報、弄清楚“全頻段電磁隱身設備”地具體性能。一方面投入大量資金研製對抗手段與探測方法。

雖然美國沒能搞到“主動電磁干擾裝置”。但是通過分析。掌握了基礎原理。

最有效地對抗手段就是開發類似地“干擾裝置”。因爲美國沒有研製出高性能複合蓄電池。所以美國爲F-22與F系列戰鬥機開發地“全頻段電磁隱身設備”地性能遠不如共和國地同類產品。

最有效地探測方法就是光電探測系統。因爲“主動電磁干擾裝置”只能干擾無線電頻段地電磁波。不能干擾可見光等頻段地電磁波(可見光、紅外線與紫外線都是電磁波)。所以光電探測裝置仍然能夠發現得到“主動電磁干擾裝置”保護地空中目標。

202初。美國研製出能夠發現1米外戰鬥機地光電探測系統。

按照計劃,完成定型測試之後,美國空軍將從2025年開始。陸續爲F-22裝備這種代號ALN-92的先進探測設備。

突然爆發的半島戰爭打亂了美國空軍的裝備計劃。

共和國空軍參戰後的數次空戰證明“主動電磁干擾裝置”不但能夠對付預警機的探測雷達,也能對付戰鬥機地火控雷達。如果不能發現敵機,就無法攻擊敵機,更不可能擊落敵機。殘酷的事實讓美軍認識到,F-22缺乏一種有效的探測手段。

爲了扭轉被動局面,美國空軍緊急訂購一批ALN-92,優先裝備各中隊的長機。

利用先進的戰術數據鏈系統,1架裝備了ALN-92光電探測系統地F-22A能夠與另外7架戰鬥機分享戰術信息,引導7架F-22A執行空戰任務。因爲配備了新式設備,所以配備了ALN-92的F-22被稱爲F-22Blockk||型。

實戰證明,ALN-92光電探測系統確實能夠發現J——1鬥機!

可悲地是,美國空軍損失了大批優秀飛行員,“菜鳥”根本沒能將ALN-92性能發揮出來。

樑國翔盯着屏幕上地敵機距離與高度數據,有條不紊的完成了發射導彈地準備工作。

當距離數據變成“80時候,樑國翔以最快的速度摁下了導彈發射按鈕。

通過戰術數據鏈,長機發射導彈的信號閃電般的傳遞給了編隊裡的11架J-14B。

“轉向加速逃逸!”樑國翔迅速壓

杆,將油門推到了最大位置上,“跟隨長機機動,衝。”

12J-14B在俯衝的過程中完成轉向,速度不但沒有增加,反而開始減慢。

戰鬥機劇烈震動起來,因爲J-11的低空最大速度只能達到1赫,再快的話,很有可能因爲阻力過大,機體在劇烈震盪中解體。

80千米外,剛剛到達德積羣島上空的F-22機羣也加速轉向。

雙方都遭到導彈攻擊,在第二次交手之前,都得設法避開對方發射的導彈。

J-14B機羣的飛行高度迅速降低到50米以下,以1赫的速度向北“規避”。

樑國翔集中全部精力駕馭如同脫繮野馬般的戰鬥機,狄泊清則一面觀察機羣后方天空中的情況、一面注意導彈告警機發出的信號。

導彈告警機響起來的時候,狄泊清大聲喊了出來:“樑哥……”

“聽到了!”樑國翔迅速拉起操縱桿,“釋放誘餌彈,啓動主動電磁干擾裝置,編隊跟隨長機爬升!”

編號C0101011的J-14B從海面上空躍起的時候,投下了第一具誘餌彈。3個小隊長與2“老鳥”以最快地速度做出反應,跟隨樑國翔一同爬升。另外6“菜鳥”沒能以最快的速度做出反應,雖然只慢了幾秒鐘,但是結局卻截然不同。

J-14B戰鬥機以每秒超過580米的速度升入高空。

南面大約2500米的空中,正在俯衝的數十枚AIM-120E導彈仍然在俯衝。

20千米地距離,與戰機的相對速度爲27馬赫的導彈只需要大約23秒就能飛完。在此期間,戰機能夠爬升大約7000米,而導彈能否爬升到7000米的高度就是個問題了。主要是爬升時的燃油消耗量非常大,AIM120E進入末段自主攻擊時已經接近最大射程。如果能在導彈追上來之前耗盡導彈上的燃料,就能成功避開導彈!

戰機爬升到大約000米時,一批導彈突然脫離“集羣”,轉向朝戰機飛來。

顯然,美軍飛行員不是笨蛋,至少讓部分AIIM-120E以紅外被動尋地方式工作,而不是以雷達主動尋的方式攻擊目標。

“紅外干擾彈準備……發射!”頂着巨大的過載,樑國翔下達了新命令。

飛在最前面的6架J-14B在大約米的高度上投出了紅外干擾彈。此時AIM-1120E距離J-14B機羣僅有8000米了。跟在後面地6架J-14B的動作仍然慢了一點,晚了大約5才投出紅外干擾彈。結果可想而知,受紅外干擾彈影響的近20枚AIM-120E“放棄”了前面6個目標,轉向攻擊後面6個目標。

樑國翔的座機率先衝入雲層,也率先衝出雲層。

沒有云層的遮擋,展現在飛行員面前的是一望無垠的晴朗天空。樑國翔沒有絲毫心情欣賞如此美麗地景色,誰也不能保證屁股後面的AIM-120E沒有追上來,因爲AIM-1120E的標稱攻擊高度達到25000米,攻擊高度差爲1米。

“樑哥,機羣跟上來了。”

“有多少?”樑國翔很佩服狄泊清,因爲在全速爬升時,過載超過7G,巨大的過載壓力能讓呼吸都變得非常困難,更別說說話了。

“一、二……五,五架,只有五架。”狄泊清稍微停頓了一下,“我們擺脫導彈了,導彈沒有衝出雲層。”

樑國翔收回油門,壓下操縱桿。“各機彙報情況。”

“樑隊,我是羅驚鵬,就在你後面。”

“我是聞曉,左後側。”

……

聽到5飛行員一一彙報了情況,樑國翔咬緊了牙關。

跟上來的全是老資格地飛行員,剛編入第C011大隊的6“菜鳥”全都沒有出現!

“樑哥,司徒瑞發動攻擊了!”

“高度5500,到雲層下面去。”樑國翔長出了口氣,“雙機編隊,自由組合,尋找敵機決戰!”

實際上,美軍機羣地遭遇更加悲慘。

遭到攻擊36架F-22A只有16架在連續釋放具誘餌彈之後成功逃脫,另外20“菜鳥”駕駛的F-22被擊落。

在樑國翔率領地1中隊規避導彈攻擊時,司徒瑞率領的2中隊從側翼發動了攻擊。

僥倖逃脫地16架F-22根本來不及規避,至少有12被SD-166擊中。雖然另外成功避開了導彈,但是被打散了編隊,只能返回日本空軍基地。

另外一批12F--22趁機從超低空突破第C011大隊的防線,向北殺去!

第90章 大方向第24章 死灰復燃第91章 爲決戰做準備第179章 外長會晤第44章 善後第92章 東線戰爭轉折點第132章 無法完成的工作第38章 戰鬥單位第4章 倫敦條約第98章 並不重要的真相第17章 多事之秋第18章 奪權第26章 關鍵情報第82章 大好機會第34章 偷襲得手第121章 長遠謀劃第93章 鐵腕首相第33章 命不該絕第3章 羣英會集第59章 特別行動第88章 閃電般的戰鬥第102章 全面升級的擔憂第87章 殺心第103章 春雷第37章 登陸第32章 差距第5章 盟友第57章 關鍵一步第71章 不公平的賽跑第7章 實戰演練第149章 經典突擊第102章 戰爭規模擴大第178章 包袱第78章 以假亂真第135章 最大一塊飛地第109章 留任第101章 決定性戰役第123章 暗中角力第52章 緊急會議第112章 風水輪流轉第70章 負資本第49章 核戰爭陰雲第94章 喘口氣第146章 剛猛打法第15章 關鍵因素第132章 無法完成的工作第4章 秘密接頭第64章 龍出昇天第14章 苗頭第52章 虛驚一場第54章 旁敲側擊第55章 點悟第4章 重要證物第85章 全面部署第64章 戰略反擊的疑慮第38章 頭號威脅第44章 善後第11章 落網第99章 繳械投降第84章 王牌軍的實力第46章 惡戰的徵兆第32章 超級間諜第32章 大殺器第26章 航母出擊序十九民族之魂第8章 利益之爭第103章 強烈反差第65章 歷史的轉折點第27章 生死一線第44章 最後手段第80章 第一次序十三雄鷹展翅第39章 空中航母第137章 王牌中的王牌第33章 親自作餌第100章 老謀深算第63章 總理的決斷第108章 鬥爭第42章 秘密部隊第39章 鬥法第49章 太空軍事力量第54章 外交鬥爭第99章 否極泰來第139章 公民意識第98章 野心家的結局第57章 主動與被動第26章 定性分析第7章 觀念轉變第27章 統一步調第12章 新人新氣象第22章 傳奇人物第105章 再赴戰場第72章 圖蘭風暴第60章 絕不拋棄第20章 最佳科學顧問第106章 海上平臺第120章 初嘗甜頭第146章 剛猛打法第138章 極速狂飈第2章 職責使然
第90章 大方向第24章 死灰復燃第91章 爲決戰做準備第179章 外長會晤第44章 善後第92章 東線戰爭轉折點第132章 無法完成的工作第38章 戰鬥單位第4章 倫敦條約第98章 並不重要的真相第17章 多事之秋第18章 奪權第26章 關鍵情報第82章 大好機會第34章 偷襲得手第121章 長遠謀劃第93章 鐵腕首相第33章 命不該絕第3章 羣英會集第59章 特別行動第88章 閃電般的戰鬥第102章 全面升級的擔憂第87章 殺心第103章 春雷第37章 登陸第32章 差距第5章 盟友第57章 關鍵一步第71章 不公平的賽跑第7章 實戰演練第149章 經典突擊第102章 戰爭規模擴大第178章 包袱第78章 以假亂真第135章 最大一塊飛地第109章 留任第101章 決定性戰役第123章 暗中角力第52章 緊急會議第112章 風水輪流轉第70章 負資本第49章 核戰爭陰雲第94章 喘口氣第146章 剛猛打法第15章 關鍵因素第132章 無法完成的工作第4章 秘密接頭第64章 龍出昇天第14章 苗頭第52章 虛驚一場第54章 旁敲側擊第55章 點悟第4章 重要證物第85章 全面部署第64章 戰略反擊的疑慮第38章 頭號威脅第44章 善後第11章 落網第99章 繳械投降第84章 王牌軍的實力第46章 惡戰的徵兆第32章 超級間諜第32章 大殺器第26章 航母出擊序十九民族之魂第8章 利益之爭第103章 強烈反差第65章 歷史的轉折點第27章 生死一線第44章 最後手段第80章 第一次序十三雄鷹展翅第39章 空中航母第137章 王牌中的王牌第33章 親自作餌第100章 老謀深算第63章 總理的決斷第108章 鬥爭第42章 秘密部隊第39章 鬥法第49章 太空軍事力量第54章 外交鬥爭第99章 否極泰來第139章 公民意識第98章 野心家的結局第57章 主動與被動第26章 定性分析第7章 觀念轉變第27章 統一步調第12章 新人新氣象第22章 傳奇人物第105章 再赴戰場第72章 圖蘭風暴第60章 絕不拋棄第20章 最佳科學顧問第106章 海上平臺第120章 初嘗甜頭第146章 剛猛打法第138章 極速狂飈第2章 職責使然